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 >

第33部分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第33部分

小说: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掉天测监在此地的二万匹战马和大量饲料,让东路军得到了极大的战略补充。

此后,郭药师就消失在宋金战史中,他后来被女真人剥夺了军权,被任命为平州守,天会十年(公元1132年)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完颜宗翰,被夺取了官职下狱,不久被释放,但是所有家产被完颜宗翰所夺,只保住小命一条终老。

女真人总算是做到了一丝人道,不似郭药师的前东家留下了杀降的名声。

第十六章十月围城

引子1

靖康元年五月,山西盂县,兵败的杨志又成了孤家寡人。

种师中令他作为先锋部队,救援孤城太原。然而在山西盂县,他的部队并没有和女真人作太多的交战就溃散了。

并非杨志的手下皆狗熊,小种经略名震西北,治军有方,而他杨志亦是名门之后,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这个排位还远远不能体现杨志的实力),带的部队怎么可能全是吃干饭的呢?

原因非常简单,饿,军中无粮,一个军士三天的口粮只有一勺豆子。

就算是花和尚鲁智深在小种经略的帐下效力,胖和尚也提不起他的禅杖。

杨志杀出重围后,逃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土坡上,坐在一块大石上。

他发现此时的情况和当初丢失生辰纲多么类似,一切好像又轮回了。

接下来,他又该何去何从?回去,按律也是诛死;逃亡,此时的天下连梁山都没有了。

他拿起了那把宝刀细细审视,这把他曾经失去的刀。小种经略体恤部属,杨志在他手下为将后,替他索回了这件宝物。这把刀染过了很多人的血,有宋人的,有辽人的,也有他自己的先祖杨业的,还有泼皮牛二的,现在又多了女真人的血。

无论多少鲜血,都无法替杨志博回他梦想的荣耀。

下一个,这把刀添上的是不是就是他杨志的血?或许,当初老太公杨业兵败血洒雁门的时候,这把刀,还有他杨志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杨志拔出宝刀,刀声萧萧,轻轻回荡在寂静的黄土高原上。

刀是好刀,可惜其主不幸。

身不逢时!

(注:杨志史有其人。《三朝北盟会编》记载,童贯第一次伐辽,种师道的大军中,杨志为帐下的先锋军;《北盟会编》卷四十七记载,金军入侵河东路时,“杨志败于孟县”;《靖康小雅》记载更为详细,杨志本为巨寇,后招安,在种师中率军解围太原时,为先锋,首不战,由间道径归。)

引子2

宣和七年十二月七日,太原的冬天显得如此寒冷。

宣抚司衙前的大堂上烧着大盆的炭火,却无法驱赶童贯心中的寒意。

童贯说张知府王将军你等好好固守太原,我要立即把金人入侵的军情回开封向皇上汇报。

张孝纯眼中露出了惊讶和不满,说金军马上兵临城下,广阳郡王你监军西北,执掌河北燕山军队,此时正应该召急各路兵马,援救太原。太原是河东的要塞,太原一失,河东必失,河东一失,河北也保不住,那样时局可就完了,这个时候广阳郡王你怎么能走呢?

童贯生气了,说我是宣抚使,守太原是你张知府和王禀将军的事,我要负责全局,怎么能光顾着太原一地而失全盘呢?

张孝纯生气了,嘲讽说郡王今日若走,二十年积攒下来的威名怕是要留在太原城了。

童贯怒喝说那不是你来操心的事,你守好你的太原城就行了。

张孝纯说那是当然,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双方的气氛僵化。与童贯一起前往太原的马扩这时发表了不同意见,说将宣抚司设在太原确实不合适,目前金兵两路入侵,西路军所侵河东之地皆有要塞相拒,倒是河北诸路长期军备松散、城设荒芜,郡王应将宣抚司移至保州中山真定,在那里率军阻击金军,为东京建一道屏障。如果天下各路兵马都知道郡王在最危险的地方抗击金军,谁又会不死命出力呢?

