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谋情 >

第27部分

重生之谋情-第27部分

小说: 重生之谋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千奉知道他此刻无论说什么她都不会好好听,她竖起了满身的刺,他迎上去就只会被她刺个正着,可他却不能放纵她因赌气而乱来,有些事情,他还是要说的,可是……
  他沉吟着,仍犹豫不觉。
  他突然的沉默让阮妗华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她于是道:“你是不是还有什么瞒着我?”
  谭千奉没有说话。
  这便是默认了。
  本来她以为母亲的事已经是极限,却没料到还有更多,他知道那么多事,这么多年来却伪装的如此之好,真真是好样的。
  她没有再看他,而是背对着他走到了窗边,望着外头墙角的一簇草,眼里凝聚了些微的决然,要么不知,要么她就要弄清楚一切,她被动太久了,她容不得再有任何欺骗!
  她思索着,斟酌语言,开始说道:“恩师,一如为师终身为父,你知我敬你爱你多年,所以哪怕此刻我气急了你,也没有想要做出任何伤害你的事。娘亲既然将我托付给你,必然也是信得过你的,我虽还没办法彻底释怀,但却知道你大约是为我好的,可是你若只是对此讳莫如深,那我就永远没有办法知道真相,我不会安于现状,难保妄送性命,恩师你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吧?”
  她在威胁他,用她自己的命。
  谭千奉向来冷静自持,心思明晰清澈,因而很清楚地知道她是在威胁,可是无可否认,他并不想看到她死,甚至不能让她陷入任何险境,她必须是安全无虞的。
  他叹道:“不是我不告诉你,然而五年后的所有事情现下都有了改变,已经发生的可能不会再发生,说了又有何用?”
  阮妗华转身道:“但是我要求个明白!”至少,她总要为她因何而死讨个说法,也为谢秋雨的死讨个公道,她隐隐有猜测,可是毕竟只是猜测,她若不能求个明白,无法心安。
  谭千奉沉默片刻,道:“你想知道什么?”
  “害死秋雨的是谁?”
  他回答道:“朝堂上奸臣逆贼太多,皇帝优柔无能,太后不是个好相与的人,她长卧深宫不问世事是个幌子,许多大事决断,在你有能力涉足政务之前,都是皇帝与太后商议后决定,太后掌权太久,她容不得自己的儿子有任何忤逆,谢秋雨又是谢家人,她不会容她。”
  果然如此……
  她又问:“为何引我入局?”
  “阮相告老还乡,你对她来说已经没有用处,但她毕竟重病难熬,并不能事事俱细,可是随着皇帝逐渐羽翼丰满,你的作用自然越来越小,魏尘奕心性没那么坚定,谁知谢秋雨死后你是不是第二个‘祸水’?自然要斩草除根。”当然不仅如此,可是这个天大的秘密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所以他只将真相遮了半边告诉她。
  阮妗华皱眉:“为何秋雨会写是我害她的字……”
  “这个女人此生孤绝,你与谢秋雨越是姐妹情深金兰之义,她越是要你们因对方而死,你送入宫中的礼物均被太后派人混入离魂香,再随便使计让谢秋雨暗中得知此事,谁料谢秋雨没有声张,只是与你虚以委蛇,并未揭穿,但她死前饱受刑辱,痛不欲生,留下遗言,这个遗言对太后来说只好不坏,她自然会让锦帕完好地被送到魏尘奕手里。”
  他的话音落下后,阮妗华半饷都没说话,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熏炉淡淡的香气仍在屋中浮动。
  她终于搞清楚了谢秋雨身死的真相,但他话中的“虚以委蛇”还是让她心里稍稍刺痛了一下,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秋雨她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思与她继续相交下去了么?可是为什么她不问呢?自己不过是一介外臣,若她早早禀报圣上,也许所有的事情都还有挽救的余地,不至于最后不可收拾。
  然而事已至此,到今日这个地步,也许真的怨不了谁。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今天更了晚了些,晚上下完课回宿舍才发现要去社团开会,各种耽搁,这一更其实算是二号了,不过白日还会有一章,补上~坚持日更~~
  另外呢,木头我今天看了一个好萌的微博漫画连载,被浓浓治愈了,那种傲娇死鱼眼呆滞型男主戳中萌点呀~~给大家推荐一下,看了很治愈很愉快哟~
  木头不会搞链接,麻烦大家新浪微博搜一下  妮玛和王小明  。

