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525部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525部分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跫短焦慵恰匪陌倨呤盐交幔还泶橐惶酰恢端ⅰ酚辛盒⒅笔拢舸质琛V烈菔口梢惶酰普炎诤魏蠡撵洞忧荩肌缎绿剖椤ず箦写罚炎诒疾メ⒘杭洌笫躺牛扌媵ァ!毒商剖椤芬嘣疲箪睹沙颈♂髦校⑹躺庞焕胱笥遥驳糜蓄庇沃拢壳艺炎诩拿糠荒茏员#职材茏莺箢庇危阒亮锿猓渴馕艿9嗵惶酰魄刈谌ū静挥眩颂缴褡菲浠辏钥嵝瘫浦遥俏猎艚蹇冢炔豢梢匝怠L匾云湮宕墒椋亻笫乱盼模勺什啥蓿嗜月贾∷导已伞
  △《南唐近事》·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郑文宝撰。文宝有《江表志》,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题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盖犹未仕宋时所作。《宋史·艺文志》作《南唐近事集》,名目小异,未详何据,然《宋史》多舛谬,集字盖误衍也。其体颇近小说,疑南唐亡后,文宝有志於国史,蒐采旧闻,排纂叙次,以朝廷大政入《江表志》,至大中祥符三年乃成。其馀丛谈琐事,别为缉缀,先成此编。一为史体,一为小说体也。中如控鹤致毙一诗,先见蜀何光远《鉴戒录》,乃女冠蒋炼师事,而此以为庐山九空使者庙道士,似不免於牵合附会。又如韩偓依王审知以终,未见南唐之平闽,乃记其金莲烛跋事,亦失断限。然文宝世仕江南,得诸闻见,虽浮词不免,而实录终存,故马令、陆游《南唐书》采用此书几十之五六,则宋人固不废其说矣。书中以庆王宏茂作王宏,严可求作严求,刘存中作刘存忠,所记姓名多与他书不合。
  又此书之杜业,《江表志》作杜光邺,尤自相违异。殆传抄者有所讹漏,不尽旧本欤。
  (案:偏霸事迹,例入载记。惟此书虽标南唐之名,而非其国记,故入之小说家。盖以书之体例为断,不以书名为断,犹《开元天宝遗事》,不可以入《史部》也。)
  △《北梦琐言》·二十卷(内府藏本)
  宋孙光宪撰。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十国春秋》作贵平人,而自题仍称富春。考光宪自序,言生自岷峨,则当为蜀人。其曰富春,盖举郡望也。仕唐为陵州判官,旋依荆南高季兴为从事。后劝高继冲以三州归宋,太祖嘉之,授黄州刺史以终。《五代史·荆南世家》载之甚明。旧以为五代人者,误矣。所著有《荆台集》、《橘斋集》、《笔佣集》、《巩湖集》、《玩蚕书》、《续通历》等书,自宋代已散佚,惟是书独传於后。其曰《北梦琐言》者,以《左传》称田於江南之梦,而荆州在江北,故以命名,盖仕高氏时作也。所载皆唐及五代士大夫逸事,每条多载某人所说,以示有徵,盖用《杜阳杂编》之例。其记载颇猥杂,叙次亦颇冗沓,而遗文琐语,往往可资考证。故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多采其文。晁公武《读书志》载光宪《续通历》十卷,辑唐及五代事以续马总之书,参以黄巢、李茂贞、刘守光、阿保机、吴、唐、闽、广、吴越、两蜀事迹。太祖以所记多不实,诏毁其书。而此书未尝议及,则语不甚诬可知矣。世所行者凡二本,一为明商濬《稗海》所刻,脱误殆不可读。近时扬州新刻,乃元华亭孙道明所藏,犹宋时陕西刊版,差完整有绪。故今以扬州本著录,不用商氏本云。
