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大明帝国 >

第131部分

新大明帝国-第131部分

小说: 新大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谜撸蘼薜比徊缓靡馑挤炊裕谑俏蠢丛诿裼煤娇辗⒍煊颍拖裨纠飞系娜逡谎绲陌倒揪驼庋恕�
  把空客强行催生出来后,杨丰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欧洲。临走前还顺手从不列颠划拉了一堆旧货。
  因为昆仑号的加入。以他目前的水面战舰数量。维持两支航母编队已经有点紧张了,但首批四艘戚继光级驱逐舰的建造,短时间内又很难完成,所以把不列颠人刚退役的两艘利安得级轻巡洋舰,两艘建成后就直接封存的战斗级驱逐舰,一块儿打包带走了;后者是正式购买,前者是这笔交易的赠品。
  除此之外因为坦克短时间内也很难完成,又额外购买了一百辆百夫长坦克。而且是最新的,装有垂直稳定系统的mk3,回头他准备把一零五毫米炮给装上,反正那东西最早就是装在这东西上的,这样在短期内,他至少拥有了可以和史达林2单挑的坦克。
  杨元首乘坐他的重巡洋舰游艇,带着两艘轻巡洋舰两艘驱逐舰,拉着第一批三十辆百夫长坦克到达淡马锡的时候,都已经是四九年二月了,新华的大军都开进北平城了。这局势糜烂速度之快,让等在码头上迎接他的帝国zhu义者们。一个个嘘嘘不已。
  “都振作点,怕什么,有我在,天塌不下来!”
  在淡马锡总督府的宴会上,杨丰很是豪迈地说。
  “不过,乔治,你们就没想过和他们接触一下?”
  他揽着约翰逊肩膀说道,不远处民华驻淡马锡总领事正想走上前呢,一听这话很识趣地又转身离开了。
  “元首,您是想…”
  约翰逊问道。
  “没什么,伊芙琳和几名记者朋友,准备去他们那里采访一下,毕竟我们得承认现实,他们的胜利已经是必然结果,这样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想法和他们做朋友,而不是直接站在对立面。”
  杨丰说道。
  “这个得看他们了,米国政府已经对此向他们表示了善意,不过至今还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事在人为嘛,多接触一下总是好的,不过你能不能帮我催催北美公司,我的佩刀什么时候才能到手?我可是听说,史达林都把米格九给了爪哇人,而且赤军实力日渐壮大,最近多次发生挑衅,万一再打起来,小吸血鬼还能不能镇住场子,可就很难说了。”
  杨丰迅速转移了话题。
  爪哇赤军和白军这些年摩擦就一直没断过,经常互相打个黑枪什么的,不过他们得到了米格九倒是真的,史达林的米格15开始真正量产后,这种过渡性质的垃圾就看不上眼了,送了五十多架给赤军,搞得前线不但白军,就连尼德兰人都紧张不已,毕竟那是喷气式战斗机,威慑力还是相当大的。
  “不好办呀,他们的生产排得很满。”
  约翰逊为难地说。
  “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我这里现在不是压力大嘛,这样吧,你帮我问问,能不能从他们那里购买配件,然后在鲲鹏公司我自己组装。”
  杨丰说道。
  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在虎鲨投产之前,他必须得靠佩刀支撑局面,而一旦高丽战争开始,他是肯定要让爪哇岛上战火重新燃烧的,万一史达林脑子抽风,把米格15甚至17给了慕梭,那会让他很被动的,所以必须尽快装备佩刀,而且不能是原版佩刀,他要造袋鼠版的,也就是装埃文发动机版的。
  甚至还可以在换上一批钛合金或者复合材料部件,这样增加了发动机推力,再加上重量的减轻,他的佩刀至少在对付米格15的时候,还能继续保持足够优势。
  但这样的话,他就必须首先获得生产许可证。
  “这样啊,我帮您咨询一下,不过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约翰逊想了想说。
  “那就拜托了,越快越好,你告诉北美公司,我有可能最少需要两百套的散件。”
  杨丰说道。
  “行。”
  约翰逊很爽快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的确没什么大问题,不论米国政府还是北美公司,都不会反对的,爪哇赤军始终是心腹大患,这几年在苏联支持下,慕梭的实力发展极快,不但拥有了一支不弱的空军,而且陆军兵力也扩大到了五十多万,甚至苏联太平洋舰队离开时,还留下了四艘驱逐舰和一批鱼雷艇给他们成立了海军。
  在芝拉扎港附近还利用铁矿,建设了钢铁厂和军工企业,依靠他们没收的扇贝部分资产,在中爪哇打出了好几口油井,就连炼油厂都有了,米国国内不少人正在指责是杜鲁门养虎为患,如果当年不是阻止杨丰和尼德兰军继续打下去,现在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接下来如果真有必要,还得必须靠杨丰来拔出这颗毒瘤。
  他既然答应,杨丰也就放心了,第二天他紧接着离开淡马锡返回应天府,这里,来自另一个体系的客人,已经在等他了。
  “潘先生,让你久等了,怎么样,旅途还顺利吧?”
  在应天军港的一处军事禁区内,杨丰满脸笑容地握着老潘的手说道,在老潘身后一艘不列颠商船的舷梯上,大批身穿民华军服的男子,正面无表情地列队走出来,一边看着他们,一边在明军士兵的监视下,向附近一片营房走去。
  “元首阁下,这是名单,这一批一共五百八十五人,其中包括了您指名要的王耀武和廖耀湘,另外还包括六名少将,其他还有一半是军官,剩余也都是参加过抗战的士官,都是经过了您的人审查的。”
  老潘把一份儿名单递给他说道。
  他是特意送这批战俘而来,至于普通的平民这时候交易这时候早已经开始,杨丰去欧洲这段时间里,陆陆续续用药品换来了一万多剥削阶级的罪人。
  “可以!”
  杨满意地看着名单上的一个个名字,这些人后面都带着各自的简历呢。
  “那么我们的东西呢?”
  老潘问道。
  “王耀武和廖耀湘的交换条件是什么来着…”
  杨丰问身边负责这项工作的军官,这个他真不知道,具体交换条件都是手下人跟老潘讨价还价的,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亲自去做,反正他装备体系里面,除了一些比较特殊的东西,其他都是可以用来交换的。
  “迫ji炮,咱们用的六零迫ji炮,每个人二十门,另外加一千发炮弹,那些少将一人十门五百发炮弹,其他校官两门尉官一门,士官级普通士兵都是五箱炮弹。”
  军官说道。
  “迫ji炮?”
  杨丰很意外地看了看老潘。
  “咱们的射程远,现在最好的是米国的m2,两种重量相差无几,但咱们的射程几乎m2的三倍,都快赶上步兵的轻榴弹炮了,潘先生考察过之后,指定就要这东西做第一批交换了。”
  军官说道。
  “啊,你们倒是很识货啊!”
  杨丰忽然也想起自己的迫ji炮是什么玩意儿了,话说他这些年刷武器刷得很多自己都忘了,特么那是解放军的九三式,全部轻质合金的,二十二公斤重的东西最大射程超过五公里,和120口径好几百公斤重的苏制m1938射程几乎一样远,这东西的性能,在这个年代堪称逆天的,只不过因为东西不起眼,所以一直不太吸引眼球而已。
  不得不说这些人就是识货,而且头脑很清醒,完全没有被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级货蒙住,一眼就盯上了看似不起眼,但却几乎是他装备体系里面科技含量最高的,而且同样也是最实用的东西,可以想象一下,砥平里的战场上,如果那些志愿军一水的这东西,在坦克炮射程外,向着环形防线内狂轰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未完待续。)


