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62部分

大唐天子-第62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一阵子,众人这才清醒过来,扯起嗓子叫好,使劲拍掌赞赏。
    “好好好,好三郎!”武则天是红光满面,一脸的欣喜,打量着李隆基,一脸的宠溺。
    李隆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吟出如此美妙的词,这是给她挣了莫大的面子,这脸挣得够大了,由不得她不喜。
    “三郎竟然还有如此文才,哈哈!”李旦是纵声狂笑,满脸的喜色。
    作为父亲,有如此出众的儿子,他能不欢喜么?
    “三弟,你真是了得,为兄愧为兄长呀。”李成器既是赞赏,又是羞愧。
    李隆基如此出采,他这个当兄长的与之一比,黯然失色了。
    “你们说,今晚谁是魁首?”武则天笑眯眯的问道。
    “楚王!”一片惊天的叫嚷声响起,出自众人之口。
    李隆基这词要是还不能夺魁,还有谁能夺魁?就是张说的诗,也是比不了呀。
    首先,李隆基这词很美妙,美妙得如同仙乐似的,让人陶醉。
    其次,还很应景,应眼前的中秋佳节之景。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描写中秋佳节的诗词,可苏大才子的这首《水调歌头》称最,无出其右者。
    “大家都举杯。”武则天笑呵呵的端起酒杯,道:“我们今晚在这里共度佳节,可我们的万千将士驻守在边关,还有在各地处置政务的官吏,他们很辛苦,朕要告诉你们的是:朕没有忘记你们!朕就借三郎的词来感谢你们:朕与你们‘千里共婵娟’。”
    “千里共婵娟!”一片轰鸣声响起。

第八十八章 李家有儿名隆基
    第八十八章李家有儿名隆基
    武则天竟然引用李隆基的话来表达对驻守边关将士和在各地处置政务官吏的感谢,这是何等的荣耀!
    放眼整个大唐王朝,皇帝借用臣下的话不是没用,就是太少,扳着手指头也能数得过来。
    众人的目光落在李隆基身上,一脸的艳慕,恨不得与李隆基换个位置。
    “今晚务必要尽兴而归,不醉不归!”武则天的心情特别好,冲众人道。
    “谢陛下。”众人齐声欢呼。
    先是寿昌公主跳舞,拔了头筹,再有李隆基作词夺魁,让武则天大大的露了一回脸,她能不欢喜吗?她能不兴致高昂?
    “武承嗣,你举盏问苍天,问出个甚了?”然而,李隆基不安份了,放下酒杯就冲武承嗣大声问道。
    “呃。”众人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李隆基会如此来事儿。
    “你”武承嗣被点名了,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比起关二哥的红脸还要红,红得多。
    李隆基的词已经夺魁了,他那点儿笔墨能整个甚?他就是整出个屁来,还不会有个响呢。
    “三郎。”武则天沉声喝道。
    武承嗣是她的亲侄子,她不愿武承嗣过于丢脸,只得阻止李隆基。
    “陛下,我这不是为你着想么?”李隆基一副为武则天着想的样儿,道:“武承嗣少读圣贤书,才思敏捷,才华横溢,问苍天一定能问出一篇宏伟巨制,拿来佐酒助兴,那是正好。”
    “噗哧。”
    “噗哧。”
    李隆基的话还没落音,就是一片失笑声响起。
    武承嗣是什么样的人,众人还不知道么?要他拍马屁,没问题,一定拍得武则天通体舒泰,要他吟诗作词,打死他也不可能。
    “三郎,你要再多嘴,休怪朕不客气。”武则天直翻白眼,这小子太能来事了,明明是刁难武承嗣,竟然还一副为她着想的样儿。
    “陛下,天地良心啊,我真的为你着想呢。”李隆基一本正经的道。
    “闭嘴。”武则天的语气很严厉,语气不善了。
    再让这小子说下去,天知道他狗嘴里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只得把脸拿下来了。
    “今儿是喝酒,大家要欢欢喜喜,不能搅了酒兴,不然的话,有你两孙子好受的。”李隆基见武则天把脸拿下来了,只得借机下台。
    毕竟,这种酒宴气氛最重要,破坏了气氛就没意思了。
    而且,得罪的人也太多了,很不划算。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李隆基瞪了一眼武承嗣,以一副训诫的口吻道。
    “噗。”众人又失笑出声了。
    这个李隆基,明明占尽了便宜,还要摆出一副训诫人的模样。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有理,有理。”武承嗣轻轻点了点头,在心里赞同这话。
    此时的武承嗣后悔不已,要是早知如此,他又何必强出头呢?
