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骨 >

第850部分

铁骨-第850部分

小说: 铁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子文在记者招待会上再次重申了中央政府坚定抗日决不妥协的决心,少帅张学良则公布了抗战各军的调整决定:

华北各军约二十八万将士共编为八个军团,于学忠、商震、宋哲元将军指挥的三个军团布防于冀东一线,万福麟、汤玉麟、孙殿英将军的三个军团驻守热河,傅作义将军的军团驻防察哈尔东部,商震、宋哲元、万福麟、汤玉麟、孙殿英、傅作义将军担任各军团的总指挥。至此,中国抗战各部的防区及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整条防线显得更为紧密。也更为合理。中央军第十七军等所属部队被冠以中央军团的临时番号,总指挥为杨杰将军,副总指挥为徐庭瑶将军,出人意料之外的是——中央军团的防区被宣布为北平。

当记者纷纷发言询问少帅,如今仍滞留在关外的顾长风、杨九霄、鲁逸轩将军的三万将士属于哪个军团指挥时,少帅微微一笑,示意由安毅来回答这个问题。

安毅站起来非常抱歉地宣布:由于严寒和大雪导致交通运输线中断,三万将士在没有给养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在冰天雪地里展开战斗,因此三个师已经陆续撤回关内休整,毕竟长达两个多月的连续征战,已经到了将士们所能承受的生理极限,不但粮食和药品奇缺,弹药也供应不上,如今伤病官兵人数成倍增加,为保存战力计,只能陆续撤回休整以待来日。

记者们满脸失望,叹息之余深感遗憾,但转念一想也理解安毅的决定,纷纷给予安毅和他麾下的英雄部队热烈的掌声,一时间竟然忘了询问三个功勋卓著的主力师将归属于哪一个军团,等记者们想起再提问时会议已经宣布结束。

新闻发布会后,宋子文率领中央代表团立即北上热河,视察军队和灾情,开了四天会议的各部将帅也立即返回各部,传达会议精神,整军备战。

刚刚率部到来的十七军中将军长徐庭瑶、从长城外溜达一圈回来的副军长胡家林和前敌总指挥安毅漫步在行营后院的小径上,欣赏雪景。徐庭瑶想起刚才会上的有趣情况,笑着说道:

“小毅,刚才美国记者询问少帅关于关外我四十四师、十七师和独立二师这三个师的归属时,我看到少帅的反应很有意思,他先是犹豫了一下最后让你来回答,证明少帅仍然是几年前那个淳厚诚实不擅谎言的少帅。”

“咦!?这话怎么让小弟听得不对劲儿啊?”安毅有意见了。

徐庭瑶摇头莞尔一笑:“你小子别那么敏感行不行?我说少帅诚实,又没说你狡诈,你怎么联想如此丰富?”

胡家林也笑了:“没错,少帅确实是个实诚人,他明知道咱们只撤回来两万弟兄,还有一万精锐继续潜伏关外伺机而动,又不愿意给记者们落下什么把柄,因此他才想到推给小毅来回答。小毅的回答也没错,‘陆续撤回’这句话可以解释的意思很多,实际上呢,咱们也真的撤回了大半,并非是有意欺骗各界,就算是欺骗也是军事需要,有道是兵不厌诈,很正常嘛。”

徐庭瑶点点头,感叹地说道:“也真难为咱们的将士们了,虎头和九霄兄都是罕有的硬汉,意志力和自信心都非寻常将领可比。在如此艰难的天气下,他们仍然制定出那么多作战计划,了不起啊!可他们面对的困难实在太大了,不但要自给自足抵御严寒,还要对日军发起各种规模的特种作战,我真为他们感到担心!”

安毅心里也是无比的牵挂,听了徐庭瑶的话,情不自禁地望向雪花飘零的天空,喃喃说道:“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意志了……”

辽西,凌源以南二十三公里。菩萨庙。

坐落于群山之间的菩萨庙是一片难得的地形平缓地区,蜿蜒东去的四官营子河在这里回旋驻留,形成了一片犹如湖泊的宽阔水域,周边的几个村屯也因为老天爷的眷顾,年年旱涝保收,生活富裕,使得人口增加逐渐拥有不次于周边那些镇子的富足和繁荣,只是因为地形所限,交通困难,严重制约了菩萨庙一带的进一步发展,才使得这个开春以后景物和山水极为秀美的关外江南名声不显。

两名身穿中央军冬装的警戒士兵,在村口的小木屋里不停地跺着脚,脑袋上却是东北军标志性的几乎遮去半张脸的狗皮帽子。

两人鼻尖发红,哈出团团热雾,遥望远处宽阔冰面上挥舞冰镐的几群战友和周边村里前来帮忙的乡亲,小声讨论着。

“班长,你们四川老家河面不结冰吧?”

山东口音的士兵双手戴着用棉布和羊皮做成的厚手套,紧握着钢枪,一双黑亮的眼睛一直望着远处冰面上的动静。

只露出一双眼睛和冻得通红鼻子的班长又吸了一次不争气的鼻子,使劲儿摇了摇头:“能结层薄薄的霜冻就算很冷了,哪儿会结成这么厚的冰啊?下雪倒是几乎年年可见,不过也就是飘飘雪花而已,很难堆积起来。我听说西康那边真的很冷,高处有常年不化的大雪山,我家在泸州,属于川南地界,没去过几百里外的西康,听说到了冬天,那边的湖里也会结冰。”

“原来是这样,南边也有雪山啊……班长,你能硬扛到现在可真了不起,咱们留下的三个团和特务团官兵几乎全都是北方籍弟兄,我还担心班长你扛不住呢。”士兵关心地望了班长一眼。

