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389部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89部分

小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都盖埃銮冈淮耸楦度暾撸雌淙艘病
  △《兰室秘藏》·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金李杲撰。其曰《兰室秘藏》者,盖取《黄帝素问》藏诸灵兰之室语。前有至元丙子罗天益序,在杲殁后二十五年,疑即砚坚所谓临终以付天益者也。其治病分二十一门,以饮食劳倦居首。他如中满腹胀,如心腹痞,如胃脘痛诸门,皆谆谆於脾胃,盖其所独重也。东垣发明内伤之类外感,实有至理。而以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脾虚损论一篇,极言寒凉峻利之害,尤深切著明。盖预睹刘、张两家末流攻伐之弊,而早防其渐也。至於前代医方,自《金匮要略》以下,大抵药味无多。故《唐书·许允宗传》纪允宗之言曰,病之於药有正相当,惟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专,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证,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於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病,不亦疏乎?其言历代医家传为名论。惟杲此书载所自制诸方,动至一二十味,而君臣佐使相制相用,条理井然,他人罕能效之者。斯则事由神解,不涉言诠。读是书者能喻法外之意则善矣。
  △《医垒元戎》·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元王好古撰。好古字进之,赵州人。官本州教授。据好古所作《此事难知》序,盖其学出于李杲。然此书海藏黄耆汤条下,称杲为东垣李明之先生;而易老大羌活汤条下,称先师洁古老人。则好古实受业张元素,殆如赵匡、陆淳同受春秋於啖助,而淳又从匡讲问欤。自跋称是书已成於辛卯(金哀宗正大八年)。至丁酉春(元灭金之第四年),为人阴取之。原稿已绝,更无馀本。予职州庠,杜门养拙,齑盐之暇,无可用心,想像始终,十得七八。试书首尾,仅得复完。前有自序,亦题丁酉岁。盖初成於金末,而重辑於元初也。其书以十二经为纲,皆首以伤寒,附以杂证。大旨祖长沙绪论,而参以东垣易水之法,亦颇采用《和剂局方》,与《丹溪门径》小异。然如半硫丸条下注云,此丸古时用,今时气薄不用。则斟酌变通。亦未始不详且慎矣。其曰《医垒元戎》者,自序谓良医之用药,若临阵之用兵也。此本为嘉靖癸卯辽东巡抚右都御史馀姚顾遂所刻,万历癸巳,两淮盐运使鄞县屠本畯又重刻之,体例颇为参差。盖书帕之本,往往移易其旧式。
  今无原本可校,亦姑仍屠本录之焉。
  △《此事难知》·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王好古撰。是编专述李杲之绪论,於伤寒证治尤详。其问三焦有几,分别手足,明孙一奎极称其功。惟谓命门包络与右尺同论,又谓包络亦有三焦之称,未免误会经旨耳。史称杲长於伤寒,而《会要》一书元好问实序之。今其书已失传,则杲之议论犹赖此以存其一二。前有至大元年自序,称得师不传之秘,旬储月积,浸就篇帙。盖好古自为裒辑。今本《东垣十书》竟属之杲,殊为谬误。考明李濂《医史》,亦以是书为杲作。则移甲为乙,已非一日矣。
  △《汤液本草》·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王好古撰。曰汤液者,取《汉志》汤液经方义也。上卷载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附以五宜五伤七方十剂。中、下二卷以本草诸药配合三阳三阴十二经络,仍以主病者为首,臣佐使应次之。每药之下,先气次味,次入某经。所谓象云者,药类法象也。心云者,用药心法也。珍云者,洁古珍珠囊也。其馀各家虽有采辑,然好古受业於洁古,而讲肄於东垣,故於二家用药尤多徵引焉。考《本草》药味不过三品,三百六十五名。陶弘景《别录》以下,递有增加,往往有名未用。即《本经》所云主治,亦或古今性异,不尽可从。如黄连今惟用以清火解毒,而经云厚肠胃,医家有敢遵之者哉!好古此书所列,皆从名医试验而来,虽为数无多,而条例分明,简而有要,亦可云适乎实用之书矣。
  △《瑞竹堂经验方》·五卷(永乐大典本)
  元沙图穆苏撰。沙图穆苏《元史》无传,其事迹不可考。以吴澂王都中二序核之,则其字为谦斋,尝以御史出为建昌太守。是书即其在郡时所撰集也。原书本十五卷。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载有一部一册,而晁瑮《宝文堂书目》内亦列其名,则是明中叶以前,原帙尚存,其后遂鲜传本。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搜采编辑,计亡阙已十之五六,而所存者尚多。谨依方诠次,分立二十四门,厘为五卷。中间如调补一门,不轻用金石之药,其处方最为醇正。又女科之八珍散,即四君子汤、四物汤之并方,其用尤广,明薛己《医案》已详著之。至疮科所载返魂丹,与今世疡医所用梅花点舌丹、夺命丹相类,内托千金散以治痈毒,亦见殊功。是皆可资利济之用。惟幼科之褐丸子与苏沈良方中所列褐丸,名目相类,治疗亦同。特彼用乌头桂、香附乾姜、陈皮配合,攻补兼行,颇为周密。此乃用黑牵牛、京三棱、蓬莪术诸品,殊病其过於峻利。盖金、元方剂,往往如斯,由北人气禀壮实,与南人异治故也。此在於随宜消息,不可以成法拘矣。
