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故城雪重 >

第25部分

故城雪重-第25部分

小说: 故城雪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时英凑近了看了看林鸿文,“难不成一阵子不见,你还要金屋藏娇了?”
    林鸿文笑道,“是啊是啊,把你藏我屋里。”
    “嘁,你愿意我还不愿意呢”,周时英撇撇嘴,“我说,你还真把医馆的小少爷给我忽悠来了啊?”
    “什么叫忽悠啊”,林鸿文皱眉,“我嘴皮子差点磨破才帮你找来这么个人物,不然等中国大街那边开张了,有你哭的时候。”
    “还真得哭”,周时英说,“没有他,就得我去跟洋人打交道。虽然也不是没跟他们做过买卖,但跟他那样留洋回来的根本没法比。洋人喜欢什么,忌讳什么,人家门儿清啊。”
    “不然我能费工夫把他请来么。”
    “他来了,去中国大街那边,那你干嘛啊?”周时英聊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问这事儿。
    “我跟他去啊”,林鸿文说,“他说了,以后对外就说,我是他助手。对了,你抽空算算,咱们现在所有家当的一成是多少?算清楚了,这钱我替他出,以后的利润,也分他一成。”
    “你等会儿,我捋捋啊”,周时英头疼地看着林鸿文,“对内你是老板,他要入伙,钱你替他出,以后利润分他一成。对外他掌管中国大街的铺子,你是他跟班……哎呀,怎么跟你们做个生意,这关系越来越乱呢。”
    “都说了是助手”,林鸿文无奈的看着他。
    “都一样”,周时英挥挥手,“你们一天天的就知道折磨我,哎呀,亏得没让你住我那儿去,我回去了。”
    “……”
    55。
    周时英第二天便点算清楚了,林鸿文看了一眼数目便掏钱给他。正好徐卿之也在,林鸿文把事情与他说了一下。果不其然的,徐卿之要推拒,林鸿文说,“你听我把话说完,这钱是我替你垫付的,以后你照这个数目还我就是。”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等我攒到这个数目再入伙?”徐卿之问道。
    “没等你攒到就有人来挖墙角怎么办?”林鸿文笑道,“你这样的,整个傅家店我也找不出来第二个了。我得先把你绑牢了才行,入了伙,你就算是上了贼船了。”
    “什么叫贼船?”周时英不满。
    “反正上船容易下船就难了”,林鸿文笑眯眯地说。
    徐卿之知道林鸿文说这些是为了宽慰他,自己囊中羞涩,别人不知道,林鸿文却是知道的,如此一来,别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林鸿文见他不语,跟周时英说,“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周时英看着徐卿之乐,“他就这样,你别嫌弃。”
    “挑拨谁呢?”林鸿文贫嘴道,“卿之不是那样人。”
    “行了行了”,周时英拿了张单子给林鸿文,“你瞧瞧,这上面写的是打算在中国大街那边要卖的东西。”
    林鸿文扫了一眼说,“正和我心意,那边都是洋人,卖洋货咱们累死也卖不过人家。但丝绸茶叶瓷器这些玩意儿,那条街上咱们怕是独一份。”
    林鸿文把单子递给徐卿之,“卿之你看看,可有什么要补充的?”
    徐卿之看了看说,“现在还不好说,我得去那边瞧瞧才能做判断。”
    之后的几个月,林鸿文一直跟着徐卿之在布行和中国大街两头折腾。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大街渐渐地变了样子,到处都是写着洋文的牌子,虽然还有很多还在施工,但很多尖顶的、圆顶的建筑都已经盖好。各种颜色的墙壁,富丽的装饰和雕刻,让人仿佛置身异国他乡。这条叫中国大街的街道,唯独没有的,就是那些红砖绿瓦,雕栏玉砌的中国建筑。
    商行虽然还没有开业,但徐卿之已经将整条街上的洋人认识得差不多了。林鸿文天天跟着他,也混了个脸熟。与洋人打交道并不轻松,有些不会讲英文,或者英文说得南腔北调,徐卿之只能与他们连说带比划。有些还傲慢得很,根本就瞧不起中国人。所有人中,徐卿之最喜欢和犹太人、还有一个叫文森的美国人打交道。林鸿文问他原因,他说,“他们只讲利益,不讲其他,只要有利可图,就是好伙伴。”
    入夏之前,商行终于完工了。淡黄色墙体,墨绿色圆顶,窗口有好看的石膏花做装饰。周时英曾经说过这是几家商行合资盖的,其中他们商行是最穷的,所以钱是朝隔壁美国商行的文森借的,约定分五年还清。周时英让林鸿文起名,林鸿文想了想说,“书上说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咱们就叫……合众商行吧。”
    “合众人之力?”周时英说,“很好。”
    林鸿文看了看徐卿之,徐卿之也说好,他又看向何穆,何穆说,“我不懂这些,只是听着这意头不错。”说完便在店里转来转去,看什么都新鲜,螺旋楼梯让他上上下下跑了好几遍。店里的布置是由徐卿之一手包办的,与周围其他洋行相比,多了些中国韵味。暗红色的桃木地板,墙壁上的彩画,雕花的大门,门口挂着的灯笼,都成了这条街上独树一帜的存在。
    货品的摆放是按洋行的规矩来的,各种样品摆成各种花样,可供客人们随意触摸。何穆站在由各色丝绸样板拼成的圆盘前,忍不住的伸手摸了摸。

