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好事多磨 >

第146部分

穿越好事多磨-第146部分

小说: 穿越好事多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太太笑望着她,坐在了方桌右边的太师椅上。
    英纷重新给大太太上茶,涂小雀则一副乖巧的样子立在了大太太的身后。
    大太太看了涂小雀一眼,笑道:“我听小雀说,和姑奶奶很熟,所以冒昧地请小雀出面来求见姑奶奶。要是小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姑奶奶多多担当。”
    是指她趁着家里没人闯了进来的事吧?
    不过,大太太的语气很是维护、喜爱的样子。
    沈穆清朝着涂小雀若有所思地微微一笑,缓缓地对大太太道:“您太客气了。说起来,是我要请大太太多担当才是——家里这段时间乱得很,如果有什么失礼之处,还请大太太不要放在心上才是。”
    大太太看着沈穆清瞥向涂小雀的那一眼,嘴角微翘,笑着和沈穆清客气了两句,然后目光就转到了她刚才打量的青玉雕珊瑚盆景上:“我听英纷说,这盆景是礼部侍郎袁大人送的?”
    那盆景上的青玉雕塑很有特色,是六只鹿花,有“六鹿大顺”的意思,多用在窗棂上,用在盆景上并不多见——这是袁瑜自己雕刻的。大太太也觉得有些稀奇吧?
    沈穆清思忖着,笑着点了点头:“当时家徒四壁,实在是不成样子所以袁大人送了这盆景给家父。也是希望家父从此以后福禄相随,一生平安。”
    大太太点了点头,站起来,转过身去再一次打量那盆景:“落刀还是有些犹豫——莫非是袁大人亲手雕刻的?”
    沈穆清很是佩服大太太的眼光,站起来转身望着珊瑚盆景,笑着应了一声是,“袁大人很喜欢自己动手,这件盆景正是他亲手所刻。”
    大太太转过头来笑望着沈穆清,道:“我听说,礼部想派袁大人出使八河。不知姑奶奶可否知晓?”
    沈穆清在心中苦笑。
    果然厉害……那珊瑚盆景旁边的表花三友春瓶是胡信胡阁老送的……可她却只单单和自己提起袁瑜……她神色肃然地点了点头:“我也听说了……不过,最终会怎样,还没有最后定论。”
    大太太突然拉住了沈穆清的手,望着她的目光满是悲痛与哀求:“姑奶奶,求您救救我飒儿!”
    在这一刻,沈穆清在神采奕奕的大太太眼底看见了一闪而过的疲惫与无力。
    她眼光一暗,心中酸楚。
    可怜天下父母心……萧飒明明有机会逃脱离还跟着皇上去八河……偏偏现在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而且,朝中对是否派使臣去八河还争议颇大……”我们萧家世代商贾,如果要氏,五十万两不是问题……可要是朝庭不出面,飒儿就是回来,只怕到时候也只能陷姓埋名……那与死有何异?“大太太凝望着沈穆清,”有些事,我也听庞管事说了……还望姑奶奶为我飒儿奔走一二。如果需要打点,只管开口就是!“沈穆清在心底幽幽叹了一口气。
    曾菊向沈家提亲的时候,沈穆清就曾经怀疑这件是得到了萧家上上下下的认同……现在听大太太这口气,她心里已有十分肯定。
    这件事,还是等常惠回来再说吧1反正出使八河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定下来的……想到这里,她朝着大太太点了点头:“大太太放心,我一定会尽力而为。一有情况,我就去告诉您。”说到这时,她有些歉意地笑了笑,“还没有问您住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有什么消息,我也好派人去给您报个信。”
    大太太听了眼底却闪烁出几分锋利,只是这锋利瞬间即逝,让沈穆清不由怀疑自己的眼睛。
    “我暂时住在金台坊的连升客栈,如果姑奶奶有什么消息,让人找掌柜的问一声萧家大太太,自有人会带到我那里。”
  
第一百七十七章 真真假假
    送走大太太,沈穆清去了沈箴书房。
    她把大太太的来意说了:“……真是个很厉害的人!”
