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大明帝国 >

第355部分

新大明帝国-第355部分

小说: 新大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此前本来就和苏联眉来眼去,这下子更是干脆敞开了,不但退出了米国人主导的巴格达条约组织,也同样退出了杨丰主导的海湾合作组织。
  因为他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米国人拒绝向他出售武器,因为他结束了不列颠在巴比伦的最后特权,愤怒的不列颠人也不卖给他武器,因为他公开支持阿尔及利亚人,高卢也不卖给他武器,至于大明帝国就更不用说了,最终只有苏联人肯卖给他武器,而且还是最好的武器,米格21战斗机,t55坦克,甚至还有图16轰炸机。
  就这样巴比伦也正式开始了苏系装备的武装化。
  而就在这时候,澳大利亚的事情也同样彻底结束,澳大利亚政府同意开放华人自由移民,以后华人移民澳大利亚时候不会再有任何区别性待遇,华人在澳大利亚享有和白人完全同等的政治待遇,已经在澳大利亚居住满两年的华人,全部自动获得澳大利亚国籍。澳大利亚政府保证不会在自己国土上,建立任何形式的美军基地,作为回报明军将在未来五年内完成从澳大利亚撤军,在明军完全撤离西澳前,为了避免双方发生意外,澳大利亚所有军队全部撤出西澳大利亚。
  总之杨丰要的,所有一切统统得到了满足。
  这时候的袋鼠们是真正心如死灰了,尤其是弹道导弹拦截试验结束后,孟席斯心中对米国人的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他知道指望米国人压倒杨丰,至少短期内是看不到了,既然这样那还挣扎个屁,两腿一分爱咋咋地去吧!
  实际上在最终的协议签署后,他立刻便率领内阁引咎辞职,毕竟得有人为这场战争的失败负责。
  就这样,在年底的这段时间里,杨元首也终于消停了,这一年来被他逼得都快喘不过气来的艾森豪威尔,也同样终于可以过几天安生日子了,虽然海峡那边又打起来了,而且安南局势日渐崩坏,倭国社工党在本州岛上又有几处死灰复燃迹象,但对他来说这终究都是小事,其实他也早看出来了,只要杨丰不惹是生非,他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然而他错了,他深深地错了,喜欢惹是生非的可不只有杨丰。
  刚刚成立第五共和国并且被选为总统的戴高乐,再次向米国提出要对北约领导机构进行改革,以前由米国人担任的北约盟军最高司令,统一指挥驻扎欧洲的所有北约国家军队,但戴高乐认为这不公平,应该改成由美英法三国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来负责军事指挥权。
  对于他的这个要求艾森豪威尔当然是毫不犹豫地拒绝。
  紧接着作为回应,高卢宣布他们的地中海舰队退出北约军事指挥序列,也就是说这支包括了两艘最新式重型航母和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强大舰队,北约盟军最高司令部已经无权指挥了,这支舰队只有高卢政府自己才能指挥,同时高卢的防空系统,包括隶属欧洲防空司令部的地空导弹部队,配备最新式数据链系统的双座追风战斗机和刚刚服役的幻影3战斗机也全部退出北约军事指挥系统。
  这样实际上就等于高卢的海空军全部退出了北约指挥体系,只剩下陆军和空军的少量老式战斗机,还在北约体系内维持着最后的象征性存在,至于他们的战略导弹部队,那个戴高乐一上台就立刻退出了北约指挥系统。
  这个国家的一条腿,实际上已经迈出了北约。
  这件事情影响极其恶劣,虽然北约内部也不算团结,比如说欧洲防空司令部的存在,不列颠的战略核打击力量也不归北约管,空客公司最新的数据链系统也拒绝向美军开放其核心等等,但那都是遮遮掩掩的,大家都知道但故意淡化的,可公开搞分lie这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很显然这就等于公开告诉外界,北约内部已经开始走向散伙了。
  被激怒的艾森豪威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直接地对此表示遗憾,认为高卢防空系统从北约军事指挥系统退出,意味着一旦高卢遭到敌对势力的核弹袭击,北约的军队很难及时做出反应。
  这意思也就是说,米国不会再为高卢提供核保护伞了。
  很显然艾森豪威尔是要用这种方式让戴高乐清醒清醒,别以为你就真可以羽翼丰满了,说到底西欧还是我们罩着的,部署西欧的红石,马斯,原子安妮等等各种各样的核武器,那才是欧洲安全的保证,一旦我们撤去这面保护伞,小心哪天赫秃子挥舞核大棒收拾你。
  然而紧接着艾克就被很凶残地打脸了,就在他做出这番含蓄的威胁后不到二十四小时,三朵蘑菇云同时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空旷的沙漠上冉冉升起。
  高卢的第一次核弹试验成功。
  而且戴高乐试验的是三枚。
  这也就意味着,高卢不但拥有了原子弹,而且还是很拥有,至少他的原子弹生产速度绝对不会很慢,否则谁会舍得一次拿出三枚做试验。
  紧接着还没等艾克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一枚曙光女神潜射导弹刺破凯尔特海的碧波,然后准确击中了三千公里外阿尔及利亚的沙漠,最后升起的还是蘑菇云。
  高卢的第一次潜射核导弹试验也完美落幕。
  艾森豪威尔的威胁立刻成了一个可怜的笑话,要知道就连米国自己,也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甚至他们的北极星导弹还没进行第一次陆地试射呢!(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想思维爸妈,enivell,秦漢唐明,fly毁灭之锤等人打赏