☆、34。第三十四章     

“虽然你们最近没少跑,但我还得跟你们交代一下”,周时英找了张椅子坐下说,“江边那儿有个俄国人开的面粉厂,还有一个正在建的教堂。唉,左一个教堂,右一个教堂,我初一十五想上柱香都找不着地方。”
    “现在不就这样么”,林鸿文说,“连钱都是以卢布为主了。”
    “唉,不说那个了,咱们接着捋”,周时英说,“再往这边来,东商市①街有一个日本人的松花会,下趟街还有个日本人的寺庙。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小心点,这些人看着没什么,一个个都阴得很。最后石头道街②那儿还有个俄国人开的电影院,据说很新奇,你们哪天想去的话别忘了叫上我,剩下的我也没什么好嘱咐的,你们都熟。”
    “卿之前几天跟美国人买了一批毛呢”,林鸿文说,“等货到了你拿傅家店卖去。”
    “哟,这可是抢手货”,周时英说,“正好我最近招了几个从南方那边跑来的裁缝,都会做些洋装洋服,这批毛呢来了,正好让他们做几件露露脸。对了,我刚才还在琢磨呢。”
    “琢磨什么?”林鸿文问。
    “我想这边儿叫合众商行,那傅家店那边也改了得了”,周时英说,“这才能让人看出来,咱们的买卖做大了。 ”“我赞同”,徐卿之说,“这样也会让人觉得咱们的商行更可靠。”
    “这没什么问题,也不是难事”,林鸿文说,“不过就是给傅家店那边换个匾,需要几天时间罢了。以后我和时英在这边跟洋人多接触,进些紧俏的货,全供着傅家店那边卖。”
    “正合我意”,周时英说,“做买卖吧,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虽说咱是卖布起家,那也不见得要卖一辈子,你等我这两天把店里归置归置。你这儿是在一堆洋式里来点中式的,我呢,就在一堆中式里来点洋式的,左右都是掏钱,谁都愿意掏钱买个新鲜。”
    “你看着办”,林鸿文说,“你不是想上香么,明儿就是十五,我听说田家烧锅那边盖了个道观,咱们一起去拜拜吧。”
    “成啊,不然我这心里总不踏实”,周时英说,“说好了啊,明天一早我就去找你。”
    56。
    翌日天刚亮,周时英就把林鸿文拉起来了,“你赶快的,咱们还得去找何穆和卿之呢。”
    林鸿文揉揉惺忪的睡眼,“你就可我一个**害得了,他们不去。”
    “什么叫祸害啊”,周时英不满,“这是要去上香祈福,又不是杀人越货。”
    “卿之留洋回来的,本就不信这些,在外面洋人那么忽悠,他都不信上帝。何穆更是,他只信银子,你就别去折腾他俩了”,林鸿文说,“还是我陪你去吧。”
    两人在早市儿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叫了辆马车去了田家烧锅。那道观叫慈云观③,刚建好不足一月,香客甚多。林鸿文远远瞧着那大殿和东西配殿都烟雾缭绕,人头攒动。
    两人买了香,恭恭敬敬地跪下磕头,捐了些钱进功德箱,从前殿转到后殿,最后又绕了回来。正要出去的时候,被一个小道士给拦住了。
    “善人请留步。”
    林鸿文和周时英莫名其妙地回头看着他,那小道士对他们行了个礼,“师父有话让我带给这位善人。”
