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逆风行 作者:潜菠 >

第13部分

逆风行 作者:潜菠-第13部分

小说: 逆风行 作者:潜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子敬并未再追问朱欣,而是示意直堂吏将夏岚与另一名雕版匠人带出来。衙役押着夏岚与之前的证人回到大堂,夏岚脸色惨白,唇忍不住颤抖,那名证人亦是毫无血色。
  陈子敬问:“被告夏岚,对于证人所言,你可有异议?”
  夏岚安静地跪在堂下,颓然开口:“回大人,无异议。”
  看来她已放弃了挣扎,准备认罪了。
  陈子敬手指轻敲,说道:“你且将事情从实招来。”
  夏岚说:“四个月前的大火,让墨香阁损失了许多,墨香阁周转出现困难。墨香阁素来多印名人诗集之类,然今人喜读闲书,购新剧者十有七八,名人诗集问着寥寥。然而短期之内寻人写书实在困难,我便购了几本京中流传的话本,此话本在南方甚少有流传,我便动了盗刻的心思。我与平春县相邻三县的大书商商议好,他们由我处贩书去卖,前日走的那批货是三县中的最后一批。我本想等阁里生意好转了,便停下私刻一事,自己找人写话本刊印。然昨日县衙有人来通传,要我来听审。我情急之下,只想掩盖此事,思来想去,找了平春县内的落魄书生江晓清来顶认话本作者,又嘱咐店内伙计雕版匠人莫要走露口风。然大人明察秋毫,早已看破,事已至此,草民绝不敢再有欺瞒。” 
  陈子敬问:“你向各县运了多少话本?”
  夏岚说:“各县都是七册各定五十本共三百五十本,先行试卖。”
  陈子敬微挑眉:“你们已然卖出多少本?库存多少?”
  夏岚说:“平春县内卖出约四百多本,库存约莫还有四五百本。”
  陈子敬一拍惊堂木:“着捕头带人去墨香阁清点库存,由县丞查阅账本,核对账目。将夏岚、江晓清带入狱中,等查清其余事项再来定夺。原告冯曼芸须在平春县再等候数日。至于其余涉案人等,先行退下。”
  整个案子到此,已然是非常明白清晰了。夏岚还是有些经商头脑的,然而用错了地方。有句话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会抄的,在一个意窃,文学史上意窃之事不少。譬如,北宋林逋《山园小梅》一诗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句出自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二字之差,能说林逋是抄袭么?他改动二字,其意境已远远超过江为所写。未有梅字,却写绝了梅的姿态意境。这窃意窃得太高超。不会抄的,只有徒留骂名了。又如整个文章照搬的,就更可鄙了。即便是声明“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哈!哪有那么多巧合!!
  直堂吏带着两名衙役押着夏岚与江晓清从月台西阶下,由衙役押着去了监狱。月台上跪着的维护版权案众人叩拜了陈子敬大人,亦从西阶下去了。
  冯曼芸下月台之际,扭头望了一眼大堂内,其神态似是不舍,又似有话想说,落落寡欢而去。我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大堂内的陈子敬,猛然醒悟,我一直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这与冯曼芸的表现脱不了干系啊!试想她乃是京城人士,或许与陈子敬本就是旧识。她从商之人,哪怕再家财万贯,得享盛名,见到哪怕是一个县令,是必须跪的。作为四当斋的少掌柜,其实本可让分号的掌柜来起诉此案,她看起来似是一个心气颇高之人,然而她亲自来了,整个堂审跪得毫无怨言。如此临别一眼,似是柔肠百转,欲语还休。啧啧,其内情可供八卦啊!
  我看着堂上的陈子敬,继续站着听他审案,剩下的案子都颇简单,很快就断了案,我站在栅栏外,心思飘得好远。
作者有话要说:  本说28号更新的,孰料等到29号凌晨才写完
28号白天,碰到一个很好很可爱的姑娘,让我将此文转移转移阵地
怎么说呢,我知道晋江水很深,积攒人气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不太容易
但我在晋江看文看了好几年
对这里很有些感情
就在晋江上发了这文
没有去任何其他地方
写这文之前,看了不少女尊好文
从开始只为娱乐,到后来慢慢思考
总觉与自己所想有差距
所以来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
就如一直在说的那样
我眼里的女尊是意识形态上的不同
每次看到读者的评论,总是很感动
有人认真的看文
就觉得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另~想念1314~ *^__^*
之前有个读者评论说,女主不够圆滑
真的很敏锐啊
阿良并非以我为原型
她与我很不一样
或许是自己有些笨拙的缘故,虽然我不想在阿良身上打上我的烙印
然而写的时候有些地方就透露了自己的影子o(╯□╰)o
关于这点,我会尽力去改善
阿良是个有责任心、同情心的人
她很善良,也很聪明
上一章里有读者不解阿良的话
那话本意不难解,只是不能与阿良的心声同看
她明白人们对血缘的看重,尤其是在古代
然而阿良自己作为一缕异世孤魂,在这是没有任何血缘的
所以在她眼里,爱是最重要的
她没有也不会拿这个标准去衡量他人
谁叫她在这世界是不一样的
另外 这文是真的很慢热啊哈哈哈