童贯闭上了眼睛,捋了捋他那已快白了的几根胡须,说马刺史的建议倒是可行,我们之后再议。

离开太原后,童贯还是习惯性地坚持了他的最初选择。二十年了,他已经不是那个可以把身家性命豪赌在战场上的中年太监,他认为目前朝中的政局比宋金的时局还要艰险,回到东京政治中心,在老板赵佶的周围,才会让他有安全感。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毕竟他只是一个帮皇帝干杂活的太监,帝国将如此重要的军事权力交给他一个太监,或许最初就是一个错误。

但这一切又能怪谁?谁该为这一切埋单呢?

童贯选择了逃回东京,而一直活跃于宋金同盟的年轻外交使臣马扩则孤身去了真定府招兵。从一个外交使节变成了抗金将领,他得让女真人知道,当初阿骨打赠送给他的“力麻立”(善射之人)的称号是货真价实的,南朝人不缺射手,也不缺勇气。

(注:马扩在北宋灭亡后一直在北方组织抗金活动,一度成为河北、河东各路义军的首领,从者十万余,起义失败后南渡,在南宋历职沿海制置使等要职。秦桧当政后被罢官,归隐。)

而童贯奔往的那条路,则葬送了他和帝国的一切。

当日的争论,王禀一直没有发言,他只是感到了无比的失落和悲哀,当年他在西北军中还是一个低级将领时,对眼前这个不是男人的男人是何等的顶礼膜拜!到底是什么让一个英雄慢慢变成了鼠辈,时间还是权力?

他站在太原城楼看着童、马等人离去,抚摸着手中的剑,轻轻念叨一句。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第一次入侵的两路金兵进展情况大有不同。东路军一口气吞并了燕山,招纳了郭药师,势如破竹。

而西路军一开始也挺顺利,连占之前交割给宋人的三个州:朔州、武州、代州。此三州基本是由刚刚组建的义胜军驻守,兵士均是宋廷招纳的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山后当地汉人,为了供养他们不致饿死,全部招纳入军。但是因人数太多,朝廷军需米粮接济不上。领不到工资的汉人纪律可想而知,又加之和原来的宋军将士矛盾重重,金人入侵,三州的汉人们便发生了哗变,守将前门守城,他们偷偷开后门放金人进城,三州很轻易地落入了西路金军的手中。

宣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西路金军到了太原城,停滞了他们的脚步。

太原古称晋阳,地处山西高原中心,雄跨晋中盆地腹地,以太行山为天然屏障,阻隔华北大平原,西南以黄河作为襟带,连接陇西、关中和广大的中原地区,自中原回望,山高万仞,拔地而起,表里山河,固若金汤。更有石岭关、天门关、蒙山、娘子关和卧虎山等关山环列,构成易守难攻、可进可取的天然屏障,明代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曾称誉太原的地理形势为“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喉也”。

因为其地理位置,太原城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难攻破的一座坚城。

春秋末期,智、魏、韩三家围攻赵氏所据晋阳城,三年不下,最后赵氏联合魏、韩反而水淹智氏,一举奠定了三家分晋的政治格局。

西晋五胡内侵,司马王朝支离破碎,刘琨募集千人修筑坚守晋阳抵抗匈奴人,也曾上演了一曲胡笳救孤城的传奇故事。

而作为李唐王朝的发家之地,在安史之乱时,李光弼率万余守军坚守太原,抵抗住了史思明的十万大军的冲击,最后歼敌七万余,与其时一起进行的睢阳保卫战共同成为了安史之乱的关键转折,拯救了濒临灭亡的大唐帝国。

而赵氏王朝,从立朝之初就尝尽了太原城的坚固。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但是仅凭太原一座坚城,就多次抵抗了北齐、北周、北宋三个王朝多次的进攻,坚守了十九年之久。尤其是赵氏兄弟建立北宋王朝后,曾先后四次征伐太原,均以失败告终,不可一世的宋太祖赵匡胤也只能望太原城兴叹,最后于烛影斧声中结束了自己略带遗憾的一生。

