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能-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帅府真飘亮,等以后少爷成亲了,我建议他也盖个一模一样的,就叫少爷府。”
铁蛋话音刚落,就听身前引路的副官发出训斥之声:“怎么说话呢?就你这熊样,也想住这样的房子,下辈子也别想。”
铁蛋吐了吐舌头,不再说话,老老实实的跟着这名副官进入了一个四合院中。
第一百五十三章 张作霖教子
此时的大帅府,分为大青楼,小青楼,还有两套三进四合院。其中大青楼主要是张作霖和张学良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小青楼又称小姐楼是张作霖最宠爱的五姨太寿氏和女儿们的住所。
如今张学良就在大青楼的二楼最东侧的办公室中办公。张学良看着眼前满脸忠厚老实的铁蛋,再接过副官递过来的书信。
慢慢打开这封信,张学良的眉头邹了邹。李铁的文笔实在不好,不过大体的意思是说明白了,就是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一个消息。
日本人在密谋在未来的两个月之内要对张作霖进行一次刺杀,消息来自日本,绝对可靠,还请张学良转告他的父亲,一定要小心日本人的刺杀。。
张学良内心飒然一笑,这李铁小兄弟真是听到风就是雨,想要刺杀父亲的人多了,但是绝对不会是日本人。
这些天自已与日本人走得很近,他们还指望着父亲给他们批建更多的矿山,建设更多的工厂呢。
再说如果日本人真的敢刺杀父亲,就不怕引起东北军的报复,就凭他们在东北那不到两万的人马,东北军的武器装备又弱于日军,自已分分钟就能消灭了他们。
张学良收好信,告诉铁蛋,回去替他谢谢李铁,信已经收到了,他会小心的。张学良安排副官去账房支取一百块大洋算是给铁蛋的跑腿费。
铁蛋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自然也就没有在帅府呆下去的理由。铁蛋立即离开帅府返回天放粮行,在那里他还得交代老爷一些重要的事情。
来之前,少爷就交待过了。送完信不要急于返回上海,就在奉天住下,一是将少爷安排的工作干完,二是少爷不久也将北上。到时主仆两人还要有番作为。
张学良目送铁蛋离开,拿着李铁的信又反复的看了几遍,最后想了想还是去了下四合院直接找到正在关公堂上香的父亲,将李铁的信拿给张作霖看了看。
张作霖看完李铁的密信,点了点头赞赏道:“小六子呀,你交了个好朋友呀,日本人要对付我,我早就知道了。”
“啊,这怎么可能?”张学良没想到李铁说的事情是真的,而且发现父亲还真知道日本人要刺杀他的事。
“不光日本人想要对付我,连苏联人也想要对付我。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先说苏联,日本人嗦使我收回铁路沿线的开采权和使用权,无非就是想将苏联的势力驱逐出东北而已。但是苏联不会轻易认输的。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干掉我。
至于日本人,前些年日本人支持我,并且唆使我**,为的就是更好更加方便的吞并我而已,你以为他们真的那么好心?无偿的帮助我?
我们东北的那点矿产就那么值得他们如此倾家荡产的支援我?他们是相中了咱们东北的土地。日本只是个岛国,他们觊觎我们中国已经好多年了。从甲午到现在一直就有要灭我中华之心。”
“他们敢,就凭他们也配?“张学良听到父亲的解释激动的叫了起来。
“不是配不配的问题,是能不能的问题。就因为他们一时半会吞不下中国。这才想着要先吞并东北,只不过东北有我在,东北军能拧成一股绳,他也一时吃不下而已。
纵观自古到今,古今中外,要想吞并一个国家,最有效的手段无非是先让其内乱而已。。咱们东北有我在,自然就乱不了。
可是万一哪天我走了,你能控制的好东北么?先不说咱们军队内部就分新老两派,更有你的叔伯们自成一派,再加上各地依俯在我身边的势力,你都能控制得了?
更何况,只要我一死,咱们的军队就难免四分五裂不说,日本人也有了机会。同样的道理,国民政府能不趁机攻伐我们?
