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湖人说过,“巨鼎境,一步一重天。”江夏七巨鼎的真气境界,逼出的剑气,还真不是五巨鼎的萧杀能够抵挡得了的。
江夏脚尖一点,往后退了两步。他扫了一眼千绝行和萧杀,双目死死地盯着江彬道:“你们先去其它地方吧,我单独会会他行了。”
千绝行和萧杀听后,两人相互对望了一眼。二人同时点了点头,千绝行对着江夏说了一句:“自己小心。”然后转身离开。萧杀亦是如此,对着江夏点了点头,然后也离开了。
二人之所以会离开,自然不是因为害怕,只是因为他们二人很清楚,自己留下来也对江夏不会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江夏缚手缚脚。
等待二人离开以后,江夏和江彬二人相互对望着。
一股无形的气场,从二人身体里散发出来。周围的人全都下意识地避开了二人,一时间二人对峙的地方,形成了一片空地。
江彬看着江夏微微一笑,淡淡说道:“看来你比当年进步了不少,当年我杀你如同杀狗。”
江夏摇了摇头,反唇相讥道:“看来有些人很健忘,不知道当年是谁被我煽了好几次耳光。如果不是老二求情,你都不知道被我杀过多少次了。最后还被我像赶土狗一般赶出大明,居然现在还大言不惭地说些这样的话。”
“多说无益,手底下见真章吧。”
江彬自知在打嘴仗上面自己不是江夏的对手,所以索性就不再多言,直接准备对江夏动手了。
江彬突然眼神一变,凌厉的神情好似要择人而噬一般。他长刀一拧,一股刀意萦绕他全身,让人感觉他自己就好像是一柄绝世宝刀一般。
第六百零二章 谁是援兵?
一招!仅仅只是一招。常常有人说,高手过招,胜负只在一瞬之间。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因为此时此刻,江夏和江彬手中的长剑与宝刀对拼了一招以后,二人各自吐出了一口鲜血。
两人都明白,对方的武功境界和自己相比,根本就只在伯仲之间。
眼看见江夏受伤,萧杀和千绝行两人大惊。二人一路杀将过来,一左一右地挽着江夏的胳膊,飞快地往大明士兵撤退的方向逃离。
一边跑的同时,江夏还一边吐着血,足见伤势不轻。
而江彬这边,在江夏逃走以后,一群鞑靼士兵立刻围了过来。他们有的关切地询问着:“万户大人,没事吧?”有的则问道:“大人,需不需要追上去?”
面对这些询问,江彬一开始并没有回答。直到数息时间过去以后,江彬突然喷出一口鲜血。他摇摇头道:“不用追了,赶快集齐兵马,向蓟州府行军。”
“是!”众人应了一声以后,立刻退下准备。
江夏带着人撤回到蓟州府内,关于他们的伤势,萧杀和千绝行他们全都关心不已。江夏摇摇头道:“没事的,大不了就是十天半月无法与人动手而已,我猜江彬的情况比我好不到哪里去。接下来,就看我们能不能守住这蓟州府了。”
“放心,只要我活着,这城铁定丢不了。”张猛拍着胸膛说道,江夏用右手捂着胸口,微微笑了笑后没有说话。
当日,江彬并没有带着鞑靼大军赶到蓟州府。而是在次日早晨,江彬带人赶到了。
鞑靼大军一到,没有先急着安营扎寨,而是就地埋锅造饭,然后开始整理队型。看到这样的情况,江夏立刻下令:“快,让所有人准备,鞑靼大军就快要攻城了。”
“是!”站在江夏身旁的夏家林等人立刻传令下去,城楼上的士兵全都各就各位,随时准备应对敌方的攻击。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交手,但是紧张的氛围已经弥漫全场,让所有人都清晰感觉到。
鞑靼大军阵型整理完毕以后,立刻有士兵抬出填河袋,准备去填护城河。这是攻城的第一项,只有填平了护城河,那些攻城器械才有可能运到城墙底下。
填护城河,一般都是用沙袋。但每次真正将护城河填平的,其实是尸体。咚咚咚咚进攻的战鼓声擂响,扛着沙袋的鞑靼士兵飞快往护城河奔去。而蓟州府城楼上,守城的士兵也拉开弓箭,只待那些士兵跑进弓箭的射程范围,等待他们的就会是万箭齐发。
“啊!”“啊”鞑靼士兵还没有真正跑进蓟州府士兵的弓箭射程范围,却开始接连发出惨叫声来。原来通往护城河的那一段路上,不仅仅倒出撒满了铁蒺藜,并且还挖了不少陷马坑。
那些铁蒺藜一旦被人踩中,就会刺入脚底,疼痛无比。而那些陷马坑的坑底,插满了削尖的竹刺,人一旦掉下去必定是必死无疑。
看到这一幕,江彬神色并没有任何异样。这样的守城手段十分普通,如果是他守城,也会这样做。
战鼓声继续擂动着。虽然是步步危机,但鞑靼士兵却真正有一种悍不畏死的气势,仍旧朝着护城河跑去。很快,他们跑进了城楼上士兵们的弓箭射程范围。伴随着一声“放箭!”的命令,“嗖嗖嗖”的声音不绝于耳。
铛铛铛铛很快,鞑靼鸣金收兵的声音响起。那些扛着沙袋的鞑靼士兵赶紧扔掉沙袋,纷纷回撤。
城楼上,伤势还没有恢复的江夏,脸色看上去仍旧有些虚弱。他依然用手捂着自己的胸口,看着撤退的鞑靼士兵,低声自言自语了一句:“试探?”
