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好事多磨 >

第118部分

穿越好事多磨-第118部分

小说: 穿越好事多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不去追究,难道别人也不追究?像梁季敏这样看着前辈受了挫折就裹足不前的世家子弟,我看得也多了。就像一头被圈养的老虎,一直以为自己是猫。当他有一天真正尝到权利的滋味再让他放弃时,他才会知道什么是伤心?什么是痛苦?什么是绝望?我们何必去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穆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时候,逞了一时之气,以后不一定也能畅快。”
    沈箴是政治家,行事、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方式都已变得阴柔。
    相比之下,自己那点小心思在沈箴面前简直是不值得一提。
    顺着梁家的意思,把这件事压下去,看似顾全了两家的颜面,实际是已经在梁季敏身上安装了一个定时炸弹,到时候,只要去一把火,就会把梁、冯两家炸得面目全非……沈穆清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还有自己在梁家种下的那些种子……也许会随土腐烂,也许会在阳光雨露的浇灌下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她不由长叹了一口气,道:“我们以后过自己的日子,不必管他们如何?”
    沈箴眼底流过欣喜:“这么说,你同意梁家提出来的条件了?”
    沈穆清不由打趣道:“要是能再加点银子,我就更满意了!”
    沈箴哈哈大笑起来。
    “是啊,明天让欧阳先生帮你去拿了和离书!”
    沈家这段时间一直不顺,一桩事接着一桩事,沈穆清本想找个合适些的机会像沈箴提提欧阳先生的事,但被欧阳先生拦住了:“我和老爷宾主一场,他待我如手足,这个时候,我不能走——等你们的事都办的差不多了,我再走。”
    沈穆清想着汪总管年纪大了,欧阳先生去意已定,家里总少了一个能出面应酬的人,遂道:“先生看家里的几个小厮、管事里面,有没有能当大任的?”
    欧阳先生推荐了周百木:“做事稳沉,又有胆识,历练几年,也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也就是说,虽然现在不行,但有发展潜力。
    现在不比从前沈箴内阁大学士的时候……矮子里面选场子!
    她跟沈箴说了,沈箴还是那句话:“你觉得行就行!”
    沈穆清就让周百木跟着欧阳先生,欧阳先生也像对待弟子一样很尽心地给他讲一些大户人家交往应该注意的事项。
    现在沈箴提了欧阳先生,沈穆清想了想,索性就把欧阳先生要走的事说给了他听。
    沈箴听着,非常惊愕,随后又流露出伤感来。
    沈穆清怕他伤心,安慰他:“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大家能患难与共三十余年,已是难得的缘分。”
    沈箴哪里不明白,只是身边那些熟悉的人一个个都离去,突然间让他觉得很萧瑟罢了。
    “欧阳先生出来都三十几年了……我辜负了太太,他不能再走我的老路了!”良久,沈箴淡淡地开口,“欧阳先生的程仪,你多准备一些。他这几年,也不容易。身体又不好,家里的四个儿子,除了一个中了秀才,其他三个都在家里务农。”
    沈穆清点头:“我从白纸坊取了二百根金条,少不少?”
    沈箴想了想,道:“在取一百五十根出来吧!一百根给欧阳先生,说起来,这分家当当初也多亏了他。另外五十根,换成小面额的银票,我们做盘缠,送太太的棺椁回象山。”
  
第一百四十四章 尘埃落定
    “回象山?”沈穆清愕然,“不葬在太仓老家吗?怎么是象山?”
    “你舅舅、舅母早不在了,名下只有一个过继的远房侄子。你这个表哥为人忠厚,把你外公、外婆还有舅舅、舅母的坟茔照顾的很好……当年太太曾经开玩笑地说,说死后想葬在象山你外家……”沈箴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我当时没想明白,现在知道却已经太晚了……她是不稀罕什么香火的……”
    怎会没有怨?
