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929部分

山河血-第929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趟坪鹾芷胶停诮姓椒羌鞘保∪刺搅艘桓鏊⒉辉敢馓降奈侍狻�
    “你在军中服役时去过中国吗?”17070505》
    
   

第1199章 兆铭之惶
    民32年,12月31日,晚六时许,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经中央广播台播报后,南京市民大放爆竹,欠欣之状空前高涨,在南京中央社内的墙上,贴出了“日本投降了”的巨幅号外,几名记者更是开着汽车,在城市中狂敲响锣,向市民门报告日本投降的消息,其实这会电线杆上的喇叭早就向民众广播了这一消息。
    南京中山路上挤满了的欢呼雀跃的市民们,满面笑容他们不断的鼓着掌,每当人群中偶尔有军人出现时,总会被热情的市民拦住,不管他们有没有去过前线,反正就是一个劲的冲着军人伸着大姆指,然后夸着“你们好样子,终于打败小鬼子了”,更有甚者,热情的市民甚至将军人不停的抬抛至空中,一边抛着,一边喊着“万岁”。
    同时,《中央日报》、《国民时报》、《大公报》以及其它数十家报社印刷的号外在街头上散发着,而几乎每一家报社都在出售《捷报号外》的汽车上写出了同样的一句话“今明售报所得皆用于慰问前线官兵”,热情的市民们争相购买那5分钱一张的号外,甚至一人买十数张,数十张,只为了将喜报与他人分享,更多的人款却是为了收藏以作为纪念。
    那些鞭炮店的生意更是火爆起来,原本鞭炮店的爆竹、烟花是为春节准备的,但这会却在瞬间售空了,南京的上空到处都是不断炸响的礼花,鞭炮声更是连绵不断的在城市的上空回响着,紫金山以及幕府山等地的防空部队的数百具防空探照灯,更是直指天空,照的整个市区如同白昼一般。
    与此同时,在城内正在放映的电影院内,正在播放的电影中断了,正当人们欲抱怨时,银幕上却映出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字幕,观众们顿时一片欢呼,他们拿出帽子、手帕在空中乱舞着,正在演戏的剧院,有人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更是跳上舞台,抱着正在甩腔的大花脸狂呼着“日本投降了!”,台下的观众更是狂喜的纷纷跑上街头欢呼胜利。
    而此时,南京市的180万市民几乎全涌到了街上,宽达百米的中山路变得拥堵起来,满街的人群像洪水般激流汹涌着,许多人拿着长串的鞭炮满街飞跑,敲锣打鼓的,更多的人则是把洗脸盆拿出,当成锣在乱拍、乱锤。
    这一夜,南京的茶馆免费供茶,酒馆免费供酒,甚至就连同一些大饭店,亦抬出酒水,摆在路边,免费招待路人,而许多杂货铺的小老板们,同样亦取出香烟派发,来一杯胜利茶、喝一口胜利酒、吸一口胜利烟,欢呼着胜利。
    这胜利不同于五年前的停战,五年前的停战是羞辱的、是令人悲愤的,而现在,这却是一场全面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了,在中国那充满屈辱与泪水的近代史上,这是第一次,中国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赢得了彻底的胜利。
    在南京市中心的中央饭店,这座南京第一高楼的楼顶上,不仅升起了一面国旗,甚至在楼的四周还垂下四面巨幅的国旗,在探照灯的照耀下,那巨幅的国旗成为全市的焦点,首都内外数公里内皆能看到国旗。
    在街道上欢呼着的人们不时的高唱着国歌以及国旗歌,在这一天,南京,与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一样,陷入了狂欢之中,人们尽情的吼啊、唱啊、跳啊,尽情的宣泄着内心的兴奋,甚至还有许多市民朝着中山陵步行,以向国父报告这一胜利。
    一百年了,这个消息,人们等待了整整一百年,从鸦片战争国门被洞开,从《南京条约》签订,至今已经超过一百年了,一次次不平等条约、一次次的耻辱,终于,在这一刻被终结了,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
    在这一天,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中国人终于能够真正挺胸抬头的迎接属于中国的未来的,胜利的消息不仅让市民们兴奋、狂热起来,同样的情绪甚至影响到了军警,甚至在国民政府外执勤的宪兵,亦难自控的扳着冲锋枪朝天鸣枪以示庆贺。
    虽说外间鞭炮连连,但是冲锋枪的脆响,着实让国民政府内特工以及卫兵猛然一紧,甚至让那些依然在办公室中的要员们精神紧张起来。
    “是士兵在鸣枪庆祝?”
    先是疑惑,而后汪精卫像是松口气似的说道。
    “告诉丁团长,千万不要惩处鸣枪的士兵,别说是他们,就是我,这会都想买串鞭炮庆祝胜利,如果我有冲锋枪在手的话,没准也会鸣枪的!”
    虽说对侍卫长说话时,脸上带着笑,可汪精卫的心里却是百般滋味,他没想到,日本人投降的会这么利索、这么的干脆。
    丢在日本的两枚原子弹,彻底的打垮了日本人。
    想到在管明棠丢原子弹之前,自己谋划的“和谈”,汪精卫只感觉脸上发烫,他甚至能够想象得出,当报界获得这一消息后,会如何嘲讽他,
    失策啊!
    想到日本投降后,日本外务省的文件势必将不再保密,汪精卫忍不住在心里一叹,那些与中日和谈有关的文件一但刊登于报界,即便不让他汪精卫的身败名裂,也会让他背负一个“出卖胜利果实”的罪名。
    “难怪他管哲勤能沉得住气啊!”
    周佛海的一句话传入汪精卫的耳中,却让他的眉头猛然一锁。
    “可不是,难怪他拒绝去参加开普敦会议,弄了半天,他手里头握着原子弹,有了那玩意,去不去开普敦,管他罗斯福也好、丘吉尔也罢,即便是蒋先生,也得顾着他的面子!”
    旁人的抱怨让汪精卫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他甚至想到当初就和谈征求他的意见时,管明棠的回应,准确的来说,他没有回应,紧接着原子弹就扔在了广岛,那会他总算明白了管明棠的想法,可那时已经晚了,他给重光葵外相的信,已经到了日本,到了重光葵的手中。
    “估计,这会,咱们的蒋先生正接受罗斯福和丘吉尔的祝贺那”
    话未说完,陈公博便接连苦笑着,蒋先生,蒋先生又能如何呢?管明棠的手里有原子弹!现在没准,罗斯福、丘吉尔都等着派出特使,希望管明棠把原子弹扔到德国去,或者从中国买原子弹。
    “好了,”
    汪精卫随意的摆了下手,打断了幕僚们的话语,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日本投降了,这是一件好事!大好事!”
    接着他又特意强调道。
    “这毕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第一场大胜利!明天,行政院要发表一份公告!”
    可,这胜利,与他汪兆铭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任何关系,人们记住的了蒋介石领导国家赢得了战争胜利,记住了管明棠的原子弹,记住了军队的浴血奋战,记住了可,他们不会记住他汪精卫。
    不仅不会记住他汪精卫,甚至还会因为那封信,把他汪精卫摆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上,甚至可能会导致他身败名裂。
    注意到汪先生在提及公告时,眉宇中一显而过的忧色,梅思平敏锐的意识到汪先生的或许是在担忧什么,他在担心什么?
    难道是
    突然,梅思平像是想通什么似的,看着汪精卫说道。
    “汪先生,我以为,行政院方面不仅要考虑胜利公告一次,还应考虑另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
    疑惑的看着梅思平,虽未说话,但汪精卫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就是对日占领的问题!”
    见众人把视线投在自己身上,梅思平借着喝茶的空儿整理了一下思路。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我国势必将派出占领军,不仅将派出占领军,同时亦将派出其它占领机构,毕竟占领军是总监日本一切事物,这就要求,我国需要派出除军队之外的其它机构,”
    梅思平一边说,一边看着汪精卫,现在他提出这一切,实际上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占领日本当局中获得一席之地,这是他从幕僚迈向行政官员的一个机会,功成名就莫过于此了。
    “因此,行政院绝不能落他人之后,应主动派出行政官员,协助占领军司令部处置行政事物,且相比于军人,行政官员与日本本地官员打交道,反倒更为恰当!”
    在提及“本地官员”时,梅思平特意加重了语气,而他的话让汪精卫立即明白了过来,是的,应该派自己的亲信去日本,提前同重光葵外相接触,然后把那封信要回来。
    “确实如此,汪先生,毕竟军人和官员不同,再则,军人太过于强硬了,官员嘛,总比军人更委婉一些!”
    陈公博连忙赞同道,梅思平的提醒让他意识到,现在汪先生还有“把柄”握在日本人之手,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来行宪之后,势必会有竞争者以此为器,污蔑汪先生之名。
    “嗯”
    点点头,汪精卫稍作思索后,先看了一眼陈公博,又看了眼周佛海,最后,他才看着梅思平说道。
    “这件事,我会亲自同管明棠联系一下!到时,可就要辛苦思平了!”
    
