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辽史 >

第58部分

辽史-第58部分

小说: 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试进士。天祚保大二年,遗传国玺于桑乾河。
    玉印,太宗破晋北归,得于汴宫,藏随驾库。穆宗应历二年,诏用太宗旧宝。
    御前宝,金铸,文曰“御前之宝”,以印臣僚宣命。
    诏书宝,文曰“书诏之宝”,凡书诏批答用之。
    契丹宝,受契丹册仪,符宝郎捧宝置御坐东。
    金印三,晋帝所上,其文未详。
    皇太后宝,制未详。天显二年,应天皇太后称制,群臣上玺绶。册承天皇太
    后仪,符宝郎奉宝置皇太后坐右。
    皇后印,文曰“皇后教印”。
    皇太子宝,未详其制。重熙九年册皇太子仪,中书令授皇太子宝。
    印
    吏部印,文曰“吏部之印”,银铸,以印文官制诰。
    兵部印,文曰“兵部之印”,银铸,以印军职制诰。
    契丹枢密院、契丹诸行军部署、汉人枢密院、中书省、汉人诸宫都部署印,
    并银铸。文不过六字以上,以银朱为色。
    南北王以下内外百司印,并铜铸,以黄丹为色,诸税务以赤石为色。
    杓窊印,杓窊,鸷鸟之总名,以为印纽,取疾速之义。行军诏赐将帅用之。
    道宗赐耶律仁先鹰纽印,即此。
    符契
    自大贺氏八部用兵,则合契而动,不过刻木为牉合。太祖受命,易以金
    鱼。
    金鱼符七枚,黄金铸,长六寸,各有字号,每鱼左右判合之。有事,以左半
    先授守将,使者执右半,大小、长短、字号合同,然后发兵。事讫,归于内府。
    银牌二百面,长尺,刻以国字,文曰“宜速”,又曰“敕走马牌”。国有重
    事,皇帝亲授使者,手紥给驿马若干。驿马阙,取它马代。法,昼夜驰七百里,
    其次五百里。所至天子亲临,须索更易,无敢违者。使回,皇帝亲受之,手封牌
    印郎君收掌。
    木契,正面为阳,背面为判,阁门唤仗则用之。朝贺之礼,宣徽使请阳面木
    契下殿,至于殿门,以契授西上阁门使云:“授契行勘。”勘契官声喏,跪受契,
    举手勘契同,俯、兴,鞠躬,奏“内外勘契同。”阁门使云:“准敕勘契,行勘。”
    勘契官执阴面木契声喏,平身立,少退近后,引声云“军将门仗官”,齐声喏。
    勘契官云:“内出唤仗木契一只,准敕付左右金吾仗行勘。”勘契官云“合不合”,
    门仗官云“合”,凡再。勘契官云“同不同”,门仗官云“同”,亦再。勘契官
    近前鞠躬,奏:“勘官左金吾引驾仗、勾画都知某官某,对御勘同。”平身,少
    退近后,右手举契云:“其契谨付阁门使进入。”阁门使引声喏,门仗官下声喏。
    勘契官跪以契授,阁门使上殿纳契,宣徽使受契。阁门使下殿,奉敕唤仗。
    木箭,内箭为雄,外箭为雌,皇帝行幸则用之。还宫,勘箭官执雌箭,东上
    阁门使执雄箭,如勘契之仪,详具《礼仪志》。
    卷五十八 志第二十七
    ◎仪卫志四(仪仗)
    帝王处则重门击柝,出则以师兵为营卫,劳人动众,岂得已哉。天下大患生
    于大欲,不得不远虑深防耳。智英勇杰、魁臣雄藩于是乎在,寓武备于文物之中,
    此仪仗所由设也。金吾、黄麾六军之仗,辽受之晋,晋受之后唐,后唐受之梁、
    唐,其来也有自。耶律俨、陈大任旧《志》有未备者,兼考之《辽朝杂礼》云。
    ○国仗
    王通氏言,舜岁遍四岳,民不告劳,营卫省、征求寡耳。辽太祖匹马一麾,
    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未尝宁居,所至乐从,用此道也。太宗兼制中国,秦皇、
