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玉计-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家早收走了。第二天清晨,那座小院的主人就去过了。大概是觉得亏大了,但凡还能用的东西,全搬回去了,连破铜烂铁都不放过。这几箱子书,自然也在其中。”乔宣的笑容仍旧轻轻浅浅地,一点也不见同情,反而有心情打趣道:“我当初租房子时,跟主人家说,我是来乡间闭关的考生,所以带了这几箱子书。现在看来倒是派上用场了,小川得高兴坏。”
这个年代的书可是很贵重的东西,寻常人家根本买不起。田蜜点头,转而又想,那主人家得哭死,遇到这么个理直气壮的房客,赔了夫人又折兵地,真是非一般地倒霉。
看她的表情,乔宣就知道她小脑瓜里在想什么了,他失笑道:“当初我租那院子时,主人家以为我是富贵人家的公子爷,可是狠宰了我一笔的。”
他又道:“铁箱子搬出来时,也有留下一笔赔偿款,他们不亏的。”
所以,这样算下来,最终赚的反倒是田川,是他们家咯?田蜜笑眼眯眯。
转而,她眼睛一亮,突然问道:“你这箱子里,有关于律法方面的书吗?尤其是与经商有关的,比如,契约法规,税种分类,纳税额度,记账规则等等。”
织宝堂的徐老板虽然没收她,但却提醒了她一点,账目是和赋税挂钩的,一个不慎会吃官司。
她虽然对前世的经济法、税法,以及会计法律制度了如指掌,但这毕竟是古代。千年的时间,造就的差异非同一般,她不能再用从前的尺度来衡量这个世界,而是应该先学会他们的规矩,再谋出路。
————————
感谢茗诗与南闲隐士为本书送上的打赏支持。
第十八章 乔宣大宝贝
更新时间2014…5…20 8:12:34 字数:2333
“有啊。”乔宣指了指自己脑袋,微微一笑,“即便箱子里没有,这里也有。”
田蜜双眼闪亮亮地看着他,好比面前呈着座大金矿,一手扒上他宽大的衣袖,满是热枕地仰望着高大的乔夫子,伸出两指,做指天状,道:“乔宣,你当我老师吧!不对不对,是夫子。反正你也教小川,多我一个不多的,我保证我会很乖很勤奋,绝对不跟你对着干!”
“你想学《商律》?”乔宣伸出两根手指,轻轻弹开她肉乎乎的爪子,很好说话地点头道:“想学的话,其实也不必拜师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还这么年轻,可不想有个你这么大的女儿。”
田蜜眨巴着眼睛,小心翼翼地问:“那您老的意思是……”
乔宣轻笑一声,道:“我可以都整理出来,你自己拿去看就好了。识字的吧?”
田蜜猛点头,然后笑弯了眉眼。她真是有先见之明啊,留下乔宣简直对极了,这就是个大宝贝啊!
考虑到田蜜的小身板不可能搬得动这么沉的三大口箱子,最终,还是由乔宣护送进去的。
一向老成持重的田川,在看到满满三大箱书后,高兴地蹦了起来,一双星星眼满是推崇地看向乔宣,弄得田蜜郁闷不已,没瞅见他姐和他喜欢的书是一起出现的吗?虽然她也没出什么力……
谭氏欢喜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当天晚上单独给乔宣做了葱花饼,连他们姐弟两都只有眼红的份,不过眼热归眼热,大家都是一脸乐呵。
饭后,田川迫不及待地进屋看他的宝贝书去了,乔夫子自是跟着。田蜜帮着谭氏收拾碗筷,然后洗漱,回自己房间。
她并没有睡着觉,记完帐后就靠在墙头,静静地看着帘子外微弱的光线——那是谭氏在豆大的灯下做针线,这几天,谭氏总时不时地揉眼睛,那一剪莹润秋水下,是密布的血丝。
谭氏的灯一直亮过了子时,田蜜从来没去规劝过,她只是在灯灭后,翻过身,过了很久才真正睡着。
次日,田蜜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走出房门,把三人唬得一愣。
“这是怎么了?”谭氏担忧道:“球球晚上睡不着吗?”
