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袁氏当国 >

第46部分

袁氏当国-第46部分

小说: 袁氏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力辩其非,驯至舌敝唇焦,满头大汗,数小时不得解围,云云。
  【笔者附注】关于这一段氏拒绝黄袍的故事,笔者所根据的,除多种第一二手史料之外,耳闻之于若干口述史料,盖笔者幼年便曾在‘皖系’的眷村中长大。先高曾祖均系淮军将领。与段佩统领,原属一支。先祖均平公民初曾在北京居住,先叔祖伯平且曾任安福议会的议员。父执辈亦多在北京上学,更与皖系要员,乃至段氏之左右手,王揖唐等有亲戚关系。王揖原名王志洋,进士及第后,西太后恶其名,乃赐名王赓,自号揖唐,终以字行。王原为我乡合肥的穷秀才,升斗不继。因与先祖为童年至交,乃由先祖聘请为我家塾师。先父叔姑姨辈,多是他的学生。其人青年苦学,先祖敬其诗文,曾一反三代之抗议,与王结为儿女亲家。并大力资助其参加乡试与会试。在我家课读六年之久,不意王竟连科及第,并乘机赴日本留学,回国再中留学生特科进士。以双重科甲资格入仕,宦途畅通,在清末民初,迭任中枢要职。迨段祺瑞由国务卿,复建国务院时,揖唐出任内务总长,如在清末便是吏部尚书。国共两党政权中的内政部长。因此在当时权倾一时的皖系之中,王与徐树铮,并为段祺瑞一文一武的两大心腹。对北京当时的政治掌故,正确无误的大道消息(不是‘小道消息’),皖系上下,真是无有不知者。笔者幼年即嗜史成癖。当年从长辈口中所听所闻,终身难忘,及长治民国史,广采可信史料验之不误始敢慎重下笔也。(本篇所用著述史料,包括哥伦比亚大竹孚编纂之‘民国民人传’;陶菊隐著“督军团传‘,后改编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黄征等著“段祺瑞与皖系军阀‘;章伯锋、李宗一主编之史料丛书,’北洋军阀一九一二─一九二八‘,等新旧史书。)
  ‘北洋系’是何种怪物
  不过话说回头,这批翎顶辉煌的大员、北洋军阀,所隶属的‘北洋系’,究竟是何种怪物?这儿我们倒稍有厘清的必要。因为日月推移,去古渐远,当年老辈的口头禅,什么北洋政府、北洋军阀、北洋系等等,可说是无人不知也。前辈史家如细加解释,就难免画蛇添足。但是时至二十一世纪,吾人仍然开口北洋,闭口北洋,而不稍加诠释,一般读者就不知所云了。
  所谓‘北洋’,原从清末官制,所谓‘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开始的。清制无宰相,各省拥有实权的封疆大吏,以接近京畿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最为尊贵。清末重臣,曾国藩、李鸿章,都曾任此职,权倾一时,成为大清帝国的实际宰相。庚子事变后,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任上活活累死。弥留时在病榻上修‘遗折’,保谏袁世凯继任此要职。
  袁世凯于一九○一年底出任此职,至西太后死前一年(一九○七),她深恐这位权相,在她死后无人可以驾驭,乃把袁氏明升暗降,调任军机大臣,去其实权。迨两宫同逝,摄政王诛袁未遂,只把他开缺回籍,但袁在北洋大臣任内,羽翼已成。而继任的满族亲贵又过度颟顸,因此袁在北洋任内的文武旧属(包括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等文武官僚),暗中仍听命于袁。迨武昌乱起,袁氏应诏复职。他原有北洋任内的文武班底,虾兵蟹将,一时随之俱起。这就是后来民国政坛上所谓‘北洋系’的原始核心了。
  迨袁世凯做了民国总统,成为一人独断的大独裁者,他这个核心就开始膨胀了。首先加入袁党的,便是支持辛亥首义的各省咨议局的成员,和由他们推选的各省代表,和国会议员。这些人多半是康梁保皇党的同路人。大清帝国崩溃时,墙倒众人推,他们原是和国民党合流的。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若辈与有功焉。
  迨南北和议粗成,袁氏代孙为临时大总统,他的老班底,和很多原是革命党员的政客,分别为各自的利害,组织了无数小‘党派’,据吾友张玉法院士的统计,民初大小政党,多至三百个以上(见张著“民国初年的政党‘)。大小政客或分或合,以便在内阁和国会中争权。其中最有实力的袁氏之党,如掌握当时全国铁道,和交通银行的梁士诒为首的老’交通系‘,和一些原是革命党,和保皇党合流的若干较大的小党派成员,甚至包括副总统黎元洪,也就逐渐倒向袁党,成为北洋系的新政客了。
  更不堪设想的,则是拥袁称帝的‘筹安会’的成员和赞助者,竟有一大部分为老革命党员也。其时他们也可算是北洋系的头面人物了。他们底第一号头头杨度,晚年曾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举一反三,读者就可以了解到当年北洋系政客之复杂了吧!
