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393部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93部分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朝喻昌撰。昌既著《尚论篇》,发明伤寒之理,又取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分门别类,以成是编。每门先冠以论,次为法,次为律。法者治疗之术,运用之机。律者明著医之所以失,而判定其罪,如折狱然。盖古来医书,惟著病源治法,而多不及施治之失,即有辨明舛误者,亦仅偶然附论,而不能条条备摘其咎。昌此书乃专为庸医误人而作,其分别疑似,既深明毫厘千里之谬,使临证者不敢轻尝。其抉摘瑕疵,并使执不寒不热不补不泻之方,苟且依违迁延致变者,皆无所遁其情状,亦可谓思患预防,深得利人之术者矣。后附《寓意草》四卷,皆其所治医案,首冠论二篇,一曰先议病,后用药,一曰与门人定议病证。次为治验六十二条,皆反覆推论,务阐明审证用药之所以然。较各家医案但泛言某病用某药愈者,亦极有发明,足资开悟焉。
  △《伤寒舌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登撰。登字诞先,吴江人。是书备列伤寒观舌之法,分白胎、黄胎、黑胎、灰色、红色、紫色、黴酱色、蓝色八种,末附妊娠伤寒舌,为图一百二十,各有总论。案古经於诊候之外,兼及辨色聆音,而未尝以舌观病。舌白胎滑之说,始见张机《伤寒论》,其传亦古,然其法不详,亦未尝言及种种之别。
  后《金镜录》推至三十六图,未为赅备。《观舌心法》衍至三十七图,又颇病繁芜,登以己所阅历,参证於二书之间,削烦正舛,以成是编,较之《脉候隐微》,尤易考验。固诊伤寒者所宜参取也。
  △《伤寒兼证析义》·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倬撰。倬字飞畴,吴江人。张登弟也。是书专论伤寒而挟杂病者,分中风、虚劳、中满、肿胀、噎膈、反胃、内伤、宿食、咳嗽、咽乾、闭塞、头风、心腹痛、亡血多汗、积聚动气、疝气、淋浊、泻痢、胎产凡十七种,设为问答以发明之。案《伤寒论》所论合病并病止言六经兼证,而不及杂病。医家不明兼证之意,往往於脉证参差之际,或顾彼而失此,或治此而妨彼,为害颇深。此书一一剖析,使治病者不拘於一隅,不惑於多岐,亦可谓有功於伤寒矣。
  △《绛雪园古方选注》·三卷、附《得宜本草》·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子接撰。子接字晋三,长洲人。自古集经方者不过注某圆某散主治某证而已,其兼论病源脉候者已不多见,至於制方之意,则未有发明之者。近始有《医方集解》,然所见较浅,亦未尽窥运用之本旨。是书所选之方,虽非秘异,而其中加减之道,铢两之宜,君臣佐使之义,皆能推阐其所以然。前有自序,称厘为三卷。上卷独明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中、下二卷发明内科、女科、外科、幼科、眼科及各科之方,末附杂方药性。以书按之,则和、寒、温、汗、吐、下六剂及内科以下诸科上、中、下三品本草俱各自为帙,不题卷数。盖其门人叶桂、吴蒙等所分,非子接之旧也。今仍定为三卷,以还其旧,而《得宜本草》则附於末焉。
  △《续名医类案》·六十卷(编修邵晋涵家藏本)
  国朝魏之琇撰。之琇既校刊江瓘《名医类案》,病其尚有未备,因续撰此编。
  杂取近代医书及史传、地志文集、说部之类,分门排纂。大抵明以来事为多,而古事为瓘书所遗者亦间为补苴,故网罗繁富,细大不捐。如疫门载神人教用香苏散一条,犹曰存其方也。至脚门载张文定患脚疾,道人与绿豆两粒而愈一条,是断非常食之绿豆,岂可录以为案。又如金疮门载薜衣道人接已断之首,使人回生一条,无药无方,徒以语怪,更与医学无关。如斯之类,往往而是,殊不免芜杂。
  又虫兽伤门於薜立斋虫入耳中一条注曰,此案耳门亦收之,非重出也,恐患此者不知是虫,便检阅耳云云。而腹疾门中载金台男子误服乾姜理中丸发狂入井一条,隔五六页而重出,又是何义例乎?编次尤未免潦草。然采摭既博,变证咸备,实足与江瓘之书互资参考。又所附案语尤多所发明辨驳,较诸空谈医理,固有实徵虚揣之别焉。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大椿撰。大椿字灵胎,号洄溪,吴江人。世传神农《本草经》三卷共载药三百六十五味,分上、中、下三品。今单行之本不传,惟见於唐慎微《本草》所载,其刊本以阴文书者,皆其原文也。大椿以旧注但言其当然,不言其所以然,因於三品之中采掇一百种,备列经文,而推阐主治之义,有常用之药而反不收入者。其凡例谓辨明药性,使人不致误用,非备品以便查阅也。凡所笺释,多有精意,较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发明诸条,颇为简要。然《本草》虽称神农,而所云出产之地乃时有后汉之郡县,则后人附益者多。如所称久服轻身延年之类,率方士之说,不足尽信。大椿尊崇太过,亦一一究其所以然,殊为附会。又大椿所作《药性专长论》曰,药之治病,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其说最为圆通。则是书所论犹属筌蹄之末,要於诸家《本草》中为有启发之功者矣。
