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谷大师所住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上多珍贵草药,有利于人摄之养生,故而得名。梁朝时武帝曾于栖霞山开凿千佛岭,后来日渐荒废。云谷大师爱其环境幽深,入山修行。后来云谷禅师名声不胫而走,声震金陵。在当地名流和官员们的助益下,栖霞道场得以恢复。以后的栖霞寺也成为东南古刹,名动一方。
云谷大师此时却隐居于栖霞山深处一个叫“天开岩”的地方,一如既往的清修,对待大众往往以参话头来接引,遇到前来拜访者,往往丢一蒲团请其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种公案在后期禅宗留存的大量语录中屡见不鲜。如问的最多的有“何为佛祖西来意”、“所传之法为何”等。就如同学生追问老师什么是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其实是拘泥于答案本身。《金刚经》正是教人要扫相破执,《六祖坛经》中南宗禅的思想也是要明心见性。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禅宗哲学是引导人去全面整体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而非停留于表面。所以佛家让人要无分别心,不起心动念分别,直视事物本来面目。将生命回归到“父母未生前”的湛然空寂,老子《道德经》中也有相类似的思想存在。
了凡先生去参访云谷禅师,由于心如死灰,了无生趣,所以他与云谷禅师在一间房间里相对而坐,接连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也未曾说过一句话,颇似禅家所说的“不倒单”,仿佛有着高深的道行。
了凡先生之所以在燕都能终日静坐,此时又能三昼夜不合眼,可以推论他于静坐上是修学有年的,加之在认识云谷禅师之后,又精研天台禅定之学,以至后来总结自己的心得著成《静坐要诀》一书。该书分为《辨志篇第一》、《豫行篇第二》、《修证篇第三》、《调息篇第四》、《遣欲篇第五》和《广爱篇第六》。《辨志篇第一》中说要学静坐,先要认清自己的动机:如果是为名闻利养,那就种下地狱的因;为聪明胜人,那就种阿修罗的因;为畏苦报,那就种人天的因;为疾得涅,那就种小乘的因。所以最好是为了普度众生而静坐。《豫行篇第二》中说要使静坐达到各种禅定成就,首先是要能持戒,使身心清净,罪业消除,如果只因自感恶业深重而自暴自弃,则可以从观心入手,了解此心毕竟空寂,一切诸罪,根本性空。可以发起大悲心,代一切众生忏悔无量无边重罪,还可以从《华严经》的观点求身心不可得,则戒亦不可得而不住于戒。《修证篇第三》除了介绍一般静坐要领外,提到静中种种奇特光景都要识破。《调息篇第四》简明扼要地描述了修行的次第。《遣欲篇第五》介绍了不净观。《广爱篇第六》则绍述了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一为慈无量心,即能与乐之心。二是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三喜无量心,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之心。四舍无量心,如上述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
※※※
※※※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①,只为妄念相缠耳②。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注释】
①圣者:圣人。《中庸·素隐章》:“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意思是,君子始终依靠中庸之道,即使避开人世,不为人所知,也一点不懊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②妄念:虚妄的意念。佛教意为凡夫贪着六尘境界的心。
【译文】
云谷禅师问我说:“普通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贤之人,都只因有过分的贪念纠缠。你坐了三天,却没有起一丝贪念,这是什么缘故呢?”
【点评】
云谷禅师对此颇为惊异,认为了凡先生悟性极高,定力非凡。于是便问道:“凡夫俗子们之所以不能成佛称圣,就是因为妄想、了别、执着等念头纠缠于心,无法止定,而你在这里整整静坐了三天三夜,不见你起心动念,这是什么原因呢?”所以佛陀可以是圣人,圣人即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以及事物的因果道理通达明了的人。佛教称释迦牟尼为“觉者”,就是觉悟了的人,佛陀觉悟了万法无自性,从缘而起。觉悟了生死轮转不息,截断生死之流,而实无生灭。佛陀是以智慧得解脱的觉悟了的人,是人而非神。凡夫对于宇宙人生是迷误的,佛教提倡觉悟人生、智慧了脱。儒家也强调内圣外王,但儒家也不轻言称圣。孔子就很谦逊,他的弟子子贡在他生前称赞他是“固天纵之将圣”(《论语·子罕》),说上天注定要孔子成为圣人,孔子却否认这种说法。孔子罕言圣,也轻易不称人以仁,《论语·公冶长》中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冉求、公西赤有没有仁德。孔子说仲由可以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但至于他有没有仁德不知道,“由也,千乘之国,可使其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冉求可以做千户人口的县长、百辆兵车大夫的总管,但有没有仁德不晓得,“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公西赤可以穿着礼服立于朝廷之上接待外宾,办理交涉,至于他有没有仁德也不晓得,“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可见孔子对其弟子一一加以褒扬和点评之后,对于是否可以称仁这一点还是谨慎和缄默的。因为成为圣人是要对内心进行修炼的事情,绝非外在技能或技艺达到多高超的水准的问题。
佛教认为妄念即是虚妄不实的心念,亦即无明或迷妄之执念。此系因凡夫心生迷误,不知一切法的真实之义,内心时时刻刻遍计构画、颠倒妄想,产生迷误虚妄情境,生出错误思考和心念。据《大乘起信论》载,此妄念能搅动平等之真如海,而现出万象差别之波浪,若能远离,则得入觉悟之境界。所以说妄念是我们心中不断升起和牵扯的念头。念念不断、烦恼无尽。如果能追溯到烦恼妄念产生的源头,我们定会会心而笑,因为原本是空无一物,庸人自扰之。
※※※
※※※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①,即要妄想②,亦无可妄想。”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③。”
【注释】
①定数:一定的气数、命运。谓人生世事的吉凶祸福皆由天命或某种不可知的力量所决定。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宁前愚而后智,先非而终是?将荣悴有定数,天命有至极而谬生妍媸?”
