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明帝国-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麻烦,他也别招惹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但如果他不给面子,那也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他不是还想着往太平洋舰队部署一艘航母吗?到时候从波罗的海开出来,能不能开到海参崴,那可是得我说了算。
他给我这个面子,我保证他的航母能如愿以偿到达海参崴,他不给我这个面子,那他就老老实实让航母走美洲吧,不过就算他走美洲,说不定我心情不高兴了也会让昆仑号在太平洋上等着给他打沉。
别以为有航母有舰载机他就抖起来了,在亚洲这地方,还得照样看我的脸色。”
应天的元首府内,杨丰一脸嚣张地对特意邀请来的老潘说道。
后者很无语地看了他一眼。
不过他也知道,杨元首有嚣张的资格,苏联航母都是在波罗的海造船厂建造,如果想部署到太平洋舰队,必须得万里迢迢从欧洲开过来,这条路是无论如何都避不开杨丰的,他就像一头巨齿鲨般横在欧亚之间的航线上。
“元首阁下,我们会帮您转达的。”
他换上一副笑脸说道。
杨丰很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这次邀请你来,其实还有另外的事情,我希望能在以后和你们加深一下合作。”
“元首想如何加深呢?”
老潘眼睛一亮急忙问道。
“很简单,我这里因为工厂开得太多,现在工人工资越来越高,很多低端的产业,和欧美相比都没什么竞争力了,我又不想都便宜了周围这些外族,所以我希望在你们那里,利用你们人工便宜的优势,大力发展代工,简单点说就是你们替我们加工一些低端产品,比如说……”
杨丰拿起一个毛绒玩具熊来,肚子上带着一个很精美的刺绣。
“这个东西你们就可以做。”
他指着刺绣说道。
经过了这些年发展,大明帝国已经面临人工成本压力了,尤其是在低端的服装玩具行业,实际上现在大明的工人工资,如果考虑到福利已经逼近米国的水平,这样的成本想和米国本土的服装玩具企业竞争,无疑是没什么希望的,现在主要也就靠梦工厂的动画形象专利撑着,但这也只能撑一时,不把成本降下来一切都白搭。
而降成本的最好办法,就是找低成本地区代工,还有谁的人工成本能比李同志那里更低呢?
倒不是说他真不想用周围国家的工人,实际上现在大明资本家也就靠周围国家的低成本,来保证大明的高出口额。
但这里面都不保险啊,爪哇人他不能用,天竺人他也不能用,马来人和巽他人都懒得要死,根本不能指望他们干好活儿,现代东南亚各国经济一塌糊涂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这些民族都出了名的懒,尤其是荷属三个自治领,那些民族就是求着他们工作,他们都不屑一顾,继续安贫乐道地享受田园生活。
这周围真正能够干活儿的只有安南人,但安南马上就要打起来了,他当然不能指望这些地方。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李同志那里,虽然李同志那里接下来也挺乱,但至少没有战乱,有这几亿低成本工人,足够大明的资本家们继续横行欧美了。
比如说这个玩具,这个玩具在米国卖三美元,之前其实是两美元的,但后来干刺绣的小姑娘嫌累嫌工资低,都跑去干轻松工资高的工作了,反正大明就不愁找工作,结果玩具厂只能增加工资,到最后这一个刺绣就得一美元成本。
然后和米国本土或者欧洲产品比起来,就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了。
但如果扔给李同志呢?
估计有五美分他的外贸公司就会干得很开心。
这样他的玩具厂就可以继续在米国市场上卖两美元了。
这叫双赢,反正李同志那里人民币对美元又没有汇率可言,实际上也不会有人要他的人民币,但美元却是他最渴望的。他现在跟苏联贸易主要用替杨丰做各种贴牌赚到的卢布,但这东西只在苏联体系内国家可以使用,在这之外就只能用黄金甚至以物易物了。
而杨丰手中就不缺美元,用这种方式给他当外汇,用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粮食之类生活必需品。
这对他是好事,哪怕理论上杨丰这是在剥削劳动人民,但这样的剥削对他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未完待续。)
第三四七章 全面制裁
这的确是双赢,连老潘都明白,可问题是,他们那里的事情并不仅仅是考虑经济利益,他们那里的水深着呢,就连之前的贴牌生意,内部都有很多同志不喜欢,认为这是和资本家沆瀣一气。好在人家苏联老大哥也始终没多说什么,而且根据莫斯科反馈回来的情况,苏联军政官员们对那些来自资产阶级的彩色电视机,高档服装,石英表之类东西都非常喜欢,所以这件事大家也就默认了。
毕竟源源不断到手的卢布换来机器设备是实实在在的。
但这种代工……
实际上老潘也不好说这种事情属于什么性质,好在这些也不是他一个中层需要操心的,回去报告上级定夺去吧!
