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能-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支新出现的坦克部队青一色的是最新型的美式坦克,在每一辆坦克指挥塔上面都插着一面红色的军旗,可是大大的军旗上却写着一个黑黑大大的中国字“匪”。
由于德国前几年一直与中国交好,在场的德国士兵们有很多竟然还认识中国字。所以匪军坦克集团的出现立即被上报到了德军最高统帅的面前。
听着眼前突然出现的坦克集团,希特勒一下子明白了,中国人出兵了,而如今的中国有能力,也有这个本事出兵了,除了华兴集团的李铁还能有谁?
希特勒心中大喊不妙,看样子李铁对于自己不听他的劝解对占领区百姓采取高压政策严重的不满,更对自己这一年来甩开华兴集团单干的事情不满。
以希特勒对李铁的了解,这小子要是敢出兵帮助俄国人,那自己这次想要干脆利索的打败俄国人要麻烦一些了。
不过就算是到了这个时候,希特勒仍然自信满满,就算是有了上千辆坦克的出现又如何,他们能打得过世界第一装甲集团么?在希特勒的眼中,他们德军的坦克手可是各个以一当十的。
只可惜李铁一惯是创造奇迹而来的,这次也一样,匪军坦克师的出现正好挡住了德国装甲师的进攻。
有了匪军坦克的支援,炮灰军自然不会被无情的碾压,很快一场美式坦克与德式坦克大战在斯大林格勒的郊外发生了。
不过最让人惊讶的是德国坦克师竟然在面对面的坦克战中输给了匪军坦克集团。五百辆坦克面对两倍于己的匪军坦克,竟然全军覆没,而匪军坦克师只不过被击毁两百余辆而己。
而匪军坦克胜利之后,丝毫没有作任何停留,直接向斯大林格勒北城的德军发起了进攻,此时德国人在斯大林外围已经没有多少可用的坦克了。就算是有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起来阻止匪军坦克师对德**队的进攻了。
所以很快驻守在北城外的德军就被匪军坦克师击溃。而斯大林东城与北城的德军被击败,自然也就意味着德国人辛苦几个月包围的斯大林格勒的战略意图被摧毁。
而德国炮灰军的背叛和匪军的到来,自然就逆转了斯大林格勒的战役进程。从此斯大林格勒的战役就向着有利于俄国一方发展了。
第五百二十二章 诡异的俄国战局
德军对于眼前发生的巨变立即作出了反应,城南与城西的上百万德军立即集结,上万门火炮在两地组成了一道道死亡封锁线,上千架飞机从各个机场飞起直奔斯大林格勒的城东和城北进行轰炸以期阻止匪军与炮灰军的进攻。
而此时所有进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士兵都收到了立即撤退的命令,同时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城外的坦克装甲车也都收到了在城西集结的命令。
而德军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再次组织起了上千辆坦克,几千辆装甲车。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任务不是进攻,而是防御。
防止城内的俄军反扑,防止城北的炮灰军进攻,防止不明坦克师的进攻。更是关建时刻一旦战场上再次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时而做为殿后的军队。
只可惜城西的德军精神紧张的半天,也没有受到炮灰军和不明坦克师的进攻。而城内的俄军也同样没有借机反扑,大家就好像两只受了伤的野狼,各自添着伤口,以期择日再战。
希特勒在匪军一出现的时候就下达了全军撤出城外,并且命令所有部队在城外与俄军和匪军进行决战的命令,由此可见希特勒真是个杀伐决断的主。
只可惜他的愿望并不能实现了,因为匪军与炮灰军在解了斯大林格勒的危机之后,并没有立即进攻城外的德军。
而是汇集在一起渐渐的向莫斯科方向运动,对于斯大林格勒的安危反而不管不问了。而德军统帅部立即看出了匪军这是一围魏救赵的计策。
既然斯大林格勒已经不可能短时间攻下了,而莫斯科虽然被毁,可是那里仍然是一处战略要地,更是联接德军占领俄国南北方的交通要地,所以德军只能主动分出一部分军队回师莫斯科积极防御。
而斯大林格勒外的德军在确定匪军和炮灰军已经完全离开斯大林格勒之后,再次开始发起围攻斯大林格勒的战役。
只不过可能是此时的德军已经力战而竭,同时也可能是担忧身后可能随时杀回来的匪军,所以再次转攻斯大林格勒的战斗虽然打得还很激烈,可是论强度和惨忍绝对要比前次的力度小的多。
而俄军好像也是筋疲力尽了,俄**队的反击虽然还狠坚决还很犀利,可是也能看出来那只是本能的反应,并没有以往那一往无前的气势了。
双方好你纯椊为了杀人而进攻,每一天斯大林格勒的战斗虽然没有以往激烈了,可是伤亡确一点也不见少。双方伤亡的数量每天还是以数万人的速度增加着。就这样德军精锐再次与斯大林格勒的守军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血战还是不分胜负。
而负责回援莫斯科的几十万德军在抵达莫斯科之后却没有按计划去进攻匪军和炮灰军。
原来此时的莫斯科废墟之外,要本就没有几百万炮灰军,可是确有几十万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士气高昂的匪军。
而且这些匪军装备精良,机动性极强,他们要么骑着高头大马,要不就坐着一辆辆的装甲运兵车上,在这些匪军的后面还有无数的自走火炮。
这些匪军自打到达莫斯科城外的那一天起,根本就不主动进攻,就这样远远的监视着莫斯科城的一切。
本来德国机械师还向匪军发起过几次突袭,可是在匪军强大的火力前吃了几次小亏之后,莫斯科城的德国守军学聪明了,既然城外的匪军不进攻,他们也懒得出击了,就这样双方上百万大军在城里城外对峙起来。
直到莫斯科的德军听说几百万炮灰军并没有北上莫斯科,而是北上一段路程之后,转而向东去了。
莫斯科守军摸不清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军到底是要干什么,只能将眼前的情报上报到德国统帅部,而统帅部很快就下达了最新的命令,让德国守军静观其变。
而几十万的匪军在与莫斯科守军对峙了十几天,得知炮灰军大部分已经安全转移到远东地区之后,他们也立即从莫斯科撤军了。
看着几十万匪军开着各类装甲车,拉着无数的火炮离开了莫斯科,负责防守莫斯科的德国装甲军司令古德里安也是放下了一颗心。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在斯大林格勒城外击败他们德国机械师的那只坦克劲旅到底去哪里了?