☆、结案

  东边天上,凉月如眉。清新的桂花香气在晨霜中弥漫,香气带着冷意割裂黑暗的天色。
  我举着油灯从屋内出来,香气淡淡,一丝一缕嗅入心怀。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色淡香浓,气味馥郁,在清晨的空气里却是淡淡而来,也不知是哪家院子里的桂花开了。
  自那日听审后,已是三天过去了,去邻县调查的捕头今日将回。盗版一案终可结案。周赐也在县衙内宅待了三天,内宅是陈子敬的住所,不是我们可以轻易进去的。这三日,无从得知周赐的状况。
  待到了县衙,进了刑房,我给盆里菊花浇了些水,桂花都开了,这朵菊花始终团抱着花苞,不肯开放。李清照赞桂花时说,“梅定妒,菊应羞”,也不知这株菊花是不是羞怯了。我兀自对着菊花笑起来。
  张蓉拍我肩膀:“对着菊花笑什么?”
  我说:“不知为何还不开放。”
  张蓉说:“这几天天太冷了,等天暖和些或许就开了。”
  确实,气温降得有些低。差的是时机,时机对了,这株菊花便会开放。
  张蓉说:“近日来衙门里的医官接诊了不少染了伤寒的,医学馆内人满得很。听闻昨日内宅里招了一名医官进去,夜里还一直守着,没出来过。”
  张蓉的消息最是灵通,这些我都完全不知晓,医官进内宅,难道…
  我问道:“大人身体不适么?”
  张蓉摆摆手:“内宅里有消息说,是那周赐发了高热。”
  周赐?怎会这样?我有些困惑:“怎的好端端的发起高热了?”
  张蓉说:“这个,我便不知了。哎,小孩发高热,可不是什么好事,医官昨日进去今日还未出,只怕有些凶险。”
  这是什么个情况,周赐在内宅没有被好好照顾么?高热一晚不退,也不知会不会烧出什么毛病来。
  辰时五刻,陈子敬忽然差衙役来传我与李达去中和堂。才进院子,见陈子敬独自在堂内坐着,一身青白色深衣。走近些,便发现他脸色与衣裳相似,眼睛下一片暗影,嘴唇干燥。
  他声音有些无力:“你们二人一同去通报周吉,朱吴氏两家,周赐昨天忽发高热,凌晨时分没熬住,如今已……让他们二人来县衙吧。”
  我脑子一下子混乱起来,怔在那里。我睁着眼睛看着陈子敬,陈子敬亦看着我。
  他垂眸看着衣裾,淡淡说:“你们二人去吧。”
  李达见我毫无反应,拉着我的衣袖往外走。我想问问陈子敬,怎样会是这样子?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四天前我去通传时周赐不还是好好的么,怎么忽然间这个小姑娘就没了?用力克制自己,我并没有立场去问这些,如今我不知如何对两家人开口。
  我木然的随李达走出县衙。
  李达叹息一声:“你与周赐非亲非故,何至于此!”
  我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自己为何会这样,心中情绪汹涌无法平复:“她在大人那里,总该是好好的。大人该护好她的。太突然了。”