  △《贾氏谈录》·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张洎撰。洎字思黯,改字偕仁,全椒人。初仕南唐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入宋为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淳化中官至参知政事。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乃洎为李煜使宋时录所闻於贾黄中者,故曰《贾氏谈录》。前有自序,题庚午岁,为宋太祖开宝三年。《宋史·贾黄中传》载黄中官左补阙在开宝初,与此序合,盖其时为洎馆伴也。又序末称贻诸好事,而晁公武《读书志》乃称南唐张洎奉使来朝,录贾黄中所谈,归献其主。殆偶未检此序欤?史称黄中多知台阁故事,谈论亹亹,听者忘倦,故此录所述皆唐代轶闻。晁氏称原书凡三十馀事,明陶宗仪《说郛》所载仅九事,宋曾慥《类说》所载亦仅十七事,惟《永乐大典》所载较曾、陶二本为详。今从各韵蒐辑,参以《类说》,其得二十六事。视洎原目,盖已及十之九矣。原叙一篇,《说郛》、《类说》及《永乐大典》皆佚之,惟《说郛》有其全文,今仍录冠卷首,以补其阙。是书虽篇帙无多,然如牛李之党,其初肇衅於口语,为史所未及,而《周秦行纪》一书,晁公武亦尝据此录以辨韦瓘之诬。他如兴庆宫、华清宫、含元殿之制,淡墨题榜之始,以及院体书、百衲琴、澄泥研之类,皆足以资考核,较他小说固犹为切实近正也。
  △《洛阳缙绅旧闻记》·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张齐贤撰。齐贤字师亮,曹州人,徙居洛阳。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司空致仕。卒谥文定。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前题乙巳岁,乃真宗景德二年齐贤以兵部尚书知青州时所作。皆述梁、唐以还洛城旧事,凡二十一篇,分为五卷。《书录解题》目次与此本合,独晁氏《读书志》作十卷。
  今按自序,明言五卷,而检《永乐大典》所载此书之文,亦无出此本外者,则《读书志》字误明矣。书中多据传说之词,约载事实以为劝戒。自称凡与正史差异者,并存而录之,亦别传外传之比。然如衡阳周令妻报应、洛阳染工见冤鬼、焦生见亡妻诸条,俱不免涉於语怪。又如李少师贤妻一条,称契丹降王东丹,朝廷密害之,非命而死,契丹已知之,李肃奉命护丧柩送归,忧沮不知其计云云。
  案《通鉴》、《五代史》,东丹即辽太祖长子,太宗之兄,奔唐为昭信节度使,赐名赞华。因太宗助石晋起兵,潞王遣宦者秦继旻、皇城使李彦绅杀之於其第。
  是东丹之死,实缘潞王以兵败逞忿,旋即灭亡。晋高祖后为之备礼送归。时隔两朝。在晋人本无密害之事,又何所疑嫌而遽形忧沮?此事殆出传闻之讹,殊不可信。至如纪张全义治洛之功,极为详备,则旧史多采用之。其他佚事,亦颇有足资博览者,固可与《五代史阙文》诸书同备读史之考证也。
  △《南部新书》·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钱易撰。旧本卷首题海Ш笕耍且浴缎掌住吩厍铣龊'铿也。易字希白,吴越王倧之子。真宗朝官至翰林学士。是书乃其大中祥符间知开封县时所作。
  皆记唐时故事,间及五代,多录轶闻琐语,而朝章国典,因革损益,亦杂载其中。
  故虽小说家言,而不似他书之侈谈迂怪,於考证尚属有裨。晁公武《读书志》作五卷,焦竑《国史经籍志》作十卷。今考其标题,自甲至癸、以十干为记则作十卷为是。公武所记,殆别一合并之本也。世所行本,传写者以意去取,多寡不一。
  别有一本,从曾慥《类说》中摘录成,帙半经删削,阙漏尤甚。此本共八百馀条,首尾完具,以诸本兼校,皆不及其全备,当为足本矣。
  △《王文正笔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王曾撰。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五年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
