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516部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516部分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酉刊所作《呆斋集》时,已编入集中,此其别行之本也。
  △《谢华启秀》·八卷(内府藏本)
  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是书取诸书新艳字句裁为对偶,自二字以至八字,各为一卷。其八字以外者,自为一卷。其二字类中无对句者十五条,三字类中无对句者四条,四字类中无对句者三十二条,盖未完之本。中间或注出典,或不注出典,即注者亦不详悉,尤非著书之法。盖偶然劄记,以备骈体之用,后人得其残稿刻之耳。其曰《谢华启秀》,取陆机文赋中语也。然其中多全引旧文两句旧诗一联者,殊乖其命名之义。又如锋猬斧螗,柳宗元平淮夷雅之成句,即析为二字之对,已属陈因,兼伤割裂,然犹列柳名也。至巢父壶公为庾信《小园赋》旧对,则竟没其名矣。卉服注曰《汉书》,竟忘禹贡。王世贞谓慎求之六合之外,而失之目睫之前,其此类耶?至於吴牛魏鹊,明载《初学记》中,抄类书以为类书,何必慎始能之也?四字以下对偶益不工整。如以咸则三壤对画为九州,以作法於凉对谁能执热则虚实字颠倒。便娟轻丽对犀角丰盈,铢两全不相称,以季氏八佾舞庭对管仲三归反坫,偏枯尤甚。甚乃以胡燕胸斑声大对越燕红襟身小,则亘古四六无此复句,以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对民生於勤勤则不匮,改窜经文,仍不配偶,则益拙矣。
  △《均藻》·四卷(内府藏本)
  明杨慎撰。其书乃《韵府群玉》之流。案许慎《说文》无韵字,小学家以均字代之,引《鹖冠子》五均为证。慎之立名,盖取於此,然亦太粉饰矣。假借通用之法,可行於古,不可行於今也。且全书不用古字,独於书名用一古字,是亦何足为古乎?
  △《哲匠金桴》·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杨慎撰。采摘汉、魏以后诗隽句及赋颂之类,分韵编录。然徵引庞杂,挂漏亦多,不足重也。
  △《可知编》·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杨慎撰。亦隶事之书,然《升庵书目》不载此名。其书分天、地、人三部,又分子目三十八。援引踳驳,必坊贾所依托也。
  △《王制考》·四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明李黼撰。黼无锡人。是书采经史中有关制度者,以《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国语》凡先王之法类聚於前,以《史记》、《汉书》以下凡后世之法类聚於后,统为七十四篇。自序谓他日下陈场屋,上对明廷,盖为举业对策设也。其书成於正德中,本四卷,朱彝尊《经义考》误作一卷。且此书杂采经史,自分门类,非疏解《礼记》之王制。彝尊列之《礼记》,亦为失考,盖彝尊原注未见,特循其名而录之,故有此失也。然此本实出自《曝书亭》,或藏收浩繁,自不及检欤?抑得此本时已在《经义考》后也。
  △《经世格要》·二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邹泉撰。泉有《尚论编》,已著录。是书成於万历中。其例以故实分隶六官,六官之中又各立子目,附以诸儒之论。较坊本类书,颇有条理。然所采掇,大抵不出《文献通考》、《大学衍义》补诸书。为程试之具则有馀。备考古之资则不足也。
  △《物原》·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罗颀撰。颀字仪甫,浙江山阴人。以宋高承《事物纪原》不能黜妄崇真,故更订此编。分十八门,共二百三十有九条。然《纪原》犹著出典,颀乃溷众说而一之,疏舛弥甚。如谓乌孙公主作琵琶,张华作苔纸,皆茫乎不知本事者也。
  △《五车霏玉》·三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吴昭明撰,汪道昆增订。昭明始末未详。道昆字伯玉,歙县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是编於诸类书中掇拾残剩,割裂饾铮纸圆恢涑龅洹8峭迷安嶙又盥摺5览ニ渎形幢刂潦牵煞豢掏忻病
  △《修辞指南》·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浦南金编。南金,吴县人。嘉靖壬午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是编取《尔雅》、《左腴》、《汉隽》、《书叙指南》四书,汇为一编,分二十部,四十类。辗转稗贩,殊无可观。
  △《左粹类纂》·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施仁撰。仁字宏济,长洲人。嘉靖戊子举人。兹编以《左传》所纪之事,分十五门编载。变解经之书为类事之书,去春秋之义远矣。
  △《骚苑》·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前三卷明黄省曾撰,后一卷张所敬补。省曾有《西洋朝贡典议》,已著录。
  所敬字长舆,自署曰清河,疑从郡望也。是编摘《楚辞》字句以供剽剟之用,亦刘攽《文选》双字之类,而并泯其篇题,则尤简略。所敬所续乃并刘勰《辨骚篇》亦摭入之,盖以楚词刊本附载此篇也。亦可谓随手捃拾,不核端末矣。
  △《骈语雕龙》·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游日章撰。日章字学絅,莆田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知府。是编以骈偶之词,类隶古事,盖合《初学记》、《事类赋》之体而一之。分十七门,一百五十八子目,内惟官制一门颇详,其馀挂漏殊甚。如天文言星及老人星,而不载日月,有云露雨雪,而不及风雷,地理则止言河,器用亦止及扇、烛两种,其弃取殊不可解。晋安林世勤为之注释。自谓引书至六百七十馀种,而芜杂亦多,皆无足取。陈继儒尝刻入《普秘笈》中,此其别行之本也。
  △《诗学事类》·二十四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李攀龙撰。攀龙字于麟,历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
  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编纂辑故事,分二十四门。观其所载,大都简陋。
  攀龙与王世贞共倡古学,谓学者不当读唐以后书,归有光诸人排之甚力。然其学终有根柢,不应疏芜至此,必托名也。
  △《韵学事类》·十二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李攀龙撰。分韵隶事,惟有上下平声,盖仅备律诗之用。庞杂弇陋,亦伪托也。
  △《韵学渊海》·十二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李攀龙撰,唐顺之校。其书前无序例,名曰《新刊增补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盖取坊间伪托攀龙所著《韵学事类》、《诗学事类》二书合并成编。於伪书之中,又为重佁矣。
  △《姓汇》·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陈士元撰。士元有《易象钩解》,已著录。是编乃其《归云集》中之一种,故标曰别集。其说谓姓氏之源由来已久,因推本於五帝,分列世系,兼综而条贯之,然大概抄撮《氏族略》之文,鲜有考订。夫自有天地,即有君民。据姓氏书所说,无不出自神明之后,即至微者如仓、庾之类,亦出世官。然则洪荒以后,秦、汉以前,其庶人皆后嗣殄绝乎?是正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耳。而士元又拾其馀唾,著为此书。是亦不可以已乎?
