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参考书-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19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5)
正文 第19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5)
3。牢记目标
明确一下做手头小事的长远目标。每天生活都很充实的人会经常将自己一年甚至若干年以后的形象刻在脑海里。正所谓积少成多,大事不就是若干小事组合而成的吗?没有几个月以后能出书的目标,那每天的写作简直就像苦役;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的目标,那想记住一个个数学公式简直是天方夜谭。讨厌做微不足道的事情时去想想,这些小事到底对你的远大目标有什么帮助,去思考的这件小事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4。觉得自己自私时
使别人幸福,自己才会幸福。这是满足别人而得到的满足,是成就别人而获得的成就,是〃我还能在这世界上留下一些东西〃的喜悦。
地铁里,碰到残障人士来兜售小商品,我往往会敬而远之,心里想〃千万别过来〃。若是那人不识趣,还对我有所期望的话,等待他的多半是拉长的脸和冰冷的后脑勺。在他失望之余,那令人生畏的脸和后脑勺的主人……我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一边嘀咕着〃今天真倒霉……〃,一边在意地环顾四周,生怕在别人眼中读出讥讽。几次这样尴尬的经历后,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改变,尝试去做一些与以前稍有不同的行动。
一天清晨,去市郊公车站的路上,有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跑了过来,说因为赶时间,钱忘带了,找我借点钱买票。知道来意后我马上掏出钱包给他钱。小伙子接过钱连声道谢,然后往车站飞奔而去。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心情舒畅起来。
那天中午,在公司前面看到一个残疾人在卖圆珠笔。产品包装很一般,就两支圆珠笔并排放在盒子里。盒子上写着〃助残基金筹备〃。单价一千元。思索了片刻,从钱包里拿出两千元给他。见他打算找钱,我忙说〃不用了〃,然后转身进了公司。想想这些日子挺奇怪,这样的事情还挺多,心情也不知不觉地好起来。
当然,也不总是心遂人愿。前不久在路上遇见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向我求助。或许因为大脑性瘫痪,他表达意思含混不清,又言语急促。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台阶使他过不了马路,可当时见到他怪异的神情我非常慌张,于是装作没注意,从他身旁溜了过去。因为这事,我那一整天做事都恍恍惚惚。
上班时间,同事过来找我帮忙。本来是我手到擒来的事情,可当时繁忙的我毫不在意地用一句〃我也不清楚〃将他打发走。忙完工作,我想了想这事,心里觉得挺过意不去。从那天以后,他也就不太找我帮忙了。
这些不经意间发生的事,使我知道了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清楚了自己的幸福要与他人分享,领悟了关爱别人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也才明白了这些事要先从自己开始。
阿尔贝特·施韦策(AlbertSchweitzer)博士是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在非洲建立医院,一生都和当地居民同甘共苦,将获奖所得的奖金全部用在医疗建设上。
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夜晚,忽然感到一丝光亮,发现是一个盲人提着灯笼面对面走过来。那人很好奇,停下来问道:
〃你既然什么都看不到,为什么还提着灯笼呢?〃
〃我虽然看不到,但对面的人看到灯笼后就会像您一样,知道走过来的是盲人。〃
使别人幸福的人,他得到的幸福是满足别人而得的满足,是成就别人而获得的成就,是〃我还能在这世界上留下一些东西〃的喜悦。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能再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就别无所求。
对于〃最重要〃方面的问题,托尔斯泰曾在他的短文《皇帝的三个问题》中这样说道:
〃最重要的人是他,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给他做过的事情。记住,最重要的时间是'现在'。'现在'是我们唯一能够支配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是现在与你在一起的人,就在你面前的人。谁知道你将来还会与其他什么人有所联系呢?最重要的事情是使你身边的那个人快乐,只有这才是生活的追求。〃
◆觉得自己自私时
表现为
√在地铁里或者大街上见到乞讨的人没给过一分钱。
正文 第20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6)
正文 第20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6)
√觉得不理睬来办公室推销的学生或商贩,是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
√总是担心无法达到这个月的存款目标。
√总是为家人生活和养老保障担忧,只对股票和理财这些与钱打交道的书感兴趣。
解决办法
1。要承认自己的自私
人都是自私的。觉得自己自私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地受到良心的责备。这时候就要承认这一点,然后以这种平常心为基础,逐步树立信心,更有意义、更加健康地去生活。
2。转变待人的态度
〃如果有人向我求助,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
其实,帮助通常不需要太多金钱,而更多的需要是一点诚意或者行动。既然是助人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就可以了。试着去转变对待别人的态度。有了一两次这样的经历后,心情自然会好起来,而自己也会更加肯定自己的做法。
