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唐朝笔记 >

第61部分

唐朝笔记-第61部分

小说: 唐朝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府如今是目光所聚的热闹所在,上巳节自然要大摆宴席。曹夫人作为杨书谨的恩师,在她成为太子妃的路上给了很大的帮助,被杨家的人当作上宾请了过去。而嘉娘、十二娘、七娘和贺兰敏月也一并跟着去做客。

杨府中的春宴摆在了后花园的牡丹阁中,济济一堂宾客,全是盛装打扮的夫人和小姐,脂粉味都要把十二娘熏晕了

曹夫人的地位随着杨书谨的未来太子妃身份,又涨了几分,众位夫人全都围着曹夫人说话,倒把十二娘几个挤开了。

嘉娘不喜闹,就拉着十二娘和七娘,说:“走,我们去看看谨娘吧,以后也不知见不见得到,好歹同窗一场。”

两人点头,喊了丫鬟带她们去谨娘的闺房。

待到了地方,丫鬟在门外传报,房间里面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开门,开门之人不是杨书谨的贴身丫鬟,而是贺兰敏月

贺兰敏月先她们一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跟杨书谨聊上了。

三人走进房里,只见杨书谨侧坐在小圆桌旁,眼眶微红,似是哭过,嘉娘不禁吃惊的问道:“一段时日没见你,谨娘好像瘦了,是最近身体有些不适吗?”

杨书谨紧张的一抖,声音微颤的说:“没有,我……我很好。”

嘉娘面露疑惑,淡淡的笑着说:“那就好。我们姐妹几个好歹是同窗一场,想着以后也不知能不能见了,所以特地来看看你。”

杨书谨这才镇定下来,请众人都坐下。

十二娘心中了然,一双眼睛在杨书谨和贺兰敏月两人之间梭来梭去,猜测着情况到了哪一步。

众人三三两两的说了几句话,忽然有仆妇和丫鬟满脸喜色的涌了进来,跪下恭喜道:“恭喜姑娘,宫里的圣旨下来了,老爷夫人请姑娘快去正厅接旨谢恩”

偏偏是在上巳节客人最多的这一天,是想给杨家长脸吧。

可杨书谨迅速的站了起来,满脸惊恐的在原地晃了晃,而后抓住贺兰敏月说道:“你明明说……”

不等她再说什么,贺兰敏月已越俎代庖的对下人吩咐道:“你们家姑娘喜不自禁,还不快来服侍她妆扮?”

“是、是。”

十二娘等人趁势退出,贺兰敏月也退出屋子,只不过没等十二娘等人,径直走了。

嘉娘疑惑的问十二娘和七娘:“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

七娘点说:“是呢,谨娘好似很怕当太子妃……”

嘉娘也随之点头,十二娘插嘴说:“罢了,这不是我们能议论猜测的事,我们还是去牡丹阁找师傅吧。”

三人来到牡丹阁时,杨家只留了下人在这里照顾客人,主人全都去主厅接旨了。客人们听说圣旨到的消息,更沸腾了,全都在恭喜曹夫人。

曹夫人一一应付着,脸上浮现出少有的满意之色。

就在喜庆之时,谨娘接旨时当场昏倒之事传到了牡丹阁,众人大惊,曹夫人更是不顾身份往正厅赶去。

牡丹阁中弥漫着不安而呱噪的气息,唯十二娘镇定自若的赏着桌案上摆的那株叫做“乌金耀辉”的深红牡丹。

这牡丹红的好似能滴出血一般,她伸出指甲轻轻一掐,嫣红似血的花汁就在她的指甲上晕染开……

因谨娘昏倒,杨家的三月三春日宴不了了之,众宾客败兴而归,都私下议论着,却也不敢声张。

待到第二日上学时,曹夫人让弟子们自行练习,嘉娘便神色紧张的拉了十二娘去房里单独说话。

“外面在传,说谨娘有了身孕”

十二娘作出十分讶异的表情,说:“怎么会?这是谁乱传的,太不像话了”

嘉娘表情愈加凝重,说:“谣言是从昨天给谨娘诊脉的郎中口中传出,待杨家今天找人去查问,那个医馆已经人去屋空,十几人全都不知所踪了”