  △《兰台轨范》·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大椿撰。大椿持论,以张机所传为主,谓为古之经方。唐人所传,已有合有不合,宋、元以后则弥失古法。故是编所录病论,惟取《灵枢》、《素问》、《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隋巢元方《病源》、唐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而止。所录诸方,亦多取於诸书。而宋以后方则采其义有可推,试多获效者。其去取最为谨严。每方之下,多有附注,论配合之旨与施用之宜,於疑似出入之间,辨别尤悉。较诸家方书但云主治某证而不言其所以然者,特为精密。独其天性好奇,颇信服食之说,故所注本草,於久服延年之论,皆无所驳正。而此书所列通治方中,於千金方、锺乳粉、《和剂局方》玉霜圆之类,金石燥烈之药,往往取之,是其过中之一弊,观是书者亦不可不知其所短焉。
  △《伤寒类方》·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大椿撰。世传后汉张机《伤寒论》乃晋王叔和蒐采成书,本非机所编次。金聊城成无己始为作注。又以己意移易篇章。自后医家屡有刊定,如治《尚书》者之争洪范、武成,注《大学》者之争古本、今本,迄於有明,终无定论。
  大椿以为非机依经立方之书,乃救误之书,当时随症立方,本无定序。於是削除阴阳六经门目,但使方以类从,症随方证使人可按证以求方,而不必循经以求症。
  虽於古人著书本意未必果符,而於聚讼纷呶之中亦芟除葛藤之一术也。其中如大青龙汤下注云,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此汤主之。大椿则以为病情甚轻,不应投以麻黄、桂枝、石膏,此条必有舛误。又甘草茯苓汤下注云,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汤主之。大椿则以为此汗出者乃发汗后汗出不止,非伤寒自汗。其辨证发明,亦多精到。凡分一十二类,计方一百一十有三,末附六经脉法。又论正证之外有别证、变证,附以刺法,皆有原委可寻。自谓七年之中,五易草稿乃成云。
  △《医学源流论》·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徐大椿撰。其大纲凡七,曰经络脏腑,曰脉,曰病,曰药,曰治法,曰书论,曰古今。分子目九十有三。持论多精凿有据。如谓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是必以望、闻、问三者参之。又如病同人异之辨,兼证兼病之别,亡阴亡阳之分,病有不愈不死,有虽愈必死,又有药误不即死,药性有今古变迁,《内经》司天运气之说不可泥,针灸之法失传。其说皆可取。而人参论一篇,涉猎医书论一篇,尤深切著明。至於有欲救俗医之弊而矫枉过直者,有求胜古人之心而大言失实者,故其论病则自岐黄以外,秦越人亦不免诋排。其论方则自张机《金匮要略》、《伤寒论》之外,孙思邈、刘守真、李杲、朱震亨皆遭驳诘。於医学中殆同毛奇龄之《说经》。然其切中庸医之弊者,不可废也。
  ──右“医家类”九十七部,一千八百一十六卷,皆文渊阁著录。
  
  卷一百五 子部十五
  ○医家类存目
  △《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熊宗立撰。宗立字道轩,建阳人,刘剡之门人也。(剡永乐中人,有《四书通义》,已著录。)好讲阴阳医卜之术,是书以《素问》五运六气之说编为歌辞。又有天符岁会之说,以人生年之甲子,观其得病之日气运盛衰,决其生死。
  医家未有用其法者。盖本五运六气,以生克制化推其王相休囚而已,初无所徵验也。
  △《素问钞补正》·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丁瓒编。瓒字点白,镇江人。嘉靖丁丑进士,官至温州府知府。初,滑寿著《素问钞》,岁久传写多讹。瓒因其旧本,重为补正,复兼采王冰原注以明之。
  凡十二门,悉依寿书旧例,又以五运六气主客图并诊家枢要附於后。
  △《续素问钞》·九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汪机撰。机有《针灸问对》,已著录。是编因滑寿《素问钞》采王冰原注太略,因重为补录。凡所增入,以续字别之。九卷之中分上、中、下三部。上四卷,中一卷,下四卷,其标目悉依滑氏之旧。
  △《素问注证发微》·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马莳撰。莳字仲化,会稽人。其说据《汉志·内经》十八篇之文,以《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当之。复引离合真邪论中九针九篇因而九之之文,定为九九八十一篇。以唐王冰分二十四卷为误,殊非大旨所关。其注亦无所发明,而於前人著述多所訾议,过矣。
  △《素问悬解》·十三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朝国朝黄元御撰。元御有《周易悬象》,已著录。是书谓《素问》八十一篇秦汉以后始著竹帛,传写屡更,不无错乱,因为参互校正。如本病论、刺志论、刺法论旧本皆谓已亡,元御则谓本病论在玉机真藏论中,刺志论则误入诊要经中论,刺法论则误入通评虚实论,未尝亡也。又谓经络论乃皮部论之后半篇,皮部论乃十二正经经络论之正文。如此则三奇经与气府论之前论、正经后论、奇经三脉无异。故取以补阙,仍复八十一篇之旧。考言经文错简者起於刘向之校《尚书》(见《汉·旧艺文志》),犹有古文可据也。疑经文脱简者始於郑玄之注《玉藻》(见证记注),然犹不敢移其次第。至北宋以后,始各以己意改古书,有所不通,辄言错简,六经遂几无完本。馀波所渐,刘梦鹏以此法说楚词。迨元御此注,并以此法说医经。而汉以来之旧帙,无能免於点窜者矣。揆诸古义,殆恐不然,其注则间有发明。如五运六气之南政、北政,旧注以甲己为南政,其馀八千为北政,元御则谓天地之气东西对待,南北平分,何南政之少而北政之多也。一日之中,天气昼南而夜北。一岁之中,天气夏南而冬北。则十二年中,三年在北,三年在东,三年在南,三年在西。在北则南面而布北方之政,是谓北政。天气自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