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小和尚的白粥馆 >

第53部分

小和尚的白粥馆-第53部分

小说: 小和尚的白粥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虚幻的美好,把执著寄托在得不到的事物上,是不是完全没有必要呢?

第91个 岩石上的小水洼

戒嗔居住的茅山地貌是挺特别的,这里的土壤与岩石有很多种类,有适合种花草的肥沃的深色土壤,有施主们用来捏制工艺品的红土,还有一些样貌奇特的岩石。戒尘师弟有个比喻还算贴切,他说,茅山就像戒痴的衣服,东一块,西一块的都是各种颜色的补丁。

从天明寺去淼镇的路程并不算远,但在这条不算长的石板路旁,却集合了山里大部分的地貌特征,花花绿绿的土壤和奇异的山石在附近都可以见到。

这样的地貌是怎么形成的,戒嗔也不清楚,听过戒傲解释过几次,但是过不了多久便忘记了。

顺着山路向上走,在靠近天明寺的地方,有一处岩石很特别,是一些很大体积的灰色石头。石头并不高,也还算平整,而且石面上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很光滑的,但岩石中间却有一个接一个的洞。洞口都不大,差不多在尺许的宽度,但是深度差别就大了,有的洞只是浅浅的一层,而有的洞若不小心踏了进去,整只脚都可能陷进去。

岩石层恰好是挡在山路中间的,可能是因为从石头上并不好修路,所以,当年修山路的施主特意把山路从旁边绕了一下,增加了一些路程,但是也回避了从岩石层上经过。

这片岩石并不算陡峭,对山路比较熟悉的施主,总会想绕个近道,便直接从石头上走过,选择绕路的通常只有年长点的施主或者是陪同师父们一起需要表现得稳重一点的戒嗔戒傲。

那几天,一连几天下雨,戒嗔便躲在寺里不出门。那几天来寺里的施主也很少,直到雨停后,才开始陆续有施主进寺里。

到了下午,戒嗔看到一个熟悉的施主从寺外进来,走路一拐一拐的,半条裤腿已经全湿了。戒嗔关切地跑过去问,施主坐在屋子里,一边扭着潮湿的裤腿,一边告诉我们,刚才在上山的路上,本想抄个近道,可是从岩石上跑过的时候,不小心把脚踩进了积满水的洞里了。

施主笑着说,其实踩进去之前,是先看到洞的,只是那个洞已经被雨水填满了,从外表看过去,只是一个浅浅的小水洼。

戒嗔想,若当时施主从洞边经过的时候,并没有踩进去,那么在施主的想象中,那个洞永远只是一个浅浅的小水洼,只有在施主踩进去以后,那个浅浅的小水洼才真实地变成了一个满是水的洞。

在我们心目中,一件事物的深与浅,绝对不是它的真实深度,而是你思维中的深度。

用浅的思想看待深刻的事物,那么再深的也变成了浅的,而同样道理,用深的思想去看待浅薄的东西,一样会看出很多的无中生有。

我们找不到正解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运用正确的思维去找寻。

第92个 冻豆腐

离天明寺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很大的空地,前几年,智恒师父突然冒出了一个主意,他说,看这地空着也挺可惜的,不如种点什么。

寺里的人听了都觉得主意不错,只是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适合在山上种,于是大家讨论了一下,最后决定种些豆子。

我们集中精力花了几天时间把那空地里的野草除去,然后去淼镇采购了一些种子,把它们播撒在空地里。此后一段时间,寺里人便多了一件事,只要一有空大家便会去看管一下秧苗,为田地灌溉除草。为田地费心的也包括戒言,因为它也会隔三差五地跑去施施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这一年,大豆丰收了,我们把收获的豆子放在阳光下晒干,装了好几大包。我们又把豆子放在杂物间里,需要就时不时地取出一点。

智恒师父很得意,若有施主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吃饭,他总要向大家好好介绍一下这盘无农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的来历,若有施主喜欢,他便会再送上一些。

平心而论,豆子的口味确实不错,只是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让人受不了,有段时间,几乎每餐都有豆子,最后弄得戒尘和戒痴吃饭都愁眉苦脸的。

有天清早,戒傲从杂物间里翻出一个小石磨来,站在院子中清洗,我问他要做什么?戒傲说,从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想来做一些豆腐。

我还是挺好奇的,虽然戒傲经常做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是成功率也是挺高的。我便跑过去帮戒傲打打下手,戒傲按着查来的方法有模有样地做着豆腐,折腾了好半天,最后居然做成了一块豆腐。戒嗔一起跑去厨房把豆腐交给智恒师父,智恒师父问了来历,看了又看,直夸这豆腐做的好像比山下的还细腻!

到了中午,智恒师父把戒傲做的豆腐做了一份汤,还有一份炒菜,大家吃了赞叹不已,特别是戒尘和戒痴很不知足,闹着让戒傲有空再做些。

戒傲被大家夸得得意起来,过了几天,加倍努力磨了不少豆子出来,做了满满一份豆腐,送去智恒师父那里,把师父吓了一跳,师父说,你做得那么多,要真的都让我们吃完了,估计一个个都要见佛祖去了。戒傲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豆腐做了出来,看来只能把多余的豆腐放在冰箱里保存了,要不放不了许久便坏了。戒傲正准备把豆腐送去冰箱,结果戒尘与戒痴在旁听见,便主动要去放。戒傲把多余的豆腐交给他们,两人一小会儿便回来说,已经放好了。