下一次再遇上他们,自己的机械师还能不能有胜算,他实在不敢相信,在当今的世界竟然还真有能打得过他们德国装甲师的部队。
在他的印象中,也就华兴集团的李铁对装甲集群的战术运用能胜过他,难道这支装甲部队是李铁的部队?可是就算是这支部队是李铁的人,他又上哪里找那么多熟练的坦克手呢?
古德里安不愧为德国装甲师之父,对于坦克的运用他了然于胸,他知道建造一支战斗力极强的装甲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功,装甲军对于坦克手的要求太高。据他所知中国人并不具备这一条件。
他哪里知道李铁的坦克手全部来自他们欲杀之而后快的犹太人呢?他又哪里知道李铁前前后后救了六百万犹太人,李铁有充足的高质量兵源。
而那支在斯大林格勒城外打败了他们德国坦克师的正是李铁从集中营中救出来的由华而德率领的犹太人装甲军。
而华而德率领着上千辆美式坦克在阻止了德国机械师的反扑之后,立即按照原计划保护着几百万炮灰军北上莫斯科作出要强攻莫斯科的假像,以图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分兵。
在得知德国人中计之后,他们立即按原计划向东借助远东铁路去西伯利亚过冬,要知道西伯利亚虽然寒冷,可是那里有足够上千万人居住的早已人去楼空的劳改营和兵工厂,正好可以好好的安置这些炮灰军。
四二年十二月初,当俄国的严冬真正到来时,不利的天气对德军的战斗力影响很大,德军已经无法在斯大林格勒站稳脚。
无奈之下,希特勒只能再次下达撤军的命令,所有部队回师莫斯科以北。准备来年开春再与俄军决一死战。
就这样斯大林格勒战役告一段落,最后以德军的主动撤军而结束。这一战,俄德双方各自伤亡近两百万人,其中德国精锐损失就达一百万人。
经此一战,德国人后继乏力,德国与俄军的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的阶段。从此世界的目光再次从俄德战场转入到太平洋战场。
如果说这一次斯大林格勒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几十万匪军的参战震惊了整个世界。正是由于匪军的参战才导致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出现了逆转。
而最让世界人民惊讶的是原来这几十万匪军竟然是华兴集团李铁的队伍。
第五百二十三章 匪军的影响
在美国的白宫,当罗斯福总统得知帮助斯大林打败德军的竟然是李铁的匪军部队之后,罗斯福即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李铁拥有如此强大的军队,可以为反法西斯的斗争出一份力。担忧的是现在中国的领导者是国民军的蒋司令。而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一向良好,如今又是一同抗击同盟国的战友。
如果李铁对中国的政权有企图,那么中国将很可能再次面临内战的危险,而美国做为李铁和蒋司令共同的朋友,自己到底是支持蒋司令还是支持李铁呢。
“真头疼呀。”罗斯福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复杂的关系,他并不知道和他同样头疼的还有远在万里之遥的老朋友蒋司令。
“什么?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战败了?他们损失了几百万人最后只落了个退守莫斯科的下场?怎么可能?俄国人会这样历害?他们凭什么打败的德国人?”刚听到这个消息的蒋司令有些怀疑戴笠的情报准确性。
“校长,这情报是错不了的,俄国第一时间就对外公布他们打退了德国人进攻的事情,而且在俄国咱们的密探虽少,可是咱们对斯大林格勒的关注一向很多,所以咱们的人已经确认了俄国发布的消息的正确性。”戴笠解释道。
“我倒不是真的不相信,只是这个消息太震惊了,我一时还不敢相信而己,看样子俄国人还是很有实力的,他们既然能打败德国人一次如此规模的进攻,自然也就能打几败他们第二次。
如今我们与俄国同是反抗同盟国的一员,如果他们能在俄国彻底打败德国,对于我们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也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不过,我记得半年前斯大林格勒战役刚开始时,德国人可是准备了五百万的军队呀,听说前阵子又调了三百万炮灰军围攻俄国人。
而俄国人也有近千万的军民,上近两千万人的世纪大战,不打上几年是不应该能分出胜负的,所以按理说斯大林就算是再历害也应该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打败德国人的进攻才对。”蒋司令一边小声的嘀咕着,一边不停的用手挠着自己光秃秃的脑门。
“娘西皮,还真是奇了怪了。”
“校长,其实德国人败的也不怨。”戴笠小心的看着蒋司令。
“哦,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隐秘不成?”蒋司令奇怪道。
“我们从别的渠道得到了一些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详情,只不过还没有得到过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