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8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化装成山中猎户的斥候回来,说永丰仓守军似乎不多,初步估计,只有五百余人,而且极为散漫,城墙上,几乎看不到巡逻的士兵。李世民精神一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永丰仓地势虽然较为险要,但城池并不高,只要能突破第一道防线,余下的防线可以说不堪一击。关键是隋军防御兵力不足,有没有防备,令李世民偷袭的机会大增。
关中的冬日,虽然极冷,但白日大多是晴天,几乎天天出太阳,视线极佳。白日攻城并不划算,李世民便将时间定在黄昏时分。唐军散布开来,在密林内修整。
两个时辰后,天色逐渐黑了下来,李世民叫醒了几名校尉,唐军整装待发。黄昏时分攻城,有利有弊。利是天色昏暗,不易被隋军发现,提高偷袭的成功率,但同样的,城门必定会关闭,必须要有攻城器械,才能攻城。
李世民早有准备,他让人部下准备绳索,上面有着铁钩,可以攀爬城墙。到了永丰仓外两里,李世民望着永丰仓内火光熊熊,不觉冷笑一声。这时正是吃饭时间,永丰仓内香气四溢,甚至还杀了羊,香味传来,让唐军士卒都忍不住咽口水。
十几日来,都在吃着冰冷的胡饼,喝一口混着野菜的热汤已经极为奢侈,更不用说是吃羊肉了。
李世民低声说道:“兄弟们,攻下永丰仓,任由吃饱!”其实不用李世民多说,已经缺粮的唐军士兵都知道,这一战只有竭尽全力,才有活命之机。
黑色越发深了,李世民亲自上阵,带着心腹上前。永丰仓果然没有防备,李世民得以顺利抵达城外。抬头望了一眼,又凝神听了半响,确定城头无人,李世民点点头,示意可以展开攻势。
唐军士兵取出绳索,在半空舞得呼呼直响,忽然向上一抛,一声轻响,钩子勾住女墙,用力拉了拉,勾的十分结实。几名士兵相视一眼,向上爬去。
城墙依山而建,约有三丈高,李世民双脚连蹬,爬了上去。刚爬了两丈,忽然鼓声乍响,无数火把在城头点燃,晃得唐军士兵睁不开眼睛。
李世民愕然失色,他根本想不到,永丰仓看似没有防备,实际上早有准备,就等着他上钩呢。火把中,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李世民眼前,令他睁大了眼睛:“杨侑!”
身披棉衣的杨侑站在城头上,一脸微笑地看着李世民,李世民果然来了。杨侑这一路紧赶慢赶,在昨夜赶到永丰仓,他让裴行俨、罗士信率兵驻扎在永丰仓以东三十里处,他知道,这个距离,李世民不会侦查得到。
果不其然,响午十分,隋军斥候就查到了唐军来袭的消息,杨侑也不焦急,鱼儿已经上钩,他要给李世民一个惊喜,所以他没有派兵攻打唐军。李世民选择在黄昏时分进攻永丰仓,也在杨侑意料之中,看似平静的永丰仓,已经张开了大网,等待着李世民这条大鱼上钩。
看见隋军早有准备,李世民反应极快,既然杨侑出现在这里,这一行无疑是落入了杨侑的圈套,只是李世民有些想不通,如此隐秘的行动,隋军如何知晓?但他来不及多想,隋军已经射出箭羽,数名唐军士兵躲避不及,中箭落下城墙,砸在地上,发出沉重的响声。
李世民几乎要将牙齿咬碎,他猛地从背上拔出横刀,奋力朝着杨侑一掷,也不管是否击中,便立刻手足并用,滑下城墙。