    林鸿文见他看向自己,不觉笑着问,“道长有何指教?”
    “师父让我跟善人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切不可太过执着。”
    林鸿文听完乐了,“道长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请替我谢过道长。”
    出了道观,周时英看了看林鸿文,“我原以为你也不信这些,想不到你还真听进去了。”
    “他说着,我听着,至于听没听进去”,林鸿文勾起嘴角说,“他既然说命里有时终须有,那我得到什么,都是终须有的。”
    “你可别胡乱解释,听听他的话没坏处”,周时英说,“没事儿多来上上香,做生意也不用求别的,只要不打仗,不闹灾荒就成了。”
    “时英”,林鸿文笑着看他,“你打小是不是就特听话啊?”
    “这……我觉得别人说得对,我就会听”,周时英想了想说,“但若是不对的,我肯定不会听。要是那人过分,打上一架也是有的。”
    “那打完了呢?”林鸿文问。
    “打完了就不再来往了。我这人虽然是个好脾气,但是也有自己的规矩。一旦越了规矩,动了手,就算是撕破脸了”,周时英睁着他那双圆眼睛探寻似的看着林鸿文,“你好好的问这干嘛?”
    “没事”,林鸿文回头看了眼慈云观,“就是想,认识你也好几年了,从没见你真的发过火。”
    “你哪天要是见我真发火了,那就是我不打算来往了”,周时英笑着说,“所以你别惹我,知道吗?”
    林鸿文抬手捏了捏周时英的脸,“知道。”
    周时英作势抬脚要踹他,林鸿文后退一步躲开,笑眯眯地说,“也不知道谁刚才说自己脾气好,这点火就着的可真是要命。”
    57。
    几天之后周时英把傅家店布行的匾给换了,正式更名为合众商行,还特意在门口放了鞭炮吸引注意。果然好些人打听,怎么好好地要换匾,周时英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念叨,“在中国大街那边又开了家分号,那边都是这个商行那个洋行的,咱们也得入乡随俗不是?索性两边一起改了。”
    同一天,中国大街上的合众商行也开了张,听徐卿之说洋人开张没有放鞭炮的习惯。林鸿文怕吓着别人,只买了一小挂鞭炮,但是还是把文森吓得从门外跑回了店里。
    林鸿文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笑得前仰后合,徐卿之跟文森解释说这是中国习俗,文森似懂非懂地听着。
    林鸿文放完鞭炮回到店里,看徐卿之正皱着眉头听文森说着什么。林鸿文的英文是徐卿之教的,学到现在虽然不能说学得有多好,但他们之间的对话也能听个七七八八。
    文森说前阵子有个中国人来打听,问他这条街上还有没有商铺出租,文森说自己不清楚,那人又问了一些合众商行的事情,诸如什么时候开张,卖些什么,老板是不是姓周?后来那人又去挨家挨户地打听了半天。徐卿之问那人长什么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