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359部分

山河血-第359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刘长官,您怎么在这啊!”
    瞧着那张堆满了商人媚笑的脸庞,刘多荃的心底却是冷冷一笑,从7点搜山搜到十点,都没有搜到蒋介石的下落,后来接到副总司令的电话,让他和孙明久立即赶回西安,现在十匕路也派了一个师的人马搜山。
    在朝西安去的路个他还在考虑着,如何面对副司令,可没想到在这里会碰到邓少波这个北方贸易公司西安分公司的经理,看到邓少波的时候,他没来由的一愣,在听说他们是来取木头的时候,心下的疑惑更浓了,而看着那个穿着身劳动服的贸易公司经理,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他终于能够想通了,蒋介石能逃,显然是得到了北方公司的帮助,那北方公司是谁的公司?不就是管明棠的公司,管明棠又是谁的人?
    在陕西,敢帮蒋介石逃跑的,恐怕也就只有眼前的这个人了。
    若不是为了帮蒋介石,他这位经理,又岂会在这里穿着身工人装,然后低三下四和大头兵陪着笑!
    “那你邓经理又怎么会在这!”
    冷笑着,刘多荃的手一挥!
    “给我搜!”
    就在刘多荃的声音落下时,枪声突然响了起来,枪是从后方打响的,手持双枪,王一心从后方朝着刘多荃和他身边的孙明久接连扣动扳机。
    “快走!”
    在王一心大声喊叫时,邓少波也操出一只勃郎宁短枪,朝着刘多荃打去,驾驶着汽车的司机猛的一踩油门,便冲过了检查站,而在汽车冲出检查站的时候,躲在汽车前的刘多荃大声冲着检查站的士兵喊着。
    “拦下汽车,快,拦下汽车!”
    大声命令的同时,刘多荃抬手冲邓少波甩了一枪,子弹正中他的胸膛,在邓少波被打倒的时候,王一心已经被孙明久两枪击中。
    “快,明久,立即通知前面,委员长在几辆卡车上,快”
    刘多荃紧张的喊叫着,然后又命令道。
    “立即给副司令打电话,让副司令派兵包围”
    突然,他的声音落下了,在远处,他看到那几辆卡车停了下来,那几辆卡车正好碰到了从西安赶过来的十七路军的装甲车队,一阵机枪扫射中,那几辆汽车停了下来。
    颤巍巍立在寒风之中,面色森冷的蒋介石看着刘多荃,然后他又用余光看着躺在血泊中的邓少波,那个胖乎乎的年青人,在最后的时刻依然用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而他并不是军人,只是他已经尽力了,失神间孙明久走到他的面前,行了一个军礼。
    “委员长!”
    “你们是东北军?你是孙营长,孙明久?”
    对于委员长知道自己的名字,孙明久显得极为惊讶,而蒋介石则解释道。
    “有人向我报告过,”紧接着蒋介石又夸奖道。
    “你是个好青年!”
    而孙明久则继续说道。
    “是张副司令命令我们来保护委员长的,请委员长进城,领导我们抗日,打回东北去!”
    “你是同志,就开枪把我打死算了!”
    蒋介石盯视着孙明久说道,然后他又把视线投向刘多荃,上一次来西安时,他见过这个人。
    “你们既然敢叛乱,为什么不杀死我!”
    “卑职不敢!”
    嘴上这么说着,但刘多荃的脸上并没有显露出任何卑职之意,恰在这时车子开到了,孙明九则走到蒋介石的身边说道:
    “委员长!请上车。我奉命护送委员长进城。”
    猛的把眉头一皱,心知自己没有其它选择的蒋介石心想不能答应得太快了,故意大声怒喊道:
    “你把张汉卿找来!我要当面问问他,问问他还佩不佩穿那身军装!”
    这时蒋介石的的怒气倒是发自内心的。
    “委员长,”
    孙明九大声答道:
    “现在副司令在西安等候,我们并非对上级叛变,实对国事有所请求,希望委员长能团结抗日,一切请求将由刻司令面陈,请!”
    话犹未毕,又从后面跑进来一个高级军官,手按指挥刀,向蒋介石立正,先是行了一个军礼,随后说道:
    “报告委员长!我是一。五师第二旅旅长唐君尧!”
    他的话中软中带着硬,透透不容拒绝的味道。
    “我等非请委员长进城不可!”
    孙明九又一次郑重其事的“请求”道。
    落于人手的蒋介石这时也只得无可奈何的,一步一拐钻进汽车,坐在孙明九同唐君尧二人之间,前面坐着杨虎城的侍从副官谭海,后面坐着师长白凤翔。车中人见前面烟尘滚滚,也不知道这是谁来了,孙明九下令停车,自己纵身下车探看究竟,让前面一辆大车挡住来者。
    而白风翔一番好心,把自己的皮大衣脱了下来,披在蒋介石的背上道。
    “委员长休息一些儿,我也下去看看。”
    说着也下得车来,众人见是张学良派人追问,便上车继续开行,没多久车子开进西安东关,突地张学良的座车迎面而来。唐君尧说:
    “哈!副司令来了!”
    但下车的却非张学良,而是一位传令的军官,他向孙明九说道:
    “把委员长送到新城大楼!”
