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世界求生存-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上皇不会答应,再有尚书曹建颇有些滑不留手,想找错都难。不过下面的左侍郎就没那么好运了,总算让皇上抓到了不大不小的错,被调走了。
在收到林海的请辞折子后,皇帝通过自己父皇的同意,趁机将林海调回京城,放到户部左侍郎的位置。皇上也是想通过林海,取得户部的掌控权,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国库是真的缺钱,林海这么多年在巡盐御史这个位置确实做的不错,现在上皇还是对他影像不错,将他放在左侍郎的位置是上皇和当今一致同意的。
这本折子提到西南边又和领国爆发了一块小规模的冲突,死了一些居住在边境的老百姓,天朝边境这几年一直和几个周边小国有些小规模的摩擦,不是不想下狠手来教训这些弹丸小国,可是因为国库没钱,根本不敢轻易大规模的出兵,来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虽然知道国库缺钱,但也不用将兵部的折子给他看,这么直接的来提醒自己这个户部左侍郎,国库没钱了!
“陛下,边境冲突,当属兵部事,臣户部左侍郎,实不该枉加评论!”
“朕也只是私下问问,林卿不妨畅所欲言。”
“这些弹丸之地,蛮夷之国,屡屡冒犯我天朝上国,应该予以狠狠还击!”林海是真的这样觉得,在现代的时候也是,一个大国,总是被周边的一个个小国家冒犯,还天天说什么礼仪之邦,可惜别人只会认为你这样是软弱好欺。
“好,林卿所言正合朕意!”前面就说过皇帝李珉性格坚韧,能忍善谋,但能忍不太代表被人欺到头上还愿意忍耐,可是现在的现实是自己这个皇帝还要继续忍。
“可是,要狠狠还击这些周边小国,发动战争,离不开钱、粮、武器等的支持,目前国库空虚,*卿也已到户部就职,有何感想?”
“臣这几日看了户部历年的帐册发现,近些年的国库因为洪水雨雪天灾、战争等一系列的原因,每年的支出都在增加,但税收方面并没有增加,反而在逐年减少。目前如果马上就发动一场战争,后勤方面实难保证。”
照林海的想法,对予这些蹦哒个不停的周边小国家就应该狠狠的打,打得痛了,怕了,那时你就是不照礼仪之邦行事,他们也自然会老实,可惜现实是国库没钱了,想打仗也打不起来。
“是呀,朕正为此为难,不知卿有何妙计?”
“户部每年的税收减少,一是世家豪族的土地兼并愈发严重,以致很多平民丧失土地,不得不卖身为奴;二是只要取得举人、进士功名的读书人就可以免税,这样就有大量的土地持有者为了免税,会过来投靠这些读书人,以上两点导致土地面积流失、人丁税的减少。”
“*卿觉得有何办法可解?”
“世家贵族,有功名的读书人因为地亩可以免税,导致这些人大肆购进、兼并土地,使国库收入减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其实可以规定每个品级爵位、举人进士等的免税地亩数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限制免税。或者改变现在的税收方式,从按人丁收税改变为以地亩数量计税,实行摊丁入亩制度。”
皇帝一听来了兴趣,“摊丁入亩制度?*卿不妨详细加以说明。”
“摊丁入亩制度,能使税赋更为合理,按田亩多少来征收所有赋税,改变了原来丁、地分征带来的赋役不均状况……”林海将从清朝康熙末年到正个雍正朝期间,改革实施的摊丁入亩制度详细的给李珉说明了一次。
林海看到这个皇帝听了自己说的摊丁入亩制度,沉思了很长一段时间,“林卿所言极有见地,但这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对目前的困境难有改变。”
不知道当年的曹雪芹,为什么会按排省亲这一环节,不过对于很多商人来讲,这绝对是一个敛财的好机会。现在既然国库空虚,不妨就趁此机会将省亲计划提出来,让皇帝可以早作准备,让他成为受益的人。
“前朝后宫相连,宫中主位就算是出自世家大族,入了后宫后也不便回娘家,使血缘亲情有所疏远,圣上不如予以方便,让这些贵人回娘家省家,后宫嫔妃毕竟是贵人之尊,省亲之地也应该不同以往。
这些嫔妃的娘家,为了自家和娘娘的脸面,应该会另修别院吧。一时之间多几家这样的,木、土、石、砖、瓦等等,别院之中所需古董摆件,这些应该都会需要,到时这些东西的价格上涨一两倍甚至几倍、十几倍的也不奇怪,让人早作准备后再颁布圣旨,皇上不妨考虑一下臣这一想法。虽然这些世家大家都很有钱,不过这招就是有点损!”
说完林海自己嘴角也弯了弯。
皇帝听了以后,看到林海的样子,感觉心情一下变好了,就像林海说的,招是有些损,不过如果自己真的下了这样的旨意,这些后宫的女人和她们的家族肯定会高兴。自己应该早早派人到江南采买一些建筑材料早作准备,嗯,古董字画也要准备,这些便宜别人了那就不如便宜自己。
再有,将出身勋贵世家的女人也升一升份位,正好也如了父皇的意,再有和自己的好父皇好好商量一下,既然前面如了他的意,在别的方面也该给自己找些便宜才是。
等到林海回到户部,也差不多到了午休的时间,林黛玉根据姚家表婶说的,每天差不多时间,让管家林忠亲自安排人送饭菜过来,一般都很简单,一荤二素再加一个汤,够林海用就行。
衙门旁边也有一些不同质量等级的酒楼饭馆,有很多官员长期在这些地方订餐,不过林黛玉始终觉得这些地方的厨师,没有自家的厨师用心,父亲用着她在家也会不放心,那就不如由府里安排送餐,也不用怕别人说,这些官员由家里送餐的多得很,不是林海一个人搞特殊。
林海放衙回府后,首先到书房,就是检查林睿的作业,每天固定的一篇八股文,抄写的四书五经,书法等,林海将八股文里面的两处不妥的地方描出来,给林睿看过让他以后注意。检查完林睿的作业后,就将今天和皇上说的事也和自家儿子聊了聊。
“摊丁入亩,这个是雍正朝才正式开始实施的吧,好像一直到乾隆朝中期,才算完成这项改革。爹,这项税收改革由您提出来,到时那些世家勋贵还不将您当作仇人?”
