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渗透-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确实是高级文明遗物,那么巴昆现在要做的,就是紧紧把握住这次机遇,绝对不容任何势力干扰。
在巴昆看来,只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哪怕花上一万年甚至十万年时间,只要能够研究出成果来,一切都是值得的。巴昆只要把握好这个机遇,很可能在数十万年之后,跃升到六级文明、甚至七级文明的水平。为了这个前景,巴昆几乎是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为了更好的支援卡萨斯,守卫住多维战舰,巴昆文明在多维战舰附近布置了十万虫洞,开始不停的输送战舰过来。因为是连续三个超远程虫洞的串联,所以巴昆在虫洞上每天都耗费大量的能量。
但是即使这样,巴昆仍然坚决的将能量投入进去,以平均一个月一百亿艘战舰的规模,不停向X5236星系提供支援。
于此同时,大量的太空要塞围着多维战舰,开始就地兴建。而众多选定的岩质行星,也同样被拖出恒星系,送到多维战舰附近,开始就地被改造成战星。
巴昆在紧张忙碌的时候,多弗同样没有闲着,他们不停的通过虫洞向X5239星系支援。很快集结出一个无比庞大的战舰群,然后这个战舰群稍稍集结,就带着两颗紧急赶工出来战星,踏上寻仇之旅……
第465章 超级行星计划
第465章超级行星计划
ps:继续求月票!
还在第八距离第六还是九票求同志们力挺!!!
巴昆将要和多弗爆发更大规模战斗的时候,人类已经在T9527星系扎根了。人类按照多弗等五级文明的思路,将T9527星系变成生活星系,专门用来繁殖和生活的,而将T9527星系周边的恒星系改造成矿产和生产星系。
通过发达的虫洞网络,人类将T9527星系建设成一个繁荣舒适的生活星系。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人类的数量从原先的一千亿规模,直逼万亿大关。
这时候人类已经将T9527星系星系发展到某种极致,星系内所有能够改造成居住星球的星体都已经改造完成,在星系内足足建设处15个居住星球。
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T9527星系的居住星球已经达到某种上限,如果人类还想继续增加居住星球数量的话,那么就只能想办法调整现有大行星的轨道,然后从其他星系调运行星加入T9527星系。
这里面涉及到复杂的行星系统运行的问题,将新的行星加入到T9527体系内,似乎就是简单的数学问题。这个提法没错,它确实是数学问题,但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数学问题。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极端天体,多数天体的运行系统都能用宏观物理学来解释。但是天体系统的数学复杂度和其中天体的数量息息相关,并且任何一个天体系统中,每加入一个新的天体,其数学复杂度都呈指数级增加。
现在T9527星系里的行星系统,已经非常之复杂,它有14颗大行星,还有数量众多的卫星。再经过人类的调整之后,T9527星系已经面目全非,很多卫星都被合并起来,甚至有的小行星带都被合并起来。
现在想要向这个系统里,加入任何一个外来行星,都必须考虑到所有大行星的轨道变化,还要考虑到15颗居住星球的轨道变化,需要考虑到由此引起的引力潮汐变化。如果不能保证这些变化是可控的,那么任何一颗外来行星都可能彻底毁掉这个生命星系。
人类虽然现在凭借能量构造技术,能够轻易的转移星体,但是科学院还是没敢擅动,主要就是怕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出现不可控变化。
不过相应的计划已经提交给吴辉,按照熊启明和吴辉的讨论结果,他们觉得,T9527星系可以现在虚拟空间进行充分验证,等确认完美无误差之后再行动。
得到这个批复之后,科学院展开了各种论证的演算,并且利用虚拟空间完美模拟的优势,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各种实验。
有了虚拟空间的完美模拟,科学院像是被解开缰绳的疯牛,进行了各种方案设计,和大量的运算模拟,最后炮制出一个非常疯狂的计划,这个计划最后被命名为“超级行星计划”!
按照科学院的规划,科学院打算将所有四面体外侧的行星全部迁移出星系。T9527星系总共才14个大行星,而生命星球位于第二位,那么就是说人类将需要外侧的12颗行星全部移走。在这个过程汇中,科学院甚至还会打算改变内侧两个行星的轨道,就是说科学院有可能让生命星球变轨。
按照宇宙的概率学,生命星球是非常稀少的,它的生成条件非常苛刻,生命星球的轨道,甚至只要改变值超过3%,整个生命星球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上面的生态系统就会彻底崩溃,变成一个生命无法生存的死寂星球。
所以正常来说,生命星球几乎是不可触碰的,可是科学院明显不信邪,准备帮生命星球挪挪位置。无论在移出星球还是移入星球的过程中,生命星球的轨道都会受到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科学院必须保证,不会导致生命星球的生态环境发生太大的变化。
生命星球的轨道变化就是高压线,而科学院实际上是举着数十个星球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是全盘崩溃。一旦生命星球发生不可逆变化,科学院可就把这个生命星系玩坏了,就再也不用继续改造了。
按照科学院的规划,他们会将所有外侧星系移走,然后重新给整个星系填补更紧密的行星系统。届时人类将会最大限度的利用星系内的轨道空间,像是巴昆帝国的首都星系一样,以最大密度排列行星,保证T9527星系具备五十个甚至更多的行星。
而科学院明显不满足于单单增加行星数量,按照他们的计划,他们将要建造一种超级行星。这种超级行星都是岩质星球,只不过个头将会非常庞大,这些超级行星将会成为新T9527星系的主体行星。
这些超级行星它们自身会被建设成居住星球,不仅如此,它们还会被布置上一个庞大的卫星系统,这个卫星系统也将由各类居住星球构成。
就是说利用这种手段,人类有可能为每一个大行星轨道位,安上一个带着数十个居住星球的超级行星,而这个超级星球本身也是一颗居住星球。
按照科学院的预测,按照这种方法,人类有可能在T9527星系内最多聚集数千颗居住星球。虽然这听着非常疯狂,不过按照科学院的解释,如此多的居住星球,并不会将T9527星系搞垮,T9527星系的太阳足够带得动这些星球。因为这些星球加起来,连太阳质量的1%都不会到。
最初看到这份计划的时候,吴辉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非常的震撼外加……恐惧!