    沈箴点了点头:“这么快就知道了朝廷要派人去八河的事,看样子,萧家也派人盯着这件事……到时候如果定下了由袁大人出使八河,我会跟袁大人说一声的。”
    “我只怕大太太情急之下提出由萧家筹集这赎人的五十万两银子。”
    沈箴眉角一挑,已明白沈穆清的意思。
    “不错。”他眼底有一丝担心。“五十万两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对今上而言,也不是没有办法筹齐的。如果这个时候萧家提出来,不仅会引起今上的忌惮,而且还会把萧飒推到这风口浪尖上来……就怕是皇上回来了。他也回不来!”
    沈穆清点头:“我还怕在这种情况下,今上对萧家有了偏见,到时候,萧家恐怕要丢卒保车了。”
    “暂时先缓一缓,”沈箴沉吟道,“把这其中的厉害关系跟萧家大太太说一声,就让她等我们的消息吧。别到处走门子,钱也用了,还引起别人的注意。”
    自己毕竟现在还是沈家的人,在别人的眼里,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沈家在这个时候的立场和利益。这件事只能商量沈箴。如果沈箴同意帮萧家走路子,那自然好。如果不同意,她还有沈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的性命要顾着……恐怕只能想办法找其他人出面奔波了……听沈箴的口气,是同意帮萧家。她不由松了一口气,应了一声“是”,笑道:“我这就派英纷去说一声!”
    ……出了沈箴的书房,立在屋檐下的英纷正和一个老苍头说着什么。听到动静望过来,英纷三步并作两步走了过来:“姑奶奶,周管家回来了!”
    沈穆清听着一喜。
    少了落梅呵珠玑她们,她才知道要维持一个家的正常运转有多难,这还是夏天,仅打扫清洁这一桩,沈穆清已经有些吃不消了……她忙道:“快请进来!”
    老苍头应声而去。
    沈穆清把要英纷去做的事嘱咐了她:“……一定要把话带到!”
    英纷忙道:“姑奶奶放心。当初萧公子也帮过我吗,我们不可忘恩负义。不管那二姐如何行事,我都会想办法见到大太太,把姑奶奶的意见转达给大太太的。”
    沈穆清欣慰地点了点头。
    英纷能干,但脾气不好,她真怕她和涂小雀一言不合吵起来扭头就走。
    英纷刚走,风尘仆仆的周百木就出现在了门口,他远远地给沈穆清行礼。
    “姑奶奶,我回来了!”
    语气很是激动。
    沈穆清看到他虽然疲惫却毫发无伤,心情也很激动。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她泪盈于睫,“快进去给老爷行个礼——他老人家一直惦记着你们。”
    周百木眼睛含泪,应声进了书房。
    沈箴看见他倒是很平静。
    “路上还好吧?家里人有没有出什么事?”
    周百木跪在沈箴面前。
    “我们在天津的时候遇到了欧阳先生——他老人家听说京都被困,特意从老家赶往京都去看您。”
    沈箴一怔,缓缓垂下了眼睑,眼角有晶莹闪烁。
    周百木却没有注意这些,他继续道:“天津指挥司的几个把总在码头设卡收路桥费,我们被拦在了码头,说我们人多,要按人头多收一百两银子。最后还是欧阳先生出面帮我们解了围。还让我们带了几个因出不起路桥费被困在码头的妇人一起去江南。我想着大家同是沦落人,又有欧阳先生的嘱咐的,就把田妈妈等人临时搬到了明霞几个的舱里——让她们几人在一起挤了挤。等我们走到沧州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那几位妇人是兵部侍郎石进石大人的家眷。所以后来我们一帆风顺地到了舟山。”
    石进是江苏扬州人,曾先后任河北、山东、河南指挥使,在这三省享有极高的声誉……只要过了天子脚下的天津,各省指挥使都要给石进几分薄面。
    “我们刚安顿好,就听说曾菊大败元蒙人解了京师之围……欧阳先生听了执意回了老家,我看着陈姨娘旅途疲惫,就让田妈妈她们陪着晚一些回来,我带着明霞几个先行一步……姨娘快则一月,慢则两个月,就会回来了!”