  △《姓觿》·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陈士元撰。是编亦其《归云别集》之一种。捃摭姓氏诸书,依韵编辑,略载源流支派。凡平声一千七百一十四姓,上声六百八十九姓,去声六百一姓,入声六百二十一姓,外蕃九十九姓,不入韵中,共三千七百二十四姓。徵引寡陋,且多疏舛,又在凌迪知《万姓统谱》之下。
  △《名物类考》·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耿随朝撰。随朝号敬庵,滑县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
  是书诠释名物,分十五门。盖《尔雅》之支流。而往往阑入故实,已为自乱其例,又皆不著出典。如春曰苍天云云,是《尔雅》之文也。东曰变天云云,是《吕氏春秋》之文也。而突接以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云云,是儒、墨混为一说矣。天神曰昊天上帝云云,突接以风神曰封姨,是经典与小说联为一例矣。至於所引故实,动辄舛谬。如程邈作飞白,蔡邕作章草之类,已为颠倒;甚至谓古之善琵琶者昭君,是不亦《齐东之语》乎?
  △《异物汇苑》·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明王世贞撰。世贞有《弇山堂别集》,已著录。是书分二十七门,大抵捃摭类书,冗碎无绪,且删改原文,多失本意。世贞著述,牴牾失实或有之,亦何至陋劣如此乎?其伪不待问矣。
  △《汇苑详注》·三十六卷(内府藏本)
  一名《类苑详注》。旧本题明王世贞撰,邹善长重订。善长不知何许人。其书成於万历乙亥,《明史·艺文志》亦著录。凡二十七部,首列引用书目,似乎浩博,其实就唐、宋诸类书采掇而成。观官职门中所列,皆用宋制,知为剽剟《事文类聚》、《合璧事类》而成矣。疑亦托名世贞者也。
  △《古今类腴》·十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吴一鹏序,云是王麟洲所作。麟洲,王世懋别号也。所著《却金传》,已著录。是书分十门,一百二十一子目,皆采掇成语以备举业之用。殆坊刻陋本,必不出世懋之手。
  △《彊识略》·四十卷(内府藏本)
  明吴梦材编。梦材字国贤,崇阳人。其书分三十九类,类各一卷,惟杂志分上下二卷,皆剽剟类书,略为联贯成文,弇陋殊甚。卷端刻王世贞批二行云,《彊识略》,奇书也,梓之必传。第入梓时不可不更详慎。则世贞已婉讽之矣,何梦材不悟,犹引以为重耶?
  △《考古辞宗》·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况叔祺编。叔祺字吉甫,高安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贵州提学佥事。是书以浦南金所编《修辞指南》为蓝本,而增抄《文选·双字类要》於各类之下。
  一切分目体式,及每类之前半,皆仍浦氏之旧。因人成事,不足尚也。
  △《杂俎》·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刘凤撰。凤有《续吴中先贤赞》,已著录。是书分八类,曰玄览、稽度、地员、兵谋、藻览、原化、问水、词令。凤为文,好刺取隐僻以为奇,故是编皆摘录古书字句以备剽剟,或注出典,或不注出典,亦漫无义例,不免为饾铮А
  △《国宪家猷》·五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可大撰。可大字元简,南京锦衣卫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台州府知府。
  是书凡分十四部,曰宪典,曰象纬,曰禨祥,曰舆图,曰事理,曰文史,曰医药,曰滑稽,曰方技,曰诡异,曰权术,曰雅适,曰遗事,曰大统。皆杂采故事,依类排纂。然端绪错杂,古今混糅。如事理部会稽一条,不入於舆地;子午之年五月戌酉一条,不入於禨祥之类,则分部亦未允也。又如谓人鬼设尸之外,天神地祗之不见於经者,诸儒不必强为之说。今考《周礼》大祝云,凡大礼祀则执明水火而号祝隋衅逆牲逆尸,注云,禋祀,祭天神也。又节服氏云,郊祀裘冕二人,执戈送逆已。《尚书·大传》,维十有三祀,帝乃称王,而入唐郊,犹以丹朱为尸。《国语》,晋祀夏郊,董伯为尸。《周礼》士师,若祭胜国之社稷,则为之尸。《春秋传》,周公祀太山,召公为尸。何谓天神、地祗用尸不见於经传耶。其考核之疏,往往类此,盖徒取浩博之故也。
  △《文选锦字》·二十一卷(浙江巡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