“还好啦。”田蜜低头吃饭,含糊过去,“睡得挺好的。”
田川嘴欠地接了句:“她整天傻乎乎地,有什么事儿能让她睡不着啊?”
“小川。”乔宣轻唤了声,语气里也没有责备,田川却立马闭了嘴,乖乖低头扒饭。
看得田蜜更幽怨了,她才是他姐好不好?这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家伙。
田蜜戳戳饭碗,泄了气。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她虽然占了个姐姐的名头,却从没给过姐姐应给的关怀。转而,她又握紧了筷子,给自己鼓劲,总有一天会是名副其实的姐,哼!
“倒是有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个。”乔宣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眼睛周围几个穴位,边流畅地演示,边说道:“按这个速度和力度轻揉穴位,可以舒血化瘀、缓解疲劳,不妨试试。”
缓解疲劳,这个好,她正愁怎么让她娘做眼保健操呢。田蜜笑眯眯地看向谭氏,讨好道:“娘亲学学,女儿脑子笨,记不住,就靠娘亲了。”
田川鄙视地撇撇嘴,但碍于乔宣在,没敢表现出来。
田蜜火眼金睛,当然看见了,不过她也不在意,只满脸期待地看着谭氏。
谭氏哪里会拒绝,当然说好,并认真地学了起来,跟着做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好处,以后自然时不时地拿出来用用。
饭后,田蜜和田川照旧去捡柴,出门时意外地发现乔宣也跟上了,手里还提了把沉甸甸的长剑。
田蜜虽然不懂剑,但当乔宣那柄剑出窍时,她确切地听到了疑似剑吟的声音,但那之后,这把剑又归于平平,即便将一棵大树拦腰截断,也没发出过什么凌厉的光,就像切豆腐般轻松随意。
田蜜额头上一滴大大的冷汗滑下来,田川满脸崇拜中……
回去的时候,田川走在前面,田蜜和乔宣默契地落在后面。
乔宣的速度不是盖的,昨晚才答应帮她整理《商律》,今天就弄好交给她了,其中一部分是书籍文献,一部分是他手写的补充,按理说,他写这么多应该是通宵达旦才对,可观他音容样貌,与平常无二,真真是不减半分神彩。
三人超载归来,关上院门后,乔宣并没像以往那样避进房间,而是在院子里摆弄起了木柴。没有刨锯等工具,就一大把或长或短的钉子,以及一把削木如泥的长剑,田家三口全程见证了桌椅板凳的产生。
做完一套完整的家具,乔宣说道:“样式简陋了点,将就着用。”
一家三口齐摇头,“不简陋,不简陋,一点都不简陋。”
虽然没有繁芜的花纹、花哨的样式,但每一件都简简单单、结结实实,瞅着就舒服。
“宣大哥,还会做木活儿啊……”田川叹出了母女两的心声。真看不出来,这个看起来就像文人雅客的年轻人,竟然能把粗活儿做的有声有色。按理说,读书人应该很看不起做粗活的才是,他倒是个例外。
宣大哥这个称呼,田川并没有特地改过来,谭氏提起的时候,他说是乔宣让他继续这么叫的,谭氏也就没再多说。如此年轻,夫子来夫子去的,倒是叫老了。
“会啊。”乔宣点头,笑意在眼睛里荡开,煞有介事地道:“我会的,还挺多的。”
三人继续傻眼,他轻笑着道:“明后天再做个梯子,把房顶的瓦再翻上一翻,这样的话,即便下雨,也不会漏得太厉害。”
三人直愣愣地点头。
乔宣又问:“可还有什么需要的?”
