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 >

第34部分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第34部分

小说: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库、书作、刷印作等;校对书籍处则负责书籍付印前、后的文字校正工作,则多由河西著名的文人学士,高僧道士担任校对;雕版、刷印、装帧等则雇佣各类熟练工匠为之。
  众人又看到工场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工效的转轮排字盘和按韵分类存字法(注:此为元人王祯的创举,记载在王祯所著的〈农书〉中)进行活字排版,但对于雷瑾和他的一干幕僚来说,更感兴趣的却是徐扬管理的工场中,那些制定严谨细密,井然有序的管理规例!
  印刷工场的各项管理规例都制定得非常详细,譬如在印刷物料的使用上实行定额管理,如各种颜色的用量、加入的胶量多少及可印纸张数量均作出较严格的规定,这显然不但能减少印刷物料的浪费,而且通过对物料的管理达到控制成品质量的目的。
  雷瑾、刘卫辰、蒙逊在参观过程中不约而同的对印刷工场各项管理规例有了兴趣,纷纷刨根问底,有的问题直问得徐扬瞠目结舌,冷汗直流,因为雷瑾他们几个外行人提出的很多问题,都是徐扬他这个内行人不曾细想深思过的,但细细回想,又觉得也有一些道理,不可轻忽视之。
  其实雷瑾三个人都是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一个被大家所忽视的问题——工场中这些在长期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工场管理规例,对于一个工场的欣欣向荣显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那么在其它方面也就实属有研究借鉴的必要了。
  雷瑾等人把印刷工场里里外外看了一个遍,对徐扬管理下的印刷工场没有一个人不满意的。
  由于此番还要巡视的作坊商号还有不少,雷瑾等人看完了,就准备离开印刷工场赶往下一处。
  娴熟自如的扳鞍上马,雷瑾正欲催马而行,回头忽见徐扬欲言又止,遂又拨转马头,笑着问道:“徐先生还有什么事儿要说?但说无妨!”
  徐扬忙恭敬地回禀道:“爵爷,在下想既然我们印制图书甚多,不若顺便再办一份报!”
  “办报?”
  雷瑾疑惑的问:“你说的是邸报吗?”
  “不,不,不是!”徐扬忙道:“我说的是小报和新闻!”
  “小报和新闻?这是什么来的?”雷瑾又问。
  “哦,”一旁的蒙逊素来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忙回道:“三少,我曾读赵升著《朝野类要》,其中说赵宋皇朝时,有各种报,如‘边报,系沿边州郡列日具干事人探报平安事宜,实封申尚书省院。朝报,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衷私小报,率有泄漏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武林旧事〉、〈西湖老人繁盛录〉、〈东京梦华录〉等,也记述宋时有‘供朝报’、‘卖朝报’为业者。所谓的‘朝报’当时已经可以在市场公开叫卖,并且成为了一种行业。”
  徐扬笑道:“蒙先生真是博学多闻。赵宋时有名的‘拗相公’宰相王安石就曾经在斥骂〈春秋〉时,把〈春秋〉比喻为‘断烂朝报’,可见当时朝报之普遍!”
  雷瑾哈哈笑道:“这个我倒是不曾留意,看来今天又长了一见识。”
  蒙逊又道:“李唐时,就有一种〈开元杂报〉,可能就是和朝报、新闻类似的物事。而历代朝廷官办的邸报就一直没有断过。”(注:唐代的《开元杂报》被称为世界最早的报纸,戈公振著《中国印刷史》扉页有此报的图录。)
  “朝廷的邸报我是知道的,想不到还有这么多门类繁杂的什么什么报。”雷瑾微微笑道,“蒙先生、刘先生以为徐先生的提议如何?我觉得很不错啊!嗯,小报?新闻?我看如果要办,不如就叫朝报或者新闻,你们看如何?”雷瑾转头问蒙逊、刘卫辰道。
  性情沉毅的刘卫辰,道:“想法是不错,怎么办还得细细计议,看可行不可行。”
  雷瑾呵呵笑道:“徐先生,你这个提议不错,应该是深思熟虑过的吧?哦,是的!那,我看可以考虑。我先让人计议一番利害得失,看能不能办这个报。你眼下还是先把书籍刻印的事情给我办好了,品质什么的都不能比雕板刻印的差,纸、墨都费心些选好的用。”
  “爵爷,你请放心,在下一定把这事办好!”
