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殁者 >

第103部分

战殁者-第103部分

小说: 战殁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解释道:
  “鬼子的汽艇不会对这里进行支援作战,第七军也没有什么军队守长兴。被放弃的沿湖阵地我们也可以借用一下。尽快绕过去进入长兴后山我们进入了一片相对安全区域。”
  “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胡有权问道。
  此时仇战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的分析能力都很强。从袁百昌游说那个守军营长到老喜的分析,对他的打击可不小,他的心中隐隐有一种失落感,同时心中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他在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气节。
  “行动!”老喜命令道。
  仍然保持着战斗队形,只不过队形密集了一切。一个小时后他们找到一条小船渡过了一条河进入到了太湖沿岸。
  随即沿着太湖的芦苇荡往西而去。天开始转亮,他们十一人躺在一片芦苇荡之中休息。折腾了一夜他们也实在太累了。老喜坐在那不停地给伤腿按摩,这一夜走的路不少,虽然伤口愈合了,但也得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才算真正的恢复。眼前他还明显感觉到吃力。
  “老喜,要紧不?”仇战一边嚼着芦苇根看着老喜关心地问道。他自己的脸上也有一条长长的血痕,是昨天晚上那枚手榴弹造成的。
  “害怕吗?”老喜摇了摇头看着他脸上的伤痕问道。阵地战不同于游击战,仇战昨晚可以说是第一次经历阵地战。
  “不怕。死都不怕的人还怕什么。”仇战摇了摇头象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一样说道。
  “机灵一点。夜战……”老喜一边揉着腿一边给他讲夜战要注意的事项。也只有在此时他才有时间教仇战这些。
  轮留休息,一直到了夜幕降临之时他们才走出芦苇荡。这兵荒马乱的,又不是生产的季节。这里的人要么就逃了,要么也不会出门。这倒给了他们一些方便。藏在这芦苇荡中也没有人发现。
  远处的炮声轰轰,从炮声之中可以听出战斗是多么地胶着,是多么的惨烈。但现在已经远远地离开了他们。终于可以脱离鬼子的锋线,有一丝放松安静的感觉。
  凌晨他们在一个入湖口前停了下来躲入一片芦苇之中。他们再一次受阻。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河道的阻隔还有国民军的阻挡。在前面他们看到了一个国民军阵地,而且还有士兵在阵地上活动。
  “仇战,地图。”老喜叫道。仇战忙把地图铺上,众人围了过来。
  “又是一片水网密集区。”胡有权苦笑地摇了摇头说道。从地图上来看守军阵地都集中放在了长兴沿太湖一线和一些大河道的入湖口。南部密集的水道就是天然的屏障,鬼子登陆了也很难前行。
  “离长兴直线距离还有五六公里,看来我们又得等了。”杜慧也摇了摇头说道。只要一看地图一眼就清楚他们现在的处境。
  “我们可以穿过水网过去。”仇战突然说道:“守军兵力不足,从沿湖到长兴县城这一段一定有空档。”
  “等晚上了我们再想办法。”老喜想了想说道。他心中认可了仇战的意见。
  “这些天出来的人很少,而且附近也可以找到一些船只。我们只要脱去军装弄几条船就可以在摇大摆地进入水网之中。”仇战又说道。这里不同于吴兴外,找不到一条船。一路上他们没有少发现船只。
  “可行?”老喜看了大家一眼。
  “我认为可行。”袁百昌指了指身上的这身军装苦笑道:“这还象军装吗?干脆脱了得了。”他象仇战的粉丝一样支持他。
  “可行。”
  ……
  众人都认可了仇战的设想。出其不意呀。老喜点了点头说道:“行动吧。”众人脱下军装转道向东南而去。###第66章 发现敌踪
  从航拍地图上看现在的长兴到处都是村庄,沿湖一线已见不着那一片片芦苇荡。这得益于这些年人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时的长兴是鱼米之乡,又是丝绸之乡,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富庶之地之一。但人口少上近一倍,而且又几代人挤在一起,与现代人平超过七八十平的时代能相比吗?
  村子很少,规模也小,人口也并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里,这里除了一片片的农田之外,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桑地。在某些方面风景比现在要漂亮得多。古树水池、青砖瓦房、茅屋草榭、水道桑田、芦苇荡……
  这就是当时最典型江南水乡特色,看过鲁迅《社戏》等描写江南水乡的文章的人可以体味得出这种风情。仇战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去看什么水乡风景,他们这一路没少见这种风情。他们现在心中对这种地形非常感冒,要是放在北方平原,十多天时间早就奔到南京了。
  他们借着桑田阡陌的掩护不停地向前移动。村外几乎没有什么人活动,家家户户都闭门不出。所以也没有谁发现他们的行踪。
  他们并没有选择进入水网之中,而是沿着河岸往前走。因为他们发现对岸已经没有第七军的守军。派到湖边的部队也只是担负着观察湖上动静的任务。
  不过要渡过这几十米的河却是一个难题,可以看见河中的船只在行走,但他们却没有办法让这些船把他们渡到河对岸。十一人爬在河岸边一时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到晚上再说了。这白天多数人还得壮着胆出去讨生活,妇女孩子在家关门闭户。晚上就都会归巢。
