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山公司野蛮成长-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摸着天”杜迁说:“我们俩混迹江湖多年,黑话还是懂的。”
王伦说:“江湖自然有江湖的黑话。但对于经营企业而言,还有另外一种黑话,我把它叫做管理学黑话。什么是黑话呢?就是表面上说的是一个意思,而其实是另外一个意思,局外人听不懂,所以称之为黑话。管理学黑话比之江湖黑话,又别有一番趣味,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学问高深得很呢!”
杜迁愣了一愣,又问道:“那么,柴大官人说林冲忠厚老实,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王伦解释说:“柴大官人说林冲忠厚老实,其实是说他很需要这份工作。你们想想看,林冲何等英雄人物,一怒之下,连殿帅府都不放在眼里,怎么会忠厚老实呢?现在,林冲需要不需要工作是一码事,我们敢不敢录用林冲又是一码事。”
“云里金刚”宋万听明白了:“说来说去,王总是容不下比自己能力强的下属啊!”
王伦倏地脸红了,半晌才辩解道:“没错,我是容不下比自己能力强的下属,可我这样做是有理由的。”他举例说,阳谷县有一个武大郎,开了一间炊饼店,生意好得不行。生意一好,就忙得不可开交,决定招聘两名伙计。消息传出,应聘者云集。只是,大家看完招聘启事后都扫兴而去。原来,招聘启事上第一条就赫然写着:身高不得高于武大郎。王伦问道:“二位想想,武大郎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呢?”
杜迁、宋万问:“为什么?”
王伦说:“那武大郎被人唤作‘三寸丁谷树皮’,你们二位却是‘摸着天’和‘云里金刚’,两相比较,好似侏儒之比巨人。世界上有哪个侏儒老板敢于聘用你们这样的巨人员工呢?”
杜迁、宋万有些懂了。
王伦继续说道:“王某的胸怀,绝非武大郎所能比拟。我就很愿意跟你们这样的巨人朋友共同创业。但是,林冲跟你们不一样啊,他不是个头的问题,而是智商的问题。无论我如何胸怀宽广,又怎么敢于聘用一个智商和武艺都很高强的员工呢?商场也罢,职场也罢,讲的是斗智斗勇。论斗智不如他,论斗勇不如他,他还能听从我们的领导吗?因此,我们的处境,比武大郎还要凶险,我怎么能够不设防呢?”
杜迁、宋万这才恍然大悟:还是王老板有见识,宁与傻大个为伍,不与聪明人相拼,具有防微杜渐的现实主义精神。可怜林冲的求职之路,在柳暗花明之后,忽然又变得山重水复起来。
第10节 武大郎兵法的三种招式
“摸着天”杜迁说:“王总深谋远虑,我们俩自然是万分敬仰!可是,人家林冲既然来了,你又准备如何应对呢?”
王伦想了想,沉吟着说:“倒也是个难题。不过,我这里自有道理。”他自以为深得武大郎管理智慧的精髓,只需三招武大郎兵法,便能够把林冲置于他的股掌之中。这三招武大郎兵法分别是:
第一招:谢绝入内。这是我武大郎的地盘,决不容许任何危险分子入内。这一招的妙处,就如同猴王用尿液画地盘似的,也算是一种很原始的管理技术了。
第二招:设置入职障碍。如果求职者非要入内,我就给他设置一些高难度的入职条件,让他望而却步,知难而退。
第三招:设法让求职者显得低能。但凡人才被看做低能,便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满怀羞愤地离去;要么只能低下他高贵的头,服服帖帖地听从调遣。
“第一招对林冲恐怕没有什么作用。”宋万说,“以林冲那样真诚的求职态度,是很难被拒绝的!”
“第二招也很玄。”杜迁说,“天下之大,人才层出,总会有人符合你既定的入职条件。也许这个人,恰好就是这个‘豹子头’林冲。”
“至于第三招……”宋万奇怪地问,“人家本来就高能,你如何让他变得低能呢?”
王伦神秘莫测地反问道:“有一根木棍,不许把它折断,请问还可以用别的办法让它变短吗?”杜迁、宋万面面相觑,不能回答。王伦的答案是:用另一根更长的木棍和它相比,让它显得更短。
“同样的道理,在一些困难的工作面前,也可以让一个优秀的人才显得低能。”王伦自鸣得意地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杜迁听了,不由得感叹道:“武大郎兵法果然奥妙无穷,佩服啊,佩服!”
约摸一刻钟后,王伦回到会客厅,与林冲亲切交谈。他满脸诚恳地看着林冲,说:“我刚才跟公司管理层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梁山泊的庙小,唯恐耽误了林教头的前程。所以,林教头不妨再设宏图,另选一家大公司入职为好。当然,你千里迢迢前来投奔,想来也花费了不少盘缠,这往来的花费银两,就由我来给你报销了吧!”
林冲涨红着脸,回答说:“王总,我今天来投奔梁山,一方面是为了安身立命,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能够为梁山作出一些贡献,决不是为了银两花费而来。请王总看在柴大官人的情面上,收下我吧!”
武大郎兵法第一招落空了,王伦老谋深算,紧接着使出第二招。他一脸爱莫能助的表情,说:“不是我不讲情面,也不是我不爱惜人才。可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梁山公司虽然庙小,也有既定的招聘制度。林教头的才学和人品虽然让我赞赏,可惜不符合我们公司录用人才的条件。我身为老总,总不能带头破坏规矩吧?”
林冲问:“都有哪些条件,您说来听听?”