  “那就好!驾!”
  雷瑾策马疾行,眨眼间已经出去了老远,众人纷纷驱马跟上,今天要巡视的还有好几个作坊商号呢。
  ***
  离徐扬管理的印刷工场不过三五里的地方,雷瑾等驱马进了一处不大的庄子,外面看起来也普通,是河西常见的寨堡。
  寨堡内很宽敞的碎石路面,因为几百号人忽拉拉的涌入,变得拥挤不堪。
  然后便在寨堡的广场看见东西两个作坊遥遥相对,西边作坊挂着“玻璃坊”的匾额;东边的则是“琉璃坊” 匾额。
  看着眼前两个作坊,蒙逊惊讶道:“怎么这里既作玻璃,又作琉璃?”
  雷瑾哈哈笑道:“蒙先生,这回你可是搞错了,这玻璃坊和琉璃坊最厉害了得的当家师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比较,都认为玻璃和琉璃其实是差不多的同一类东西!”
  “是吗?”蒙逊疑惑地说道:“可是琉璃不透明,玻璃多是透明的啊!”
  原来在唐宋时期,大秦(注:指罗马帝国)和大食玻璃制品就有不少沿丝绸之路输入中土,中土其实已经有少部分人见识过从极西国度输入中土的玻璃,不过这时中土的琉璃是不透明的,多用来制作仿玉的饰物和宗教器物,用模铸法或者吹制法。
  类似于蒙逊这样家道中落的官宦子弟对于玻璃和琉璃并不陌生,所以就很奇怪玻璃和琉璃竟然是同样的东西这个说法。
  雷瑾说道:“你不知道吧?这玻璃坊的师傅来自波斯、大食以及鲁密(注:今土耳其)以远更西的国度;而琉璃坊的当家师傅则是山东淄川颜神镇最好的工匠手艺人。他们认为从烧制原料到烧制方法,玻璃和琉璃都是类似的,因此肯定是同一类东西。山东淄川的颜神镇你应该知道的啦!蒙元时代那里就有很多琉璃窑啦。其实皇朝派太监下西洋时,就曾经从西洋带回烧玻璃人来,其法一直流传中土,我家就一直有玻璃作坊烧制玻璃。”(注: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因为“三保太监郑和曾携西洋烧玻璃人来”,从此以后明代中国开始较大规模生产玻璃。)
  “咱们中土原来的琉璃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不过轻脆易碎,骤加冷热即破碎,不象西洋玻璃可以做饮食器皿,耐得高温,我们中土原来的琉璃只适合加工成饰品、礼器等等!”雷瑾笑着说道。
  “原来是这样!”蒙逊道:“如此说来,这玻璃也定然能卖好价钱了?”
  “这样象水晶般璀璨夺目的好东西,现在多半还是权贵富豪家才有呢,价格不菲啊!”
  雷瑾笑着说道:“我还想着让伯颜察儿先生给我在波斯和大食多找几个玻璃匠人呢,据说大食人的玻璃制品征服了极西国度一个叫什么威尼斯的,那些极西国度所在的大陆,他们叫什么欧罗巴的,所有的国度全部充斥着大食人的玻璃。”
  “有这样的事情?”不但蒙逊问,连绿痕、紫绡都忍不住开口问了。
  “当然,你们看,如果我们能够让帝国所有的权贵富豪以使用玻璃为时尚,想必又是一条黄金白银铺成的发财大道!”
  “呵呵,”雷瑾笑呵呵的说道,“我们进去看看当家师傅们的杰作吧!”