3。找回自信
人际交往过程中信心不足时,在家庭负担的沉重压力下喘不过气时,在竞争中不希望输给别人时,自私的念头有强化倾向。人是通过听说读写这样潜移默化的学习逐步地成长起来。那么就要下定决心,通过努力使自己独立学习和成长,在道德上恢复健康,并把这作为找回自信的机会。有了把握住未来的自信,这时候自私也就自然消失了。
5。陷入习惯误区时
出现习惯误区多数是因为做同一件事的时间太久。在工作中,每个职业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陷入情绪的低潮期。这并非能力不足造成的,主要是心态造成的,是没有了〃像开始一样〃的工作态度。
大学生:〃只要能够进公司就万事大吉了。〃
上班族:〃怎么着都行,只要不再去上班。〃
大学生:〃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下海去做生意,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
上班族:〃最羡慕那些撂下辞职信,扬长而去,投入商海的人了。〃
上面的对话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当今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只要家里有快要毕业的孩子,那找到工作简直比过节还令人兴奋。对父母来说,这甚至比结婚更加重要,仿佛进了公司就什么梦想都能实现了。如果仅凭这样的热情开始职场生活,那不用一年就会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进而坐立不安,四处张望。再过两年就开始张口闭口地念叨〃不上班就好〃了。
仅仅抱着那种急切的希望,那么即使就业了也不会一帆风顺。同样,辞职以后开创自己的事业也不会一马平川。之所以觉得其他地方好,不过是对现在自己的生活不满,而这种人不论做什么都会有同样的不满。因为职场难熬而放弃工作,去开创自己事业的人就一定能忠于他的事业并从中得到满足吗?大多数答案是否定的。
关键在于态度。在我们身边,有的人即使工作再困难也能给自己信心,保持良好心态,不断提高自我,在工作中屡创佳绩;有的人即使工作再清闲也要一边对待遇、工作环境等不满意的地方指指点点,一边左顾右盼地去寻找心目中更好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就能决定未来事业的成败吗?对现在的工作不积极,就算改做其他行业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俗话说:〃别人的饼总是显得更大。〃有这样想法的人,拿着再大的饼也不会觉得大,总是对别人的饼虎视眈眈。从来不去考虑自己拥有了多少,也从来不去考虑他所拥有的能否使他过得幸福,所以他们永远也进不了幸福的大门。
〃要是钱再多点,我就捐给社会……〃
〃个子再高点就能当上运动员了……〃
〃如果让我晋升,我肯定会干得很出色……〃
〃我要是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那还不拉出去满世界炫耀……〃
〃只要换掉我们的组长,就能把项目好好推进一下……〃
〃要是再稍微轻松点我就有空去读书了……〃
说这些话的人,他们的愿望永远也实现不了。他们〃如果……的话〃的假设是不会成真的。退一步说,就算真的实现,到时又会出现新的〃如果〃。那些说到时候把项目向前推进的人,他们心里其实根本没有完整的规划,就算有思路,也缺乏实现的勇气和信心,不然规划的项目早就应该在实施中了。
正文 第21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7)
正文 第21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7)
《近思录》里有这样一句话:
〃欲望强大的人不是真正的强大,真正的强者不屈服于欲望。〃
真正的强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他知道如果现在无法忠实地做一件事,就算换了环境结果也是一样的。
从现在开始忘掉〃如果……的话〃的假设吧。那些只不过是借口,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丝毫帮助。不妨用下面这些想法来代替,看看效果会怎样:
〃现在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算工作了也不能施展才学,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
〃连这样的困难都忍受不了,就算辞职后去创业也注定会失败。一定要鼓起勇气,渡过难关。〃
有时〃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陷入习惯误区时
表现为
√每次做事的方法都一样。
√总是墨守成规,尽量回避风险。
√没有什么新鲜的话题供朋友之间消遣。
√从事同样的工作两年以上,没有意识到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解决办法
1。改变位置
出现习惯误区多数是因为做同一件事的时间太久。所以,即便在同一家公司也要有意识地去尝试不同的体验。
2。改变方法
无论如何,自己有干劲时,不要死板地循规蹈矩,试着改变一下环境或者工作方法反而会收到奇效,会获得不一样的心情,所面对的一切会更新鲜,视野也就开阔起来。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不墨守成规,有意识地避开前人总结和现在流行的理论方法,另辟蹊径。当然,试图改变总要遇到阻力,这无法避免。其中需要磨合和雕琢,完成这个过程就需要冒一定的风险。
3。摆脱标杆管理
探究别人的工作方式比学习具体的工作方法意义更深远。就我而言,不喜欢按部就班,效仿别人的样子去工作,如此一来他们的言行也就不会给我带来多大刺激。与此同时,我更关注他们奇思妙想背后的原动力,那种行事的理念。不要学习具体的工作方法,而要去追求思维创新。
6。对制定计划感到疲惫时
人活着就免不了会出现缺乏动力从而想抛弃一切的现象。所以,拥有持之以恒地管理自我的独特方法非常重要。而这种精神动力会推动人们跨越肉体的束缚,得到永恒的生命。
有个朋友正在准备信息处理技术的等级考试,而他又有工作,所以就不得不一边上班,一边学习。由于不是计算机专业,学习起来难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