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意如今跟着最暴力的体育走。当然不是要拉那些无暇他顾的运动员的买卖,人家打的是观众的主意。
假冒的美国男子汉(2)
美国的白人男性,压倒性地支持布什。布什动不动身着牛仔装,模仿的正是传统美国男子汉的气概。可是,他那位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父亲,打仗没有二话就上沙场,他却逃了“越战”,被人称为“草鸡鹰派”(chickenhawk)。他对暴力有偏好。但是,年轻时离橄榄球最近的时刻,就是当啦啦队长。那个称别人是“女人气的男人”的施瓦辛格,靠吃药当了世界健美冠军,给美国社会留下的一大遗产,就是类固醇在青少年中横行。
在这个意义上讲,布什主义,多少像个暴力的电子游戏。真正跟着这个主义去打仗的还是少数。美国公众承受死亡的能力提高,一大原因怕是死者中少数民族和下层社会的子弟为多。可怕的是,越是如此,那些躲在家里没有打过仗的人就越好战,仿佛不如此自己就不是男人。也难怪,布什第一任,以正副总统为首的鹰派都没有经过战争,甚至变相逃兵役。鲍威尔惟一见过沙场,却是个鸽派,如今大家只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第三部分保守主义时代
保守主义时代杰弗逊与亚当斯之争,实际上也预示了后来的美国总统政治。林肯上台后终于使南北双方兵戎相见。在此之后,1960年的肯尼迪与尼克松之争,2000年的布什与戈尔之争,2004年的布什与克里之争,也都火药味十足。也正因为总统政治背后有着如此紧张、甚至丑恶的政治争斗,使国家陷入分裂,这就更加要求就职典礼为人们提供一个超越这一残缺的现实的机会:尽管我们如此互相仇视、水火不容,但是,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我们的共同理想,让我们想一下我们走到一起的理由。
上帝呀,再给美国一个机会!(1)
上帝呀,再给美国一个机会!——总统就职文化和政治秩序
在18世纪后半期美国革命的前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论述过作为美国前身的英国殖民地为什么优越。他提到,这些殖民地政府的一个特点就是朴素节俭。无论是迎接一个新首脑上任,还是召集新的议会,仪式虽然很体面,但没有豪华的庆典和游行。相反,在那些葡萄牙、西班牙乃至法国的殖民地,统治者常常喜欢盛大的仪式庆典。这样的庆典不仅要靠殖民地的人民纳税来支付,而且也把虚荣和奢华作风介绍给了社会。
后来美国建国,选举了自己的总统。美国宪法第一节第二条写道:
当他(总统)行使其行政职权之前,他需要宣读如下誓言:“我庄严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的职权,并尽我最大的努力,保存、维护和捍卫美国的宪法。”
这是美国总统就职的最基本的格式。这一格式于1787年制定,一直保留到今天。这个朴素的仪式,是美国民主政治的核心,也是建国之父们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新:一个普通公民,宣读完这35个英语单词的句子,成为美国总统,掌握巨大的权力。这一权力,不仅受到投他票的选民的支持,也得到投票支持他的政敌的选民的默认。
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实际上是建国和总统就职两个庆典合二为一,场面颇为盛大。当时纽约市民捐款32000美元,把市政厅翻建成“联邦厅”,华盛顿的就职仪式就在这个“联邦厅”的阳台上举行。在这前后也有游行、舞会,开启了后来就职典礼的传统。不过,华盛顿的第二任就职典礼,就非常简单。当时的联邦政府移到费城。华盛顿仅发表了135字的就职演说,然后宣誓就职,除了晚上的舞会外,没有游行和庆典。
等第二位总统亚当斯就职时,他的奢华之举是订做了一辆“简单但足够典雅的”马车。不过,当第三位美国总统杰弗逊上任时,他拒绝坐马车,坚持步行就任,以体现平等的民主精神。
以后的总统就职典礼有渐奢之倾向。杰克逊(AndrewJackson)于1829年3月4日就职时,由于丧妻,由侄女多纳尔逊(EmilyDonelson)充当“第一夫人”的角色。她的长裙和发式由此为世人瞩目。以后第一夫人的服装就成了总统就职庆典的一个重要节目。在林肯于1861年3月4日就职前的几天内,林肯夫人在摄影机面前试了几身典雅的长裙。1845年波尔克(JamesPolk)就职典礼的舞会,一场是对所有党派开放,门票为10美元。另一场对“纯粹的民主党”开放,门票2美元。以当时的物价,都所费不薄。1869年3月4日格兰特(UlyssesGrant)的就职典礼,在参议院走廊俯瞰宾夕法尼亚大道游行路线的门票,25美元一张,一天的票为50美元。当时的政治漫画还有描绘在就职庆典的舞会上大家争啃一只全鸡的贪婪、混乱的场面。
从肯尼迪开始,总统政治进入了电视时代。不仅电视辩论决定了谁入主白宫,就职典礼的包装也必须面对摄像机,要更加考究。肯尼迪夫人的服装风靡全国。第一夫人从此成为第一模特。来自好莱坞的里根夫妇,又把此风带到登峰造极之地步,不时引来批评。此次布什连任的就职典礼,在头一个星期,媒体就开始展示第一夫人的服饰,总统的“御驾”2006CadillacDTS也在媒体上出尽风头。这与惨烈的伊拉克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850年7月,菲尔莫尔(MillardFillmore)在总统泰勒(ZacharyTaylor)死亡后宣誓就任