☆、所谋

  如今重生于世,一切都不同,她一定要想到办法扳回局势,她不信她这次还会栽在侯太后手里。
  先帝驾崩之事,内中隐情已然被谭千奉巨细告知,太后重病让她一直不曾被人知晓,如今各种却是昭示了这个后宫女人才是幕后黑手,委实让人心惊。
  然而其中有些问题却是她不得不思考的。
  先帝欲将皇位传于叶君垣,是出于对云贵妃的宠爱,可是自古立长立嫡,魏国也是以此来确立君权的继承,所以若是先帝当真贸然下旨改立叶君垣为太子,必会引起朝野上下的异议,想要杜绝大臣百姓的不满,就必须早早打算,为叶君垣谋划策断,得民心得天下,但显然,先帝什么也没有做。
  所以那个时候太子还是魏尘奕。
  侯太后却唯恐生变,将先帝毒死于宫中,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宫变,若非栖风殿起的这一场邪火,以致云贵妃身死四皇子失踪,恐怕没有人会生出半丝怀疑,一切就该顺理成章——由魏尘奕继承大统。
  可是父亲为什么要帮她?彼时父亲已是位极人臣,权势在手甚得帝心,然而他却与侯太后联手发动这场宫变,冒险让魏尘奕这么个少年继位,他所图的是什么?
  这一点她实在想不通。
  谭千奉看她陷入沉思,知道她定是产生了怀疑,因为这其中有些地方确实是不够合理,然而她就算能从他的话中抽丝剥茧挑出疑点,也不会得到什么更透彻的答案,她毕竟不能知道每个人的想法,私欲、喜怒、迫不得已,这些情感上的因素才是促使人的动机。
  何况……他并未将所有事情都向她和盘托出,时机未到,她还承受不起。
  阮妗华暗自想了半天,仍旧不得解,于是索性丢开了不去再想,这些或是未来或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毕竟与她无关,她只需知道在宫中要提防着侯太后即可,这太后看似软弱和蔼,却是能作出如斯狠辣之事的人,着实不能小看,娘亲教导她会咬人的狗总是不叫的,真真是再有道理不过。
  今日得到的信息太多,她还没消化个透,情绪上却是已经安稳了下来,她抬头望了谭千奉一眼,虽然依旧没释怀,但似乎已经可以平淡地与他说话了,方才的失态和激动,其实或多或少都有些佯装,她是气怒的,却还不至于没了分寸,不过是唯有这样,才能得到她想要的答案。 
  答案她拿到了,棘手的却是,她委实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她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谭千奉什么都不会再告诉她了。
  她于是叹息着说道:“恩师,我感激你告诉我这些,但是我没有办法再继续和你待在一处了。”她的表情现下是平和的,语调轻柔疲懒,褪去之前所有的浮躁与冲动,只淡淡这么说着。
  她这是下了逐客令。
  他道:“若有何事,就来鉴史殿找我。”
  “嗯。”阮妗华随意着应了一声,她岂会去找他?在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
  谭千奉见她神情敷衍不耐,不由得皱眉,抿唇未言,慢慢退步走了出去,门一开,光线就透透地洒了满屋,他的影子被映在了地面上,她默不作声地看着那影子,直到影子也不见。
  她的心其实一直是揪着的,不能说不疼,可是再疼她也不能示弱,她输掉了感情输掉了平等,却不能再输掉自尊——仅剩的她可以牢牢抓住的东西,她暗自下了决心,这辈子也莫要轻信,哪怕是……