林睿听了自己父亲的话,担心的说,“现在朝廷的税收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吗?”
“我要想在户部建功,总要做出一些成绩。这里和明清朝差不多,重农轻商,除了盐、茶、铁、酒等这些专项的税收,重中之中就是田赋和人头税。我在户部看了几天的资料,一个很明显的数据就是地亩数量在逐年递减,这就导致了税收的减少,想增加国库税收,就要解决这些世家豪门的土地兼并。
为什么摊丁入亩会在康熙未年被提出来,因为国家交税的地亩数量在不断减少,导致了国库空虚,康熙又在早年提出过永不加赋,为了增加国库收人,不就得想办法吗?不过正式实施还是等到雍正朝才正式实施下去。这些都是围绕着土地来解决税收问题,并不是什么好的办法,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要重视商业,这样才能增加国库收入。”
林睿看着父亲不自觉得揉着太阳穴,也知道林海初到户部,工作肯定不会顺利,劝说道:“爹,也不用太着急,这些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慢慢来呗!”
林海突然想起自己今天向皇帝提出的省亲计划,笑着和林睿说:“今天听皇帝哭穷,我就向他提出了让宫妃回娘家省亲,并且让他早早备好修建别院的材料。唉,真想在里面也掺一脚,有钱都不能赚,郁闷!”
“您向皇帝提出宫妃回家省亲?那荣国府很快就会更上一层楼了。还有,您不是一直说林家不缺钱吗?干吗一定要掺一脚进去,现在明显是皇帝要通过这次来圈钱的,何必一定要掺和进去?”
“难道以前你爹我做生意是缺钱呀,特别是后来,这完全是一种满足感懂不懂?儿子,你以前不也在网上看小说,你看看人家那些男主女主,一朝穿越,穿到古代的就将在现代学到知识搬到古代,烧玻璃、开会所酒楼、养珍珠、开什么首饰店铺,总之什么赚钱就干什么;重生现代的,什么买股票、买彩票、炒地皮房产,还是什么写剧本、歌曲什么的等等,不是成为老板总裁董事长,就是娱乐圈的大神,睿睿,你是不是太懒了些?”
林睿睁大一双眼,大为吃惊,“爹,难道你还需要看这些小说来YY?还有穿越重生一次,就能提高一个人的智商了?还有这些人是不是也太小看了其他人?
还有爹,你儿子我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考试,秀才、举人、进士,甚至进士及弟,拿个状元探花什么,申明一点呀,我可没有偷懒,天天早睡早起,呵呵!”
“有志气,我等着!”
林海又拍了一下林睿的脑袋,笑骂,“臭小子,我什么时候看这些小说啦?秘书室不是很多小姑娘吗?经常闲着的时候就聚在一起讨论那些时下流行的东西,我偶尔听听,还是觉得挺好玩的。”
“对了,爹,您年前不是说会将大管家递上来的有关荣国府的放高利贷、包揽诉讼等这些事告诉贾母吗,现在好像没听到什么动静呀?”
“我可不会直接去说,我让大管家想办法找个人,透露给贾母或者贾赦身边的心腹知道,又不着急,迟早让他们知道就行,不过元春很快就会晋封宫妃,荣国府里贾母这个老太君的地位不会稳了,以后想压制王夫人也压制不住。再说那些事很多都是王熙凤经手的,王夫人只是后面的推手,就是爆出来,也只是那个琏二奶奶倒霉!以后你和黛玉除了年节,也尽量不要去荣国府!”
“……”就是现在,我们也是不想去的好吧!
☆、56第五十四章
林海上午处理了一些当日的公务后;余下时间整天都在翻看户部历年的一些资料帐册;还是外面的周书办进来提醒他时;才知道已到到了放衙的时间。林海将案上的资料收拾好,也没有马上就离开;闭着眼睛靠坐在位子上歇息;想着这几天自己在户部的工作。
因为自己刚到,还只是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这些天户部也没有碰到特别重大的事务,那天看到的兵部的折子也并没有有在朝会提起。不过林海还是能感觉得到这些天尚书曹建对自己有些异样,不像自己刚到户部的时候;既不客气但也不会疏远;现在这样大概就是因为自己被皇上单独召见了;并且还与皇帝呆了挺长一段时间,所以曹建是在考虑以后应该怎样对待自己?
想了一会,林海自己都不由笑了起来,不管是拉拢,还是他想对付、算计自己,又有什么关系,难道自己还怕了不成?两世为人,自己的生活中,什么时候少了争斗,少了算计了?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罢了!
等林海离开户部的时候,除了几个值班的守卫,其他人差不多都走光了。刚走出衙门,就看到林安带着几个小厮等在外面,林海正准备上轿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叫自己,转过身,就看到姚沛站在自己稍后一点的地方,忙拱手行礼,“表兄,也现在才放衙?”
“有公务处理方迟了一些,如海,给睿侄儿请先生的事有眉目了吗?”
林海摇了摇头,说:“找了几个,不过都不甚满意,这事也急不得。”
“我有一个湖广同年的子侄,去年新帝登位开恩科,他也来到京城准备参加考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