“撤,快撤!”李世民大声喊着,此时他心中震惊之下,已经丧失了勇气,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立刻逃走,回到河东,再有所图谋。
“射!”杨侑哪里肯让李世民逃走?这一行,便是来抓他。随着杨侑的命令,箭羽如蝗,李世民奔跑中被射中一箭在大腿上,幸亏他穿得多,箭镞只是刚刺破了皮,李世民奋力将箭羽拔出,继续狂奔。
乱箭之下,李世民运气颇好,再也没有中箭,倒是身边士卒死伤不少。奋力跑了一百多步,渐渐逃出隋军射程,李世民松了一口气,见战马不远,立刻翻身上马逃走。只苦了身后士卒,大多没有战马,只能迈动两条腿,跟在后面。
杨侑见李世民逃走,立刻让人点亮火把,发出讯号。罗士信、裴行俨各带士兵,正埋伏在永丰仓以北,得到讯号立刻杀出。唐军奔出两三里,地势越来越平坦,树林也少。五千唐军成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唐军士兵不是没有想过反抗,这支精锐士兵一度结阵抵抗,但隋军抛出长矛,像串糖葫芦一样,杀死了数十名唐兵。本来一路行来,唐军士卒士气已经大为低落,偷袭永丰仓不成,更是令士气降到了低点。隋军铁骑杀出,首先破阵,用的是长矛,数十名袍泽当场死亡,令唐军士兵立时崩溃了。
李世民的逃走,更令士兵们惶恐不安。一军之帅,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居然逃走,部下哪还有抵抗的心思。茫茫的大河上,马蹄声响,嘈杂的声音响彻天际。
无数唐军士兵被大肆砍杀,尸体横七竖八在冰面上,鲜血在冰面上流淌,很快就凝固了,血红一片,触目惊心。
李世民不敢回头,唐军士兵的惨叫声,令他心慌意乱,他从未这样慌乱过。在他心里,不止一次想要杀了杨侑,以报夺妻之恨,江山之仇。可是,当杨侑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却又变得无比慌乱起来。
那一瞬间,他已经没有了对决的勇气,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杨侑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这个问题他想不明白,所以只能逃走,逃得越远越好。不知不觉身后的惨叫声已经越来越弱,他也不知道跑到了哪里。他只觉得无比疲倦,看见前方有一户人家,忙策马奔了过去。
这件屋子十分小,里屋,一个老人正在桐油灯下缝着衣裳,身边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
马蹄声惊动了老人,他出门一看,李世民已经下马,身上有着血迹。老人吃了一惊,他从李世民的装束看出来,这是一名唐兵,而且看铠甲的制式,身份不低。
“老人家,有吃的吗?”李世民疲倦极了,需要吃点东西,恢复体力。
“有,有,有!”老人回答,接手接过缰绳,将战马安置在后院,弄了些干草喂战马。
李世民进入屋子,顿时觉得暖和了许多,小男孩瞪大了眼睛,瞧着满是血污的李世民,十分害怕。李世民环顾屋子,见墙壁上挂着皮毛,此外还有猎弓,想来是山间的住户。
老人端了铁锅进来,乐呵呵的说道:“这位军爷,你运气好。前天杀了一头野猪,还没有吃完。”说着,将大块的肉取了出来。
李世民也是饿极了,抓起肉块就吃,浑然不顾是烫的。老人看着他,不由叹息了一声,问道:“军爷可是唐人?”
