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大明帝国 >

第157部分

新大明帝国-第157部分

小说: 新大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身管的,现在完全没必要。
  不过他今天可不是来看坦克的,在这座独自占了超过两平方公里大明帝国宝贵领土的工厂后面,还有一家特殊工厂,在这座工厂里,大批工人正围着一个巨大的钢铁城堡忙碌着,只不过现在还处于建造中。浑身都是锈迹斑斑的钢铁,很难认出到底是什么东西。
  “科尔,我的宝贝还有多久才能完成?”
  杨丰问带着头盔,正拿着图纸指挥工人的工程师,后者一看他过来忙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元首阁下,您的天才发明最少还得需要一年半时间,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伟大创举,语言已经无法来形容它,但有一件事我一直想提醒您,只是您的时间太宝贵了。所以到现在还没得到觐见您的通知。”
  “好吧,这件事我需要向您道歉。以后科尔先生想见我,不需要预约安排时间,只要我不是在会客都可以。”
  杨丰立刻对胡好说道。
  到了他这种级别,当然不是谁都能随便见的,那得先申请再说,然后再看侍从室的安排。
  胡好赶紧拿出小本子记下。
  “那么科尔先生,您有什么需要提醒我的呢?”
  杨丰问他这位原威廉港造船厂的专家,这家伙据说参与了从舍尔号一直到提尔皮茨号的一系列建造。
  “您的这个庞然大物,如何运输到它想要去的位置呢?”
  后者说道。
  “难道不能拖航吗?”
  “难道您想把它从这里拖到波斯湾?那是不可能的,元首阁下,它有一万多吨重,而且还不是按照海上航行设计,抗风浪能力很差,您可以拖着它在近海浅水区近距离移动,但您不可能拖着它长途航行,一旦遇上较大的风浪它非沉没不可。”
  科尔笑着说。
  好吧,杨丰的宝贝是一座自升式海上石油平台,这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他真正du立开发的,因为这东西太重,超出旅行者号吸取能力,所以不可能从那边直接拖一座过来。只能找到设计图纸和资料,然后部分提供给手下的专家,由他们进行研究,最多一些关键性的东西,放到旅行者号上制造出来。好在这东西技术含量并不高,米国人的第一台是五三年建造成功的,他这台虽然工作深度深点,但折腾三年后也凑合着建造了出来,他计划是拖到阿布扎比近海去采石油的。
  不过科尔一说,他才忽然想起来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的确,运输怎么办?
  “看来我还需要为这种东西,单独建造一艘特殊的运输船!”
  杨丰摸着自己心爱的小胡子一脸深沉的说。
  “特殊的运输船?”
  科尔疑惑地说。
  “是的!”
  杨丰很是装个逼的深沉点了点头。
  运输这种东西,那当然就得用半潜船了,不过这时候好像还没有哪个国家建造这种船,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现在连五万吨级的航空母舰都能建造,哪还建不了一艘载重两三万吨的半潜船啊,无非就是样子特殊一点,另外结构强化一点,再就是注水排水要求高一些,总之…
  反正他是不造的,这种东西级别太高,他的船厂至今造过的最大船只也不过是一万多吨的商船而已,让他们造一艘这么大的,技术上倒不是说不行,他的技术没有任何问题,而是目前没那么大船坞,必须先把船坞建成,他可没时间等了,他现在迫不及待等着跑中东去采原油呢!
  更何况他也没有那么多工人了,顺天造船厂的船坞里,现在正同时建造着四艘大型驱逐舰,另外还有六艘用于近海反潜和巡逻的护卫舰,当然说是护卫舰,实际上吨位在这时候,依然应该算是大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都接近三千吨了,甚至都不输于他现在的主力战斗级驱逐舰。
  好吧,他造的实际上就是后来不列颠人的利安德级护卫舰。
  这么多军舰正在建造,他就总共五年培养,哪还有那么多工人再造一艘数万吨的半潜船。
  他的时间可是很紧迫,早一天把油价拉下来,大明经济就早一天摆脱束缚,所以就算这一座用不上,但下一座也就必须送到阿布扎比近海去,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交给别人,交给普鲁士人就可以了,实际上他已经在布洛姆福斯造船厂订购了两艘五万吨级的油轮,既然这样还是交给普鲁士人好了。
  他们在要价方面还是很讲良心的,比不列颠人讲良心多了。
  “博士!您先暂时把这里的工作放一下,替我回欧洲一趟,帮助杨红琪小姐,跟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再签一份订单,我需要他们为我造一艘特种运输船,一种半潜船。”
  想到这里他立刻说道。
  “半潜船?”
  “对,可以在水面航行,也可以注水后半潜,船体结构必须有足够强度,强到可以直接装载这座平台,这样我只需要把这座平台拖到它的上方,它就可以通过排水把它托起来,然后运输到我需要的地方。再通过注水下潜的方式,直接把它从船上拖到一边,这样就可以完成全部装卸运输工作了,其实这样一艘船好像也可以运很多东西,比如说运输潜艇也挺不错。”
  杨丰一边说着,一边给科尔画了一艘半潜船的草图,他画完的时候,后者的嘴巴已经快合不上了。
  “元首阁下,您真是天才!”
  科尔过了半分钟才惊叹道。
  “那当然,我也觉得自己是。”
  杨丰得意地说,不过目光一转到正在建造的石油平台上,立刻换上了一副忧郁的表情。
  当然这座石油平台也一样有大用处,去不了中东还去不了附近嘛,回头拖到安南近海,或者拖到北婆罗洲近海租给扇贝也行,这样也正好和扇贝在这方面形成合作,先锻炼锻炼技术,以后大家快快乐乐去北海采石油去。
  他在其他地方搞都属于小打小闹,只有把北海大油田搞出来才是真正最有杀伤力的。
  他正在看着呢,一名侍从急匆匆走到胡好身旁,把一份电报递给他,胡好只看了一眼,立刻就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惊叫道:“出油了,元首,咱们在芝勒贡近海的石油勘探出油了。”
  好吧,大明帝国石油,在爪哇近海持续多年的勘探,终于开始出油了。
  “开始了!的确也该开始了!”
  杨丰却没有什么喜悦的表情,只是在那里带着一丝阴险的笑容自言自语。
  一千多公里外,爪哇西北部,扼守巽他海峡出口城市芝勒贡外海,大明海军红四号导弹快艇上,几名水兵正无语地看着他们对面不远处,那里是一艘锚泊海面的老式货轮,只不过上面多了一套钻井装置而已,现在数十名工人正发疯一样,在甲板上又唱又跳的,在他们身后,是仿佛喷泉般从地下喷涌而出的黑色原油。
  阿周那油田,原本历史上印尼的第一大海上油田,就这样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喷涌。
  当然那些正在欢呼的帝国石油勘探队员们,并不知道,他们开采出的这口油井,也拉开了一场血腥战争的序幕,刚刚立国不过五年的大明帝国,将面临一场最严重的危机,而这场危机的幕后导演,正是他们的元首大人。
  五零年二月了,还有四个月就到六二五了。(未完待续。)


