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574部分

兵-第574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张贤大声地肯定着:“我们这是大兵团作战,军队态势的变化不是几个小时就可以做得到的,敌人就算是得到这份作战命令,顶多局布上能够起到一点的作用,并不能够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如今兵团总部只要通知各军提起注意,防备敌人的就近袭击就是了!”

“是呀!”杨涛也点着头。

黄维还是有些不安地揣度着,好象所答非所问一样,并没有回答。

文副参谋长道:“哪有你说得如此简单?”

张贤不由得恼了起来,争辩着:“文副参座,论起带兵打仗来,我张贤只怕比你打得多。如今这种情况之下,各部队都在荷枪实弹地准备着,等待命令,个个心急如焚,象现在这样,在这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这不是等着挨打吗?”

“是呀!”杨涛依然附和着:“为今之计,我们还是要快快开溜,越快越妙,否则可能便会贻误军机的!”

文修被张贤这一顿抢白,再加上杨涛的附和,说得满面通红,其实这个时候,他也疲惫不堪,原本就已经苍白如纸的脸,在这个时候倒是显得很是好看。

黄维怔了一下,终于开口道:“好吧,我就实话跟你们说了吧!我这是在等待上峰的回电!”

“怎么?已经与上峰取得了联络?”张贤急急地问道。

黄维却是摇了摇头。

文修接口道:“我们已经把我们的作战方案拍给了徐州与南京,但是这两个方面一直就没有回电!”

张贤只觉得心底一片得冰凉,都到了这个结骨眼上,兵团指挥部里的这些书生们还这般地愚腐,还要靠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头子来遥控,这真得被杨涛说中了,这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不是赵括,还会是谁呢?

“难道上峰一天不回电,我们就等上一天吗?”杨涛也急了起来。

黄维没有理会杨涛的责问,却是悠悠地道:“我总觉得我们作出来的这个决定过于草率了,万一结果如文副参谋长所说得一样,那么我们十二兵团可真成了大家的笑柄了!”

张贤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黄司令官还在为昨天夜里的争论而难以决定,不由得又气又怒,却又不敢表现出来。

边上的文副参谋长也道:“就算是依你们的见解,共军将第七兵团全歼,他们也不会有力量来啃我们十二兵团这块硬骨头,需知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道理。再说,按往常的惯例,共军都会在大战之后立即转到后方休整,不可能有力量再一次发起围攻。”

黄维点了点头,道:“是呀,不管第七兵团是败是胜,共军都没有能力过来围攻我们,所以我们根本不必要如此惊慌,自乱阵脚!”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难道钧座连这一句警言也忘记了吗?”张贤不由得叫了起来。

黄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可以感觉到张贤内心的焦急,所以并没有为他的失态而怪罪,只是紧盯着他,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张贤也觉出了自己的失态,缓下声来:“钧座,共军向以狡猾著称,他们打仗从不拘泥于细枝末节,而我们却总是生搬硬套,死板僵硬,自以为然,所以往往失利于此!”

对于张贤的这番教训,黄维却有些不快起来,张贤这明显得是在藐视自己,于是对着张贤道:“张师长,这件事事关重大,我自会好自为之的,至于如何决定?何时决定?自然会由兵团指挥部作出,你这个师长还是快些回转十一师,以防敌人反攻过来!”

听到这话,张贤的脸涨得通红,这无疑是黄维对他下达的驱逐令,的确,在兵团总部里,他这个师长根本没有发言权。不过,这一回黄维对张贤的顶撞却是容忍了许多,并不象是上一次在蒙城对待萧参谋长那样绝情。

张贤站在当场,只觉得自己好象是被人耍弄了一番一样,真想与当初的萧参谋长一样,甩手辞职而去,但是脑子里刚刚有这么一个念头,却又马上想到,在这个大战在即的关键时刻,自己这个主力师的师长一走,势必会引起十一师的混乱,到时可能自己真得变成了千古罪人。

杨涛及时地出来打着圆场:“张贤,此事事关重大,兵团没有上峰的命令自行转移,黄司令也责任悠关,所以等待一下上峰的命令也不为过!”

张贤点了点头,却是再一次转身问着黄维:“钧座,如果上峰一直没有回电呢?”

黄维也觉出自己刚才的话有些伤人,此时的心境也平和了许多,张贤并不同于萧参谋长,这是一个有着实权,带着兵的师长,同时也是他要倚重的对象,于是想了想,肯定地答复着:“如果过了中午,还没有上峰的回电,我们便不管其他,自行转移就是了!”

张贤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去。

第六一章 坐失(一)

杨涛送张贤出来,路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在来到兵团指挥部门口的时候,张贤当先地停下了脚步,却是转过身来,对着杨涛忧心忡忡地道:“军长,你还要多多催促黄长官尽早下定决心,此时大军必须要快速行动,宜早不宜迟!”

杨涛点了点头,很是理解地道:“这一点我知道!”

张贤又道:“上峰没有回电,这不是一个好征兆,只怕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已经覆灭,上峰故意压下这个消息不让我们知道,因为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个消息,也就没有必要再这么全力向北开进的;他们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攻占宿县为他们脸上争点光,老头子定然也是这种想法,而国防部里的那些高官们没有谁敢违拗老头子的意思的。”

杨涛自然明白他的话意,其实这些话昨天晚上的时候,张贤已经当着黄维等人说了出来,那意思就是要打消黄维一切以上峰命令为准的顾虑,却没有想到,当时说动了他,可是如今黄长官又反悔了起来。

“这个回电今天可能是等不来的!”张贤猜测着道,同时又警告着杨涛:“如果真得等不来,到了中午,军长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说动黄长官下令行动,不然,可能我们真得过不了今晚!”

