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第4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战之中,有一事颇为令人费解。那就是我军伤亡三千余将士,但真正战死之人不到一千人,剩下两千余众全是伤兵,而且伤势不重,稍作休养便可再战。”
说到这里,法正话音稍停,留心观察李利脸上的神色。看到李利没有开口说话的意图之后,法正继续说道:“第二战是乌鸦岭之战,蛮军同样是抢先占据有利地形,卡在我军行进的道路上,迫使我军前去攻打。一战之下,我军再次落败,连续攻打山岭两天,最终虽然攻下乌鸦岭,却没有消灭多少蛮军,而我军则在战斗中死伤五千余人。最为蹊跷之处在于,这次战斗同首战一样,我军真正战死将士仅有两千人,其他三千余将士都是伤兵,而且伤势不重,仍可继续作战。
这样算下来,我军连败两阵,表面上伤亡近万人,实际上伤亡数字远远没有这么多,仅仅阵亡三千将士,并且大多是步军,战骑几乎毫发无损。而蛮军两战告捷,却死伤五千余众,被我军生擒的战俘就有两千多人。如此以来,我军名义上两战失利,实际却是与蛮军战成平手,并没有实质性的战败。唯一不同之处便是,我军士气受挫,军中将领牢骚很多,对周瑜将军颇为不满。这种局面对我军极为不利,大战在即,将领对主将不满,势必影响士气,既而动摇军心,于战不利。还请主公速做决断,迟则生变!”
“生变?”李利沉吟一声,当即微微摇头,沉声道:“军心不稳是客观存在的,却还不至于生变。我军这些年来几乎没有遇到过挫折,战力强横,无往不胜,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将士们擅长打顺风仗,稍一受挫便有诸多牢骚,甚至于怀疑统兵主将的领兵能力。这种风气必须刹住,此风不可长,否则后患无穷。索性此次联名请求撤换主将的将领大多来自郡府兵,没有主力战营的将领质疑主将周瑜的统兵能力;否则我军前景堪忧,势必再次严加整顿,以免将来一蹶不振。”
说完话后,李利从手袖中掏出一叠信帛,随手交给法正,轻声道:“看看这个。这是今天早晨送到的第三封战报,昨天中午我军再次与蛮军交锋,这次是面对面的战骑厮杀。”
“啊!又败了!”乍一打开信帛,法正当即失声惊呼,既而迅速看完信帛,随之怔怔失神,脸上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李利微微颔首,低声道:“没错,这是第三封败报。半个月之内,周瑜大军三战三败。一次比一次伤亡惨重。士气已然跌入谷底。军心动荡。昨天中午爆发的青狼谷之战,金猊卫、虎贲营和一万余郡府兵悉数出战,与蛮军正面交锋。大战一直持续到夜间,战后我军战死四千余人。伤兵六千余众,兵力再次折损上万人。至此,我军出征时的六万大军只剩下四万余人,减员将近三成,实力大损,士气低靡。所以,眼下战局对我军愈发不利,军中将领怨气很大,将士们渐渐丧失了必胜的信念。军心真正动摇起来,局势堪忧。”
耳边听着主公李利的话语,法正强摄心神,迅速镇定下来。待李利话音方落,他接声说道:“既如此。不知主公有何吩咐,属下立即去办!”
李利微微摇头,沉吟道:“我没有任何命令,仍旧静观其变,不需要孝直连续奔波。”
“呃!”法正闻声错愕,扭头看着李利,担忧道:“战局对我军如此不利,这个时候只有主公才能挽回败局,重振士气,稳定军心。不知主公为何、、、听之任之呢?”
李利不以为意地摇摇头,侧身凝视着法正,轻声道:“孝直心神已乱,先前两份战报,你都看出问题所在,何以这封信帛却看不出究竟呢?”
