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李嘉诚家族传 >

第3部分

李嘉诚家族传-第3部分

小说: 李嘉诚家族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蟮氖就涡小T诶钕热说挠跋煜拢敝萆探缛耸恳卜追准尤胙就男辛校踔劣腥颂岢錾倘税帐械囊蟆P胫敝莸胤绞且陨倘宋鞯某鞘校绻倘艘膊斡胙硕票卦斐筛蟮暮涠Q硕芸炀褪艿匠敝菥У奈渥罢蜓埂@钕冉饺耸恳惨虼耸艿焦俑耐>苷庖淮蚧鳎纠刺逯什患训睦钕哟吮涞檬萑醵嗖∑鹄础
  不过,李晓帆作为潮州知识界的先进分子,并没有因为“五四运动”受挫而失去对新文化运动的苦苦追求。此后两年,李晓帆始终是潮州地方文化的先驱者。他拥护进步的文化运动,反对腐败落后的八股文章。“五四运动”在潮州受挫后,李晓帆虽然隐居在澄海,可他对新生活和新文化的追求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翌年春天风声过后,李晓帆又回到了潮州,并参加了当地华侨夜校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在这里李晓帆仍以其旺盛的精力和激进的思想,给参加夜校的商人和商家子弟们授课。他触类旁通的学识与较为进步的思想,颇得华侨学校师生们的一致赞许。
  晚年的李晓帆因身体关系,不再继续参与外界的活动。老人以读书和治学为其最大的乐趣,李晓帆身边仍然不断围绕一些求知欲很强的青年学子。尽管如此,李晓帆仍然积极支持反帝进步运动,虽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率领青年学生们上街游行,可他在面线巷的家中仍然关心时事,亲自给参加示威的学生们书写标语和条幅,以尽他的绵薄之力。
  50岁以后的李晓帆身体多病,再也不能到户外活动。困守在面线巷那座飘着桂花香气的小院里,一直至民国十年(1921)因病去世。

  第二章 从商与执教:同族不同命(1)

