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笔记-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听说她是代表武后前来的女史,对她颇为恭敬,一一见礼过后,依次入席。
席间无歌无酒,是一顿家常便饭,姚元崇在席间与这些“叔叔、伯伯”交谈甚欢,氛围颇为热络。大家多是为了照顾姚家遗孀而来,纷纷表示若姚家母子有什么需求,他们绝无二话,但看武后在姚都督去世后,依然如此器重姚家,心中放心几分,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思量。
饭后众人去客院小憩,姚元崇送母亲回房后,邀十二娘去书房说话。
姚元崇的脸上带着几丝雀跃,眼中的仿佛灼烧着火焰。十二娘看他这般,觉得不止是因为自己前来的缘故,知晓他必有其他要事跟自己讲。
果然,姚元崇关上门,带着一些兴奋说:“十二娘,你看到了吗,今天的这些客人都是我父亲的属下,也是他留给我的‘遗产’!今日有你代替皇后前来,他们心中有主,定会像支持父亲一样支持我了。”
十二娘听他这话,有些迷糊,却也猜到了大半。姚都督身为大都统,生前怎会没有一点自己的势力?武后对姚家遗孀这样照顾,也必定是想继续利用姚家的势力。
姚元崇说道:“我家里的那些事,你也知道几分,我并不瞒你。父亲去世前,留有几封手书,信中署名我为姚家下一代家主。但兄弟欺我年幼,说我克父,又有族中叔伯为倚仗,拒不承认父亲的遗书。我不想与他们为家事而争,只想把父亲留下的家业守住。姚家的家业不是陕州的那百间房千亩地,而是今日宴厅中坐的这些人!”
姚元崇说的有些激动,走了几步,坐到十二娘身边继续说:“自父亲去世,我就开始联系父亲麾下的众人,虽然大家都认同父亲的遗书,但因我无功无名,他们不太相信我能继续带领他们,有些人在另谋出路,我都是知道的。可今日你代替皇后前来,你看到没有?他们的神情都变了!”
虽然是普通的生辰赏赐,但昭示了武后对他的支持,得到了这个最大的倚仗,姚家旧属又有何可担心?
十二娘说道:“你即已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日后必定能够带领他们作出一番业绩,让他们对你臣服。”
姚元崇抿嘴笑着说:“有了他们的支持,姚家定然能够继续光耀门楣,我和母亲回归陕州祖宅的那一天,也不会太远。”他看着十二娘,眼中迸出火花,一字一句的说:“待那时,我必将风风光光的迎娶你过门!”
十二娘微微抬起下颚,忍着心中的欢喜,说:“我嫁不嫁还不一定呢,看你的表现咯!”
这句话却让姚元崇急了,忙说:“十二娘,誓言犹然在耳,你必定是要嫁给我的!”
看他焦急的样,十二娘知道自己“轻浮”了,在姚元崇心中,感情之事不是能当作儿戏来说的。
“知道了,还有好几年的事,你现在挂在嘴边说什么!”
姚元崇看十二娘不好意思了,吃吃的笑了几声,也觉得自己太焦急孟浪了。
十二娘虽是信任他,但在今天知道了很多内幕之后,有些顾虑的问道:“姚家……一直以来在为皇后做什么事?”
姚元崇沉思了几分,认真的说:“明的暗的,好的坏的都有,我现在涉世尚浅,皇后用我次数也不多,一时半会儿我也不能妄言。不过父亲对我说过,皇后此人胸怀大志,不同于寻常之人,她身在后位,于唐有利也有弊。若有良臣辅佐,她可造唐之盛世,若有奸佞当道,则必乱我唐江山。父亲直到死时,任在叮嘱我这一点,要我辨明时势,将来做个贤臣。”
他既然已有这个信念,十二娘就不用多说什么,只鼓励并确定的说道:“你一定可以的!”