    车子于是往新城大楼驶去的时候,蒋介石的心想不妙,新城大楼就是西安绥靖总署杨虎城新居,逮捕他的却是东北军,为什么现在要把他送到杨虎城处?就在他思索的功夫车子已过东门,守卫士兵均佩“十匕路”臂章,这使蒋介石更骇异,原来他以为杨虎城也被张学良缴械了,东北军故意穿上西北军的衣服掩人耳目。
    而现在他明白了——杨虎城这头西北虎怕也是参与其中了!换句话来说,是张杨两人合作造自己的反!事实上,正像蒋介石猜测的一样,当张学良的侍卫第二营由营长孙铭九率领下捉住蒋介石时,杨虎城的西北军,已在城里不声不响分头包围了陈诚等南京十七名高级官员,并且把他们集中起来。经过了两次点名站班,南京来的军政员和那些侍卫眷属分在两边。
    在过去的几个钟头之中,西京招待所就成了临时的俘虏营,邵力子、蒋鼎文、蒋百里、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邵元冲等一众要员都被扣压与此,一直闹到下午三、四点钟,还没见头绪,大家实在饿得慌,又没有烟吃,更是厌气,而在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恐怕就是陈诚,他身的军装这会全然变成了白色,在杨虎城部逮捕他时,他则躲在面粉缸里,弄一身都是面粉,他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眉头紧锁着。
    而见众人神情黯然,蒋百里则半幽默地叹一声道:
    “昨为座上客,今作阶下囚!”大家听了不禁微笑。而能够说说笑笑的倒是陈调元,他提高了嗓子卖烟,大声说道:
    “茄力克香烟,现钱交易,五毛钱一支。此时此地,不算贵吧!”
    在这种谈笑之中,大家也就松动一下,笑了一阵。直到门外的守卫把“号外”带进来,众人才看见“张、杨兵谏”的大标题,附着八项主张,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而蒋百里看着那八项主张,沉默片刻之后,只是摇头长叹一声。
    “张、杨误国,自坏长城!”
    在他的话声落下时,室内被囚禁的众人无不是摇头叹息,而卫立煌更是在沉默片刻后说道。
    “且看他们如何收场吧!”

第三十五章 举世皆惊
    “号外、号外!”
    “张、杨兵谏、通电全国提八项主张!”
    “号外、陕中急变,委员长被扣!”
    “号外!张、杨叛乱!”
    12月13日,一大清早,整个北平城,到处都回响着报童的叫喊声,大街上几乎所有人都被报纸上报道的内容惊呆了,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张、杨兵谏,委员长被扣,八项主张?
    接连的疑问与惊讶使得人们纷纷驻足购买报纸,没买到报纸的则与其它人一同挤在路边,翻看一张报纸,报纸上的报道着实让所有人为之一惊,相比于一些年青人在那里高呼着“国家这里可有救了”的言语,更多的人却是满面愁容。
    “这下国家可完了!”
    “张、杨误国!”
    一声怒斥从胡适的口中发出,报纸上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使得他心绪极乱,久久难以平复。
    在胡适眼里,此时国家建设一步步走上轨道,日本人再也不能以中国不统一作为其侵略辩解的理由了。美国、英国等国际舆论对中国的态度也逐渐好转。两个月前,蒋介石更是挟两广统一后的余劲,积极部署绥远抗战,更使国家形象为之一振,政府多年的建设措施终于开始显示成果,国民经济实现了好转,外贸增长,各项指标都出现了历史最好水平。为此,不能再度面临四分五裂。
    而现在更是值绥远抗战正燃之时,张、杨两人竟然以抗日为名发动兵变,扣压国家元首,实在是按捺不住内心怒火的胡适看着大公报》张季鸾撰《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信中劝告东北军勿误国误民,胡适便拿起笔起草发给张学良的电报。
    “陕中之变,举国震惊。介公负国家之重,若遭危害,国家事业至少要倒退二十年。足下应念国难家仇,悬崖勒马,护送介公出险,束身待罪,或尚可自赎于国人。若执迷不悟,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正为敌人所深快,足下当为国家民族之罪人矣。”
    在写完这一封电报之后,胡适又急忙拿起草稿,随后便离开家朝学校走的方向走去,他必须要联系北平各大学的校长、知名教授,联名发出这份电报,以表明学界的态度。
    刚一进教室,闻一多便听到教授内学生们的争论声音,学生鲜明的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张扬,而另一派则怒斥张杨误国。
    “你们没看到张、杨行兵谏,是为了抗日吗?他们所提出的不正是八项抗日主张吗?”
    “那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抗日,委员长不是已经部署绥远抗敌了吗?现在张扬发动叛乱,扣压委员长,委员长生死尚且不知,但值此绥远抗敌关键之时,他们发动叛乱,谁人最为高兴?伪德王和日本人最为高兴!”
    “你们要看大局,大局是,蒋介石就是个反动派,他根本就不想抗日,对于这种反对派,我看要公审他、然后要杀了它”
    “够了!”
    进入教室,听到这一句话的闻一多瞬间变得怒不可遏,站在讲台上,闻一多扫视着教室内的学生,然后盯视着学生们怒斥道。
    “真是胡闹,国家的元首也可以武装劫持!一个带兵的军人,也可以称兵叛乱!这还成何国家?国家绝不容许你们破坏!领袖绝不容许你们妄加伤害!”
    在学生们的讶然中,闻一多又继续说道。
    “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有以绑架肩负国家和民族安危的元首来爱国的吗?你们,你们谁来告诉我,有这样的爱国吗?”
    “他、他们是为了逼、逼蒋、蒋介石抗日”
    就在一个学生喃喃着试图辩解的时候,闻一多猛的朝前走了两步,那稍显单薄的身躯站到了那个学生面前。
    “值此绥远战时,外族入侵日烈、两人绑架国家元首,是爱国吗?你告诉我!”
    随后,他又环视着教室内的学生说道。
    “今年两广事变的时候,你们有些人在那里为陈济棠叫好,因为他打着抗日的旗帜,可是后来呢?陈济棠的抗日,竟然是拿着日本军方提供的金元,部队里用着日军顾问的抗日,何等之可笑!”
    “不,那,那不一样!”
    “有何不一样!”
    闻一多反问道,然后断然说道。
    “日本人为何会支持陈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