    沈穆清不由拉了拉沈箴的衣袖:“好啊,好啊,您别伤心了。以后您百年了,也葬到象山。逢年过节,我去象山给您和太太烧纸钱。”
    沈箴自然不信,却喜欢女儿对自己这种惊世骇俗举动的包容。
    “到时候,我们从水路去象山,然后从陆路回京都。”沈箴笑道,“还可以转道去山东走一走。当年我曾经在那里任过布政司,山东的泉水特别好,我还曾开过一条渠,有几个老下属在那里……要是你觉得不好玩,我们去江苏。说起来,你还没有回去过。那里是鱼米之乡,淮阴有剪纸年画,扬州有漆器玉器,还有宜兴的紫砂壶……”
    沈穆清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听着他那些远游计划,眼角微湿。
    不管是和离还是义绝,真正被舆论所议论的还是女方。
    沈箴带着自己去江南,是想避开这些闲言碎语吧?
    “好,”她笑望着沈箴,“我们送太太回象山!”
    送走了沈箴,英纷进来禀道:“姑奶奶,六娘要见您!”
    “六娘?”沈穆清很是奇怪。
    自从那次常惠从她手里拿走了两百两银子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她也因为自己的事没有心情理会,所以也不知道六娘的病到底好了没有。
    不过,她能来见自己,应该是有所好转吧。
    沈穆清想着,吩咐英纷:“让刘娘进来吧!”
    英纷应声而去,很快带了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走了进来。
    沈穆清望着那女人蜡黄的面孔,高凸的额骨,吃惊地道:“六娘?”
    那女子随着英纷给她屈膝行礼:“正是六娘。给给三少奶奶请安了!”
    沈穆清忙吩咐丫鬟搬了太师椅过来,上茶上点心。
    六娘虽然容颜憔悴,却不改豪爽的本性。大大方方地坐到了太师椅上,接过丫鬟的茶道了谢,然后客气地抿了一口。
    “我是近日才知道沈大人出事了,去候府,候府的人说您回娘家了……”说着,从衣袖里掏了一个靓蓝色粗布小布袋递给英纷,“这是五两银子,暂时先还一点。”
    沈穆清望着那粗布小袋子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她让英纷把小袋子还给六娘:“家里暂时还没有到这步的时候!”
    “我知道,”六娘淡淡地笑,“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沈穆清坚决不收:“等以后我需要的时候,再向六娘开口。”
    六娘却坚决要给——一副要和她划清界限的样子。
    “六娘,您到底在担心些什么?”沈穆清忍不住问。
    六娘身子一僵,眼底全是苦涩:“我怕到时候我们会还不起这份恩情!”
    沈穆清忍不住泪盈于睫。
    她心里又酸又楚,吩咐英纷:“常惠在我手里一共借了二百零五两银子,给六娘立个字据。写清楚了,一年三分的利钱,十年还清。”
    英纷嘟着嘴,用一种不识好歹的目光瞪了六娘一眼,然后屈膝应了一声“是”,带着眼神如常的六娘下去了。
    一旁服侍的凝碧就低声地对沈穆清解释:“姑奶奶您别恼。这人情债比天大。六娘是个有骨气的,才会这样。”
    “我知道!”沈穆清笑着叹了一口气,“所以才让英纷去给她立个字据。”
    第二天,欧阳先生顺利地拿到了和离书。
    望着那张盖着几个鲜红大印的和离书,沈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沈穆清挽了父亲的胳膊,低声地道:“对不起!让您操心了!”
    “算了!”沈箴打起精神来笑了笑,“这就是命吧!”
    沈穆清见沈箴振作起来,心中好受了些。笑道:“老爷,我今天做了最爱吃的香椿鸡蛋饼……我把欧阳先生叫来,和你喝两盅吧!”
    沈箴点头,笑着对欧阳先生道:“以后这样的日子也不多了!”
