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侨魏蔚檬У耐臣苹蚴峭度氡Φ氖克鼙硎尽U馐堑戮诜侵拮詈蟮囊换鳎缢撬兰疲窃谖颐堑氖盗θ找媲看蠖顾遣豢赡芑竦檬だ埃亲詈笠淮稳∈さ幕帷�
6月份英国人战争失利的时候,英美正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因此,丘吉尔、罗斯福及其部属能立刻研究需要采取的联合应急措施。这是英国人的大幸,由于美国租借法大规模的援助,亚历山大不再象韦维尔、奥金莱克那样苦于缺少武器和车辆。他特别赞赏他得到的三百多辆备有转动炮塔和七十五毫米大炮的“谢尔曼”中型坦克:“我们第一次得到在装甲、武器、性能方面同德国非洲部队最好的坦克相等的一种坦克。”
丘吉尔在访问埃及时,曾渴望在8月或9月对隆美尔打一胜仗,因为美英已计划在11月初入侵北非,先打一次胜仗对于北非的法国人的态度可能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但蒙哥马利于8月19日陈言,他必须有六周的时间才能将第八集团军整顿就绪,并提出以9月底作为发动进攻的暂定日期。这已使丘吉尔失望,而今9月初阿兰…哈勒法一战又需要把整编时间再向后推迟。丘吉尔再度表示失望,不过他最后还是依从了亚历山大所坚持的意见:“在我准备妥当之前发动进攻,纵使不遭灾难,也有失败的危险”,因而一致同意于10月23…24日月盈之夜或其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发动进攻。轴心国军队忙于精心布置他们的地雷阵地和其他防御工事,同时争取增援,但并不十分成功:
许多运载坦克、枪炮、军需和给养的船只,或被击沉,或被迫返航。那些顺利到达港口的船只,也因我方轰炸机对托卜鲁克和班加西造成的严重破坏而卸得很慢;还必须记得,即使是托卜鲁克,它距前线尚有三百五十英里,道路又不堪行。增援的人力……每周平均约为五千人,赶不上病员比率的大幅度增加。也许由于地面部队在沙漠地区的拥挤情况较过去任何时候更为严重,并由于医疗卫生组织工作,特别是意大利军队方面的医疗卫生组织工作不够完善,痢疾、传染性黄疸病等疾病在轴心国军队中非常流行。有些部队的患病人数竟高达他们兵员的百分之二十五。幸而我们自己的医疗工作得力,我们病员的比率没有高出同期的通常情况,也绝不象敌方那样严重,轴心国军队中最重要的一名病员是陆军指挥官。隆美尔自8月以来一直身体不好,并在9月以休假为名,离开北非回德国去了,可是,看来他是无意回来了。
蒙哥马利的计划与以前历次的攻势截然不同,将主攻北面,辅以进攻南面,作为牵制,把敌方兵力拖住在那里。
敌人的战线,可用一扇大门来比喻,北面是铰链所在;推其把手一面,也可将它推开稍许,但不能造成任何严重损害;可是,在它铰链上致命一击,会使敌人的整个战线失据而大门敞开。
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11月
有一条精心设想的迷惑敌人的妙计,用以使敌人误以为主攻方向将在南方,且将在发动真正的主攻之后;这个计谋果然非常成功,直到发动攻势的第四天,敌人才最后集中全力来抵御这一真正的进攻。这次进攻之前,先是重炮轰击,犹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情景。进攻是在10月23日下午10时开始的,到了26日午后,敌人虽然奋力抵抗,但一条十三英里宽、两英里半到五英里深的缺口给打开了,直接威胁敌人的交通中心。蒙哥马利当即休兵两日,以重振队伍,并使敌人特别是意军误以为他已承认败北而不再攻下去了。10月28…29日夜间,进攻重新开始,敌人被诱,以为主攻将北向海边;事实上,主攻是11月1…2日夜间向西面发动的。敌人作战时,无疑了解生死存亡在此一战,因此使出装甲战长期经验的全部韬略。……随着时间的消逝,敌人逐渐被迫后退。敌人损失惨重,非洲部队不再成为在埃及土地上作战的部队了。
11月2日一役是场决战,敌人定必是在当夜决定撤退的。撤退的迹象初见于11月3日晨,其后越来越为明显。……我方空中攻击的全部压力转移到主要公路,一路上已在撤退的车队,首尾相接,行驶缓慢,成了极好的目标。……
11月4日,加扎勒外围一战结束了阿拉曼战役。轴心国军队能够逃脱的不到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一。我们估计敌人死一万人,伤一万五千人;被俘人数在三万以上,其中一万名为德国人。……敌方六百辆坦克中,有四百五十辆丢弃在战场上。……
我方伤亡并不过于严重——死伤和失踪的,共为一万三千五百人,还不到参战人力的百分之八。……就追击敌人而言,这些伤亡无足轻重;11月4日,第八集团军有将近六百辆坦克可投入战场,而德军只有八十辆了。主要问题不在于是否能有足以击溃在逃敌人的强大兵力,而是在于掌握追击速度,不致使供应接济不上。……
这场伟大的战役是个前奏,接着是一连串的胜利,一往无前,直到最后把敌人清除出非洲大陆。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的英美远征军在法属北非登陆之前四天,我们就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了。全世界都知道轴心国遭受到巨大灾难,所以毫无疑问,这种认识影响了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的看法,从而对于协助艾森豪威尔将军完成任务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当7月间轴心国的轻率前进显然已在阿拉曼受阻的时候,(英国)开罗赛马俱乐部的会员们曾请求英国大使向纳哈斯转达“我们对你的万分感激。在近来令人焦虑不安的时刻,你态度坚决,为全国人民和我们树立了榜样,更确切他说,对全国人民和我们是个激励。”这位埃及首相复称:
维护埃及人民的利益,保障他们的权利,使他们不受任何侵害,并鼓舞他们的信心,这些是我必须做到的事。使我高兴的是,埃及人表明他们是有胆识的,有坚定的信心的。他们每个人都意识到,在我们的友邦和盟国——英国——处于困难的时刻,支持它是职责所在。埃及政府和人民以及我本人,无不竭诚提供了一切可能的协助,而这种协助并不违背本国的利益;所以使我自豪的是:每个埃及人在此时刻对于祖国,对于埃及的盟国,都尽了责任。
由于按伊斯兰教历选定9月18日为爱资哈尔大学(公元972年)奠基一千周年纪念日,英埃关系在军事局势处于危机时刻几乎受到一次考验。按照安排,国王法鲁克将在王宫为教师和毕业生,并在校内为一万名学生,举行斋月的晚间开斋。但在最后关头,经宣布这一仪式已“因国王政躬违和而无限期延展”。延期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宫廷和华夫脱党政府之间争夺爱资哈尔大学。该校校长谢赫·穆斯塔法·马拉吉是最得国王法鲁克宠信的顾问之一,政府唯恐在宫廷主办下所拟举行的庆祝仪式会形成反对华夫脱党人的示威。
11月埃及议会开幕时,首相宣读了英国大使的一封来信,宣称,作为对纳哈斯在6月份所提口头意见的答复,英国已授权该大使通知埃及政府,英国政府“将从中斡旋,以求保证埃及代表在直接影响埃及利益的一切和平谈判中具有平等的地位”。信中还补充说,英国政府未经事先同埃及政府协商,决不参加直接影响埃及利益的任何谈判。
第十三章 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独立要求 1939…1942年
“犹太人是具有非凡历史的平凡人”
虽然在1939年第一季度,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叛乱连续不断,有二百四十八人被杀死,但英国人在1938年9月消灭了实质上属于无政府状态的局面以后,已在重振军威。阿拉伯的好战分子濒于力竭失败的局面。他们的政治领导人虽然拒绝了英国1939年5月17日的白皮书,但白皮书所展示的在巴勒斯坦占多数的阿拉伯人十年后将获得独立的前景,却很有可能使温和派同一些极端主义分子分道扬镳。政府在农村中的权威已逐渐恢复。阿拉伯村民开始交出武器。可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把白皮书看作是英国的政策能为暴力和非法行为所动摇的征兆。这时候,犹太复国主义者受到纳粹在整个大德意志境内加紧迫害犹太人的刺激,就要轮到他们来采取行动,发动规模异乎寻常的非法移民。与此同时,一个小而干练的极端主义组织,修正派的伊尔贡…兹瓦伊…卢米(民族军事组织)已进行了多次恐怖行动。巴勒斯坦的犹太民族会议号召所有年在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的犹太男女前往登记,以备紧急时刻服“民族兵役”,并起草了计划,如果政府最后执行白皮书中有关限制犹太移民和购买土地的规定,就进行消极抵抗。委任统治常务委员会于1939年6月给国联的一份报告曾指出,他们“认为白皮书的政策很难说是符合委任统治精神的”,这份报告使犹太复国主义者受到极大的鼓舞。
但在英国对德宣战后,犹太代办处执行委员会就立即发表声明,表示忠诚支持英国。犹太恐怖分子的活动全部停止,前几个月一直在活动的非法广播电台也已停闭。对于已登记为“民族”服役的犹太男女,这时由犹太代办处向英国军事当局建议,把他们送到巴勒斯坦“得到承认的犹太部队”参军:最高服役年龄限制已提高到五十岁,将近9月底登记截止时,登记的人数计男子八万六千人,女子五万人,分别占适龄男女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一和百分之四十二。然而这个建议因别具政治用意而未被英国当局采纳。
阿拉伯人方面,由于几个重要领导人近两年来都不在巴勒斯坦,所以他们对这次战争爆发的反应,也就不是那么带有官方性质,但是当地名流则发表了声明,宣称他们乐于随时协助托管国,阿拉伯报纸也自发地号召当地阿拉伯人支持英国,同时并谴责恐怖活动。虽有迹象表明英国政府曾与巴勒斯坦阿拉伯领导人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进行过谈判,但都一无结果;有关报道因全系来自阿拉伯方面而未经英国官方证实,其可靠程度也就难以估计。据说埃及和伊拉克首相(耶路撒冷的穆夫提已于10月15日离开黎巴嫩,为了使巴格达的政治空气更为自由)曾在巴勒斯坦阿拉伯高级委员会和英国之间斡旋。他们的首要目的是为依然流亡在外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叛乱分子获得大赦,并为此目的劝导阿拉伯高级委员会不妨让白皮书政策经受一次考验。然而,据报道,伊拉克首相曾于11月11日对议会说:
阿拉伯人要求立即建立一个民族政府,而白皮书所定的日期却很遥远。阿拉伯人已经重新作出种种努力以求如愿以偿。我们希望立刻有个结果:关于白皮书中的种种疑点,既有几次声明加以澄清,则在移民问题一经解决之后,英国采取另一办法,在巴勒斯坦创立一个民族政权来平息阿拉伯公众舆论,并不是不可能的。
次日,伊拉克首相来到开罗同埃及首相进行协商。从11月17日《穆克特姆报》的语气来判断,埃及首相似曾劝告不必如此急于求成:“如目前出于一些明显的、重大的原因不能修改白皮书的政策,'英国政府'有权做些事情出来以表明自己的态度”,等等。根据22日《金字塔报》报道,两位首相同英国大使会谈的结果即将转达英国政府和穆夫提;同日,贝鲁特《今日报》报道,阿拉伯人将向英国政府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