②妄想:不切实际的打算。
③凡夫:佛教认为,迷惑事理和流转生死的平常人为“凡夫”。
【译文】
我说:“我被孔先生算定了一生,生与死、得意与失意,都各有天定,即使想要妄想,也没有什么可以妄想的。”云谷禅师说:“我把你当作豪杰来对待,你原来却只不过是凡夫俗子。”
【点评】
了凡先生说,自己的命运已经被孔先生所推算论定,一生的得意和失落乃至生死大事,都有了定数,且二十年来没有丝毫差错,起心动念岂非枉然。生死问题历来是世人思索的问题。《六祖坛经》中五祖弘忍曾经谓其门人“世人生死事大”,并让他们运用般若智慧观照自我本性,作偈了脱生死,并有了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以及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两首名偈。一旦连生死都已算定,那生命也就失去了很多意味。了凡先生已经被算定在五十三岁时终了此生,一生平平淡淡、没有过失,为命所缚,不得半点自在,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凡夫。
因为了凡先生能三天三夜不动妄念,云谷禅师以为他是智慧了脱了的,所以云谷禅师笑道:“我原本将你认定为豪杰丈夫,却没想到原来是个凡夫俗子。”佛教中的丈夫指勇进正道修行不退者。人中之最胜者为丈夫。佛身所具之三十二相,即称大丈夫相,或大人相。佛乃人中之雄,故亦称大丈夫。“调御丈夫”即是佛的十号之一,意指可化导一切丈夫的调御师。调御一切可度之丈夫,使他们发心修道。凡夫则是没有悟道的人,《六祖坛经》中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是凡夫还是做佛、做豪杰丈夫,都在一念之间,即看是否能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所以凡夫也能成为豪杰,豪杰也会沦为凡夫。《六祖坛经》中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则有无边无量罪。”六祖慧能初见五祖弘忍时,身穿少数民族的衣服、目不识丁,被人目为“獠”,但恰恰是这样的一个还未出家,且在马棚舂米的人却从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在见地上胜出当时的上座师神秀,最终继承衣钵,成为六祖,弘化一方。
※※※
※※※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①,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注释】
①心:这个“心”是妄想心。佛教所说的“妄想心”与“妄念”、“妄执”等同义。“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
【译文】
我问他原因,他说:“人都不可能没有妄想之心,于是终究被天地所束缚,那怎么能没有定数呢?但是只是凡人有定数;最好的人,定数本来无法拘束他;非常坏的人,定数也仍然拘束不住他。你二十年来的生活,都被孔先生算定,没有一丝一毫的更动,岂不是一个凡夫俗子!”
【点评】
对于云谷禅师的讥笑,了凡先生忙问其故。云谷禅师说:人不能没有妄想心,人无法避免自己起心动念,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去分别诸法之相。由于心的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产生谬误的分别。《楞伽经》中说:“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又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人心念的妄想实在是作茧自缚,辗转生成无量无边烦恼,反而使得原本清净的心性陷入命运的流转,为命运所拘。怎样才能使得自己不囿于定数?其实只有平凡庸碌的人才会被生命定数拘束住而无法超越。没有妄念的人堪称英雄豪杰,他们是能超越命运的。正如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等,有善恶等级之别。众生由其未尽之业,故于六道中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称为六道轮回。而佛陀是智慧解脱,跳出六道轮回的。
云谷禅师接着说:极善的人,福德随其行善而日渐增长,所以他的命运就不是定数;极恶的人,其原本可能有的福德反而随着他的造恶而日趋折损,所以他的命运也不能被算定,这一切都要看他们的造业。而了凡先生自从被孔先生算定命数以后,二十年来完全没有做任何努力而为命运所拘,不曾转动命运丝毫,实为命数所转。说到这个“转”字,《六祖坛经》中有一段记载可以给我们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提供一些启迪,说唐代有位僧人名号法达,七岁出家,常常念诵《法华经》,已经念诵《法华经》三千部。于是便来参访六祖慧能,态度十分傲慢和自负,而慧能大师却一语点破他,说他是“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法达顿然悔悟,感激悲泣,知道自己从过去到现在实在是没有转动《法华经》,而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