第二二九章 石油战争

  大明帝国石油,在芝勒贡近海打出第一口高产油井的喜讯,就像扔进油桶里的火把一样,瞬间引爆了华人资本圈的ji情,应天,淡马锡两大股票交易所一片红光,而且刺激还接踵而至,不到一个星期后,第二口同样的高产油井紧接着打出,现在连不懂石油勘探的人也明白,那里是一座真正的大油田。
  投资者们沸腾了。
  谁都知道这种家门口的大油田意味着什么,现在大家才发现,大明帝国这位置,简直是太好了,北婆罗洲沙捞越,文莱各大油田,苏门答腊岛上刚刚开始投产的米纳斯油田,现在又加上爪哇岛的大油田,三片原油产区正好三角形,而大明帝国目前的三大工业区正好在三角形的中心,直线距离都没有一个超过一千公里的。
  尤其是芝勒贡这种几乎紧贴岸边的近海油田,更是难得的宝库。
  雪佛龙在米纳斯油田至今生产缓慢,就是因为那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基础设施,那座油田在一片数万平方公里的茫茫沼泽里,光基础投资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但像这样的近海油田根本没有这方面限制,现在出油明天开艘船过去,就能扯上管子往里灌,有了这样一座油田,大明经济将在最短时间内注入新鲜血液,接下来无论什么行业都跟着收益,尤其是因为原油供应限制,一直放不开的塑料和化纤工业。
  至于这座油田在爪哇共和国领海,这个不值一提,谁都知道那里是怎么回事。杨元首放个屁。哈达都得跟在后面说香喷喷的。
  然而人们却忘记了。这时候的爪哇共和国可不只一个,除了巴达维亚的爪哇共和国,还有一个日惹的爪哇共和国呢!
  依靠着苏联的援助,慕梭这些年实力同样暴涨,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也是很让人刮目相看的,虽然全部苏联式的体制通常到最后都会很悲剧,但在初期绝对可以创造奇迹。因为他的控制区一向是蔗糖。香料,橡胶之类主产区,依靠着向苏联和其他苏联系统的国家出口这些东西,慕梭的生意做得同样很好。
  但他那儿也缺油,他只有中爪哇几口小油井,之前是勉强够用了,可现在随着军舰,飞机,坦克,汽车日渐增加。他那里也开始不够用了,这些年本来就盯着苏门答腊岛的石油口水直流。现在一听说芝勒贡发现大油田那眼珠子立刻瞪得血红。
  他的喉舌,爪哇人民电台立刻播放了这位共和国总理,社工党总shu记的谴责,这位赤军领导人措辞严厉地警告明帝国zhu义者极其傀儡们,不要盗窃爪哇人民的石油,否则将面对爪哇人民的怒火!
  “所有土匪和强盗,都将挂到人民的绞刑架上,爪哇人民不会允许自己的一滴石油被偷走,我再次警告杨丰,尼德兰政府和他们的走狗哈达,下一次代表爪哇人民说话的,将是雷鸣般的炮声!”
  “他玛的,这也太不要脸了,就好像那油田在他们家似的。”
  杨丰很无语地说着关上了收音机。
  “总理阁下,我是一个讲规矩的人,扇贝和斯坦维克公司给你们百分之三十,那么我也是百分之三十,一切都按照规矩来!”
  紧接着他对坐在对面的哈达说道。
  这座油田是在爪哇共和国领海,当然也要分给人家一部分收益,这是各大石油公司通用的方式,谁也不可能真正独吞,包括在中东也都是这么干的。、
  而爪哇共和国领土除了爪哇岛上的控制区以外,还包括廖内省,西苏门答腊,南苏门答腊等地,前者就是米纳斯油田所在地,而后者是穆西河流域各油田所在地。米纳斯油田是雪佛龙的,而穆西河流域各油田是扇贝和米国的斯坦维克公司的,后者是新泽西标准的子公司,这些家伙给爪哇共和国的分成是百分之三十,那么杨丰当然也不会给多了。
  当然,哈达也没指望能要多了。
  实际上百分之三十已经让他和内阁那些资本家,封建领主们很满意了,毕竟他们只有不到两千万人口,但却拥有一大堆油田,去年的原油出口额,就已经超过一千万吨,估计今年随着米纳斯油田基础设施逐渐建好,再加上杨丰的这座油田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