  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谥文正。事迹具《宋史》本传。此乃所记朝廷旧闻,凡三十馀条,皆太祖、太宗、真宗时事,其下及仁宗初者,仅一二条而已。曾练习掌故,所言多确凿可据,故李焘作《通鉴长编》,往往全采其文。如记李沆为相,王旦参知政事,羽书边奏无虚日,旦以为忧,沆谓他日天下宁晏,未必端拱无事。及北鄙和好,登封行庆,旦疲於赞导,始服李之深识云云。司马光《涑水纪闻》亦载其事,则谓和好既成,而沆独忧之。
  李焘《考异》谓沆卒於景德元年七月,至十二月和议始成,光盖偶未及考,当以曾说为长。此类皆为能得其实。惟景德改元在其年正月,而曾於王继忠一条乃谓兵罢改元,亦未免有误。又继忠兵败降辽,不能死国,反为所任用,殊亏臣节,虽有启导和好之力,殊不足自赎。曾乃以尽忠两国许之,褒贬尤为失当矣。
  △《儒林公议》·二卷(内府藏本)
  宋田况撰。况字元均,其先京兆人,徙居信都。举进士,又举贤良方正。为太常丞,辟陕西经略判官,入为右正言。历帅秦、蜀,擢枢密使。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景灵宫,卒。事迹具《宋史》本传。所著有《奏议》三十卷,久佚不传。是编记建隆以迄庆历朝廷政事及士大夫行履得失甚详,五代十国时事亦间附以一二条。盖杂录而成,故前后多未诠次。其记入阁会议诸条,明悉掌故,皆足备读史之参稽,其持论亦皆平允。《东都事略》称况尝作好名、朋党二论,极以为戒。
  而是编内范仲淹、欧阳修诸条亦拳拳於党祸所自起,无标榜门户之私,公议之名,可云无忝矣。又况曾为夏竦幕僚,好水川之役,况上疏极论之,竦不出师,盖用况之策。书中虽於竦多恕词,而於富弼诸人竦所深嫉者,仍揄扬其美,绝无党同伐异之见,其心术醇正,亦不可及。盖北宋盛时,去古未远,儒者犹存直道,不以爱憎为是非也。此本末有嘉靖庚戌阳里子柄一跋,不知何许人,论此书颇详,今仍录存之。商濬刻《稗海》,以此跋为宋无名氏作,殊为疏舛。今据旧本改正焉。
  △《涑水记闻》·十六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宋司马光撰。光有《易说》,已著录。是编杂录宋代旧事,起於太祖,讫於神宗,每条皆注其述说之人,故曰记闻。或如张咏请斩丁谓之类,偶忘名姓者,则注曰不记所传,明其他皆有证验也。间有数条不注者,或总注於最后一条,以括上文,或后来传写不免有所佚脱也。其中所记国家大政为多,而亦间涉琐事。
  案《文献通考·温公日记》条下引李焘之言曰:文正公初与刘道原共议取实录、国史,旁采异闻,作《资治通鉴后纪》。今所传记闻及日记,朔记,皆后纪之具也。光集有与范梦得论修《通鉴长编》书,称妖异有所警戒,诙谐有所补益,并告存之。大抵《长编》宁失於繁,毋失於略云云。此书殆亦是志欤。至於记太祖时宋白知举一事,自注云疑作陶穀。记李迪、丁谓斗阋一事,前一条称上命翰林学士钱惟演草制,罢谓政事,惟演乃出迪而留谓;后一条称诏二人俱罢相,迪知郓州,明日谓复留为相。种世衡遣王嵩反间一事,前一条云间旺荣,后一条云间刚朗。凌招抚保州乱兵一事,前一条云田况,后一条云郭逵。闻见异词,即两存其说,亦仍《通鉴考异》之义也。王明清《玉照新志》曰:元祐初修《神宗实录》,秉笔者极天下之文人,如黄、秦、晁、张是也。绍圣初,邓圣求、蔡元长上章指为谤史,乞行重修。盖旧文多取司马文正公《涑水记闻》,如韩、富、欧阳诸公传及叙刘永年家世,载徐德占母事,王文公之诋,永年、常山,吕正献之评曾南丰,安简借书多不还,陈秀公母贱之类,取引甚多,於是《裕陵实录》皆以朱笔抹之,尽取王荆公《日录》以删修焉,号朱墨本。是光此书实当曰是非之所系,故绍述之党务欲排之。然明清所举诸条,今乃不见於书中,殆避而删除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