  李达说:“在刑房里,这类事情见得不少,你总该慢慢适应的。”
  我当然知道。当律师时见过一些荒唐,觉得不可想象的事情,不也理智看着,不也一一埋在心里了么,为何这次就不一样了呢?我想不明白,也无法描述心里的感受。
  李达不再劝我,手背在身后朝周吉家去。
  到了城东,直奔周吉家。李达轻叩周吉家的院门,周杨氏在院里问了来人,才开院门。
  周杨氏将两侧院门都拉开,将我们引进屋内:“官差大人请进。”
  李达问:“周吉可在家?”
  “妻主去上工了,可是县衙里有消息了?我差人去喊她。”周杨氏倒完茶,说着便往外走。
  李达让他停下:“衙役去便可,你家妻主在何处?”
  周杨氏说:“妻主在周家米铺当账房。”
  两个随行的衙役往周家米铺去了。周吉,周家米铺,周家,周文质。周吉原来与周文质家有着关系。
  周杨氏在一旁,低首敛眉站着。
  我看着他“你也坐罢,等她们回来须得两刻。”
  周杨氏说:“仆站着便可。”
  我坐在那,手捧着茶杯。李达与衙役朱虹坐在身旁。四人都安安静静的,没有一丝声响。
  周杨氏问:“敢问大人,周赐可还好?”
  李达说:“等你妻主周吉回来后再说。”
  周杨氏神色有些不安,却未再开口,恢复之前的模样站在一旁。
  我捧着茶杯,心中开始冷静下来。陈子敬为何在要我们去通传两家?周赐生前被两家证为亲女,死后遗体还要被两家争来夺去么?有些奇怪,陈子敬不该是如此行事啊。我慢慢思量,仍是不解,心中疑惑更甚。
  过了两刻,衙役带着周吉回来了,周杨氏急忙迎上去,我与李达亦站了起来。
  周吉进了屋子,抬手作揖:“劳烦两位大人,还请入座。”
  我与李达亦作了揖,李达说:“公务紧急,不敢再拖延,今日前来是为传达周赐之事。”
  周吉说:“请说。”
  李达说:“周赐昨夜忽发高热,今日凌晨便去了。”
  周吉一脸震惊,不敢置信:“这…这…”周杨氏忽的脸色惨白,嘴唇颤抖,不由抓住周吉的衣袖。
  李达说:“还请节哀,随衙役去县衙外等候。”
  周吉反手握住周杨氏的手,周杨氏眼睛潮湿。周吉神色悲哀:“大人请。”
  李达让之前的两名衙役随周吉二人先行去县衙。我与她还有朱虹一道转去朱吴氏家。
  走到巷口,有一妇人抱着一板豆腐往外走。正是那日为朱吴氏证明的证人胡淑玲。
  胡淑玲见到我们,很热切的打招呼:“官差大人可算是来了,朱吴氏家住巷尾,我来引你们去。”胡淑玲自发在前带路,说到:“这几日朱吴氏整日在巷子外站着,就盼你们来。方才又在巷外站着,我好说歹说才把他撵回去。天冷着呢,若是病了,等巧儿回来也没得安生日子,岂不糟糕!你们如今来了,可算是好了!”
  巷子里很安静,只有胡淑玲的说话声。朱吴氏似是听到声响,在我们敲门前开了院门,站在外面。
  朱吴氏神色期盼中夹杂着焦虑,迎上前来:“大人,可是有结果了?”
  李达看着朱吴氏,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