班长使劲跺了跺脚,没好气地说道:“原来我也以为扛不住的,刚出关那天,三连长那个沧州傻大个儿吓唬老子,说得老子心里直哆嗦。害得老子撒尿的时候还特意找了根棍子带上,担心撒出尿来转眼间就冻成冰棍伤着命根子,得按傻大个儿传授的方法边撒尿边敲,结果紧张了好久才知道,尿水撒到地上都得过一阵子才会结冰,怎么可能一拉出来就结成冰棍的?日他先人板板!老子又恨又气,恨不得马上冲到三连去踹他几脚,龟儿子的……”

士兵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看到班长扬起手,连忙低下脑袋,使劲捂住嘴,竭力收住笑声,忍了好久才又问道:

“班长,回去后你就能升上士了……不过打完这场仗你就到复原的年纪,回去后你是想进咱们安家军的汽车厂干活呢,还是娶个嫂子用这几年攒下的钱做点儿小买卖,过上舒服日子然后再生一群小崽子?”

班长想了想,一脸不舍地回答:“我不想复原!我舍不得离开咱们部队,舍不得离开四十四师……我还要再打几仗,等积功破格晋升尉官之后,就到教导团去带新兵蛋子,我没文化,能混到这地步心满意足了,在别的军队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倒是你,庆子,你今年才十九岁,有空别总是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多学些文化,争取考上士官学校,出来之后像咱们连长一样好好带兵,就算将来退伍回老家了,也都是用得着的,不像我,到现在才认识五百多个字,报纸都读不完整让人笑话。”

“嗯,我听班长的……班长快看,师座他们骑马过来了……后面不是咱们师特务营弟兄吗……”

士兵连忙整理军容,走到班长身边站好。两人一起昂首挺胸站得笔直,迎接顾长风等将领和特务营的弟兄。

班长仔细看了一眼,低声说道:“是特务营,估计出任务了,这次去一个营而且师座和九将军亲自送行,肯定是有大动作了,不知道是打北边儿呢还是打南边儿……站好了,庆子,别给老子丢脸。”

“是……”

顾长风和杨九霄等将校与特务营两个主官敬礼告别,望着全身裹在白色战袍里的三百将士踏雪东去,一直到队伍拐过山口看不到人影才打马回头,路过哨位时,顾长风还不忘与小班长打个招呼:

“屈老四,你们自己做的川味腊羊肉能吃了吗?”

“报告师座,轮休的几个弟兄正在用松木烘干,估计这会儿差不多了。”班长屈老四乐呵呵回答。

“很久不吃了,挺馋人的,哈哈!弄好了给老子送半边过去,老子不白要你们的,换两条烟五瓶酒给你们,走了啊!驾——”

“呀,班长,师座认得你啊?”

“咱们师几乎所有的老班长师座都认识。”

“不知道师座啥时候能跟我说句话……”

“努力吧,当上班长师座就认识你了,说不定他一高兴就搂着你肩膀喝酒呢……”

“啊!?那我真得加油了……”

正文 第八一〇章 敌变我变

第八一〇章  敌变我变

中国军队在快速调整、积极应对之时。日军也没有一刻停止侵略扩张的行动,中国二十八万军队的分布调整刚刚形成草案,尚未全体通过,日军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得知了其中详情。

针对中国军队的部署,日军迅速调整自己的兵力配置,原先兵分三路南下的计划,也变成了更为灵活,也更为务实的北、中、南三路:南路攻打长城东线至凌南一线;中路由东向西,进攻热河;北路兵力大增,以早已占据的通辽为跳板,快速向赤峰地区推进,最后占领归绥(呼和浩特),与中路日军夹击山西。

对于日军大幅度的战略调整,中国军队一无所知,中国军队的部署详情,日军却一清二楚,本来双方在武器装备、技术水平、军队投送、官兵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就存在巨大差距,现在再加上军事情报方面的差距,被动防守的中国军队,处境更为艰难了。

其实早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安毅就率先提出“主动防御”的作战思想,自己也遵循这一原则全力去做。

安毅的思路是:以目前我军落后的装备以及官兵战术素质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采取被动的区域协同防守、通过严防死守的阵地战阻挡日军前进的步伐、以求得最大程度将整条数百公里长的防线连成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消耗日军有生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军应在侧重防守的基础上,利用我军熟悉地形获得民心的有利条件,以团营规模主动出击,在运动中抓住机会打击日军,从而达到打击敌人有生力量、打乱敌人兵力部署和进攻计划、最终实现完成总体防御的目的。

可是,没有几个人认可安毅的意见,蒋委员长和中央军委接到安毅的这份建议报告之后,也没有任何回应,甚至有个别位高权重的将领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在训练有素、战力强大的日军面前,安毅所谓的主动出击,无异于送羊入虎口,只有采取严防死守、消耗日军人力物力最后达到退敌目的才是明智之举。

等安毅通过三个师的实践,取得一个又一个震惊全国振奋民心的胜利后,各种不和谐的声音又再次响起:如果老子的军队也拥有安家军那么先进强大的装备,老子也能出关打几场胜仗回来……让本部出关可以,但必须配发安家军同一水平的武器装备,发给安家军一样的军饷,否则一切免谈……

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的安毅才不得已打消了全力说服各部将帅主动出击的念头。

想来想去,安毅心有不甘,一气之下把五千多字的报告略作删减和修改,再次以“易安”的笔名派人交给何京,发表到著名的《东方瞭望》杂志上。

杂志发行后。引起各国驻华武官和军事观察家的高度重视,针对中日战争中军事战略思想的各种评论,接踵而出,反响极为强烈。安毅的文章被迅速转载到欧美各国的刊物上,等顾问团长魏采尔先生拿着杂志匆匆找到蒋委员长商讨时,蒋委员长才尴尬地告诉他:作者不是别人,就是华北前线总指挥安毅,各军因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