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纪元-第6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情况属于后一种?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事情可能就比想象中更糟。
皇帝与其身边的那些人,在生命方面有着令人震惊的特殊能力。他们每个人都拥有百岁以上的年龄,外表却仍然保持年轻时候的模样。迪莉娅对这种情况一度感到震撼,随之也产生了贪婪。没有哪个女人在这方面能够做到绝对冷静。她觉得,苏浩一定是在王国战争时期弄到了某个宫廷秘方。也许,是帝国暗藏的某种力量。但只要自己获得权力,那么一切都将属于自己。
直接对抗皇帝是极其愚蠢的。班森和伯奈特的过去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已经苍老的贵族后裔绞尽脑汁也没能聚集起对抗皇帝的武装力量。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当年记得王国殊荣的那些,基本上已经老死、病死。像迪莉娅这种新生力量并不是很多,反叛态度也算不上坚决。想要以武装暴动来夺取政权,只是一句笑话。
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握一个皇帝身边的心腹。
童延峰、秦无衣、孟奇……这些名字一个个被迪莉娅排除。她对每一个选定的目标都抱以期望,结果却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失败。失望之余,迪莉娅只能把注意焦点集中到黑格身上。她发现,黑格在皇帝亲信当中算是极其特殊的例子。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黑格与皇帝之间有过身体上的亲密来往,然而皇帝却对黑格照顾有加。她是帝国公爵,拥有封地,拥有令人羡慕的身份和财产。很多人都认为黑格在帝国没有什么重要性,迪莉娅却从多达数十万字的资料里分析得出:黑格才是皇帝真正重视的那个人。
她会不会是皇帝的女儿?
或者,情人?
这些念头没有得到证实,迪莉娅只能在种种情报面前,把黑格归类为“皇帝信任的普通人”群体。
这答案令人惊讶,看上去也根本经不住推敲。可是迪莉娅知道,这是距离真相最近的答案。说不定,这就是真相。
老套的美男计也许可以收到奇效。谁叫我的对手是一个女人呢?
每当想到这里,迪莉娅就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计划成功之后,她会亲手用刀子狠狠刮花黑格那张嫩脸。对于比自己漂亮的女人,迪莉娅有种天生的嫉妒。而这种嫉妒发作到极致,就必须以最狂暴的方式释放出来。否则,迪莉娅会发疯的。
……
帝国发展开始进入另外一个高潮期。
星际移民的成功,大大刺激了帝国民众对头顶上那片天空的探索欲望,皇帝本人的威望也随之达到前所未有的顶点。孟奇的教廷对民众渗透力日益加深,街道和商店里随处可见悬挂着的皇帝肖像。尤其是年轻人,对皇帝的崇拜简直无与伦比,日常说话口头禅也总是带着一句“皇帝万岁”。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一面进展。
然而,总有些事情出乎意料之外,也无法被人为或者机械的力量控制。
帝国历一百五十七年,东部大陆最著名的火山开始爆发,浓密的烟雾挡住了附近一座小城的自然光线,空气中遍布尘埃,大片的火山灰从人们头顶不断飘落。尽管帝国紧急派出支援,将三万余名小城居民转送到别处避难,仍然有上万人死于这次火山爆发。尤其是大量吸入火山灰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使被救助的居民中大半部分持续死亡。前后累计下来,死难者多达三万六千余人。
帝国历一百五十八年,环境总署署长向皇帝提交的最新检测报告显示:红龙帝国的温度正在不断提升。以王国战争结束作为评判时间,星球温度前后提升了近八个摄氏度。这种变化对星球环境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以及大量湿润水汽在冰寒地带蔓延,由此导致的,将是频繁爆发的洪涝灾害。
环境总署的预言在第二年得到了证实。次年雨季,贯穿大陆的四条重要河流全部爆发洪水。尽管事先已经有所准备,仍然有长达数十公里的堤坝被冲毁,下游地区三十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损失最惨重,死亡民众高达七万两千余人。
不仅仅是红龙星球,另外两颗正处以移民阶段的类地行星,同样遭受了自然灾害。一颗以大规模海啸为主,另外一颗则是极其强烈的风暴。总计有上万移民死于这些灾难,巨大的货运飞船也被海啸卷走。尤其是刚刚建立不久的生态基地,几乎全部毁于风暴。
苏浩不是一个吝啬的皇帝。他下令拨付大量款项用于救灾和后期整治工作。然而,灾难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去。从帝国历一百六十五年开始,红龙星球及另外两颗移民星球自然灾害更加频繁。这些灾难大多规模和力度较小,远远不及前几年的洪水和火山爆发,但对于所在地区民众来说,的确是一种悬挂在头顶,令人惴惴不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帝都,皇家科学院地质部。
巨大的会议厅里只有四个人。苏浩坐在条形长桌的首座,左右两边分别是科学正、副院院长和地质部首席研究员。