“啊……”十二娘倒真的没有料到这个事。

嘉娘犹豫了半晌,低声喃喃道:“那个郎中是杨家一贯请的熟人,我娘昨天晚上回来之后,一夜未眠,神情很不好,我在想,这个事情会不会是真的……”

十二娘转而说道:“是真是假,贺兰敏月应该最清楚……”

十二娘这个话若有所指,嘉娘是个明白人,几瞬就想明白了。

杨书谨平日跟贺兰敏月最亲近,又时常跟贺兰敏月一起出去玩,上次在八福楼时,她就亲眼看到杨书谨跟贺兰兄妹在一起。而昨天,贺兰敏月跟杨书谨的言行也很让人怀疑。

想到这里,嘉娘便说:“我得去跟我娘说一声”

十二娘点点头,独自回了课堂。

现在厅堂里只有她和七娘两个人,十二娘便说:“今日师傅恐怕是没工夫管我们了,七姐我们不如再去一趟石虎巷吧”

“又去找姚元崇?”

十二娘点头,说:“嗯,有些事要跟他商量。”



第九十五节 婚事(4/5)

七娘和十二娘没有带马车和车夫,悄悄从灼华馆出来,一路往石虎巷走去。

初春时节,街上很多人,也有很多女子在坊间走动,她们并不惹眼,只是七娘是头一回走路上街,难免有些激动。

正在她们左右张望时,一辆马车突然停在了她们旁边,王勃从车厢里探出头来问道:“你们这是去哪?怎么没带马车就跑出来了。”

十二娘不答反问道:“你又是去哪?”

王勃并不瞒十二娘,只是声音低了几分,说:“我跟元之约好了在沉香楼见面,现在正赶过去。”

十二娘轻轻“呀”了一声,说:“幸好碰到你了,我也是要去找他,差点走岔了。”

既是这样,王勃让出位置,请十二娘和七娘上车,一起往沉香楼去。

十二娘在车上打量着王勃,轻轻笑着说:“没想到你也会逃课。”

王勃正色解释道:“我不是逃课,今天师傅去了杨家,本就没有开馆。”

“哦?去了杨家?”十二娘倒不知道绿漪堂今天闭馆了。

王勃颔首道:“嗯,正因为这个事,我才会去找元之。”

曹元去了杨家,多半是被杨家的人请去给杨书谨把脉,确认她是否有身孕甚至是把孩子拿掉之事。现在外面流言蜚语乱传,杨家怕是再不敢找其他郎中进府了。

到了沉香楼,王勃带着她们进到一间静谧的茶室,姚元崇已在里面等着。

十二娘看着他便笑着开玩笑道:“咱们一二三四全都逃学,这样可不好。”

姚元崇对曹家的情形似是很了解,笑着答到:“曹神医和曹夫人这几天怕是没心思开馆,你们三个算不得逃课,正经逃课的也就我一人罢了。”

众人坐下之后,王勃解释道:“我在街上碰到十二娘和七娘,她们说是来找你,我就把她们带来了。”

姚元崇对十二娘的突然到来并不惊讶,笑着点了点头。

十二娘于是凑近问道:“我今天来找你就是想问杨书谨是真怀孕还是假怀孕?”她总觉得贺兰敏之这种花场老手,应该不会蠢到留下祸根才对。

姚元崇狡黠一笑,说:“你今日来得正好,我待会儿告诉你是怎么回事,而且我这里有事还要十二娘帮忙呢。”

王勃神情微紧,对姚元崇说:“不要把十二娘卷进来。”

十二娘听了却说:“朋友有求,我自当全力相助,五郎你这是把我当外人了。”

“不是,实在是这个事太麻烦,一不小心会惹出事的。”王勃解释道。

姚元崇在旁说:“子安放心,我虽要请十二娘帮忙,但绝不会让她有危险,对她来说,是极简单的事。”