就在他临回去前,为了表达诚意,杨丰特意送给了他们一份厚礼,真正的厚礼,当杨丰把老潘带到这件礼物跟前时,老潘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一台腾龙一型发动机。
“我知道你们也在发展航空工业,说起来你们能开始工业化,我也是很欣慰的,毕竟大家都是兄弟,虽然现在情况特殊,我也不好大张旗鼓地帮你们,但也不能真就在一旁看着,这台发动机算是我给你们的礼物了,你们可以回去仿造一下,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过来问我。”
杨丰一脸真诚地说。
好吧,这是钓鱼,他得先让李同志清楚,苏联在技术上和大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就像原本历史上。新华领导层被斯贝发动机惊得头晕目眩般。他同样要用这台腾龙发动机让他们感受一下真正的高科技。
如果他们要仿造。那就最好不过了,光一台发动机测绘仿造是很困难的,看看斯贝仿造几十年就知道了,那样接下来他们就得寻求大明的帮助,然后就可以向他们提条件了,比如说要人,要代工,要开矿。总之只要他们上勾,一切就都好说了。
至于这台发动机落在苏联人手中的可能性,这个同样不值一提,一款早就淘汰的老古董而已。
这种发动机是鲲鹏版佩刀上使用的,而这种战斗机在陆基版追风投产后,早就已经停产,现在连空军装备的也已经开始淘汰,然后作为二手机对外出售,好换装最新的陆基版虎鲨,这样的东西在大明都属于落后两代的货色了。
甚至在不列颠。都得算落后一代的。
更何况杨丰这么干,本来就是想着向苏联人泄lu点技术。毕竟他现在领先得已经太多了,有时候敌人也是需要小心呵护的,同时也向史达林适当示好,让他明白大明和苏联也不一定就一直势不两立下去,这样也省得史达林在他搞倭国人的时候,闹点不愉快什么的。
老潘就像抱着自己老婆一样抱着这台发动机(比喻)登上飞机,然后直接飞向了遥远的北京。
而就在他走后不到一小时,当得知包括昆仑号航母在内所有各舰全部到达预定海域后,大明帝国元首府突然对外发表声明,鉴于倭国政府拒绝送交所有战犯执行判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帝国元首杨丰正式********,对倭国实施全面制裁!
“任何驶入倭国的船只,不论其国籍为何,不论其为军用抑或民用,不论其为载客抑或载货,都将被视为非法,大明帝国海军有权予以拦截,扣留,甚至击沉。
任何从倭国驶出之船只,不论其国籍为何,不论其为军用抑或民用,不论其为载客抑或载货,包括捕捞作业之渔船,都将被视为非法,大明帝国海军有权予以拦截,扣留甚至击沉。
此制裁令自公告之日起即正式实施!”
元首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厅内对着无数镜头,面无表情地宣读制裁令。
仅仅五分钟后。
倭国商人藤野,战战兢兢地看着不远处黑洞洞的炮口,他和乘坐的春晖丸号商船,刚刚从米国返回,船上装着的是近万吨钢材,因为钢铁厂还没修复,倭国必须从米国进口钢铁,这些钢材是用来供应那些小型工厂,以便给国内和高丽两处战场上自卫队和联军维修武器的。
但很显然,他不可能把这船钢材运回倭国了,因为就在此时,他面前站着的是一名明军军官,正在向他宣读杨元首刚刚签署的全面制裁令,在这名军官身后是二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把他们带走!”
宣读完制裁令后,军官向身后的士兵一招手,两名士兵上前拖起已经瘫倒的藤野,向降落在甲板上的直升机走去,就在这时候,曾经做过海军少佐的船长猛然撞向靠近他的士兵,同时伸手试图抢夺他的步枪。
“砰!”
一声枪响,船长后脑勺喷了出去。
“不自量力!”
那名军官吹了吹手中的m9手枪枪口,然后冷笑着说道。
藤野和其他船员看着被击毙的船长,战战兢兢上了直升机,在把船上所有人都运送到不远处的徐达号驱逐舰上后,紧接着一直等着旁边的李如松号驱逐舰发射了一枚重型鱼雷,随着巨大的爆炸声春晖丸号和船上的货物直接沉入海底。
与此同时数百公里外的北海道渔场,从昆仑号航母上起飞的一架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和一架貔貅直升机正低空悬停,后者上面装着一部高音喇叭,不停地向着海面上正捕捞鲱鱼的十几艘倭国渔船,播放着杨元首的全面制裁令,而这些渔船上的渔民,则茫然地看着头顶这两架直升机。
“立刻回港,给你们五分钟时间,五分钟后还不返航,将予以击沉。”
播放完制裁令后,紧接着高音喇叭里传出警告。
然而那些渔民并没有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一个个继续茫然地面面相觑,还有一些甚至愤怒地对着天空大吼什么,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是很没道理的,凭什么不让他们打鱼,这片世界上最富饶的渔场,是天照大神赐予倭国的礼物,他们祖祖辈辈就在这片海域捕鱼,凭什么你们来不准捕鱼,我们为什么听你们的?
然而五分钟过去后,他们就知道为什么得听了。
来自札幌的渔民渡边,挥舞着拳头,对着天空中的直升机怒吼,从民华被遣送回来后,他和几名当年的同僚,就靠着脚下的这艘渔船维持生计,今天刚刚打上一网,结果这些直升机就出现在了头顶。
“该死的zhi那猪,滚回你们的猪窝去吧!”
渡边前上等兵英勇地拿着一个酒瓶子,用力向着头顶的眼镜蛇直升机抛去,他身旁几名头上扎着白布的同伴,就像当年在战争中杀死华人时候一样欢呼着。
然而下一刻,他们的视野中火光闪耀,紧接着一个东西撞在甲板上,还没等他们清醒过来,一个火团轰得炸开,那几名欢呼的同伴,立刻在爆炸的火焰中飞了起来。渡边君吓得尖叫一声,急忙跑向船舷,但随即撞击的感觉从背后传来,同时身体内部一阵灼热,眼前一团火焰骤然炸开,一股巨大的力量推着他向后飞去,在他视野中最后出现的东西,是半截看上去很熟悉的身体。
他被一枚二十毫米穿爆弹打成两半后,又被延迟的爆炸给炸飞了。
看着这恐怖一幕,海上剩余渔船一下子炸了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