总统。当时观察了整个就职仪式的一位作家感叹道:“在许多国家,这样的权力交接会血流成河,会动摇政府的根基。”这话讲完十多年后,林肯的就任就引起了一场内战。不过,这场内战,是美国自建国以来南北双方就奴隶制度长期积怨的总爆发,并非一次权力交接所导致。严格地说,自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任以来的216年的历史中,美国总统权力交接的最高代价,大概就是这次布什花费的4000万美元的就职典礼费了。
毫无疑问,每一次总统就职,都在重申美国的价值,都是再一次表达对民主政治的认同。但同时,也是为各派政治力量暂时放弃敌对提供一个“停火协议”,希望这一短暂的“停火”能够赢得长久的团结。因为美国从一开始就是通过把一些本来就势不两立的政治力量捏合在一起而建立的联邦。这些力量的争斗常常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是,就职典礼提醒这些力量他们共存的原因。从大选中双方恶毒的攻击,到就职典礼上站在一起共同唤起国民的希望,美国的总统政治获得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首任总统华盛顿,几乎是惟一一个能够基本免除党派之争的。虽然他在任上也频频受到中伤,但他在独立战争中作为军事统帅建立起的威信,使敌对势力很难挑战他的权威。到华盛顿一卸任,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就分别代表联邦派和民主共和派展开了党争。这两位建国之父,本是独立战争中的战友,彼此有着深厚的友谊,所以,虽然有党争,但开始时还算有所节制。第一回合,老资格的亚当斯获胜,成为第二位美国总统,杰弗逊成为副总统。但是四年后两人再战,造谣中伤等等现在有的招数就都使出来了。结果不仅伤了朋友的感情,而且引起一场比后来2000年大选更大的危机。
上帝呀,再给美国一个机会!(2)
杰弗逊险胜亚当斯。不过他获胜的决定因素,是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黑奴票。南方的黑人奴隶当然没有选举权。但是,由于联邦在计算税收时将黑奴折合成一定的人口,根据投票权与纳税责任合一的原则,5个黑奴就被折合成3张选票。这一下就使南方的奴隶州势力大增。来自弗吉尼亚州的杰弗逊战胜了来自马萨诸塞州的亚当斯,后来杰弗逊因此被称为“黑奴总统”。
但是,更大的麻烦是,杰弗逊的和其竞选伙伴布尔(AaronBurr)得票相等。当时谁竞选总统,谁竞选副总统,没有严格的规定,应该是得票多者为总统。布尔拒绝退出竞争,事情只好交给众议院裁决,布尔的人威胁要发动暴乱。后来在众议院杰弗逊以一票胜出,成为步行就职的平民派总统。布尔屈就副总统。这可谓是美国总统政治中最危险的一幕。布尔被人称为美国第一位主动为自己拉选票的职业政客,毫无政治操守可言,后来竟企图暗通法国和英国,企图出卖国土。而这样的人离总统竟仅有一步之差。
杰弗逊与亚当斯之争,实际上也预示了后来的美国总统政治。林肯上台后终于使南北双方兵戎相见。在此之后,1960年的肯尼迪与尼克松之争,2000年的布什与戈尔之争,2004年的布什与克里之争,也都火药味十足。也正因为总统政治背后有着如此紧张、甚至丑恶的政治争斗,使国家陷入分裂,这就更加要求就职典礼为人们提供一个超越这一残缺的现实的机会:尽管我们如此互相仇视、水火不容,但是,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我们的共同理想,让我们想一下我们走到一起的理由。
从这个角度看,不论是对新总统而言,还是对连任的总统而言,就职典礼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人们暂时忘记现实和分歧,集中注目于希望和理想。当总统手按《圣经》宣誓时,传达的信息常常是:上帝呀,再给美国一个机会!
不过,这样的机会,是通过信仰而不是金钱得到的。如今参加布什的就职盛宴,每家捐款不限额。一场公众的庆典,完全被有钱人垄断。华盛顿俨然如同帝王之都,与杰弗逊的理想越离越远。财富对公共精神已经构成了真正的威胁。
施瓦辛格能当总统吗?
这次大选后,为2008年留下无限的悬念。民主党那头,希拉里·克林顿成了大热门,甚至有些民主党的高参劝她2006年不要竞选参议员连任,集中精力选总统。共和党人为了早早灭掉她,则劝刚刚辞掉国务卿职务的鲍威尔到纽约挑战希拉里的参议员席位,让她早早成为败军之将,选不成总统。布什的任期到两任为止,2008年共和党有谁出马,更是激发人们的无限遐想。其中,加州的州长、前健美明星施瓦辛格成了人们广泛谈论的中心。
施瓦辛格是个权力欲极大的人,早年就崇拜希特勒。如今生逢美利坚帝国的时代,就恨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丧失了竞选总统的权利。过去在一些公共讲演中,他故意开玩笑,先掏出一份讲稿,照着就念:“我宣布竞选美国总统……”然后马上说,“对不起,我拿错了稿子。”这个玩笑当然不是随便开开,而是细心经营。他做梦都在想哪天会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机会。
美国人属于乐天派,喜欢尝试新鲜事务,可以选个摔跤手当州长,为什么不能哪天修改宪法、容许外国出生的公民选总统呢?这类修宪问题,近日不断被提起,更不免让施瓦辛格想入非非。不过,修宪不是个简单的多数就可以的。要在议会赢得三分之二的票才行。议会里的人,有总统野心的不只一个人。他们能情愿为自己添加一个很难征服的竞争对手吗?无怪有人挖苦:现在什么都讲外包(outsourcing),我们美国人的工作都通过外包给了外国人。如今,我们又要将总统这个职位外包出去了。
施瓦辛格当总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引得众说纷纭,成了一个介于政治笑话和政治想像之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