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3 >

第160部分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3-第160部分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双手捂脸,“真的?……哎呀,真的很烫啊,不行了不行了,什么破绽都被额娘瞧穿了,儿子想要狡辩都不成呢,唉!谁叫儿子脸皮这么薄,经不起戏弄呢?”说着,他就当真下地,去旁边的梳妆台前照镜子去了。

这时候,外面传来了宫女太监们请安的声音,我知道是多尔衮来了,还没等下床,他就已经掀开帘子进来了。他每次来我这里都是这样随随便便的,并不令人通传,更不用我跑出来接驾行礼之类的,说是这样显得太生分了。久而久之我也就习惯接受了。

“阿玛!”东海原本正跪在椅子上看镜子里的自己,一眼望见父亲进来了,立即跳了下来,飞快地冲到跟前,一头扎进他的怀里,“阿玛您来啦!阿玛抱抱儿子啊!”

多尔衮见东海在这里当然很欢喜,立即弯腰抱起儿子,举得高高的,“哎,让阿玛仔细瞧瞧,咱们家的小阿哥是不是变成芝麻饼子了……咦,竟然没有啊!怎么会这样?”他也禁不住疑惑了。

不等我开口解释,东海已经叽叽喳喳地,像小鸟雀一样地将太医的说法对他父亲叙述了一遍,虽然说得快,不过清楚明白,让人一听就懂。

听罢,多尔衮更加高兴了,连声道:“能这样,实在是太好了,太好了。”接着,抱着东海在屋子里飞速地旋转了好几圈,逗得东海格格直笑,开心得不行,直到他大叫害怕了,才放他下来。

多尔衮一面摸着东海的小脑袋,一面微笑着对我说:“咱们儿子这次能够逢凶化吉,健健康康地过来了,可得谢谢天神保佑,我明天就派人设坛,要亲自去拜祭一番才行。太医院的几个负责诊治的太医也要有所赏赐,以示表扬。毕竟得了天花还能安然无恙的是极少数,他们也有他们的功劳。还有,今天晚上就在武英殿里设宴,让在朝的王公大臣们都来参加,好好庆祝一番。”

“前两条当然是应该的,也很合理,只不过因此而宫廷赐宴,好像太过了点,似乎历来都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他不以为然道:“那有什么不可以的,没有先例我就不能创造先例了?我的宝贝儿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还不值得好好庆祝一番?就这么定了,待会儿我就吩咐下去,叫他们准备准备。”

第九卷 净土千秋掩风流 第七十节 百年之忧

我很清楚他的脾气,什么事情他一旦拿定了主意,丝毫没有和我商量的意思,就很难改变了。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东海小时候他就喜欢给东海搞搞特殊化,现在依旧这般举动,倒也不足为奇。于是我也就不再多加劝说,算是默许下来了。

接下来,两父子好像无视我存在一般地,开始热热络络地聊起天来。多尔衮对东海真是打心眼儿里地喜欢,不但嘘寒问暖上面一点也不见虚伪,关心起东海这段日子所落下的功课时,也是颇为详尽的。

我也不插嘴,就笑吟吟地看着他们父子亲昵,时不时地还来点肢体动作。东海很喜欢趴在多尔衮的膝盖上,抱住他的双腿;多尔衮就会很配合地抬腿,将东海悠荡起来,东海四五岁的时候,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他喜欢用仰躺的姿势,现在东海的身体沉重了许多,只好改用坐着的姿势了。只不过,只能在春夏的季节这样玩,秋冬这样的阴冷天气时,他的风湿病经常会发作,严重的时候走路都太不方便,就更不能陪儿子玩耍了。东海是个很会看人眼色的孩子,每次到了这样的时候,都很知趣地不提这类要求,也难怪多尔衮特别喜欢他。

多尔衮今天兴趣很高,心情不错,逗儿子开心的时候也就格外卖力。东海咯咯地笑着,小嘴咧得好大,可惜牙齿七零八落,剩下的已经屈指可数。两只眼睛都弯成了小月亮,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好一阵子,两人才停歇下来,多尔衮接过侍女奉上来的茶水喝了两口,正要歇口气,东海就调皮地爬到他身后站定,伸出两只胖乎乎的小手搂住他的脖子,撒娇道:“阿玛,您今天有没有空啊!儿子这好多天都没有出去玩耍了。好无聊啊!哥哥现在每天都外出练兵,宫里陪儿子玩的人都不合儿子的心意。您能不能陪儿子去花园里面玩玩啊?”