    汉武之仪文日至,后嗣因之。旄头豹尾,驰驱五京之间,终岁勤动,辙迹相寻。
    民劳财匮,此之故欤!辽自大贺氏摩会受唐鼓纛之赐,是为国仗。其制甚简,太
    宗伐唐、晋以前,所用皆是物也。着于篇首以见艰难创业之主,岂必厚卫其身云。
    十二神纛
    十二旗
    十二鼓
    曲柄华盖
    直柄华盖
    遥辇末主遗制,迎十二神纛、天子旗鼓置太祖帐前。诸弟剌哥等叛,匀德实
    纵火焚行宫,皇后命曷古鲁救之,止得天子旗鼓。太宗即位,置旗鼓、神纛于殿
    前。圣宗以轻车仪卫拜帝山。
    渤海仗
    天显四年,太宗幸辽阳府,人皇王备乘舆羽卫以迎。乾亨五年,圣宗东巡,
    东京留守具仪卫迎车驾。此故渤海仪卫也。
    汉仗
    大贺失活入朝于唐,娑固兄弟继之,尚主封王,饫观上国。开元东封,邵固
    扈从,又览太平之盛。自是朝贡岁至于唐。辽始祖涅里立遥辇氏,世为国相,目
    见耳闻,歆企帝王之容辉有年矣。遥辇致鼓纛于太祖帐前,曾何足以副其雄心霸
    气之所睥睨哉!厥后交梁聘唐,不惮劳珝。至于太宗,立晋以要册礼,入汴而收
    法物,然后累世之所愿欲者,一举而得之。太原擅命,力非不敌,席卷法物,先
    致中京,槊弃山河,不少顾虑,志可知矣。于是秦、汉以来帝王文物尽入于辽;
    周、宋按图更制,乃非故物。辽之所重,此其大端,故特着焉。
    太宗会同元年,晋使冯道备车辂法物,上皇太后册礼;刘煦、卢重备礼,上
    皇帝尊号。
    三年,上在蓟州观《导驾仪卫图》,遂备法驾幸燕,御元和殿,行入阁礼。
    六年,备法驾幸燕,迎导御元和殿。
    大同元年正月朔,备法驾至汴,上御崇元殿,受文武百僚朝贺。自是日以为
    常。二月朔,上御崇元殿,备礼受朝贺。三月,将幸中京镇阳,诏收卤簿法物,
    委所司押领先往。未几镇阳入汉,卤簿法物随世宗归于上京。四月,皇太弟李胡
    遣使问军事,上报曰,朝会起居如礼。是月,太宗崩,世宗即位,卤簿法物备而
    不御。
    穆宗应历元年,诏朝会依嗣圣皇帝故事,用汉礼。
    景宗乾亨五年二月,神柩升辒辌车,具卤簿仪卫。六月,圣宗至上京,留
    守具法驾迎导。
    圣宗统和元年,车驾还上京,迎导仪卫如式。
    三年,驾幸上京,留守具仪卫奉迎。
    四年,燕京留守具仪卫导驾入京,上御元和殿,百僚朝贺。
    是后,仪卫常事,史不复书。
    卤簿仪仗人数马匹
    步行擎执二千四百一十二人,坐马擎执二百七十五人,坐马乐人二百七十三
    人,步行教坊人七十一人,御马牵拢官五十二人,御马二十六匹,官僚马牵拢官
    六十六人,坐马挂甲人五百九十八人,步行挂甲人百六十人,金甲二人,神舆十
    二人,长寿仙一人,诸职官等三百五人,内侍一人,引稍押衙二人,赤县令一人,
    府牧一人,府吏二人,少尹一人,司录一人,功曹一人,太常少卿一人,太常丞
    一人,太常博士一人,司徒一人,太仆卿一人,鸿胪卿一人,大理卿一人,御史
    大夫一人,侍御史二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御史一人,兵部尚书一人,兵部
    侍郎一人,兵部郎中一人,兵部员外郎一人,符宝郎一人,左右诸卫将军三十五
    人,左右诸折冲二十一人,左右诸果毅二十八人,尚乘奉御二人,排仗承直二人,
    左右夹骑二人,都头六人,主帅一十四人(教坊司差)押纛二人,左右金吾四人,
    虞候佽飞一十六人,鼓吹令二人,漏刻生二人,押当官一人,司天监一人,令史
    一人,司辰一人,统军六人,千牛备身二人,左右亲勋二人,左右郎将四人,左
    右拾遗二人,左右补阙二人,起居舍人一人,左右谏议大夫二人,给事中书舍人