  那人名字的三个字在舌尖转过,却终究没有念出声,出口的只是一声长长叹息,她隐隐觉得这样的自己可悲,可是她不会放纵自己沉沦在这样悲观的情绪里,她还有别的要做的事。
  她上辈子被人玩弄于鼓掌尚不自知,傻乎乎地帮着她儿子处理朝事树立威信,虽走上了与一般女儿家不同的道路,但仍旧天真的以为一腔情愫未曾白付,终究是收获了良人,自以为是两情相悦情所衷肠,却不知良人早已有如花美眷在心尖上,与她……与她怕只是逢场作戏了吧?或许这也是出于侯太后的吩咐,所以他不曾拒绝不曾回避,反而是作出一副温柔多情的模样与她周旋,什么相敬如宾你侬我侬,全是假的。
  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太傻太天真,阮妗华就觉得可笑。
  就现下的情况来看,侯太后必定是有所图谋,才以病重为托辞,将她安置于宫中,可是今日非同往日,她不可能再轻易掌控她的生死,大魏也不能由这么个毒妇来做主!
  阮妗华眼底流露出一丝决然和坚定,隐隐还有一些跃跃欲试之意,重生以来,她第一次有了真正要做什么的心,不甘心和复仇的愿望,也许都不是什么好的情绪,却无疑是最大的动力,就像云妃那样,高高在上的贵妇人,也会因这些情绪在暗不见天日的地下潜伏十年之久。所以此刻她掘弃了所谓的圣贤和君子之道,只让心底里最隐晦和最丑陋的感情滋长着,恰是这样,让她充满了力量,她本就不是深闺之中优柔寡断愁肠百结的软弱少女,一向是心思敏锐行事果决机智,下定了决心之后,她就要开始筹谋,从哪里下手……
  ***
  回到鉴史殿,殿中几名史官正在整理史籍或是做誊抄工作,见自家大人难得回来,都起身相迎,谭千奉扫过一眼——不是迂腐书生就是垂暮老人。他于是只淡淡地点了点头,当是招呼,便仅仅是这样,有些尚林宴新选上来的年轻史官已是十分满足,面上甚至带了几分受宠若惊的神色——他们都是听老人和宫女们提过的,御史大人谭千奉是怎样的刻薄冷面之人。
  谭千奉一路向藏书阁走去,鉴史殿选拔上来的新人或是老人,多都是书呆子,没有半毫生气,所以当年阮妗华女扮男装被选上来的时候,他才不免多看了两眼,她那时年幼青涩,却十分大胆,看什么都是好奇的,一点不知进退,若非鉴史殿中的官员向来都是只同书籍打交代,与外界往来甚少,她不知道会惹多少祸端,偏偏就是这样,她也不能说是安分的。
  直至后来,他发现她是那人的女儿,不由感叹世事无常,出于某种目的,当下他就将她调到魏尘奕身边做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史官,却又因她母亲的嘱咐,处处照拂她,看着她一步一步盲目地往上爬,直到因情爱,失了方寸,甚至害死了自己。
  这辈子,她并未参加尚林宴,没有成为宫中史官,却还是没有逃脱这个是非之地,似乎注定了她也不能逃脱她自己的命运,像她母亲一样。
  鉴史殿的藏书阁一般不让人进,共分有三层,第一层是整理好了的本朝史册,史官整理后存放此处;第二层是一些文学着作或是散书话本,可供休闲学习;第三层都是尘封的一些古老书籍,楼梯尽处有锁,是不让人进的。
  他一走进去,就径直上了三楼。
  三楼的光线不大好,只有一处极小的窗户透着光,可以让人看清这里的布局,这一层屋里的所有书架都被布罩着的,布上有很多灰尘,当年他曾经让阮妗华来这里打扫过,如今却是没有合适的人来打扫了。
  他向最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