    欧阳先生颇有几分羞愧,朝着沈箴拱手:“多谢老爷的仪程。”
    沈箴摆手:“说这些做什么!你我宾主一场,却胜过手足……”
    说这,两人的眼眶都有些湿润起来。
    沈穆清就领着丫鬟们退了出去,到厨房帮着整席面。
    她刚把白斩鸡拼了盘,陈姨娘哭着走了进来。
    “姑奶奶,这么大的事,您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她神色悲切,“你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沈穆清望着她干嚎却没有眼泪留下来的样子,笑道:“这有什么不好过的,我在白纸坊有幢院子,还有两间铺子。”
    陈姨娘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姑奶奶准备住到白纸坊去啊?”
    沈穆清点头。
    “那怎么行!”陈姨娘立刻道,“你一个单身女子,独守着个大院子,这要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我可怎么向太太交待啊!”
    沈穆清颇有些好笑,脸上却露出感激的神色,“多谢姨娘关心了 !我总不好住在家里吧?”
    “就住在家里!”陈姨娘神情真诚,拿起帕子来擦了擦眼角,“这哪有回了家的姑奶奶住在外面的,理应住在家里才是!”
    沈穆清嘴角翘起来。
    她打蛇上身,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听雨轩,就给我做院子吧!”
    “只要姑奶奶瞧得上啊!”陈姨娘前所未有的爽快,“我听说,晚上梁家的人会把姑奶奶的陪嫁送回来,要不要我帮着清点清点?”
    沈穆清笑道:“好啊!”
    晚上,梁家照着嫁妆单子把沈穆清的陪嫁和陪房的东西都送了回来。
    沈穆清委托了陈姨娘带着落梅、珠玑清点东西。
    转到点瓷器的时候,落梅拿了一个蓝釉观音瓶道:“咦,这瓶怎么不对啊!嫁妆单子上明明写的是哥窑蓝釉观音瓶一对,怎么变成了官窑蓝釉观音瓶一对。”
    陈姨娘听了,立刻走了过去:“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梁家派过来送东西的二总管和董妈妈。两人闻言,脸色大变,也疾步走了过去。
    落梅小心翼翼地将观音瓶递给了陈姨娘,陈姨娘并不接,而是朝着落梅、二总管和董妈妈招手:“几位都随我来。”
    四个人去了一旁的花厅,帮着卸箱笼的人都站在了原地,个个神色惊恐。
    不一会,花厅里就传来了陈姨娘高声的斥问:“我就说,梁家怎么那么好心,黄昏以后送嫁妆回来,原来是把我们姑奶奶的陪嫁之物都换了……你们要么把东西给我交出来,要么和我去一趟顺天府,这对观音瓶可是值四百两银子。”
    花厅外的小厮妈妈闻言更是脸色大变,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俱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东西是二总管和董妈妈送的,确实冯氏亲点的。
    两人面面相觑,都在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恐惧。
    二总管毕竟是男子,见多识广。他很快冷静下来,拉了董妈妈到一旁商量。
    “你在这里稳着。我去找大少爷。”
    董妈妈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但想到那天沈家小丫鬟们打在自己身上的棒槌,胆寒道“还是我去找大少爷吧,我一个女人家,怕镇不住这场面。”
    二总管一想,点了点头:“也好。我在这里,你去找大少爷,要快!不然,大少奶奶的三千两银子算是白给了。”
    三少奶奶和三少爷和离,梁家赔了沈家三千两银子,这是满府都知道的,因为三千两银子是大少爷让大少奶奶拿出来的。
    董妈妈想到当时大少奶奶那忿恨的眼神,身子一哆嗦。
    等梁伯恭赶来的时候,已是亥时初。
    陈姨娘坐在花厅里冷冷地望着立在屋檐下的梁家众仆。
    梁伯恭看见灯火明亮的花厅做这个年轻妇人,垂花门前站定,远远地一拱手,道:“都是收箱笼的人不细心,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