李世民将碎肉一口吞下,有些犹豫,此时他犹如惊弓之鸟,老人的话让他警惕万分。
老人见他不说话,伸手拿了一块肉递给小男孩,仿佛自言自语,道:“这是我的孙子。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儿子,前年在襄阳战死,儿媳妇得到消息,心碎而死。只留下这么一个孩子,让我独自抚养。”说着,老人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天下大乱,到处都在打仗、打仗。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少年郎,你愿意打仗吗?”老人继续说着。
李世民又抓起一块野猪肉吃着,对于老人的话充耳未闻。
老人继续说道:“听说隋人已经占据了天下大部分,这天下本来就是大隋的,本来就是杨家人的,何必争来争去?我听说杨、李两家还是亲戚呢?哎,少年郎,看你满身血污,一定经历了一场恶战吧。逃得性命不容易,不如回家,隐姓埋名,依我看呀,这大唐恐怕支撑不多久了。”
这时,耳边传来弓弦响声,李世民回头一看,小男孩正拿着弓弦,冲着自己。
下一刻,房间内传来几声惨叫,鲜血溅满了屋子。
第1019章 冬去春来
隋军铁骑出人意料地出现,尤其是杨侑的突然出现,令李世民大吃一惊,惊魂未定下,李世民选择了逃走。裴行俨一路追击,却始终慢了半拍,在一间猎户的屋子内,裴行俨发现已经死去多时的一老一少两具尸体。
老人的脸上带着惊讶之色,显然看起来毫无防备,却被一刀割断了咽喉,鲜血流了一地。至于那名儿童,看起来也就五六岁的模样,手中拿着一张弓箭,同样倒在了血泊中。
屋子里的案几上,摆着一个木盆,上面有尚未吃完的肉。种种迹象表明,曾经有人出现在这间屋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杀死了这一老一少。裴行俨亲自率兵追击,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人的踪迹。
当裴行俨将情况禀告杨侑之后,杨侑也只能叹息一声。此时他已经猜透出现在猎户屋里的十之**是李世民。他暗中策划,表面大兵压境,攻打长安,实际上暗度陈仓,伏击李世民,虽然消灭了李世民的有生力量,五千唐军死伤一千二两百人,余者皆被隋军俘获,可谓是大胜。
可是不管怎样的大胜,没有擒获李世民,河东唐军就仍有一战之力,这让杨侑微微皱眉,他意本不在河东,至少如今的预期战略,是以长安为主,一旦夺下长安,河东的唐军有部分士卒家在关中,得知关中落入大唐之手,必然会军心浮动,届时只要攻心为上,河东就不战而平。而且,伪唐已灭,无论是“国君”李渊还是“太子”李建成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区区一个李世民,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大义。
在华阴县修整了一日,杨侑再度率兵,赶往长安。
此时的长安,本来混乱的局面暂时得到了安定,李建成同意了独孤怀恩的请求之后,独孤家、韦家,此外还有其他贵族,也拿出了粮食,赈济灾民。这时灾民的要求还算简单,只要有吃有住,便不会心有异志。
长安看似平静,李建成却更加担心,父皇已经驾崩的事情,很难隐瞒,虽然独孤家、韦家不提,总会有人提。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啊。而且外有强隋虎视眈眈,一时之间又不可能退兵,国势艰难啊。
李秀宁暗中回到长安几次,与兄长李建成商议了几次,始终没有结果。不过两人始终认为是张莹莹、尹春华等女子,索取过度,令父皇身体有恙,这几人,当死。只是如今时刻,李建成也不敢动手,以免引起他人怀疑,将父皇驾崩的事情暴露出来,只得派人严加看管张莹莹、尹春华等人。
商议数次,一时没有更好的办法,李秀宁只得返回霸上。虽说隋军今日多是佯攻,但以杨侑的个性,指不定什么时候突然进攻,还是要小心为妙。
李秀宁返回霸上的第三日,杨侑也回到了隋军大营。说起这一次的战事,不仅杨侑叹息,杨侗、杜如晦也叹息,捉住李世民最佳的机会已经丧失,如果料想不差,李世民回到河东,必定是困守城池。
然而河东兵力不足,这一次损失了五千人,还是河东军最为精锐的部队,李世民必定会在河东征兵,如果是这样,对于大隋来说,又是一个好消息。
此时已经进入一月,天气依旧寒冷,非用兵良辰。隋军每日在大营里大吃大喝,养精蓄锐,等待开春一举拿下长安。杨侑坐拥天下,有巴蜀、荆襄乃至于河东等几大粮仓,甚至河北也恢复了耕种,已经能自给自足。河南也有了长足发展,毕竟对于人口众多的帝都,杨侑很关心耕种。
隋军粮食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