   

第1200章 拆掉它
    一夜之间,一场大雪再次袭卷了华北大地,这雪还下得很凶猛,大片儿大片儿的雪花儿像无数个毛茸茸的小精灵,张牙舞爪地在风中你推我搡,肆无忌惮地旋转啸叫,扯动了整个破碎的天空,极灰暗地往下坠落。
    不过这大雪,却没有阻挡人们的热情,在华北各地、在北平胜利的狂欢持续了整整一夜,虽说此时,狂欢早已结束了,但是在街头上,却到处都是临时张贴的欢庆胜利的海报,清晨时分,广播中,依然播放着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远在开普敦,对全**民和世界人士发表的广播演说录音。
    “我们的正义必然胜利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他最后的证明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中展开了抗战,其间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曾屈辱的选择停战,但现在,六年奋斗的信念,今天得到了实现我们一惯声言,只以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经被我们以及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日本忠实的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不要企图报复”
    经过一夜的喧嚣与狂热之后,此时的北平显得有些安静,空气中隐约的还能呼吸到丝许鞭炮味,尽管为庆祝抗战胜利,行政院已经于昨晚临时通知,全国放假三日以示庆贺,但是在华北依然有许多机构正常上班。
    和往常一样,路上都是脚步匆匆的人们,只不过今天大家在半尺厚的雪里深一脚浅一脚的,速度明显不如往常。那频频看表的,估计已经有迟到的可能。在北平与华北其它的地区,迟到,几乎是最不能被原谅的事情,任何原因,包括天气,都不能成为理由。相比于中国其它许多地区,华北的生活节奏之快,总会让初来者难以适应,但对于这一切,人们早已经习惯了。
    在汽车朝着城外驶去时,管明棠朝着车窗外看去,可以看到路边的人正用大雪铲铲开店前的积雪,不过他只是偶尔才会把视线投向车窗外,更多的时候,他会凝着眉看往前方,眉宇间虽显得有些凝重,但脸上却带着一丝笑容。
    汽车出城后,很快便驶到了八宝山忠烈祠,和每一辆汽车一样,既然是管明棠也是汽车抵达停车场后便下了车,然后沿着步道朝着忠烈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