第一九五章 接盘侠

  “不过东西的确是好东西,但是有一点我必须提醒你们,你们最好尽量多买些炮弹,因为对于它的射程来说,炮弹同样很重要,如果制造炮弹的精度不够,射程会大幅降低的。”
  杨丰说道。
  “那么制造炮弹的技术能不能交换呢?”
  老潘笑着说。
  “不能,不是我不给你们,而是这涉及的东西太多,不仅仅是制造技术,还得有配套的设备,还得有必须的材料,而这些背后还得有更多的东西,别以为这是简单的一枚炮弹,它后面是一整套体系,明白吗?”
  杨丰说道。
  他当然不会给了,那根本不是炮弹的事儿,他自己的兵工厂还在军事禁区呢,就那套生产线如果让史达林同志得到,苏联的工业实力直接提升不只一个档次,更何况那炮弹还是稀土铸铁的,涉及的东西更高端。
  老潘没有多说什么,只卖炮弹不卖生产线是一个奸商最合理的做法,不过他也不信,在党领导下的新华人民,居然连枚同样的迫ji炮弹都仿造不出来。
  “还有一件事,我的一些记者朋友,想去采访一下李同志,这个你们得给安排一下。”
  杨丰又说道。
  伊芙琳已经组织起了一个数十人的记者团,几乎西欧各国最主要报纸电台的都有,甚至还有两名电视台的,不过她们想去采访也是要那边许可才行。
  “没问题,我们欢迎一切国际友人。”
  老潘说道。
  这时候他们正愁着没什么好渠道宣传自己呢,有记者去肯定张开双臂欢迎了。
  “好吧。带潘先生去军火库。帮他们把东西装上船。命令昆仑号航母,带着宣德号,万历号巡洋舰,李如松号,邓子龙号驱逐舰做好北上训练的准备。”
  杨丰随即对胡好说道。
  后面四舰就是他刚刚带回来那四艘,至于这次训练是什么意思那就不用说了,他和李同志的勾搭,光头佬那里肯定不会不知道的。昆仑号编队北上就是去提醒他一下,知道就行,别找不自在啊!
  那名负责交易的军官,立刻带着老潘和他手下随行而来的几十人,一起朝不远处的军火库走去,而杨丰则转头去了关着王耀武等人的营房,一看他进去,里面的民华军官们纷纷站起身,有些惊疑不定地看着这家伙,里面两个身穿中将军服的格外醒目。
  “哪位是王耀武将军?”
  杨丰问道。
  看上去挺敦厚的那个赶紧上前一步。很爽快地敬礼说道:“元首阁下,鄙人就是。”
  “那这位是廖耀湘将军了。”
  杨丰点了点头看着另一个。
  后者迟疑一下也敬礼说道:“鄙人就是。”
  “你们二位情况特殊。按照我和他们讲好的,最近这段时间先不要在外面走动,就在这片军营里活动,其他诸位将军也是,至于其他人,等会儿另外安排住处,你们在这里可以自便,只要不离开应天府就行,如果不愿意住在营区,这里有亲朋的也可以投奔,或者愿意找工作的也随你们。”
  杨丰说道。
  “元首是说放了我们?”
  一名上校惊讶地说。
  “呃,离开战俘营时候没人给你们说吗?我换出你们来,是因为你们为国家为民族立过战功,你们不应该像囚犯一样被关在战俘营里,到了这里你们实际上就恢复了自由。不过他们担心你们会重新加入战场,所以才要求我不准你们离开这里,但在应天府范围内,你们就是自由的,当然暂时还是不要说出你们的身份,以免搞得大家都麻烦。不过我想用不了多久了,最多到明年你们就可以彻底恢复自由,那时候你们愿意留下来或者去其他什么地方都随便!”
  “元首您是说,到明年就有可能第三次世界大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