姚元崇听她这般说,更多了几分自信,看到她的微笑,便觉得整个世界都在眼前,有说不出的笃定和安心。
按照皇上和皇后往年的习惯,秋至之后就要回长安,但今年因皇上的病情好转,他认为与白马寺的福佑和洛阳的风水有关,所以决定就在洛阳过年。
此消息一经传回长安,许多事情就发生了变化。王孙公侯、朝廷重臣过年要进宫朝拜,皇上既然在洛阳过年,那么他们也得准备在洛阳小住,纷纷收拾起自家在洛阳的别业,以待年关。
而留守长安的太子李弘也写了奏折来,请示过年的安排。
在众人以为太子也将到洛阳宫过年时,武后向李治请示,说她最近身体疲惫,想把所有政事都交给太子打理。
高宗惊讶不已,他见武后处理政事如鱼得水,朝臣中的反对声越来越大,他本就在为此事担忧,岂料武后主动放弃一切,他欣喜都来不及,又怎会拒绝?
一封圣旨传回长安,太子李弘从形式到实质开始监国,而李治和武后则在洛阳修养,时常开宴摆酒,忽然之间过的异常轻松。
可十二娘作为武后的贴身女官,她知道每晚武后临睡前,都会翻阅宫外传来的信息,长安发生的每一件事,都逃不过她的掌控,而为她搜集信息的人,绝大部分来自于姚家的人脉。
不论是武后要给姚家下令,还是姚元崇要呈递消息上来,都是十二娘作为中间人转达。这一来二去,宫中的人见十二娘成了武后最信任的人,对她越发客气,平时的言语中也带着讨好,或是些许好奇的打探。
因宫人待她的异状,让十二娘越来越不愿意跟他们多说话,每次只是淡淡的笑着,却不言不语,只有在七娘或者馨娘面前,她才会多言几句。
悄然到了冬季,洛阳下了大雪。因李治不能见风,帝后招了沛王和英王到宫中作陪,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聚着,不谈国事,十分之难得。
沛王、英王向帝后二人说着洛阳城中的事,房玉馨在旁亲自伺候茶水,十二娘跟在旁边帮忙。两人走到茶房去添热水时,房玉馨轻声说道:“师傅和嘉娘都来洛阳了,你知道吗?”
十二娘之前没想到她们,听馨娘这么一说,曹神医要伴驾留在洛阳,那曹家人自然是要来洛阳过年了。
“哦?几时来的,你见过嘉娘了?”十二娘问道。
第一百七十二章 推波助澜
房玉馨轻轻点头,在十二娘耳边说:“来了有些日子,到我府上来坐过一回,我们说起你,想着要是什么时候我们三姐妹能聚一聚就好。”
十二娘抿嘴笑了笑,未做正面回答。
她如今在皇后身前做事,偶有机会出宫,要去一趟沛王的别业并不算什么难事。可是想到跟嘉娘见面,两人之间该怎么相处呢?
嘉娘虽然透过朋友对十二娘说了,她不想着李思训那事了,但横亘在两人见的这条沟,真能轻松越过吗?
而十二娘口口声声对朋友们说,她不会和李思训定亲,可李思训一意孤行,他们两人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对嘉娘的承诺,没有做到,别人眼里会怎么看她?
房玉馨见她神情莫测,就不再追着此事说下去,叹了口气,端着茶水送了出去。
大概是房玉馨这个孝儿媳表现的非常好,皇上和皇后对她非常满意,年前封了几批赏赐到沛王府的别业。消息传回长安,太子妃裴氏微微有些坐不住,竟撇下太子一人,跑到洛阳来陪驾。
武后与皇上一起坐在贞观殿中,看着突然而至的太子妃,脸上微微有些不好看。
李治不好直接训斥,看了一眼武后,武后知晓其心意,便开口问道:“太子妃突然而至,可是有什么急事?”
裴氏恭敬有礼的说:“年关将至,各种事务繁忙,儿臣特来侍奉皇上和娘娘,想为娘娘分忧。”
武后淡淡的笑了一下,问道:“那太子和大明宫中的事务,太子妃打算如何处置?”