到了第二天,戒嗔去冰箱里拿豆腐,找了半天也不见,再往下看,原来戒尘与戒痴把多余的豆腐全部塞在冷冻室了,戒嗔苦着脸取出被冻成冰棍的豆腐,交给智恒师父,把师父也吓了一跳,豆腐被放在旁边解冻,上面一个洞接着一个洞的,看来冷冻让豆腐发生了不少变化。戒嗔轻轻地叹口气,看来戒傲辛苦做出的豆腐,就这样被糟蹋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中间多了一盘豆腐,只是样子已经不再是平日所见的豆腐了,然而吃到嘴里却感到非常意外,豆腐口味很特别,比之新鲜的豆腐,可算别有一番风味。

原本只是想放在冰箱里保存的豆腐,被意外地放错了位置,而变成了另一种口味的豆腐。只是更为意外的是,味道居然也不错。

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期望,在很多时候往往和结果相差很远,但是这种意外的结果未必是失意的。

如果我们错误地走上了另一条道,那就好好地欣赏岔路的风景吧。

第93个 最不实用的捐助

戒嗔在网上认识的一个朋友说,她带儿子看新闻,告诉他,灾区的小朋友没有衣服穿,没有奶粉喝,没有饭吃。然后她儿子忧心忡忡地说,灾区的小朋友还没有玩具玩!他要捐助自己的玩具。

听到的时候,戒嗔觉得这小孩子有点傻,玩具既不能解渴,又不能当饭吃,送去了又有什么用?但是很快我就发现我错了,因为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思维,在他们的心目中,钱与玩具之间,玩具才是最珍贵的,在他的想法中,自己准备捐出去的玩具远比后来实际捐出的两百块压岁钱价值大。

戒嗔想说,在这个灾难中看似最不适宜的捐助里,恰恰包含了捐助中最最需要的真心。

灾难来临的时候,物质很重要,因为它们是受灾人的食物、药品和今后的生活保证,只是物质也有无助的时候,钱再多,也无法挽留住逝去人的身影。

还有另一件东西也很重要,那便是真心。

有个企业家捐了二百万被人骂了,很多人认为他应该捐助得更多,单纯从物质中我们并没有理由去指责,无论付出了多少,他是给予的,我们应该感恩地去接受。

但是这位企业家依然是有错的,错在他对为什么捐助二百万的解释,那是一个由很多合情合理的观点组合而成的解释,却从心灵上伤害了许多人。

有时候在难关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也需要温暖,过于冷静与理智的解释,反而成为情感失控的导火索。

在路上,我们盛气凌人地扔给乞丐一元钱,付出了,当然值得称道,但是付出的同时,我们也回收了一些东西,那就是乞丐的尊严。

既然决意要施舍了,又何必吝啬一个微笑呢?

有人痛心,所以谩骂了,谩骂中有什么呢?有真心。我们感伤自己的无能为力,希望有能力的人可以去担当,我们急切地想付出自己的真心,想替无家可归的人多索取一些温饱。但是我们也有错,因为谩骂的同时,我们一样没有注意到别人的尊严。

可能我们忘记了,强求来的物质中,是缺少真心的。

可能我们忘记了,我们在伤害另一些心,甚至我们还误伤了很多付出了的真心。

我们真的能在谩骂中索取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吗?也许未必吧。

真的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实现你的真心吗?可能只是我们忘记了去找寻吧。

我们在驳斥,驳斥质疑的人,驳斥谩骂的人,斥责他们不懂得感恩,斥责他们只懂得谩骂,但是我们也在犯错,我们找到了别人的错误,忘记了自己同样也在犯错。

我们也忽略别人的真心。

世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要通过加重嗓音去完成的。

说话的声音越小,才越有人愿意贴近你去倾听,那样我们就靠得更近了。

离去的人没有痛苦,留下的全部交给了我们,我们需要用时间和心意去化解这痛苦,而不是用寒冷把它们冻结在心底。

第94个 戒嗔小泥巴

戒嗔初到天明寺的时候,曾经烦恼过好一阵子。

那时的戒嗔,忽然之间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即便从来没有想过,但那个本不应该属于戒嗔的生活瞬间便属于了戒嗔,还将要伴着戒嗔一生。

师父们很和气,同龄的师弟戒傲性格活跃,但不顽劣。

戒嗔不知道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只知道师父吩咐念经的时候便去念经,师父吩咐扫地的时候便去扫地。

戒嗔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满,或许是真的没有什么不满,也不应有什么不满。

那时候寺里比现在的香客还要少,没有事的时候,戒嗔便搬个小凳子,倚在古旧的寺门旁,呆呆地望着山里,看着落叶从树枝上一片片飘落。

戒嗔会想,生活也许就会这样茫然而孤独吧,像那些树叶一样不经意地生长,但结局注定是落在脚边。人生有很多变数,但这一切仿佛不属于戒嗔,戒嗔已经望见了自己生命的终点,从剃度的那天起,戒嗔便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那就是在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不知名的小寺里做一辈子和尚。

有一种生活就像闹钟上的时针,每个人都会知道,在下一秒,下下一秒,那个时针会落在何处,戒嗔觉得自己的生活便是这样。

那时候,在戒嗔发呆的光景,智恒师父总会找些事情给戒嗔做,有时候让戒嗔去厨房替他打打下手,有时候让戒嗔替进香的施主烧点茶水。

智恒师父有点胖,可手很巧,他能做很好吃的斋饭,也能把随手摘来的枝叶做成草编玩具给戒嗔与戒傲。

戒嗔想心事的时候,智恒师父会笑话戒嗔,他说戒嗔的样子似极了他年轻时候的样子,自以为很瘦就可以有资格光发呆不运动,等最后变成大胖子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也有时,智恒师父会搬个凳子坐在戒嗔旁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戒嗔说话。只是这样寺里其他人进出很不方便,因为山门很小,而师父很胖。

戒嗔曾把疑问交给智恒师父,为什么在茅山中,有艳丽的花,有怜人的草,还有数不清的鸟兽,可最多的却是整整一座山的泥土?大部分人是不是天生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