科学院真是一个疯子集结地,只要放松缰绳,任何疯狂的事情他们都能做得出来,数千颗居住星球齐聚一个星系,只要想想那密密麻麻的数量就让人不寒而栗。
虽然吴辉对科学院能否做成毫不怀疑,因为按照科学院的禀性来说,既然计划提交到他手里,那么就是说科学院已经做好各类数据验证了,只要再做一些深入的测试和实验,他们很有可能可以直接开工了。
不过科学院明显有点意犹未尽,还没等吴辉想明白超级行星计划利弊的时候,一份更激进的计划又被科学院炮制出来。按照这个超级行星计划Ⅱ的规划,每一个行星轨道上,都会被同时布置上三到五颗超级行星,这些超级行星将会在一个公用的公转轨道上,同步进行公转。
这个计划将行星系统的复杂度彻底推向极致,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计划布置,可能这个系统里随便闯进一颗月球,都可能引起系统的全面紊乱和崩溃。
如果这个计划真的被执行的话,人类将会在这个星系内拥有一万多颗居住星球……
按照人类目前的空间利用水平,每个居住星球差不多可以居住一千多亿人口。如果这个计划实施的话,人类恐怕在人口达到一千万亿之前,都不用再开拓第二个生命星系了……
看到这份计划的时候,吴辉彻底无语了——宇宙那么大,犯得着玩这种高精尖吗?
当吴辉因为这跟熊启明吐槽的时候,他被熊启明狠狠的拍了回来。
“老板,你知道吗,我们已经是五级文明了。”
“嗯,怎么了?”吴辉一脸的迷茫,虽然他想不明白熊启明想要说什么,但听这口气,这是赤裸裸的训学生的口气啊。
“你要知道,我们已经彻底解析了引力子和空间粒子,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不知道……”吴辉郁闷了,这是挨训的节奏啊。
“超级行星计划Ⅱ并不算什么,实际上,还有一种最极致的做法。”
“最极致?”吴辉实在想不出来,能被科学院说成最极致的,应该是什么样。
“我们如果不惜能量耗费的话,可以利用引力子和空间粒子的作用,给T9527的恒星配备一个完全由行星组成的球状外壳,那将是一个完全由行星构成的戴森球!”
完全由行星构成的戴森球……吴辉绞尽脑浆,发动想象力,开始想象那应该是什么样子:中间是T9527星系的太阳,然后紧挨着太阳的是星系内原有的两颗行星,再然后是四面体轨道,再然后……宇宙被遮蔽起来……密密麻麻无穷无尽的行星……它们一个挨一个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无比的超级球壳……
如果这个行星戴森球真的被建造出来,那么它将由数十亿颗居住行星组成,而这个戴森球的质量将会高达T9527太阳的数万倍。
那时候……人类可以统治宇宙了吧?
吴辉发现了,在这帮疯子面前,真有点吐槽不能了。太变态了,太突破极限了,简直是突破想象力的极限。
见识过最变态的戴森球方案之后,吴辉已经对第一版的超级行星计划没有太多感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啊!见识过变态之后,这个计划都已经算是乖孩子了。
所以……吴辉最后批准了那个弱暴的超级行星计划……
不过现在人类的居住星球还够住,科学院需要做的是进行前期工程筹备,其中有两个大的准备工作需要做。
首先是给四面体轨道内的那两颗行星安装行星发动机,这个行星发动机将完全使用能量构造技术。然后是给T9527星系内所有星体,包括气态行星,大行星,卫星,居住星球,全部安装上行星发动机。
第二个准备工作就是,科学院必须从周围各星系,开始挑选合适的岩质星球。并且还需要开始制造超级行星,这种超级行星将会由数十甚至数百个岩质行星共同合并而成。
在超级行星制造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非常剧烈的地核运动,整个星球将会彻底变成一个翻滚沸腾的岩浆球。等质量补充完成之后,它还需要冷却和稳定,形成一个比较安稳的地壳。
这一系列工作中,必然会无数次打破科学院的工程先例,无数个第一次等待科学院去突破。
这些准备好的超级行星已经居住星球,它们都需要就地调制好大气,然后开往T9527星系,集中在T9527星系外面的虚空中,等待最后的行星安装工程。
仅仅这个前期准备工作,即使按照最理想的状态,也需要数百年时间。后期的安装和调试阶段,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