  作坊里或晶莹剔透,璀璨夺目;或绚丽多彩,仿如美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各式各样的饰物、器皿,任何一件都让人们流连忘返。
  接下来,雷瑾一行还巡视了十多个作坊,其中包括勘察夜未央的扩建场址,直到天黑才匆匆赶回黄羊河农庄。
  虽然在风寒凛冽的寒冬到处巡视是辛苦了些,不过雷瑾几个人都觉得此行不虚,虽然那个新闻、朝报什么的不知道前景如何,至少那玻璃的前景已经可以看出在未来将是一条金光大道!
  向西!向西!向西!
  那边还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呢?
  难道那边就是佛陀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
  一种莫名的躁动在几个人心中最隐秘的角落滋长,连他们自己都暂时还没有觉察这种微妙的心态!


第六卷 蛰伏(下) 


第一章 我是马贼
  天苍苍,野茫茫。
  凶猛高大的牧羊犬‘汪汪’吠吼着,来回驱赶着偌大的羊群和马群,羊叫马嘶,好不热闹。
  十户长芒列和同伴们扬鞭策马,吟唱着苍凉悠远的牧歌,准备赶回营寨和家人团聚,天色已经不早了。
  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温暖的毡包、鲜美的手扒肉、烤羊腿、奶皮子、奶豆腐、马奶酒就是牧人们牧马放羊辛劳一天后的最大的渴望了,早、午饭可是只有奶茶、炒米下肚,晚间该痛痛快快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了。
  今年雪下这么大,草原东边大概又是白灾连连了吧?
  这西边草原往年虽然白灾要少些,黑灾却是不老少,不过看现在这个雪下的,西边草原怕是也有很多牧人逃不掉白灾之劫了。
  如果不是驻牧于河套,大概现在的日子也会很凄惨吧!芒列心里想着。
  芒列和他的同伴都是蒙古鞑靼诸部之长吉囊所部的牧人,他们自小住毡包,饮马奶,逐水草而居,牛羊是他们的作物,马匹是他们的工具,在白云绿草间弯弓射雕,问鼎逐鹿,虽然北方草原上严酷的气候,时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存,但是依然马背放歌,纵横驰骋,无尽的草原使他们无比的慷慨豪迈!
  而且自从随吉囊汗南下入居河套,牧人们日子一直都过得非常滋润。
  此地比北方草原温暖和煦,土地膏腴,牧草肥美,实在如同天堂一般。
  河套全是肥沃的土地,只需要开沟立渠引黄河水灌溉,立成肥田,春间麦浪,夏冬粮香,可谓丰饶。
  河套还经常可以发现黄牛、羚羊、野马、青狼等兽类,又是牧人们最佳的狩猎场。
  以牧则牧草肥美,马牛成群,以猎则黄羊之属成群结队,以农则粮丰粟足,五谷丰登,还有什么地方能比这更适合牧人们生活呢?
  他们在河套驻牧多年,在放牧之余,也从掳掠而来的汉人那里学会了农耕。
  亦牧亦猎亦农,牲畜、粮食、猎物,足以让这些南下牧马的牧人日子过得富足无忧,什么白灾、黑灾都很难威胁到他们。
  如果说还有什么比河套更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在更南边的地方吧!那些象绵羊一样温顺的汉人们所占据着的地方。那些汉人除了会不断的修筑堑壕、城墙以阻挡蒙古勇士策骑驰突之外,根本不敢主动出击,即使偶尔的发狠也无法抵挡我们蒙古勇士的强弓利箭!
  羊怎么能跟狼斗呢?
  芒列想着这些的时候,远远的已经可以看见营寨了,圆形尖顶的蒙古毡包足足有二十几顶,他们这个小营寨是由千户那颜指定的,位置相对偏僻,全部都是十户长芒列管辖的编户牧民。
  蒙古牧民都居住在毡包内,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用柳木为骨,可以卷舒,前面开门,上如伞骨,顶开天窗,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
  驱赶着安置好羊群牛马,男人们各自回各自的毡包,都想着赶快吃上自家女人烹煮的鲜嫩手扒肉,再喝上一碗马奶酒,那日子真是神仙都要羡慕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