桌面上的光脑释放出令人震撼的全息图像。那是一座巨大的山脉轰然倾塌,巨大的山石和无数泥土从空中覆盖下来,森林和繁茂的植被裹挟其中,无可匹敌的可怕力量瞬间摧毁了一切,它们就像一片黑黄色的潮水,沿着山坡顺势直下,前后不过几分钟时间,位于山谷底部的村庄已经彻底消失,原本呈“V”字形的谷底被完全填平。没有任何生命的痕迹,断流的河水在凹陷地带迅速形成污浊水潭。令人恐惧的力量就连鸟儿也不敢靠近,它们远远避开这里,仿佛这是一片充满死亡的废弃之地。
全息图像的第二部分,是帝国西海岸监测站发回的海啸场景。数字显示,当天海浪的最高点已经超过两百米。这股狂暴的力量推动海水朝岸边倒灌。修建在海边高达上百米的防水大坝根本无法阻挡,铺天盖地的海水疯狂吞没着靠近岸边的一切。漂亮的观光别墅被海水冲垮,停放在观海公路上的汽车被潮水拉进海洋……最触目惊心的画面,莫过于巨大海浪朝着密集人群扑过来的一刹那。逃难的人群以为已经进入了潮水无法波及的安全区,却怎么也没想到海浪竟然越过大堤,朝着头顶轰然落下。成吨的海水把空地直接变成汪洋,多达上千的逃难人群谁也没有幸免。他们要么被海水当场冲走,要么被强大的冲击力抛到坚硬的建筑表面活活砸死。当潮水过后,泥泞的地面上布满了尸体,救护车和施救人员在海滩上来回奔走,到处都是破败的景象。
帝国科学院长是一个神情严肃的长者。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睛,异常认真地说:“近期内的地壳运动异常活跃,这是导致大规模海啸与火山爆发的直接诱因。按照陛下您在六十多年前发布的相关命令,我们在地震多发区域设置了密集的监控站。从最近三个月来监测到的地下能量波动来看,大陆板块极有可能已经断裂。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无法测定断裂的具体范围和深度,短时间内也许无恙,但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尽快做出救援和聚居区域的人口迁移调整。”
院长在旁边帝国中央领域的全息地图上,沿着东北部分直接划了一条线,以无可商量的坚决语调说:“在这条线以外,也就是靠近东部火山群地区的所有城市都必须撤离。南部板块的情况目前看来还算稳定,尤其是任州、平洲与定州之间的平原,可以用来优先安置从东部撤离的平民。那里没有什么工业系统,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唯一的问题是交通。我建议,最好现在就开始修建从定州通往那里的公路。否则,一旦灾难发生,我们很可能措手不及。”
苏浩目光阴沉地注视着全息图像,不断旋转着左手上的指环。这一切真的是出乎意料,但他知道,帝国科学院已经尽力了。目前的科技水准只发展到这一步,他们最多只能对灾难进行监测,能够提前预报已经很了不起。但如果说到实际性的改造,这种事情恐怕只能想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星球地质与其环境的全面改造,根本是不现实的。
然而,问题的主因不在这儿。
两年前,帝国科学院天文部门观测到星系核心,也就是红龙星球所在星系的这颗太阳,出现了异常活跃的黑子活动。强烈的太阳风暴甚至影响到星系轨道内部的第五颗星球。那是一股异常强大的力量。很幸运,红龙星球当时恰好处于太阳风袭击的背面,没有被波及,然而第五行星却被来自太阳的力量所推动,运行轨道足足向外偏移了十六度。
突如其来的变化,对红龙星球造成了极其可怕的影响。按照帝国科学院的结论,大规模爆发的灾难很可能是就当是的太阳风所引起。虽然当时没有直接导致突发性灾害,但星球内部结构已经遭到破坏。
第483章 灰狼
这结论听起来很有些惊世骇俗,但苏浩很清楚:科学院在这方面的确没有妄开虚言,问题症结的确不在与红龙星球本身,而是来自外界。
会议持续的时间不长,半小时后,苏浩已经在贴身警卫的陪同下离开了会议大厅。帝国科学院长等人的报告虽然重要,问题解决却仍然需要行政干预和动用物质力量。在这方面,苏浩给予了民政部门和科学院最高权限,他自己也得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方面。
红龙星球的危机并不仅仅只是频发的自然灾难。在其它方面,也出现了令人惊异的变化。
两个禁卫空军战斗中队已经奉命在皇宫机场上集结,他们和苏浩乘坐的重型客机同时起飞,朝着莫离扎卡要塞方向飞去。
机群在要塞上空徐徐降下的时候,童延峰和秦无衣已经率领一干军官在机场上等候。他们表情严峻,虽不失礼节,脸上却也看不到平时轻松的微笑。
苏浩同样省去了不必要的寒暄,直截了当地问:“情况怎么样?”
“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童延峰朝前走了两步,凑近苏浩耳边轻声低语:“实验室已经准备好了,您可以亲自过去看看。”
实验室位于要塞地下十七层。这里防护坚固,属于整个要塞除武器和能源系统之外最重要的核心区域。当大型升降梯开始下降,苏浩也觉得自己的心脏有种说不出的坠感,沉甸甸的,极其沉重。
一群荷枪实弹的高级警卫与军官簇拥着苏浩走进实验中心。沿途,每一个看到苏浩的人都静立在现场,眼里满是尊敬和崇拜。苏浩对他们一一回礼,虽然只是抬起手略微示意,却使每个人都感到极大的满足,脸上充满了激动与亢奋。
很快进入了三号实验室,这里的中央区域完全由粗大结实的高强度合金围成一个笼子。合金硬度堪比最厚实的战斗装甲,即便是一阶进化人想要以力量将其弯曲,也有着不小的难度。
笼子里关着一头类型地球上灰狼的生物。它的四肢极其强健,身体线条极其流畅。一块巨大的单透镜把实验室与隔间分开,尽管这块隔板能够让苏浩这些观察者看到实验室里的情况,内部却无法看穿这边,可不知为什么,笼子里的灰狼一直注视着这面“墙”,眼睛里不时透出疑惑与沉静。
笼子很大,占地面积超过两百平米。征求了一下苏浩的意见,童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