裴氏来之前并未考虑太多,只想到太子身边有众臣辅佐,而大明宫中并无重要之人,还是在皇上和皇后面前表孝心重要一些,匆匆赶来,如今被武后这样一问,她回答就有些磕磕巴巴。
“东……东宫的事务已安排周全,有东宫属官及众位大臣在旁辅佐,应是无碍。大明宫中的事务……那里的事务儿臣会遵照娘娘的意思安排。”
武后从燕紫手上接过一盏茶,吹了吹,慢悠悠的说:“太子第一次监国,许多事务都不熟悉,想来已忙的不可开交。我和皇上放心把朝政大事交给太子,就是念着你是个沉稳妥帖的,能把东宫和长安的内务处理的妥妥当当,不用太子分神。如今倒好,你撇下长安诸多事务,前来侍奉我和皇上,我们二人跟前有什么事缺你不可?你且同我们说实话,是你跟太子拌嘴了,还是长安谁给你气受了?”
裴氏连忙摇头说:“不是的,儿臣只是想在皇上和娘娘面前尽点孝心。”
她这句话一说,武后怎不明白她是为了替太子争宠而来?表情立即就凌厉起来了:“我这里不用你尽什么孝心,你且回东宫把太子服侍好,就已是你的孝心了。”
搁下茶盏,武后作出一副送客的模样。
一旁的女官不知该不该上前请太子妃出去,有些为难的互相递着眼神,幸好李治适时开口,说:“太子妃虽然考虑不周,可也是她的孝心,现在到了用午膳的时候,用了午膳再回长安也不迟。”
武后本不想留饭,但念着李治和李弘的面子,只好说:“那就吃了再上路吧,赐宴。”
“谢皇上,谢皇后娘娘,儿臣告退。”裴氏紧紧的扣着手心,颤巍巍的退出,从头顶到脖颈都红透了,只觉得丢人的不得了。
随着女官的指引,她到偏殿用饭,坐在里面,她对旁边的宫女说:“去将为皇后娘娘奉笔的高女史请来,我找她有事。”
宫女有些疑惑,但太子妃如此吩咐,她也只好这样办。
十二娘本在宣政殿整理籍册,没有在贞观殿侍奉,忽听人说太子妃要见她。今日一早,武后刚刚接到快报,说太子妃离京往东都而来,没想到快报刚到,裴氏已来,想到武后早上得到消息时的神情,十二娘心中就有不好的预感。
她与传话的宫女一块往贞观殿走去,问道:“太子妃匆匆而来,可见过皇上和皇后了?”
宫女知道十二娘是皇后身前的红人,自然知无不言:“已经见过了,皇上和皇后在偏殿赐了宴,让太子妃吃完就回长安呢……”
十二娘微微点了点头,又听那宫女说:“太子妃的神情不太好,高女史一会儿要小心一些才是。”
十二娘见这宫女是贞观殿皇上身边的,肯主动与她示好以后恐有用处,于是笑着从袖中塞了一把铜钱给她,说:“待会儿有劳你早些把我喊出来,就说皇后娘娘在找我。”
那宫女心照不宣的收了,面上微微笑了笑,说:“我明白了。”
偏殿中,太子妃并未动筷子吃桌上的东西,见十二娘来了,便让旁边的宫女都下去,颇有些激动的问道:“十二娘,我之前让宫女给你传的信,你可收到了?”
她说的是元宵节那晚的信吧。
十二娘点头说:“是,收到了。”
裴氏不满的问道:“既然收到,为何不回信?”
十二娘劝道:“在奴婢看来,太子和太子妃完全无需打探皇上或皇后的讯息,多此一举反而会招惹事端,为了太子妃着想,奴婢才没有回信。”
“多此一举?房氏在洛阳大献殷勤的事情都传回长安去了,皇上和皇后如今如此宠爱沛王,你怎能说我多此一举?”
十二娘冷静的说:“太子为长为贤,如今皇上和皇后命他监国,已是昭显对他的信任和器重。只要太子处理好政务不犯错,纵二圣宠爱沛王,又能耐他如何?太子妃你这般做派,反落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