三人集体摇头。
于是,这一天都在田家三口目瞪口呆中度过。
当然,惊讶的同时,田蜜也没忘了干正经事儿,她又拿出了前世学霸的架势,捧着乔宣整理出来的律令,废寝忘食地看了起来。
三日后,田蜜再次踏上了去县城的路,走前,特地对谭氏交代道:“娘,我会很小心很仔细的,也会尽量早点回来。但如果我依旧回来晚了,你也不要太担心,好好在家里呆着,让乔宣出来找我就行,免得小川又走丢了。乔宣会武功,人又聪明,一定会有办法的。”
待谭氏一条条地都答应了,她才放心地出门。
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这一次,她要改变策略,再也不送上门去让人推拒了。
第十九章 斗算如何
更新时间2014…5…21 8:13:21 字数:2284
轻车熟路地来到县里,田蜜第一件事便是上织宝堂交货,这一回,她没再多说什么,与老板闲话两句就离开了。
离开后,她在南市一条热闹的街道上来来回回走了几圈,最后在一家规模较大的茶楼下,拿出了她一早就带在身边当拐杖的长杆。她解开上面的布条,一抖手,‘斗算’这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便随风招摇开去。
她把招牌放好后,进去茶楼与掌柜的交涉了一番,给了点钱,借了张桌子,再重新走出来。
出来后,她从怀里拿出乔宣给的草纸,又把自己的炭笔放上面,最后拿出两文铜钱压上,退后一步,抬头挺胸,一脸微笑地目视前方。
她做这一切时,周围做买卖的人都好奇地看着这小姑娘的一系列动作,旁边卖金银花的妇人最先开口问:“小姑娘,你这是卖什么的呢?怎不见货物?这纸是帮人写家书吗?又为何不见笔墨?还有这幡,上面写什么呢?不会是算命的吧?”
不怕你问,就怕你不问。
田蜜微微一笑,清脆响亮地答道:“大婶,这两个字叫斗算,就是与人比算术的意思,比谁算得快,算得准。看到桌上的铜钱了吗?这是第一局的底价,往后会加价的,谁赢了我,这些铜钱就归谁了。”
少女的声音尚带着稚嫩,虽吐字清楚、落音有力,但表达的内容却难以让人信服。
她此言一出,一片哄笑,对面就有个买鱼郎嗤道:“小姑娘,看你的穿戴也不像什么有钱人家的小姐,有钱撒着玩儿。我看,你这铜钱,不会是偷来的吧?既是偷的,就当藏好了,隔日再偷偷拿出来,买点胭脂水粉,也好过拿这儿来丢人现眼。”
“自然不是偷的。”田蜜并不在意他言语间的嘲讽,她一脸笑意地迎上去,不软不硬地道:“至于是不是丢人现眼,试试不就知道了?左右不过两文钱而已,这位大哥莫不是怕把今天挣来的钱都输光了,回家挨老娘板子吧?”
卖鱼郎年轻气盛,哪里受得刺激,再加上旁边看戏之人怂恿,顿时就大步走过来,胸口一挺,神气万分地道:“试就试,怕你不成!你说吧,怎么个斗法?”
“以防作弊,咱们现场请位仁兄出题,这条街上具是做买卖的,算术自是不差,还请大家赏个脸,做个见证。”田蜜向着围观的人群一鞠躬,诚挚邀请道:“不知那位好心人愿帮小女这个忙?小女愿以二十个铜板报答。”
众人哗然,二十个铜板,一斗米有余啊,他们卖小东小西的,一整天都挣不下来!
顿时,就有人心动了。可也正如田蜜所说,这条街上都是做买卖的人,也都懂那么点算法。没点真本事的,倒不好出这个头。否则被大伙儿三言两语一挤兑,出尽洋相是必然的。这以后,还怎么在这儿混得下去?
一时间,竟没有人吱声。
田蜜倒也不急,仍旧一脸微笑地面对众人,也不知是胸有成竹,还是无知者无畏。
“其实也无妨,才开始嘛,咱们玩点简单的,随便请个会算数的就行。”等人多了,气氛起来了,名声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