“玩玩玩,你就知道玩!”他故意装作生气的模样,伸手到后面去,捏了东海的小脸一把,“都八岁了,整天就不爱读书,长大了要像你十二伯他们一样,西瓜大的字识得一箩筐,地地道道地草包。”

东海倒是临机应变得极快。乌溜溜地大眼睛眨巴眨巴,立即出了新的借口:“唉,阿玛别生气啊。儿子怎么不爱学习了,现在不就是求着阿玛带儿子去学习吗?就去儿子平时学骑射地场子好了,儿子好想阿玛亲手教儿子骑马射箭啊!”

多尔衮当然知道这是儿子临时找出来的借口,却故意装作什么都没有反应,漫不经心地说道:“你阿玛好久都没有骑射了。技艺早就荒废了,不误人子弟才怪。你不是有好几个教习骑射的满蒙谙达吗,你去麻烦他们好了,总不能让他们拿着银子不干活吧。”

“不嘛不嘛,儿子就是看不上他们,儿子知道,我满洲的巴图鲁虽然不少,可若论第一巴图鲁,除了阿玛您,还有谁敢。谁有资格当啊?儿子要么不学,要学就学最好的。有道是虎父无犬子,将来儿子出去比划比划,代表的可是您的面子啊!儿子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给您丢面子。所以您说说,儿子除了跟您学,还有别的道儿吗?”说着,东海还朝我挤了挤眼睛,暗示我给他敲边鼓。s

我立即会意,然后笑道:“也是啊。咱们东海这么聪明,要是一般人教他还真是不够格,只恐耽搁了。这天底下除了你,还真找不出哪个他能看上眼地谙达了。我看,你就勉为其难。教他几手吧。”

东海见我也帮忙。就更加得意了,立即奋勇直前。趁热打铁,“就是就是,儿子听富绶说,他小时候你还手把手教他学过射箭呢!您既然都教侄儿了,那么再教教儿子也没啥困难的吧?”

在我们母子一唱一和的轮番轰炸下,多尔衮只好“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唉,真没辙了,瞧你们,果然是娘俩,一个鼻孔出气,我这个当阿玛的怎么瞧着都像驮你们过河的驴子,任你们骑来任你们打,你们叫我前进我不敢倒退,你们叫我站住了我不敢趴下。这么着吧,我先陪他玩玩。”

东海立即欢呼雀跃了,不过,他又立即想到了什么,于是煞有介事地跪了下来,抖了抖根本不存在的马蹄袖,给多尔衮磕了个头,学着大人的模样,抑扬顿挫地拖长声音道:“吾皇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和多尔衮本来就都屏着笑,肚子都快忍痛了,眼下又看到他这副滑稽模样,终于“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正当多尔衮下了地,牵起东海地小手准备带他出去玩耍的时候,门口的太监进来通报道:“皇上,豫亲王在武英殿求见,有军务要事要当面向皇上禀报。”

我们不约而同地一愣,多尔衮正在兴头上,不免有些郁闷,“这么不巧……”

东海虽然脸上满是失望之色,不过他极是机灵,并没有加以纠缠,直接说道:“阿玛,您有大事要办,不能因为陪儿子玩而耽搁了。反正阿玛您下次有空再陪儿子也一样的,儿子先回去了。”