    是李隆基和武三思扛上了,和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多什么嘴?此时的武承嗣,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虽然李隆基说这话没安好心,他也不得不承认这话有道理。
    “三郎。”武则天颇为无奈,摇了摇头。
    好在,李隆基没有过份,没有再为难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这让她放心不少。
    “这个三郎,虽然太会来事儿了,可他知机识趣。”紧接着,武则天又是欣慰。
    万事皆有分寸,来事儿也得把握好度的问题,李隆基当然懂得这道理,不会过份的。
    “敬楚王一杯。”狄仁杰端起酒杯,来到李隆基面前,面带笑容,冲李隆基笑呵呵的道:“楚王大才盘盘,华章惊世,狄仁杰佩服。”
    狄仁杰这话很真诚,发自肺腑,李隆基如此文才,谁能不佩服?
    “谢国老。”李隆基忙谢道,端起酒杯,与狄仁杰碰了一下,两人一饮而尽。
    “老夫敬楚王一杯。”王孝杰端着酒杯过来,声若洪钟,冲李隆基敬酒。
    “谢大帅。”李隆基举杯,与王孝杰碰一杯,一饮而尽。
    “楚王,有空多来老夫府上走走。”王孝杰笑眯眯的邀请。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众人大为震惊。
    李隆基能得到狄仁杰和王孝杰这两位文武大臣首脑的礼敬,二人向他敬酒,已经是天大的荣耀了,王孝杰竟然邀请他到府上走动,这是何等的令人艳慕。
    王孝杰,是武则天朝硕果仅存的老将名将,位高权重,跺跺脚,会风云失色,等闲难得有人入他之眼。他竟然邀请李隆基,这事儿对于众人来说,太有冲击力了。
    “一定叨扰。”李隆基笑道。
    “好!老夫就恭候楚王大驾。”王孝杰亲热的拍拍李隆基的肩膀,笑呵呵的离去。
    “敬楚王一杯。”
    “敬楚王一杯。”
    众人络绎不绝,上来向李隆基敬酒。
    人数太多,排成了一条长龙。
    就这样,李隆基一杯接一杯的喝着,直到兴尽方散。
    次日,早上,李隆基还在榻上,就被人精高力士吵醒了。
    “楚王,快醒醒,快醒醒。”高力士满脸的兴奋,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高力士,扰人清梦没修养。”李隆基有些不满,道:“你吃了蜜蜂屎了,这么欢喜?”
    “蜜蜂屎算个甚?”高力士扯起嗓子叫嚷,道:“楚王,你知道么?你已经名满神都了。”
    “嗯?”李隆基的睡意刹那消失,猛的坐起,问道:“当真?”