果不其然,鞑靼士兵一回撤,立刻就开始安营扎寨,伐木造塔,一副想要和江夏打持久战的模样。
这倒是比较出乎江夏的意料,一般来说,打持久战又叫做“围城困绝”。就是用兵力封锁住城中所有的出入口,让该城成为一座孤城。等待城中的食物消耗一空,该城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可是这样的方法,对于江夏来说自然是没什么好惧怕的。一来他城中粮草充足,支撑一两个月根本就不成问题。二来他本身就是想要呆在这里,拦住鞑靼大军,然后等待京师的兵马前来援助。
如果江彬真的准备把自己围困致死,那等于是正中江夏的下怀。可是,在江夏的记忆中,江彬绝不是个如此好相与之人。
鞑靼是个游牧民族,所以这安营扎寨的效率倒是很高。短短时间,一个规划合理的军营营寨,就已经安扎好了。
在正中间那个兽皮缝制而成的中军帐内,五名鞑靼的万夫长正和江彬坐在一起。其中一名万夫长道:“大人,看来对方守城的准备做的很充足,强行攻城恐怕我们的死伤会很严重。”
江彬听后点了点头,他略微咳嗽两声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知道,所以我决定暂时不攻城,先围住他们。”
“围住他们?这不行啊大人。我们这次出征大明,所带的粮草不多。攻破山海关和永平府,我们也没有找到多少粮草。要是想围困对方,恐怕我们的粮草会不够消耗。于此同时,对方的援兵恐怕也会很快赶来。”
江彬听后微微一笑,说道:“援兵?你怎么知道他们会有援兵?让我告诉你吧,我们不必去担心他们有援兵的问题。反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让他们撤回京师当援兵。”
江彬此话一出,几名万夫长立刻眼睛发亮。他们怎么可能还不明白江彬的意思,很明显,江彬这是早就与人合作了。自己这边攻打蓟州府的同时,京师那边还有人在攻打京师。
蓟州府里面,江夏一直对江彬的用意想不通。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江夏吩咐千绝行,立刻发飞鸽传说到京师询问,看看京师的援兵什么时候才能到。
千绝行领命以后立刻照做,可是他的飞鸽传书还没有发过去,就已经先接到了从京师发来的飞鸽传书。
第六百零三章 四面楚歌
收到从京师传来的飞鸽传书,所有知道内容的人,心情全都变得无比的沉重。而江夏更是独自一人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一整个下午都没有出来。
早在江夏刚刚开始筹备祭天大典,准备让朱载江正式亲政的时候,他就已经感觉到,鞑靼和那个“无夏”组织应该是有一定联系的。否则不可能那么巧合,无夏组织刚刚准备在祭天大典上夺权,鞑靼就立刻袭扰边关,不让边军回援京师。
但是江夏没有想到,鞑靼和那个无夏组织,竟然合作的如此密切。如今鞑靼进攻蓟州府,控制了江南一带的无夏组织竟然派兵走京杭大运河的水路,直接杀到了京师外围。
从时间上计算,这应该是在江夏刚刚带兵出京师,准备驰援永平府的时候,南京那边就开始派兵马出动了。
不仅如此据飞鸽传书上的消息所说,因为南京这边出动,所以山西的齐王,以及山东的鲁王也同时派出一支大军,正往京师靠拢。如此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目标直取京师,基本就算是逼得江夏不得不回京师去主持大局了。
可是如果现在江夏从蓟州府撤回京师,那么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者蓟州府会被破,鞑靼将一路杀到京师,届时京师腹背受敌。二者江夏也相信,江彬不会如此轻易的让自己安稳撤回京师的。
可是不撤,京师将群龙无首,面对三路大军的来势汹汹,京师能否安然守下来,这是一个江夏无法去保证的问题。
幸亏京师有杨一清、王守仁这两个人在,他们二人在排兵布阵上面也算是精通之人,有他二人在,基本可保京师短时间不会有事。
所以现在唯一留给江夏的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在短时间内解决掉鞑靼大军,然后再撤回京师,主持大局。
可是江彬和江彬手下的鞑靼十万大军,真的那么容易就能解决掉吗?答案不用我说,相信所有人都知道是否定的。
且不说鞑靼士兵的骁勇善战,就算战斗力和大明士兵是持平又怎样,论兵力蓟州府的大明士兵也不如鞑靼大军。
江夏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对他并不算是特别了解的夏家林还以为江夏这是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将要一蹶不振了。
但跟随江夏多年的,例如像萧杀、千绝行、张猛他们这些人,则完全没有一点儿担心的意思。因为他们知道,江夏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肯定不是因为受了打击,而是在急思对策。
书房中,江夏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面前一副蓟州府的地形图。天知道,他保持这个姿势已经三个多时辰,一直动也没有动一下。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江夏突然眼睛一亮,将整副地图从挂图的架子上摘下来,然后拿到书桌上平摊开来。
他提起桌上的一只毛笔,在图上画了几下。然后他扔下毛笔,走到房门处拉开房门叫道:“来人啊,立刻传夏家林大人,萧杀、千绝行等人前来!”
“是!”书房外不远处,苑中站着的几名护卫领命以后,赶紧前去为江夏通传。
没一会儿,夏家林、萧杀他们前来。见到江夏以后,夏家林先对江夏跪下行礼,高呼道:“微臣参见皇上。”
萧杀等人见夏家林如此,也只好跟着跪下行礼叫道:“参见皇上。”
江夏无奈,赶紧说道:“免礼,免礼。平身”
等到众人站起身来以后,江夏对着夏家林招了招手道:“夏大人,请您过来看一看。”
“是,微臣遵旨。”夏家林走到江夏面前以后,还没忘记对江夏说了一句:“请恕微臣失礼。”然后才站到江夏身旁。
江夏伸手在地上上,他用毛笔勾画过的地方点了点,问道:“夏大人可知道,此处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