多尔衮点头道:“那也好,你回去自己玩吧,阿玛再多放你三天假,不用急着读书。”说完,就步履匆匆地去了。

他走后,我又和东海说了一阵子话,这才让宫女把他送回去了。由于我这些天来都没有处理过后宫的相关事务,积压下来很多,我忙活了一个下午才全部处理妥善,可直到黄昏时分,多尔衮还没有回来。看来,他原本打算在晚上设宴的事情,多半要临时取消了。

我从黄昏等到入夜,又从入夜等到明月西沉,多尔衮那边的人也没有过来传信,看来他今天应该是遇到了很麻烦很棘手的事情,没有空闲来这里了。我坐在敞开的窗口前等着等着,温暖的晚风柔柔地吹拂在身上,很是惬意。就不知不觉地趴伏在桌子上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感觉身上似乎有些异样。我立即惊醒,睁眼一看,原来他已经回来了,正解下披风,盖在我身上。

见我醒来,他有点不好意思,笑了笑:“哦,看你在风口上睡着,怕你着凉。就打算给你盖点东西。不曾想动作太大,把你给弄醒了。”说着,伸手过来搀扶我:“反正也醒了,那就回床上睡吧,在这里趴着多难受。”

他这么客气,反过来倒是我窘了起来,连忙摆手道:“不用了。我自己走就行了,既不是老人又不是病人,用得着这样大动干戈地嘛。”

“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就派人来通知你一声,免得你在这里干等,怪辛苦的。今天的事务实在是忙,多铎一直呆到傍晚才走,我又召见了内三院地人,还有兵部、户部的人,以及几个旗地都统。筹备了好几个时辰,所以到现在才回来。”说话间,我们已经走进卧房,他显然很累,不等我上来帮忙就自己解了衣衫脱了鞋,直接躺下了。

我睡意全无,又看不得他这样疲惫的模样,也就不急着睡觉,坐在床沿上给他捶背。

许久,他也没有说话。我以为他太累了,睡着了,也就渐渐放轻了动作,最后彻底停歇下来。然后上了床,在他身边躺下准备睡觉。没想到他根本就在清醒着。翻了个身。平躺过来。月光下,他两手交叠在脑后。静静地仰望着窗外的夜空,眼睛里,竟有一点奇怪的抑郁。

我很疑惑,如果是军国大事上面地烦恼,他表现出来的应该是烦躁或者阴沉,而不是这种令人看了忧心的情愫。忍不住地,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唤道:“皇上,你怎么还不睡?”

“我在想关于东青东海他们的事情。”多尔衮淡淡地回答道,视线并没有收回来。月光落入他地眼睛,有如给寒潭地水面上笼罩了一层银白色的光晕,泛出凛冽而清冷地气息来。

我诧异了,他怎么又突然会为两个儿子的事情烦心呢?东青和东海现在的兄弟感情不错,可以说作是手足相亲的典范,他应该很放心很宽慰才对啊。

他注意到了我地疑惑,于是转脸过来,浅浅一笑,总算有了点温暖的感觉,“说起他们的事情,我又不好讲我的心里话,到时候你又要着急了。”

我隐约觉得他是在烦恼什么了,莫非想到自己快老了,确立储君的事情也宜早不宜迟,所以已经有所打算,却怕说出来之后我不高兴?“你今天这么累了,还琢磨这些不着急的事情干吗?早点睡吧,明天一大早还要上朝呢。”

多尔衮倒是认真起来,他握住了我的手,问道:“我知道你一直属意东青,希望他将来能够继承我的位置。可我一直拖延着,不肯给你个答复,你也免不了着急,是不是?”

这话倒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我点点头,“算是这样吧。不过,你的身体现在还不坏,立储君地事情,的确用不着这么早的,我现在也不怎么着急了。”

说实话,从我们去遵化到现在回来,他虽然还没有再见东青,可他对于东青的态度倒是有了极大的转变,明显地好转起来。看来,是东青的选择彻底地赢得了他的信任,这种危机时刻时候的一个好,要胜过平日里的一百个一千个好。多尔衮毕竟也是个俗人,也有正常的慈父之情,他能有这样地态度变化,也没有什么好意外的。我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