杨涛郑重地答应了。

回到十一师的师部,张贤并没有停止小部队对北面解放军阵地的骚扰,他知道欲擒故纵的道理,只是内心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兵团指挥部的命令。

而在十二兵团的指挥部里,黄维司令官的焦急也已经是溢于言表了,虽然张贤的话还历历响在他的耳际,可是这个对蒋总统忠心耿耿的将军,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张贤猜测得是真,不管徐州方面战斗结果如何,国防部里都没有理由不告诉他个结果,同时也不应该不对他的决定作出个回应。

等待的时间显得如此漫长,在杨涛看来,都已经是在度日如年之中。其实对于广大已经做好准备的官兵们来说,大家都是在度日如年。此时在涡河北岸一直到浍河之间,广大的平原地域上,十二兵团呈现着一种奇怪的态势,十二万的大军沿着蒙城到宿县的公路散布开来,呈一字长蛇阵一样集结于南坪集、芦沟集、赵家集、七里桥等据点附近,不进不退,彼此都不知道要干什么,因为行止未定,绝大部分人连饭都吃不到。

在中午十二点之后,噩梦终于到来了,八十五军与十四军都报告,在南坪集与赵家集之间的公路西侧,已经有共军小股部队穿插进来,开始破坏十二兵团的通讯设施。而南坪集以西孙疃镇的第十军,与浍河北岸的第十八军当面的共军仿佛是得到了什么讯息,正在渐渐变得活跃起来,并且有向国军逼进之势,如果这些共军真得大规模地打过来,那么到时再起撤退,只怕也撤不下来了。

杨涛几次催促着,黄维都无动于衷。然而,各军的报告不断传来,当面的共军却是越聚越多,已经让兵团指挥部里的人坐卧不安了,可是这个时候,无论是徐州刘峙方面,还是南京国防部的顾祝同方面,依然没有一个回电过来。十二兵团是直接隶属于国防部的,徐州方面只是借用,可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无论是徐州还是南京,都感觉到了此时十二兵团的行动事关重大,谁也不愿意担负起一旦出问题而随之到来的责任,所以双方实际上也是在互相推诿,根本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对于徐州方面来说,还是希望十二兵团按原定计划尽速克复宿县,为徐州集团打开南面的出口;可是对于国防部来说,也已经意识到了危险的降临,此时正在与徐州方面互相扯皮。便在这互扯之中,却是白白地耽误了十几个小时,而黄维还在苦苦等待着这两个上峰的回电。

一直到下午四点钟的时候,看着形势越来越不利起来,而两个上峰都没有回电,黄维也再坐不住了,终于狠了狠心,下达了行动的命令。

可是此时,天色已经接近了黄昏,冬天的夜都来得太早,五点多钟往往便黑了起来,这个时候便是行动起来,又能走上多远呢?

杨涛暗自生气,其实从昨天的时候,十二兵团就已经处于了十分不利的态势里,可是这个黄长官却是一个睁眼瞎,什么也看不到。如果昨天夜里不进行讨论,而是直接下达命令,这个时候各部队都已经到了固镇,并且应该也完成了重新的部署。黄司令丢掉了一夜的时间也就算了,既然已经取得了共识,决定向固镇转移,原定的早上五点行动,这一拖又拖到了下午四点钟,生生拖走了十一个小时,按照急行军的速度,至少已经走了六十华里的路了,此时再加一把劲,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到达了目的地也就安全了!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胜利,十二兵团已经白白丢失了过多的时间,还有胜利的可能吗?

※※※

也就在十二兵团蹰躇不前的时候,刘兴华却是带着襄河纵队三个旅九个团一万多人分成三路从东坪集以东地区渡过浍河,飞速地向南奔驰,他已经在前敌指挥部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要赶在敌十二兵团逃遁之前堵住敌人的去路。

襄河纵队一直以来是以擅长长距离奔袭闻名于中野各部的,对于这个称号,刘兴华却有些无奈,说是奔袭,实则是最擅长游击,靠得就是这两条腿。有一次王勇在与他开玩笑的时候说道:“老刘呀,你们襄河纵队这腿上的功夫真得是无人能及的呀,跑起来跟野马一样得快!”听到王勇这么一说,刘兴华当时还很是得意,当初豫东战役的时候,他就曾带着襄河纵队跑了一天一夜,生生地将都已经赶到上蔡城的胡从俊整编十一师给追上了。但是随后王勇却又道:“只是呀,如果你们襄河纵队要是能够加强一下顽强的作风就好了!”听到王勇这么一说,刘兴华的脸便阴沉了下来,王勇的话就像是一根刺一样扎痛了他的心。王勇说得比较婉转,却也从侧面说明了襄河纵队的一个最大弱点,那就是打不了硬仗!想来,在领导的心目中,对襄河纵队也是这种看法的。所以,这一回,刘兴华已经暗暗地下定了决心,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打一场硬仗,让领导们刮目相看。

但是仔细地来想一想,襄河纵队其实也并不是不能打硬仗,实则是他这个当司令员的不愿意承受太大的牺牲。与敌人硬碰硬,在火力与武器弱势的情况之下,那是傻子才作的事情。以他的想法,却是只要能够达成上面交给的任务就行了,不应该去强调如何来完成。

有的时候,对于王勇指挥中野一纵的打法,刘兴华真得不敢苟同,就像上一次涡河的黄家庄之战,把一个团都打没了,也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