  仇战爬在一棵大树上观察情况,东南方向仍然炮声隆隆。他专注于观察西北部湖岸守军的情况,正在观察的仇战突然转过身去观看东南角的方向。
  望远镜里湖岸守军正仓惶地向长兴县城的方向撤退,而东南也有大量的散兵向长兴县附近不要命地后撤。与上海郊外国民军撤退的情况一样。败了?想想也应该败了。能坚持到这个时候已经不错了。
  仇战滑下大树看着老喜说道:“第七军败了,湖岸部队已经后撤。东南方向出现大量溃兵。”仇战没有用一个好的词语描述那些撤退的士兵。因为在他的眼里不能说漫山遍野的撤退,但人数并不少。那场面很不雅观。
  “败了?大撤退?”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有点惊讶地问道。原以为他们已经脱离了鬼子的锋线可以安心地休整休整一下。但没有想到他们又马上要进入鬼子的锋线。
  老喜接过仇战手中的望远镜观察长兴城的情况。良久摇了摇头说道:“第七军没有固守长兴的打算。我们必须要马上走,只有进入山区我们才算安全。”
  “我们可以摆明着走了。”谢德庚走上河堤端着枪指着河中的船大声喊道:“靠过来,把我们渡到河对岸去。”
  正在河中行驶的船出现一些慌乱。看见谢德庚手里的枪谁也不敢靠过来。
  “砰!”
  一声枪响。老喜想阻止都来不及了。谢德庚大声说道:“我们是国民军,过来把我们渡过去,要不然我就开枪了。”
  在谢德庚的威胁之下,几艘船只好掉头划过来。谢德庚用枪指着那些渔民,老喜忙示意谢德庚把枪放下。他挥了挥手登上了两艘大一点的船。
  十一人很快就被送到了对岸。老喜向两个渔民每人送上一块大洋。俩个渔民看着他们身上的枪身体还在颤抖着那敢接钱。
  “再不接我就毙了你们!”谢德庚又威胁道。老喜瞪了他一眼,谢德庚只好咧着嘴笑了笑。他的法子很有用,俩渔民飞快地接过大洋紧张地看着老喜他们。心里嘀咕着这世上还有用枪逼着别人要钱的好人。
  “走,快速穿过长兴外郊。”老喜低声说道。
  “长官,要不我们把你们送过去?这一带河流很多。”一个渔民胆大地问道。如果对方要求他们这么做他们也不敢反对,还不如先提出来。这个渔民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
  “不行。鬼子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你们要把家人藏好。这段时间可以把船划到太湖沿岸一线躲避。你们走吧。”老喜马上否定了他的提议。
  “谢谢长官!”俩个渔民知道老喜他们是真心对他们好。又给他们指了一条活路,忙驾船离开。
  没有人反对老喜的决定,也没有人批评谢德庚做得不对。这符合他们的道德标准,也符合他们的誓言。心里对百姓好就是真的好。
  虽然还有不少的河流,但他们拿着枪。只要使用谢德庚的方法,应该不怕没有人渡他们过河。这走水道没有走陆路快,鬼子马上就来了,他们也不想把这些平民拉下水。
  “走。”
  十一人快速离开。现在的长兴已经是一片混乱。军队、警察、一些大家族的地方民团组织、汉奸、敌特……纷乱地纠结在一起。对于他们十一人来说是机会,但也有很大的危险。不过他们脱下军装却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从湖面上撤退的士兵与他们擦肩而过,老喜他们并没有隐蔽前行,却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之下谁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们直接通过县城外一公里处穿过县城区域。那里的第七军士兵已经离开,维护县城治安的已经交给了民团。看得出他们也是临时性地代岗,最迟晚上长兴县城就会变成空城。在路上已经听到外逃的平民讲述吴兴被屠的事情,这则消息引起了长兴民众外逃的高潮。
  傍晚,他们混在逃难的平民之中渡过进入山林的最后一条河流,看到了不远处的山地。只有一步他们就可以进入安全地区。
  在拥挤的桥上,十一人独特的装束让百姓不自主地让出一条通道。这年头有枪的人不会给人安定的感觉反而会让人害怕。对于老百姓来说,那里有枪那里有点战争,那里就会更危险。
  他们一直没有注意到他们正被一个人注意着。过桥之后他们并没有跟着百姓沿着山谷往里而去,反而准备进入林区。
  那个一直注意他们的人挡在了他们的面前问道:“各位爷,你们是民团的吗?”
  “嗯。”走在前面的袁百昌点了点头。此时他们不能暴露身份,语言不同也不能多说什么,他不想给这十一人再添麻烦。必须要尽快去南京。
  “我在山里发现一队身份奇怪的人,他们已经进入这里有好几天了。带着很多机器,也不与周围的人交流,个头也很矮小。”那人有点胆小地说道:“我……我正想到城里汇报,听说鬼子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所以……”
  看得出这人现在很为难,去城里报告不说人家会不会理,他要是被鬼子给困住了就完蛋了。这兵荒马乱的还在留在山里的家里安全。
  十一人听到这话全部停了下来。从村民的话里可以听出这些人是鬼子的侦察兵。由他们指引鬼子的炮火和飞机进行轰炸。
  “鬼子的侦察兵怎么能到这里来?”刘会土问道。他们也是好不容易才穿过守军的防线进入长兴的,这鬼子也来得太容易了。
  “从湖面上来的。”杜慧说道:“要从湖面上渗透几十个人进入这里并不难。”虽然在湖面上有防御,但却很难阻挡小规模的渗透。
  “打不打?”老喜问道。
  “他们所携带的东西中有我们需要的。”袁百昌想了想说道。侦察兵出身的人都知道侦察兵会带着什么东西。
  “他们有多少人?”胡有权看着老乡问道。
  “八个人。他们带着好象有一个大望远镜,一个电匣子,还背着几个皮筒子……”老乡把情况简单的说明了一下。不是什么大望远镜,而是一种堪测仪,这种东西中国军队可没有配备。电匣子应该是电台,皮筒子应该装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