  △《世医得效方》·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元危亦林撰。亦林字达斋,南丰人。官本州医学教授。是编积其高祖以下五世所集医方,合而成书。一曰大方脉科,分子目九十有一。二曰小方脉科,分子目七十有一。三曰风科,分子目十。四曰产科兼妇人杂病科,分子目三十有三。
  五曰眼科,分子目十二。六曰口齿兼咽喉科,分子目六。七曰正骨兼金镞科,分子目二十九。八曰疮肿科,分子目二十四。共十九卷,附以孙真人养生法节文一卷。其总目针灸一科,有录无书。校检其文,皆散附各科之中,盖标题疏舛,实非阙佚。自序称创始於天历元年,讫功於后至元三年,其用力亦云勤笃。前有至元五年太医院题识,备列院使十一人,同知院事二人,佥院事二人,同佥院事二人,判官二人,经历二人,都事二人,掾史一人衔名。盖江西官医提举司以是书牒医院,下诸路提举司重校,覆白於医院,而后刊行,亦颇矜慎。序中称其高祖遇仙人董奉二十五世孙,传其秘方。虽技术家依托之言,不足深诘,而所载古方至多,皆可以资考据,未可以罕所发明废之也。
  △《格致馀论》·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朱震亨撰。震亨字彦修,金华人。受业於罗知悌,得刘守真之传。其说谓阳易动,阴易亏,独重滋阴降火,创为阳常有馀,阴常不足之论。张介宾等攻之不遗馀力。然震亨意主补益,故谆谆以饮食色欲为箴,所立补阴诸丸,亦多奇效。
  孙一奎《医旨绪馀》云,丹溪生当承平,见人多酗酒纵欲,精竭火炽,复用刚剂,以至於毙,因为此救时之说。后人不察,遂以寒凉杀人,此不善学丹溪者也。其说可谓平允矣。是编前有自序云: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故特以是名书。盖震亨本儒者,受业於许谦之门,学医特其馀事,乃性之所近,竟不以儒名而以医名。然究较方技者流为能明其理,故其言如是。戴良《九灵山房集》有丹溪翁传,叙其始末甚详云。
  △《局方发挥》·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朱震亨撰。以《和剂局方》不载病源,止於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而未能变通,因一一为之辨论。大旨专为辟温补、戒燥热而作。张介实《景岳全书》云,《局方》一书,宋神宗(案:此方成于徽宗之时,介宾以为神宗,殊为舛误,谨附订于此)诏天下高医,奏进而成。虽其中或有过於粉饰者,神效之方亦必不少,岂可轻议。其意颇不以震亨为然。考震亨之学出於宋内官罗知悌,知悌之学距河间刘完素仅隔一传。完素主於泻火,震亨则主於滋阴。虽一攻其有馀,其剂峻利,一补其不足,其剂和平。而大旨不离其渊源,故於《局方》香窜燥烈诸药,谆谆致辨。明以来沿其波者,往往以黄药、知母戕伤元气。介宾鉴其末流,故惟以益火为宗,掊击刘、朱不遗馀力。其以冰雪凛冽为不和,以天晴日暖为和,取譬固是。然清风凉雨亦不能谓之不和,铄石流金亦不能强谓之和,各明一义而忘其各执一偏,其病实相等也。故介宾之说不可不知,而震亨是编亦未可竟废焉。
  △《金匮钩玄》·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朱震亨撰,明戴原礼校补。中称戴云者,原礼说也。末附论六篇,不刻於目录中。一曰火岂君相五志俱有论,一曰气属阳动作火论,一曰血属阴难成易亏论,一曰滞下辨论,一曰三消之疾燥热胜阴论,一曰泄泻从湿治有多法论,皆不题谁作。观其滞下辨论引震亨之言,则亦原礼所加也。震亨以补阴为宗,实开直补真水之先。其以郁治病,亦妙阐内经之旨,开诸家无穷之悟。虽所用黄蘗、知母不如后人之用六味圆直达本原,所制越鞠丸亦不及后人之用逍遥散和平无弊,然荜路蓝缕,究以震亨为首庸。是书词旨简明,不愧钩玄之目。原礼所补,亦多精确。《明史·方技传》载此书於原礼传中,卷数与今本同。称其附以己意,人谓不愧其师,其为医家善本可知矣。原礼,浦江人。洪武中御医。本名思恭,以字行,故史作戴思恭。朱国祯《涌幢小品》曰:戴元礼,国朝之圣医也,太祖称为仁义人。太孙即位,拜院使云云。元礼即原礼,盖国祯得诸传闻,故音同字异耳。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元王国端撰。国端,婺源人。其书专论针灸之法。首为一百二十穴,玉龙歌八十五首。次为注解标幽赋一篇。次为天星十一穴歌诀十二首。次为人神尻神太乙九宫歌诀。次为六十六穴治证。次为子午流注心要秘诀。次为日时配合六法图。
  次为盘石金直刺秘传。次又附以针灸歌及杂录切要。后有天历二年国端弟子周仲良序,称托名扁鹊者,重其道而神之。其中名目颇涉鄙俚,文义亦多浅近,不出方技家之鄙习。而专门之学,具有授受,剖析简要,循览易明,非精於斯事者亦不能言之切当若是也。
  △《外科精义》·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齐德之撰。德之始末未详。惟其结衔称医学博士充御药院外科太医。是编先论后方,於疮肿诊候浅深虚实最为详尽。考《周礼》天官,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注曰:劀谓刮去脓血,杀谓以药食其恶肉。又曰:凡疗疡以五毒攻之,注曰:今医方有五毒之药,合黄堥置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
  肉破,骨则尽出。又曰: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注曰:既劀杀而攻尽其宿肉,乃养之也。五气当作五穀,字之误也。节,节成其药之力云云。
  是则古者疡医攻补兼施之明证。后之疡医,惟持攻毒之方,治其外而不治内,治其末而不治本,故所失恒多。德之此书,务审病之所以然,而量其阴阳强弱,以施疗。故於疡科之中,最为善本。书中无一字及李杲,李杲平生亦不以外科著。
  原本附《东垣十书》之末,盖坊刻杂合之本,取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