    二人,左右散骑常侍二人,门下侍郎二人,中书侍郎二人,鸣鞭二人(内侍内差),
    侍中一人,中书令一人,监门校尉二人,排列官二人,武卫队正一人,随驾诸司
    供奉官三十人,三班供奉官六十人,通事舍人四人,御史中丞二人,乘黄丞二人,
    都尉一人,太仆卿一人,步行太卜令一人。职官乘马三百四匹,进马四匹,驾车
    马二十八匹。人之数凡四千二百三十有九,马之数凡千五百二十。
    得诸本朝太常卿徐世隆家藏《辽朝杂礼》者如是。至于仪注之详,不敢傅会
    云。
    卷五十九 志第二十八
    ◎食货志上
    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於野,弛兵于民。有事而战。彍骑
    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
    在是矣。以是制胜,所向无前。及其有国,内建宗庙朝廷,外置郡县牧守,制度
    日增,经费日广,上下相师,服御浸盛,而食货之用斯为急矣。于是五京及长春、
    辽西、平州置盐铁、转运、度支、钱帛诸司,以掌出纳。其制数差等虽不可悉,
    而大要散见旧史。若农谷、租赋、盐铁、贸易、坑冶、泉币、群牧,逐类采摭,
    缉而为篇,以存一代食贷之略。
    初,皇祖匀德实为大迭烈府夷离堇,喜稼穑,善畜牧,相地利以教民耕。仲
    父述澜为于越,饬国人树桑麻,习组织。太祖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
    尝以户口滋繁,糺辖疏远,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程以树艺,诸部效之。
    太宗会同初,将东猎,三克奏减辎重,疾趋北山取物,以备国用,无害农务。
    寻诏有司劝农桑,教纺绩。以乌古之地水草丰美,命瓯昆石烈居之,益以海勒水
    之善地为农田。三年,诏以谐里河、胪朐河近地,赐南院欧堇突吕、乙斯勃、北
    院温纳河剌三石烈人,以事耕种。八年,驻跸赤山,宴从臣问军国要务。左右对
    曰:“军国之务,爱民为本。民富则兵足,兵足则国强。”上深然之。是年,诏
    征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
    应历间,云州进嘉禾,时谓重农所召。保宁七年,汉有宋兵,使来乞粮,诏
    赐粟二十万斛助之。非经费有余,其能若是?
    圣宗乾亨
    五年诏曰:“五稼不登,开帑藏而代民税;螟蝗为灾,罢徭役以恤饥贫。”统和
    三年,帝尝过藁城,见乙室奥隗部下妇人迪辇等黍过熟未获,遣人助刈。太师韩
    德让言,兵后逋民弃业,禾稼栖亩,募人获之,以半给获者。政事令室昉亦言,
    山西诸州给军兴,民力凋敝,田谷多躏于边兵,请复今年租。六年,霜旱,灾民
    饥,诏三司,旧以税钱折粟,估价不实,其增以利民。又徙吉避寨居民三百户于
    檀、顺、蓟三州,择沃壤,给牛、种谷。十三年,诏诸道置义仓。岁秋,社民随
    所获,户出粟庤仓,社司籍其目。岁俭,发以振民。十五年,诏免南京旧欠义仓
    粟,仍禁诸军官非时畋牧妨农。开泰元年,诏曰:“朕惟百姓徭役烦重,则多给
    工价;年谷不登,发仓以贷;田园芜废者 ,给牛种以助之。”太平初幸燕,燕
    民以年丰进土产珍异。上礼高年,惠鳏寡,赐酺连日。九年,燕地饥,户部副使
    王嘉请造船,募习海漕者,移辽东粟饷燕,议者称道险不便而寝。
    兴宗即位,遣使阅诸道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