  等到民初新成立的‘国民党’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走向国会独裁的趋向时,异党政客乃毁党造党,重行组合,成立‘进步党’以为因应。国民党当时名义上的党魁虽是孙中山,而志在组织‘责任内阁’的实际领袖,则为宋教仁。进步党作为他们的反对党,在梁启超、汤化龙等率领之下,也就亦步亦趋的走向拥袁方向,甚至成为袁氏老北洋系的新细胞。也可说是北洋系的外围吧!‘研究系’、‘政学系’也是北洋外围袁氏称帝时,汤化龙、梁启超虽也加入护国军阵营,反对帝制,但是袁世凯一旦死亡,民元旧约法,旧国会一时俱复,汤梁等旧进步党政客,乃另组其‘研究系’(原名‘宪法研究会’),加入拥段行列,成为段氏北洋系的新伙伴。
  不特此也。在二次革命后,孙袁固然绝裂,国会里的国民党,却依然合法存在,并曾参加票选袁氏为正式大总统,其后才遭走狗之烹。然随孙而去的国民党,却也发生分裂。当孙氏开始组织其‘中华革命党’(一九一四),突出其个人独裁的企图时,反孙的民主派党员,乃自组其‘欧事研究会’(研究欧洲大战)以为对抗。迨袁氏死亡,旧国会恢复,这组老国民党员,如张耀曾、谷钟秀、李根源、杨永泰、黄郛等人,乃在北京另组个‘政学系’来与直皖两系新老政客相表里,变成一支新兴而有力的北洋系边缘政客。
  且看黄郛(一八八○─一九三六),二次革命时,他本是头颅有价的孙文死党,名列袁世凯通缉名单的首要之一。此时返京参加政学系,与北洋派合作,最后曾在北京政府中做过‘摄政内阁’的‘国务总理’,成为中国临时的国家元首呢。(参见笔者另篇‘政学系探源’,原载于‘海外论坛’,重刊于‘传记文学’六十三卷六期。)
  【笔者附注】黄郛是国民党先烈陈英士的盟弟,蒋介石的盟兄。‘二次革命’后,他们都是逃亡海外、袁政府悬赏有价的通缉犯。迨袁氏死后,通辑解除,他们这些职业革命家,又纷纷返国图谋在新政坛另觅出路。据黄郛夫人沈亦云女士告我,说:那时党人回国,另谋出路,‘有办法的’,都纷纷前往首都北京,见机行事。‘没办法的’,则只有南下广州去依附孙中山,暂时栖身。显然的,黄郛是属于‘有办法的’一群。去了首都北京,黄郛后来在北京政府中的崛起,原是从参加‘政学系’,作了皖系大总统徐世昌手下的红人。渐次攀缘入阁。但是他底国民党的老背景,使他又变成有‘倒戈将军’之称的直系军头冯玉祥的密友。当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一九二四),冯玉祥‘倒戈’回师占领北京,直系政权垮台,总统曹锟被迫去职,直系内阁总理顾维钧化装潜逃,国家无主,黄郛乃奉命组织‘摄政内阁’,做了一阵短命的国家元首。此即黄夫人所说的‘有办法的’实际意义吧!举一反三,所以笔者曾一直劝告同行治史者和读史者,评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可以‘现时观念’(present…mindedness),妄评古人。黄夫人底‘有办法’、‘没办法’的观察,说的那一时代的话。至于国共两党来都建立了各自的政权,把孙中山颂扬成国父。那时代的人,无从预见也。他们眼光中的广东元帅府,只是一个灰溜溜的政治儿戏而已,为‘有办法的’人,所不屑一顾也。