赵光义在完成兄长的夙愿平定北汉攻克太原后,非常不喜欢这座城,认为它的“龙气”太旺,对自己帝国的基业不是一件好事,于是他干了一件非常缺德的事,在攻克太原城后半个月,他派兵火烧太原城,将方圆四十里的晋阳古城毁于一旦,城中很多来不及撤离的百姓全部葬身火海。之后赵光义还嫌不够,火灭后又引晋水和汾水淹晋阳,彻底将这座历史悠久的坚城变为废墟。

赵光义毁掉古晋阳城后,命大将潘美在离古晋阳城三十五华里许的汾河东岸建立了新太原城,“降并州太原郡为‘紧州军事’,徙州治于榆次”,用降低太原政治地位的方法压制龙城的“龙气”,不仅如此,修筑新太原城的时候,赵光义还别有用心地把街道的格局改为“丁字街”(有拔掉龙头之意)。

在赵光义看来,太原这座城市和它的军民的顽强坚韧,是和他帝国的整体气质不相符的,从“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整个帝国战略出发,他们并不需要一座如此坚韧的城。

他不知道,百年后,自己帝国的命运同样需要这座城的军民来拯救。

金军兵临太原城下时,太原城的兵力不多,童贯走的时候给王禀留下了三千胜捷军,加上太原府的地方守军仅万余兵马,而金军是六万大军。

但是无论女真人的兵马有多少,攻城手段多么丰富,太原城成了铁堡一个,无法攻克。

完颜宗翰(粘罕)绝望了,眼看着东路大军主帅完颜宗望(韩离不)渡过黄河一直杀到开封,而他却过不了太原城这一关。

东西两路大军围攻开封的战略已经成了泡影,完颜宗翰只能坐看东路军完颜宗望的表演了。



东路军南下的战略和当年辽萧太后发起的袭击战基本一致,目标直指帝国的心脏开封,而不在乎沿途城塞的得失,所以在熟知河北等地军情的郭药师带领下进展神速。宣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金军南下保定、安肃,攻而不克后绕保定、安肃而过,进围中山。中山在守将詹度的率领下顽强抵抗,同样没有攻克,金军再度绕城而过,随即攻克庆源、信德府,进至邯郸,到达了黄河岸边。

东京城内的君臣们,此刻正在忙些什么呢?

最初女真人入侵的战报十万里加急送到东京时,赵佶正在行郊礼祭拜天地祖宗,大臣们为了不影响典礼进行,竟然将战报隐匿起来不报。随即金国人的使臣到了东京,向昔日友邦正式下达了两国开战宣言,白时中、李邦彦两大执宰才知道了宋金全面开战的军情。两位执宰商量下来,觉得这事太大,若给赵佶讲了,怕徽宗皇帝那脆弱的小心脏受不了,索性也不向皇帝通报,封了些红包给金国使臣后把他们打发走了。

直到十二月十六日,童贯风尘仆仆地赶回东京,赵佶才知道了女真人全面入侵的消息。而这个时候,西路军已经到了太原城,东路军则到了赵佶的老家保定。

震惊是正常的,反省是必然的,被当头棒喝的赵佶还是做了一件皇帝在国难当头时应该做的事。

下罪己诏。

草拟罪己诏的是殿堂大学士尚书右丞宇文虚中(此人南渡后主动出使金国,曾密谋劫回钦宗,被认为南宋第一巨谍),宇文大才子早对当朝这帮家伙不满,于是洋洋洒洒地把赵佶及其心腹骂了个体无完肤。

赵佶听了宇文虚中替他拟的罪己诏后,那脆弱的神经确实无法承受帝国从天堂跌落至地狱的速度,他知道,臣子们骂他有多狠,就证明帝国遇到的危机就有多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