    沈箴听了微微点头:你一路辛苦了,也去歇着吧!”
    周百木应声而去。
    沈穆清也起身告辞:“……家里的事我还要嘱咐嘱咐百木。”
    沈箴这才露出了笑脸:“去吧!”
    沈穆清刚走出沈箴的院子,明霞带着凝碧几个丫鬟含泪迎了上来:“姑奶奶,我们回来了!”
    沈穆清顿时眼角湿润,拉着明霞的手望着凝碧几个丫鬟:“你们都还好吧?”
    “好,好,好!”明霞哽咽道,“我们都好。姑奶奶可好?”
    “我有什么好的!”沈穆清长叹一声,“你们不在,我扫院子扫得腰酸背痛的,有什么好?”
    几个丫鬟先是脸色一变,后来听着沈穆清语气里有几分调侃,这才放下心笑了起来。
    “我们回来了,姑奶奶再也不用担心了。”步月笑道,“以后自然有我们扫院子。”
    大家见她话里带着几分戏谑,都笑了起来。
    离别的悲伤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重逢的欢悦。
    大家说说笑笑去了听雨轩,看见到听雨轩前那株已有人高的芭蕉树,都很是唏嘘,少不得又哭一场笑一场,直到黄昏时分,大家的情绪才平静下来。月桂就带这留春和步月去了厨房——这段时间,一直是英纷在做饭。
    菜还没有上桌,英纷回来了。
    大家互相问候,又是一番情景。
    等沈穆清服侍沈箴吃完晚饭,英纷服侍沈穆清吃完饭,两人这才有了说话的时间。
    “……掌柜的一听说我找大太太,热情的不得了。我去的时候,大太太不在,说是出去访客去了。一个叫玉簪的丫鬟服侍我喝茶,其间二姐进来过一次,我看那样子,却极老实恭顺。听说我奉了姑奶奶之命找大太太,还很客气地给我行礼,说了一些感激的话。”
    沈穆清微微一笑,并不觉得吃惊:“大太太那么精明的人,她在大太太面前肯定不敢玩什么花招的,何况还有那个叫玉簪的丫鬟在跟前!”
    英纷点头,道:“我在厢房等了好半天。那个叫玉簪的进进出出,不时有妈妈来请她示下,她在大太太面前,应该是个得力的。”
    沈穆清沉吟道:“只见到了一个玉簪吗?”
    英纷道:“还见了一个叫银杏的。是她给我奉的茶点,可我看她穿着打扮,比那二姐还要华丽几分,听说我是姑奶奶派来的,也极其恭敬的样子。”
    沈穆清听着,眼里露出几分狐惑来。
    “我等了好一会,大太太才回来。一听说我在等她,她连衣裳都没有换就见了我。我把您的意思跟大太太说了,大太太连声称‘谢谢’。还说,她以后不会再出去了,就在客栈里等姑奶奶的消息……我走的时候,大太太还赏了我二十两银子。”
    出去访客,应该是去为了萧飒打听消息或是打点什么人了……听自己一说,立刻改变主意不再出去,应该是所找之人并没有能给她带来什么实质的进展……沈穆清思索着,吩咐英纷:“大太太来打听消息的事,你暂时别跟其他人说……”
    英纷连连点头:“姑奶奶放心,就是明霞,我也不会说的!”
    她以为沈穆清是怕萧飒万一不能回来,她这样为萧飒奔走,以后有人会说闲话。
    沈穆清却是怕家里人多口杂传了出去对沈家不利…………接下来的大半个月都没有什么好消息——今上借口国库空虚,没有钱,拒绝了元蒙使者五十万两赎皇上回京的建议;内阁迟迟不对派使臣去八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