    “楚王,这事儿能有假么?”高力士很是兴奋,声调更高了,道:“如今的神都,都在传诵楚王的华章呢,都在赞扬楚王文才了得。”
    “这正是我想要的。”李隆基在心里暗道。
    李隆基要候登上帝位,成名是必然的,也是他的第一步。如今,总算了是完成了。
    “楚王,你要是不信,可以去茶楼酒肆听听就明白了。”高力士还以为李隆基不信,忙提醒一句。
    “也好。”李隆基也想瞧瞧,他这名头是如何的响亮。
    在高力士的帮助下,李隆基穿衣起来,洗漱完成,用过早点,带着高力士、陈玄礼、薛直他们离了东宫。
    洛阳是武则天的都城,经过她多年经营,已经成了继长安之后的第二个常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巨型城市,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多如过江之鲫。
    “李家有儿名隆基”李隆基刚到街上,就有人在议论他。
    “休要提楚王名讳。”有人轻斥,还一脸的气愤。
    “你放心,楚王心胸宽广如海,不会计较这些。”
    “就是啊。楚王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文才了得,昨儿晚间吟出一首千古绝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多好的词章啊,连我这大老粗都能记得,都能吟咏呢。”
    李隆基来到一家茶楼,老远就听到人们在议论他:“李家有儿名隆基”
    李隆基来到一家酒肆,老远就听到雷鸣般的叫嚷声:“李家有儿名隆基”
    一路走下去,人们议论的都是他。
    “成名这事儿,算是成功了,接下来,我要准备建军功,建立势力了。”李隆基在心里暗道。

第一章 后突厥汗国
    第一章后突厥汗国
    大漠之上,八月天时,正是秋高草肥之季。突厥人骑着骏马,唱着牧歌,放牧牛羊,一派欢喜气氛。
    黑沙城,位于现呼和浩特西北,是后突厥“南牙”所在地,也是现在突厥首领阿波干可汗默啜的都城所在。
    牙帐是突厥可汗的王帐,相当于唐朝的皇宫。
    默啜的牙帐很大,金顶金鹰,牙帐前一根粗大的旗杆,上面挂着一面狼头纛,在秋风中飘扬,猎猎作响。
    牙帐中坐满了人,个个身着华贵的锦袍,一身的富贵气息。
    突厥被唐朝灭亡后,成了唐朝的附属部族,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其风俗习惯,与最初的突厥已经大为不同了,与中原风气有几分近似了,竟然在如此重要的聚会中不穿突厥的皮衣裘帽,而是着锦袍。
    当然,锦袍太贵重,只有突厥贵族才有资格穿,普通突厥人仍是皮衣裘帽。
    默啜身材高大,接近一米九的个头,身胚宽大,可以说是虎背熊腰,很是威猛。一双眼睛特别明亮,透着睿智,一瞧便知是个精明人。
    他端坐在黄金铸就的宝座上,左手握着黄金权杖,打量群臣。
    “今儿把你们召集起来,是要和你们好好议议,如何光复大突厥。”默啜的声音很洪亮,如同洪钟大吕在轰鸣似的,很有震憾力。
    “光复大突厥!”群臣齐声大吼,个个一脸的振奋。
    李靖夜袭阴山,灭了**,突厥成了唐朝的附属部族,要听从唐朝的调遣。数十年来,突厥并不死心,一心想要复国,恢复**一直是突厥人的梦想。
    默啜这话说到他们心坎上了,无不是大吼。
    “先可汗起兵反唐,虽然屡有斩获,奠定了大突厥强大的根基,然,大突厥仍未复国,本可汗一直引以为憾。”默啜眼中掠过一抹伤感,道:“到如今,我们才恢复了不过一半的疆域,回纥、九姓铁勒皆未臣服。南方还有强大的唐朝,我们虽是多次打败唐朝,却是南北受敌,要想恢复大突厥的荣光,仍是很艰难。”
    有后人认为,突厥之所以反叛,是因为唐朝征调突厥打仗,让突厥无法忍受,不得不反叛,其实这不对。
    突厥反叛唐朝,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那些顽固份子不愿臣服唐朝,一心想要光复突厥。
    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现代社会,仍有突厥的后裔想要恢复突厥帝国。
    另一个原因和唐太宗有关,是唐太宗埋下的隐患。
    李靖夜袭阴山,一举灭掉**,如何处置**就成了大问题。在当时,唐朝内部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把突厥肢解成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