要知道,前些天,咱们可是刚刚让国民政府给打败了。如今我正在考虑是否有必要死守京津一线,实在不行我们就主动撤回关内,反正他们也打不到关内,我继续做我的东北王。。
就凭国民革命军内忧外患的情形,再加上他们各个争权夺力的本性,只要我守上三两年,他们不攻自破。说不定那时我还能挥军南下,一股作气统一中国呢。现在咱们就算是逃回关内也只是暂时的。”
“那是咱们战略转移,不想跟他们死磕,如果他们真敢进攻东北,孩儿愿意亲赴前线,给他们点教训,让他们知道咱们东北军的历害。”张学良竟然还有点骨气。
“我儿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呀,正好你也在这,我就把万一我出了事情的后路交给你。”
“父亲,不要说这晦气话。”张学良连忙阻止父亲说这样不祥的话。。
“如果几句话就能让你父亲身死,那你父样早就上西天了。想当年我诱杀杜立三时,还发过誓,如果是骗他就碎尸万段呢。
可是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还不是活得好好的。那些所谓的誓言都是骗老实人的,想要在现在的中国站住脚,你一定要紧记,手黑,心狠,脸皮厚的要诀。
要不然,你早晚要吃大亏。你瞧你,还撇嘴,你是不是不信我的话?有你后悔那一天。”
看到张学良一脸不服气的样子,张作霖训斥了一下儿子还是继续说道:“咱们东北军主要分为两派四部分。
两派是老派和新派,其中老派以张作相,汤玉麟,张海鹏,于芷山,王永江为主,这五人又分为两部分。
前两人是与我起家的队伍,后三人是我一次次高升后一点点加入进来的。但是人都是老人,其中有很多人与我是拜把子兄弟。他们只能用感情去争取,不能力拼。
新派本来是以郭松龄,杨宇霆为主。而两人又分别代表着本地军校与日本留学归来的陆军军校两部分,所以也叫土派和洋派。
但是郭松齡在三年前反叛已经被杀,虽然你当时百般求情,可我还是杀了他。而且我故意发出消息说是杨宇霆力劝我杀的郭松龄。
目的正是为了让杨宇霆的洋派与土派不和,而你则顺理成章的成为土派的新首领。所以我一旦发生意外,你一定要记住,要紧抓住老弟兄,他们一定会支持你承接我的大印。
因为他们之间也都不合,谁当这个大帅都互相不服气,而土派现在本来就是你的嫡系,所以他们会全力支持你主政。
至于洋派你更不用担心,其余三派已经同意,他们只有认命的份。再说如果杀我的人真是日本人,那更好,连这些洋派的军官都不会反对你执政了。
所以只要我意外死亡无论是不是日本人杀的,你都要把这个帽子扣到他们头上,不单单是他们的嫌疑最大,而是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的接管东北军。。”说到这里张作霖还自嘲的笑了笑。
“我为什么让你当东北讲武堂的教官,与蒋介石当黄浦军校的校长的道理一样,都是为了树立你在军中的威信,同时为你培养心腹。也是为了以后你能顺利接我的班给你打下基础。”
张学良没想到父亲为了让自已顺利接班,早就安排了这么多的先手。难怪自已刚当兵几天就被父亲提拔到东北讲武堂当教官。
难怪,郭松龄叛乱,父亲让自已去招降,想想当时只抓郭松龄余者不揪的条件,谁去平叛还不是马到成功。
再加上自已刚刚带兵,父亲就让自已带着最精锐的部队满东北的剿匪。当年自已还一直认为是父亲大材小用。带着这么多的精兵强将,这么多的机枪大炮,就是个傻子去了也能打胜仗。
就这样,最后如果不是父亲用了激将法,自已还不会领兵去剿匪。如今自已算是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了。
如此看来,自已与老一辈的人还是差了好多。看样子自已必须得快点建立自已的参谋团队了,要不每次有点情况都要向老一辈的叔伯们请教,这也太丢面子了。
看到张学良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张作霖也是老怀大慰,继续教育儿子:“所谓帝王之道,无非就是用人之道,平衡之道。所谓用军之道,无非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小六子呀,这是为父最后要教会你的两句话,你要紧记。
另外,我还有一策你可以在最后关头使用,就是一旦日本人逼急了,你就宣布归附国民政府,这样不但可以让你占领大义的名声,还可以得到国民政府的认可,更可以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地位。
这样就算日本人想要染指东北,除非他们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否则不会做此蠢事。还有一件事你要紧记,永远不要相信蒋介石,此人军事上毫无天赋,可是政治上是个难得的天才。我观现在中国枭雄上百,真正能统一中国,身披皇袍者非他莫属。
所以你可以跟他近,但是不能太相信他。我眼看他北伐这两年吞并诸多势力的手段,可谓绝无仅有,就是为父也是自叹不如。好在我虽不如他狡猾,可是我确能保证自已不上他的当。
此人唯一的弱点是个好大喜功,想要对付他,一定要在这方面动脑筋,其余方法皆不会奏效。你一定要紧记。”张作霖将一切分析的很透澈。
“是,孩儿记得了。”张学良受教完毕,告辞离去。
第一百五十四章 张作霖之死
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几个螳螂挡在车前就轻易的改变轨迹,哪怕是一群螳螂也不行。李铁虽然已经是一只很大的螳螂了,可是他还没有资格挡住滚滚的历史车轮。
时间是二八年的六月四日,还是这一天,还是那个地方,还是在皇姑屯车站几里处,几名日本特工在河本大佐的引导下,在张作霖专列的必经之路的铁路上,在相隔仅仅几十米的铁轨下面分为三段各自埋下了几十公斤的**。
因为考虑到专列的前面会有压道车开路,所以这些**不但被掩埋的很好,就连引线也都引到了几百米外的一处小山坡后。
这处小山坡可以直接看到远处的一段铁路,从出现火车,到火车经过**埋设的地方至少也要一分钟。
而这一分钟足够他们算好时间,计算好提有量,再按下引爆器,引爆这上百公斤的**。 一想到自已马上就要为帝国建立下卓越的功勋,河本大佐的内心一团火热。
河本大佐嘴里叨着颗烟,看着工兵们已经完成了**的埋设,并且做好了一切的伪装。他低头看了看手表,现在的张作霖的火车到这里还有四个小时,看样子他还得在这里守上一段时间。
将几名工兵叫到身前,将引爆器放在最容易按到的地方。河本大佐给每个士兵发了一颗烟,再依次点上。
:“诸君辛苦了。”
几名工兵立即立正,敬礼:“为帝国服务。。”
河本大佐点了点头,告诉他们这次的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因为技术问题而引起行动失败,他们四人都必须一死以谢帝国。
而自已也会切腹自尽,以表达为帝国尽忠。几个工兵看到河本大佐说的严重,连烟也不吸了,纷纷扔掉嘴里的烟卷,神色郑重的等待河本大佐的命令。
河本大佐再次表扬了几名工兵,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