经李利提醒,法正再次展开信帛,一字一字仔细察看,终于看出信中透漏的疑点。
“青狼谷之战,蛮军死伤七千余众,五千余伤兵被俘,随之后撤五十里。”法正轻声读出信帛中倒数第二句话,随之眼底闪过一抹精光,心思急转之下沉思不语。
片刻后,他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看来周瑜将军确实不凡,每一战都有深意,一战比一战伤亡大,却同样给蛮军带来不小的伤亡。无形中我军仍在稳步推进当中,而蛮军虽然获胜,却在步步后退,距离南匈奴王庭已经不远了。”
“没错。”李利颔首说道:“南匈奴老巢位于朔方郡与五原郡之间的草原上,眼下蛮军已经退至并州上郡西北角,再后撤就是匈奴王庭。那里是南匈奴的大本营,族中还有数万控弦之士,而且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啊!”
法正闻声色变,急声道:“如此以来,我军岂不是羊入虎口,处境愈发凶险?三次战败过后,我军六万将士仅剩下不到四万兵马,实力大损。反观於夫罗蛮军经过三战之后,最少还有六七万兵马,兵马之多已然两倍于我军。请主公速派援军救援,否则一旦南匈奴骑兵全部出动,周瑜将军及我军数万将士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李利轻轻摇头,沉声道:“公瑾没有请求发兵支援,因此我不会给他增兵。我能给他提供的帮助,仅限于再派一人前往军前效力而已。不过有此一人前去,可抵数万雄兵!”
“不知何人有此神通,值得主公如此器重?”法正诧异问道。
“呵呵呵!”李利爽朗一笑,双眸含笑地看着法正,笑道:“不知孝直可有胆量前去前线支援公瑾?”
“啊!主公是说属下?”法正顿然惊愕,微微失神,随即义无反顾地起身走到李利身前,躬身道:“主公但有差遣,属下定当全力以赴!”
“好!”李利长身而起,朗声道:“本将现在任命你为军师,即刻前往军前效力,辅助公瑾攻取南匈奴领地。此次我将派遣五百金猊卫沿途护送,等你到达前方军营后,只需转告周瑜一句话:战事全由他一人做主,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即可;军中将领谁敢不听将令,一律严惩,准许他便宜行事。告诉周瑜,我信得过他,让他不必心存顾虑,大可放开手脚行事,一切后果由我李利一肩承担!”
“诺,属下遵命!”法正躬身应声,待他抬头起身时,却发现主公李利已经大步走进后帐。
于是法正不再迟疑,当即转身离开,而帐外李挚已经给他准备好五百金猊卫战骑,随之他翻身上马,带领五百铁骑一路向北奔去。
第583章 青狼谷两军对垒
烈日悬空,朔风吹拂。
大地泛黄,层林尽染,草原披金装。
初秋时节,正是牧民收割牧草,准备过冬草料的日子。
秋冬两季,也是牛羊牲畜长膘的好时候。
青狼谷,一个听起来很像山谷的地方,实际却是一片草原。
只不过这里地势低洼,酷似山谷,且常有狼群出没,由此而得名。
十天前,青狼谷发生过一次大战,双方人马合计起来超过十万,浴血厮杀一整天,直至夜幕降临方才罢兵休战。
是役,汉军即西凉军死伤惨重,蛮军即於夫罗大军也没占到多少便宜,伤亡巨大。唯一不同于以往之处在于,蛮军战阵完好,自始至终都没有被汉军冲破军阵,而汉军战阵则被蛮军凿穿。因此,是役蛮军仍旧获胜,汉军再次战败,继而撤兵后退三十里。
蛮军原本可以趁势追杀汉军,一鼓作气掩杀上去,有望将汉军逐出草原,扳回之前败局。奈何汉军撤退时舍弃大量兵器辎重,仓惶而逃,以至于蛮军只顾着抢夺辎重,无暇追击汉军,由此放任汉军从容撤军,错失进一步扩大战果的好机会。
时隔十余日,仲夏已经悄然逝去,草原上正式迎来秋天。