王伦便吩咐小厮拿来一叠文件,递给林冲。林冲看时,上面写着“因企业发展,需要招聘集团公司营销总监、事业部经理、办公室文员……”云云。再往下看,便是各职位的任职条件说明。王伦说:“第一条你就不符合。应聘者必须有梁山地区的当地户口,你有吗?”
林冲说:“我只听说大城市和经济特区招聘需要当地户口,没想到梁山泊水乡也有这样的规定。那,第二条呢?”
王伦说:“第二条,必须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
林冲问:“为什么?”
王伦说:“你没看见现在的就业形式吗?专科生、本科生多得就像老玉米,捡都捡不完,连厕所收费员都揣着大学文凭哩!梁山公司好歹也是一家知名企业,为了公司的形象,非得硕士学位不可。”
林冲愣了一愣,又问:“那,第三条呢?”
王伦说:“第三条,年龄35岁以下,未婚。”
林冲问:“还有第四条吗?”
王伦笑了一笑,说:“当然还有。但是,只要你能够达到这三个条件,我就破格录用你。在经过了试用期之后,你就可以享受梁山公司正式员工待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如何?”
林冲一下子给难住了,只好起身告辞。
王伦望着他的背影,得意地笑了。
谁知,三天之后,林冲又回来了。找工作不容易,他不愿意轻言放弃。他带来了居民身份证、学位证书和未婚证明,完全符合王伦给出的三个条件。他是怎么做到的?很简单,你只需要按照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给假证公司打一个电话就解决了。林冲找的这个假证公司,可是“圣手书生”萧让创办的,历史悠久,信誉卓著。
王伦无可奈何,只得与林冲签订了《劳务试用合同》。合同的第一条规定,试用期员工必须在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天之内实现第一笔销售。这是王伦使出的武大郎兵法第三招,他要让大名鼎鼎的“豹子头”林冲变得低能起来。
“有销售业绩,自然有你的业务提成。如果没有,公司也不能白养闲人。”王伦很严肃地对林冲说。
第11节 给你三天试用期
“云里金刚”宋万还是有些担心,说:“也许这林冲还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三天的试用期转瞬即逝,他若通过考核,岂不是枉费了王总的一番苦心?”
王伦微微笑道:“你不知道试用期的妙处。这试用期不仅可以用来甄别合格的人才,还能让众多人才在试用期免费为公司作贡献。至于合不合格的问题,那毕竟是我的格,是我在掌握这个格的标准,得由我说了算。”
宋万奇怪地问:“公司不是已经与林冲达成了协议吗?只要他三天之内实现第一笔销售,便可成为公司的签约员工。难道你还能单方面更改既定的协议不成?”
王伦解释说:“林冲作为一个新员工,想要在三天之内实现第一笔销售,是不容易的。他若知难而退,我便达到了第一个目的,也就是拒他于公司的大门之外。他若通过考核,我便达到了第二个目的,让他为公司作出了贡献。即便他通过考核成为公司的签约员工,我还可以继续用新的业绩考核标准要求他,这样他就永远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么,知难而退;要么,继续为公司作贡献。”
宋万咂了砸舌头,说:“王总果然高招!只是这么做,到底有失公平吧?”
王伦又是微微一笑,说:“公司与其雇用的员工之间,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我可以选择你,你也可以选择我,怎么会有失公平呢?”
林冲现在的职务是公司第三事业部经理。第一事业部和第二事业部的经理,则分别由副总经理杜迁和副总经理宋万兼任。还有一个市场信息中心,由“旱地忽律”朱贵负责。从组织结构上看,林冲担任的是公司中层管理干部的重要角色,而事实上却是一个要人没人、要权没权的空头司令。
公司又特意为林冲布置了办公室,并且印制了精美的名片。在办公室的墙上,则张贴着老板王伦亲自撰写的标语。标语一曰:“如果你是人才,那就贡献出你的才智。如果你没有才智,那就贡献出你的勤劳。如果你既没有才智又不愿意勤劳,那就请你快点离开。”标语二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第一天早上,林冲坐在办公室里,看一看墙上的标语,再看一看自己的名片,心想:“这‘白衣秀士’果然厉害,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文字来,激励大伙儿为他作贡献。还真是一个做老板的料!”
他在那里正琢磨着哩,没想到老板王伦来得也早,“嘭嘭嘭”敲门进来,一副关怀状地问道:“林教头—喔,不—林经理,你看看,还需要我为你准备一些什么办公用品吗?”
林冲慌忙站了起来,回答说:“不用啦!工作条件要向低标准看齐,工作绩效要向高标准看齐。我在考虑,怎么有效地开展工作哩!”
王伦点了点头。林冲诚惶诚恐的模样,证明他的武大郎兵法正在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他亲切地告诫林冲说:“公司提供给你的,其实是一个创业的平台。从表面上看,你是公司的员工,而事实上你是公司内部的一个二级老板。你完全可以把第三事业部看做你的企业,你甚至可以免费得到公司在产品、物流、财务和商业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你看,不需要投资一分钱就可以做老板,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希望你好好珍惜,不要辜负了柴大官人对你的推荐。”
林冲只好感激涕零地回答说:“多谢王总教导,林冲一定竭尽全力,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为公司、也为自己创造出最佳的业绩。”
祖花先生曰:
本章节选料于《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自此便进入了我对职场沉浮中个体的描摹。正如我在小说中说到的那样,读者们很容易联想起20世纪90年代之初公务员们纷纷“下海”的场面。
何谓“下海”耶?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