  当我在三十多年之后,把冯玉祥和黄郛合营的这次‘苦搭打’的内幕,告诉了当年的受害人顾维钧先生时,顾大笑,并以他不常有的中英双语,告我说:“想不到黄太太那时也是个accomplice(共犯)。‘我又说:”黄夫人说您那时是化装成一位美妇人逃走的呢!’顾微笑说:“她在胡说。‘他二人那时都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口述史计划,不时碰面说笑。而我却是他们两方面的共同助理,所以也时常参加他们说笑。
  总之,民初的游离政客,摇摇晃晃,纷纷合合,一共组织了三百多个党派。吾人读通史,但须知其来龙去脉节要而掌握之。细枝末节,就留待专著以述其详了。所以笔者不揣浅薄,也就把民初政党浓缩成半页故事如上。这半纸之论,希望能帮助一般读者了解,何谓‘北洋系’这个笼统的概念就好了。
  兼论袁世凯 汪精卫之覆辙
  读者贤达,如略窥上述北洋系的来龙去脉,便知道它是民国初年掌握中国命脉的最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在袁氏倒行逆施,称帝之前,他对这一集团是可以绝对掌握,并可驱使他们来为人民服务的。不幸他权力太大,自信心又太强,终于滥用其权,来为非作歹,以致一失足成千古恨,终于王纲解纽,全盘崩溃,误国害己,莫此为甚?
  袁世凯在民初的最后失足,其不幸,无独有偶,正与二十二年之后汪精卫在抗战期间所犯的错误,有其异曲同工之处。笔者昔年尝为文,‘论汪精卫的十大错误’,认为他前九次错误都可以改正,而得到爱护他的全国同胞的宽恕,只是他最后当汉奸这一错误,做得太绝了,无法回头,临终虽幸免于枪决,但是青史无情,汪某就遗臭万年了。
  袁世凯也正是如此。袁氏犯了一生的错误,都有其改正的机会,只有最后的一次,妄想做皇帝的错误,犯得太绝了,无法回头,他就和汪某一样,万年遗臭了。袁氏濒死,终悟前非,乃有‘他害了我’的模糊遗言。此‘他’显然是他的孽子袁克定也。汪氏在敌国弥留时,不知是否亦留有斯言?若有人也‘害’了汪某,则此人应该就是他的恶妇陈璧君了。人世无常,袁汪二人,皆是一代才士能臣,一时之民族英雄也。生而不幸,遭遇到这么一对蠢妻、孽子,以致晚节不保终,而贻臭史策。后之当国贤豪,以史为鉴,可不慎哉?
  大陆上的江主席,现在正在大倡其‘以德治国’的新号召。其实我孔孟之教早有明训。以德治国,应从修身齐家做起。身不修,家不齐,有现成的家教不要,却偏要坚持其马列史毛的斗争之说而不改;更有些领袖人物,迷恋于东邻切腹自杀杀人的靖国神社所传播下流陋习而不悟,一失足,便可能有袁汪二氏的相同下场。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当国者迷,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吾侪升斗小民,虽位卑言轻,然值此文化转型后期,法治民主的前程在望,众志成城,我们要以全民舆论的力量,对领导我们的英雄人物善加规劝,务使他们不再重蹈误国害己的袁汪覆辙才好。这当然是题外之言、一派闲话。
  武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