第四七八章 核扩散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杨元首怀抱他那只猫,很是深沉地感慨着。
  实际上对北约这个组织伤害最大的并不是戴高乐的公然分lie,而是空客宇航系统公司刚刚推出的欧洲预警机,还有墨丘利数据链系统,这两套东西就是明军的望楼预警机和数据链系统的欧洲版。内部核心全是由作为配件供应商的奔腾电气提供,因为软件方面的一些手脚,这两套东西连同下属的各种终端完全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除非能够破译它的最核心程序,否则其他终端是不可能接入的。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不是安装同一套终端的武器系统,就无法进入这个体系,米国人的武器当然不可能安装这套数据链,这套数据链的核心掌握在杨丰手中,留后门的事情谁不会干呀?一旦和杨丰真打起来,人家想玩死他们那不就真跟玩一样了。
  同样他们正在开发中的数据链系统,就更不可能融入这个体系了。
  而他们又无法用同样的东西拉住欧洲盟国,他们的所有东西全面落后,预警机方面ec121更不可能和欧洲预警机相提并论,这是经过了战争检验的,战场上的表现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数据链也没完成,甚至就算完成了也不如墨丘利系统,从处理器到各种终端全都不如,后者实际上就是link11数据链,此外还有海军版的是link14,而米国人正在开发的是它们的前辈link4数据链。也就是说米国正在开发的实际上还落后一代。
  这怎么让欧洲盟国使用?
  人家又不是傻子!
  同样在这一体系内的各种终端。也就是那些战斗机和防空导弹。也远远超过米国,这也是经过了实战检验的,明澳战争已经用实打实的战绩证明了从鬼怪战斗机到虎鲨战斗机,再加上霹雳,闪电空空导弹,甚至鹰式地空导弹,统统优于米国的各项对应武器系统。
  欧洲各国是要直面苏联的陆地威胁的,人家有最好的。而且不会附带各种政治条件的,甚至很大一部分还是在他们国家自己生产的,有这样的选择不要去买米国人那些差得多的?
  人家傻呀?
  华约的战争机器推过来是我们在第一线挡着,就算是盟友我们也得先考虑自己的迫切需要再说。
  最终的结果就是,欧洲防空司令部变成了一个平行于北约的军事指挥体系,而且还是一个没有米国参与的,完全是由欧洲各国组成的体系,北约虽然依旧很重要,但至少不是唯一的,至少在对空防御上这个体系远比驻欧洲的米国空军更管用。这一点早就用双方无数次对抗演习证明了。
  不过这还是不行,常规武器终究不是核武器。只要米国人始终掌握着核保护伞,欧洲那些小国家就不能做得太过火。
  卖核弹?拿几枚装两百万吨级qing弹的羿式导弹出售?
  不一定敢有人买啊!
  核弹这东西虽然好,但也不是说谁都有资格拥有的,英法当然没问题,但要是比利时也拥有核导弹,这未免也太夸张了,米国人第一个就不答应,他们随随便便扔点援助,或者威胁在经济上给点制裁,这些小国家就只能老老实实就范,毕竟他们不是英法,不是有资格和米国讨价还价的。
  但如果是在这些国家建立铀浓缩工厂呢?
  好吧,杨丰知道自己的欧洲铀浓缩公司该上马了。
  “这家公司很简单,就是为核电站提供民用核原料的,低浓度的铀235,肯定不会用来制造武器级的,因为使用离心机的话,这家公司规模会毕竟大,几千几万台离心机都是有可能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民用核能需求。所以在这家公司下面会有多座生产厂,这些生产厂将分散在多个不同国家,比如说西德一座,尼德兰一座,西班牙一座,比利时一座,我的目标是最少投入三万台离心机,每一座工厂五千台,这样就差不多可以够了。”
  杨丰很快就召集了几个国家使节然后说道。
  几个使节互相看了看,这些都是真正的老狐狸,当然立刻就嗅到了异常味道,高卢试爆的四枚核弹里面,只有一枚是他们通过反应堆生产原料的钚弹,剩余三枚全都是铀弹,而制造这些原子弹的铀,全部都是通过离心机分离出来的。到目前为止戴高乐已经为他的铀浓缩工厂安装了整整一万台离心机,这些离心机为他源源不断生产着制造原子弹的高浓度铀235,而杨丰却要在欧洲投入三万台离心机。虽然这些离心机并不是用来分离高浓度铀235的,但那只是生产不生产的问题,只要决心生产,这三万台离心机每年可以生产不计其数的武器级铀,也就是说有了这些工厂,只要愿意欧洲各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生产出原子弹。
  当然,他们都不会这么做。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家公司不重要,有这样一家公司,不但可以解决大量就业问题增加税收,而且更重要是可以结束他们这些小国在面对那些核大国时候的弱势地位,也就是说以后在争取自己利益的时候,他们有了和别人讨价还价的砝码,比如有一天米国人再像威胁高卢一样,威胁撤去西欧和核保护伞,那么他们就可以用自己制造核弹来反击。
  原子弹那玩意儿如何制造又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技术,说白了难度就在于没有材料而已,但欧洲铀浓缩公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呀!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样他们的核电站就有核燃料了,西欧这些小国都明白,建核电站是他们必然的选择,虽然这时候原油便宜,但他们自己都没有油田啊,他们必须从那些产油国购买原油,他们可不是杨丰这样的干脆看上哪儿有原油就动手去抢,可以说他们辛辛苦苦赚钱,最终结果依然是喂肥那些石油巨头,而核电站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这时候大明的核电站已经连续运行多年,不列颠的考尔德豪尔核电站同样也运行了两年多,米国的希平港核电站同样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