朔风呼啸,风吹草低,遍地泛黄。
烈日当空,大地炙热,秋老虎依旧强横,腾腾热浪席卷荒原。
以往这个时候,都是草原部落中男人最为兴奋的季节,因为正是秋猎的好时节。各部落勇士都会在秋天来临之前准备好战马、弯刀和弓弩,还有多准备一些结实耐用的皮袋,然后前往王庭集结,出征汉境。那跃马扬鞭驰骋汉人疆土的景象,大肆杀戮汉奴、抢夺钱财和粮食,肆意蹂躏娇柔白嫩汉人女子的美好时光,令无数草原勇士热血沸腾,心驰神往。
不过临行前。男人也不会忘记喂饱自家女人。夏秋之交,女人们卸下原本单薄的夏衣,换上秋装,将身体遮盖得严严实实。如此情景,反倒让男人愈发兴奋,出征之前总要抱着女人胡天胡地大肆发泄一番。因为战争不仅需要勇敢无畏的杀戮征伐,还需要柔情抚慰,兴奋紧绷的心神需要发泄释放,而女人无疑是激励男人无惧无畏的一剂良药。
出征前的发泄很疯狂,很彻底。也很尽兴。虽然男人自诩勇士。但究竟是不是勇士只有他自己知道。劫掠汉境的确令人热血上涌。但一旦踏上战场,他们究竟能不能活着回来却是未知之数。
草原勇士都知道,汉人懦弱,汉人胆怯。汉人很富足,汉人女子白嫩柔滑的身子更是令人发狂。然则,兴奋激动之余,他们同样知道汉人其实很强大,十个南匈奴部落也不是大汉之敌。
大汉就像天空下的雄狮,可惜它空有一副雄霸天下的实力,却崇尚宽仁怀柔,摆出一副我本善良的仁慈面孔。于是一群草原饿狼敢于在雄狮面前显露狼牙,屡屡偷袭于它。纵然吃不掉雄狮,也能从它身上掠夺足够食用的一切。一旦雄狮发怒,群狼带上掠夺而来的财物扭头就跑,逼不得已的时候,俯首称臣即可。待来年再次卷土重来。
就这样,纵使雄狮在前,草原狼岿然不惧,屡屡偷袭蚕食,渐渐壮大狼群,一天强似一天,一年胜过一年。
然而从两年前的秋天开始,大汉雄狮未醒,但西凉三州之地却出现了一头猛虎,这就是李利及其麾下的西凉军。
南匈奴部落强占并州北部四郡之地,牧马河套草原,并州境内但凡能够抢夺的钱粮早已掠夺干净,剩下的都是抢不到的坚固城池,东南方向又有太行山脉阻挡,因此他们只能将目光转向西凉三州之地。然而西凉猛虎不比大汉雄狮,雄狮傲慢,自诩高贵,目空一切;可猛虎却是凶悍异常,但凡遇到敢于冒犯虎威者,必然施以雷霆一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由此南匈奴部落两年来多次集结部落勇士进犯西凉边境,却屡屡迎头受挫,非但没有抢到想要的钱粮和女人,反而伤亡惨重。战后,无数牛羊被西凉军夺走,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小部落被西凉军所灭,人畜劫掠一空。因此,两年多以来,南匈奴勇士在西凉边境一无所获,喋血沙场,遭遇前所未有的猛烈打击。以至于他们再也不敢踏入西凉边境半步,闻西凉猛虎之名而色变,已然变成一群怯弱的狼群。
但狼终究是狼,掠夺是本能,只要有机会,它们必然卷土重来。
此次於夫罗联合各部出兵进犯西凉边境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尽管池阳城一战联军遭遇重创,但随后却连战连捷,重整旗鼓,兵锋强盛。恰好又正值秋季到来之时,于是盘踞在河套草原之上的部落勇士再次集结,赶在秋季初降之际前往青狼谷北面大营与於夫罗大军会合,组成一支实力更加强大的寇边蛮军。
短短十余天时间,原本只剩下六七万余兵马的於夫罗大军,不仅得到粮草救济,还得到七万余控弦之士加入大军。由此蛮军队伍再次壮大,兵力合计将近十四万步骑,其中十一万骑兵,步卒仅有三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