如此说,王勃才住嘴,众人都听姚元崇说话。

姚元崇沉声说道:“上巳节那天,杨书谨在接旨时昏倒,杨家请了熟悉的郎中去给她诊脉,那郎中用‘怀了身孕’的假话诈她,不成想把杨书谨的真话给诈了出来。她当时就哭着说她只是醉酒后犯过一次错,而且‘他’保证不会留下祸根,没想到还是出了事。

杨夫人听了,气的大掌掴她,问她‘他’是谁,可杨书谨却咬牙不说。杨夫人见一时问不出来,而这些话都让郎中当场听去了,就命家丁把郎中看押了起来。我当晚找人把那郎中救出来才知道这些,后又让人送他出城去了。”

郎中不会无缘无故用假话去诈杨家的人,他冒这样大的风险去说这个话,必定是受人指示,或许了什么天大的好处,或受到什么威胁,而指使他的人,估摸着就是姚元崇了。

姚元崇能从杨家把郎中不知不觉弄出来,还能在一夜之间把郎中家里十几口人给弄的不知所踪,这份能耐,让十二娘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她也渐渐理解姚家怎就放心把他一个人放在长安这种波诡云谲的地方,而他留在长安,真就是来读书的?

十二娘思索着,姚元崇还在继续说:“……现在杨书谨的事已经传到了皇太子那边,皇太子十分震怒,只是不知跟她苟且之人是谁,顾着皇家的颜面,又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查,皇太子那边很苦恼。所以我想拜托十二娘在曹夫人面前委婉的提一下,把祸水引到贺兰敏之的身上。只要杨家或者皇太子派人去查贺兰敏之,那边的人证我已备好,就万事无忧了。”

听到最后,十二娘“噗哧”一笑,众人不解的看向她,她解释道:“这可真是巧了,我早上才跟嘉娘说起这个事,杨书谨跟贺兰敏月最要好,师傅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出的事,去问问贺兰敏月就知道了,嘉娘已经去跟师傅说了。”

无心之作还是有意为之?大家都用各色的眼神看着十二娘。

姚元崇没想到这样顺利,拱手谢过十二娘,王勃也松了口气。

七娘在旁听着,一言不发,心中微微有些紧张。

她想到十二娘之前跟她说的“个人自有缘法,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呢”,感觉她好像一早就知道杨书谨的太子妃之位坐不稳。

他们又是怎么知道杨书谨跟贺兰敏之的事?如何收买了郎中?如何让皇太子知道的?

曹夫人曾对她说过,进宫的是她一个人,但任何事都不是她一个人的事,宫里宫外多少人和事要串在一起,才能把一件事做好。他们这件事里又串着多少人?

这些问题让七娘觉得很陌生,这样的十二娘也让她觉得陌生。可她也明白,这些事拿到宫中去,根本算不得什么。她静静的听着,接受着,学习着……

想着想着,七娘猛的向十二娘看去,她为什么要让自己知道这些事?这样的秘辛他们完全可以瞒着她,十二娘就不怕自己泄露出去?

十二娘是不是在告诉她,她们也是一体的?是可信任的?这份信任让七娘感动。

从沉香楼中出来,七娘紧紧的靠着十二娘,在她耳边说:“妹妹自从来长安之后,变的越发让我吃惊了。不过我以后进了宫,想到有你这样能干的妹妹在外面,我心里也放心多了,咱们姐妹要处处照应着才是。”

“那是自然。”十二娘很高兴,七娘看明白了她把她拉着的意图,她有这份领悟,进宫之后也不用她太担心。

自皇太子插手这件事之后,专派了一位家令,打着彻查流言替太子妃正名的名号,在杨府和贺兰府中彻查真相。贺兰敏之身边的一个侍女突然叛变,指证贺兰敏之逼yin侍女,烝于荣国夫人,奸污杨书谨,这一纸状纸递到了皇太子家令手中,吓的皇太子家令把状纸掉在了脚下,当即带着侍女和状纸回了皇太子东宫。

皇太子怒不可遏,带着状纸去找到皇后,具体说了些什么,谁也不知,只知隔日,那侍女就死在了宫里,皇太子也把派出去的人从杨家、贺兰家招了回来。

三月十日大朝之日,皇上下旨,以杨书谨突患恶疾之由,收回了册封皇太子妃的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