  5、家族第一位经商博士
  曾祖父李鹏万作古后,李氏家族曾经出现一度短暂沉寂。
  毕竟是一颗光耀东粤的文官之星陨落了,李鹏万在世时虽然在大清政坛没有显赫官职,但他毕竟是名噪一方的文官八贡。他的余威仍然影响着他的子子孙孙。长子李起英虽然也没有取得显赫功名,可是,他的两个儿子却给萧条的李家带来了新的希望。李起英的长子李云章,在民国年间即进入正式官办的学校读书。他进的是潮州当时惟一的一所公办小学,后来再到广州读中学,也是公办的学校。这在李家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中无疑是开天辟地的改变,特别让李起英无法接受的是,爱子李云章所学的再也不是晚清时代的八股文,而是当时在中国南方刚刚流行的日语。
  “云章,你为什么要学外国人的语言呢?”当时已经病得不轻的李起英挣扎着从榻上起来,指着满室四壁祖父留下来的线装书,对他说,“要知道中国语言是一大宝库,你就是一辈子钻进里面去,相信也是读不完的。我真不明白,日本话有什么好呢?”
  李云章颇有见地地告诉老人:“爸爸,现在已经是民国了,再不是从前的晚清时代。日本虽是一个弹丸之地,但它却是东亚的先进国家。我们中国人如果想振兴自己的国家,就必须学习外国人的先进经验。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学习日语的原因。”
  老人毕竟是从晚清过来的学究,他说:“你想从日本书中学到先进的知识?笑话,日本有什么可学,他们日本国的文字可都是从咱们中国学去的呀!”
  李云章点头说:“是的,可他们对西方先进思想的接受远比我们中国人英明得多。据我的观察,日本现在不仅教育发达,军事发达,而且商业也比咱们国家开放得多。他们生产的许多轻工业产品,很受国人的喜欢。譬如日本的手表、日本生产的汽车和飞机,都可以与当今世界第一流的国家相比。有些轻工产品,甚至欧美等国也望尘莫及,所以,我对日本的商业很感兴趣。”
  “胡说!”不料老人在床上气得面孔发白,用颤抖的手指着站在榻前的李云章说:“你怎么敢在我面前灭自己威风长他人的志气?再说,我让你继承的是祖上的治学风格,哪里让你讲什么日本商业如何发展?莫非你将来还去日本经商吗?”
  李云章穿着时髦的玄布长袍,振振有词地说:“爸爸,我并不是想到日本去经商,我是考虑有一天可否到日本去学习他们经商的经验?然后有一天学成归来,我要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商,到那时我们就再也不会受东洋鬼子的欺骗了。”
  “你胡说些什么?你还要到日本去学什么经商?”李起英听了他的话,顿时气得他下巴上的胡须乱抖,“真是世道变了,我就不明白,云章你怎么会如此堕落?你要知道咱们李氏家族几辈子在潮州始终都是正正经经的书香人家。你懂吗?从咱们世祖来潮州时开始,就极力反对经商。因为商乃奸术呀。一个有才学的人家,怎么可以与那些奸商们为伍呢?你这不是要败坏咱李氏家族多年形成的治学家风吗?不成器的不肖子弟,将来怎么面对李家的祖先呢?”
  李云章没有想到他这一番话,竟然激起了老父的反感。他不敢再说什么,但仍然返回广州日语学校读书去了。又过了一年,李云章以优异成绩从广州日语学校毕业,这时他终于获得了公费赴日留学的资格。他再次回到潮州家中,一连几天,李云章虽和他母亲暗暗做着前往东京求学的准备,可是谁也不敢跟病榻上的老人说,他们知道李起英肯定反对。怎奈李云章毕竟已经长大了,有志气有抱负的他,当然不可能与受晚清科举制度影响而迷恋治学为官思想的父亲同日而语。当时的广州,已有了一点开启国门的意思了,而日本的先进轻工业深深吸引着心高气盛的李氏家族的新一代。直到李云章即将赴日的前一天,他才来到父亲的房间里。
  “云章,既然你已经从学堂里毕业,为什么还要走呀?”当李起英睁开眼睛,上下将行装整齐的儿子打量一番后,忽然茫然地探询说,“你索性就留在潮州吧,如果没有职业,不如就学你世祖的榜样,教书育人吧?”
  李云章却说:“爸爸,学祖上教书当然没什么不好,可是人各有志呀。我还是要走我自己的路。因为……”
  李起英愕然:“走你自己的路?你自己的路是什么?”
  李云章只好坦荡直言:“我想先到东京去看一看,如果我真能把他们的先进东西学到手,那么,我会回国做一番自己事业的。”
  “混帐!”李起英愤然打断儿子的话:“莫非你真敢到日本去?难道你真想经商做生意吗?”
  “……”李云章低头不语。他知道至少在目前他的任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父亲的态度,于是他只能喟然长叹。
  李起英见儿子沉默相对,气得他连声咳嗽起来,怒道:“经商,决不是咱李家的门风啊!不过,你可以去一次日本,但是我绝对反对你将来走经商这条路!我告诉你,孩子,如果你仍然执迷不悟,如果你真要经什么商的话,那么,我就没有你这个儿子了!”
  李云章尽管遭到卧病在床父亲的严厉责斥,尽管他也清楚自己现在所走的路,有一点离经叛道的滋味。可是,彻底改变李家捧读四书五经,对窗外生意场不闻不问的旧传统,已经是他那时最强烈的追求。翌日,李云章仍然在广州码头上登船,东渡扶桑,开始崭新的留学生涯。数年后,李云章获得了商学博士学位,再次回到了李氏生根发芽的潮州。在这里他平生第一次挂起了经商的旗帜,为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的李氏家族打造出一方商海天地。
  这位精明强干、在商海中浮沉大半生的伯父李云章,是李嘉诚后来经商的楷模,也是他行事为人用以借鉴的一面镜子。
  6、铭记家训:饿死不经商
  在潮州的笔架山下,竖立着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牌坊,上面镂刻着“昌黎旧治”四个大字。李嘉诚少年时期常常一个人来到那高大的牌坊下面,驻足翘望着牌楼上的四字,不过他那时还无法理解这四字的含意。直到若干年以后,李嘉诚一人在香港支撑起“长实集团”的巨厦,才渐渐悟出家乡那幢刻竖于宋代的石坊,还有那建在城外半山间的孔庙,原来都表明故乡人对治学的崇敬和对经商的轻视。所以,数十年后当李嘉诚在香港终于靠自身的实力打造出一方属于自己的世界时,他才从心底深深感激那位早已作古的伯父李云章。
  当年,李云章并非只身一人前往东京。李云章在广州读书不久,其胞弟李云梯也从潮州小学考进了广州的中学。也许是受其兄李云章的影响,李云梯到广州不久也开始学习日文。那时李起英的病情已经相当沉重,家中的经济来源也日渐枯竭,李云梯就一人在羊城半工半读,以给报馆撰写稿件来换取必要的学费。后来他还用日语写稿,投寄给远在东京的《读卖新闻》和一些教育类杂志,以换回一些稿费。直到李云章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攻读商科并取得奖学金以后,李云梯才在广州中学肆业了,于是他也萌发前去日本读书留学的念头。只是他与哥哥有所不同,他前往东京读书时,李起英已经因病故去,所以家中除拿不出可供他前往日本求学的资费之外,并不存在任何其他阻力。
  他们兄弟俩的志向略有不同。李云梯希望去日本学的是教育学,而不是哥哥喜欢的商学。因为这个年轻人仍还牢记李氏前辈的祖训:有知识的中国人,绝对不能走经商之路!
  李云梯晚于胞兄三年后才从日本学成归国的。那时,他哥哥李云章在潮州已是经商有道的生意人,然而李云梯却初衷不改,归来后仍然潜心办教育。
  “孩子,我觉得还是你云梯伯父做得对。”看到伯祖父李起英家两兄弟赴日求学归来后的不同谋生之路,同住在一条面线巷里的李晓帆,思想虽然要求进步,可他头脑中始终有着文化人不经商的强烈理念。他常常对惟一的爱子李云经悄悄叮嘱:“因为他听了你曾祖父的临终遗言:宁可饿死也不要经商啊!凡是经商下海的人,哪有几个有识之士?你们不要忘记无商不奸的古训啊!”
  李云经不声不响。每当听父亲李晓帆隔门指着从桂树小院前经过的李云章、李云梯两兄弟开导他时,他心中都要涌起万丈波澜。那时的李云经当然亲眼看到潮州商埠繁荣的景象。城外的笔架山和巅连起伏的金山余脉,宛若一座坚固的城池。再看山顶上森然的树木,则在他眼前组成了一道碧绿葱笼的天然屏障。再看距他们家不远的北门街上,每到夜晚支起的鳞次栉比的摊床,琳琅满目的潮州菜在盏盏夜灯下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这很让他神往。李云经不明白这些小摊床的生意人有什么不好,如果没有他们的日夜操劳,潮州又怎么能有吸引人的夜市呢?
  “不错,做生意的人一般都有花不尽的钱,而教书的永远都清贫终身。教书的人甚至到了人生的晚景也可能食不裹腹,衣不遮身。不过,尽管如此,云经你一定要明白,只要教书的职业才是世上最高尚的。”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