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

第1部分

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第1部分

小说: 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贾铃铮

【,】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不单单是饮食,在众多饮食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饮食的色、香、味,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到饮食制作的艺术享受。曾有位美食家说,一道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肚子,更满足了人们的脑子以及心理享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的八大菜系的质量是建立在精良的刀工基础上的。

  

前言

  中国的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享誉海内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饮食水平不断成熟,人们的意识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国内一些学者都认为是从使用火时开始的。因为火的使用使人们逐渐脱离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阶段,一方面为人类烹调技术多样化创造了可能。此外,这也为人类产生了釜甑等烹饪工具,从而饮食文化也就初现睨端。这就说明中国的饮食文化的发源早,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正的形成时期是在先秦时期,后来其经过夏商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基本上已经形成。社会的前进与中国地域条件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中国众多不同的菜系,同时也诞生了人人喜爱的名目繁多的小吃,小吃文化也就应运而生。小吃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调料,虽然它不作为人们的主食,但它在人们的饮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生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小吃,而小吃的种类也在逐渐得到丰富。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不单单是饮食,在众多饮食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饮食的色、香、味,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到饮食制作的艺术享受。曾有位美食家说,一道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肚子,更满足了人们的脑子以及心理享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的八大菜系的质量是建立在精良的刀工基础上的。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对我们的饮食文化了解甚多,有的连最基本的饮食知识都没有,而且随着中国对世界的融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喜欢上中华民族的美食,越来越多的外国饮食专家开始研究中国的饮食,因为他们发现中国的饮食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食,中国人健康状况优于其他国家的健康状况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伟大的祖先。中国的饮食是健康的饮食。随着国人走出国门,在世界的众多角落里都留下了中国饮食的足迹。



第一卷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章 中国饮食文化及其发展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国的饮食几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长。从人工火的发明到家耕文化的出现,从茹毛饮血到煎炒烹炸,从羹饮脍炙到四大菜系,从勺子到筷子……从这些变革的历程中我们知道,中国的饮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的博大精深与缤纷色彩,我们可以从今天的盛宴中看出来。这一章可以说我们在中国饮食文化的丛林中走一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饮食文化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在我们感叹中华饮食文化积淀之深厚的同时,中国饮食文化的学习者和爱好者也常常对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到某种困惑。所以,我们可以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了解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总体历程,中国的饮食风味特色、民俗风情等。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中国烹饪技艺也得以彪炳史册、发扬光大。当然,中国饮食文化也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如,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经历了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四个发展阶段。同时,我国推出了近6万多种传统菜点和2万多种工业食品,并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筵宴风味流派。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

  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内涵,它涵盖了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内容,可谓深厚广博。不管是站在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还是站在食品与食具、民俗与功能的立场上,中国饮食文化都能展示不同的文化品味和价值。

  中国饮食发展史综述

  中国饮食文化也影响着其他国家,并且引领了东方的饮食文化。它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那么,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哪里历程呢?

  中国饮食文化最早应该源于“巢氏”,即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但还不属于饮食文化。燧人氏的时候,人们就懂得了钻木取火,“熟食”从此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②煲:用泥裹后烧;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神农氏时期,“耕而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人们首次使用洒、酪、酢、醢为配料,并利用炊具和容器来制作发酵性食品。

  进入了“黄帝”时代,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有了新的改善。人们开始使用灶,并集中火力使食物速熟。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然而,真正广泛运用“速熟”技艺是在周秦时期,也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雏形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以稷、黍、麦、豆类等农作物为主。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自周朝以后,中原大地才开始引种稻子,并且它是中华饮食文华的发源地。

  汉代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最富有的时期,这主要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当时,引进了石榴、芝麻、葡萄、胡桃、西瓜等二十余种果蔬产品,并且还引入了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据史料记载说,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用豆类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食物,真可谓物美价廉!

  大概在20世纪初的时候,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又叫脂膏;植物油主要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等。当时还很稀少,直到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才逐渐增加,价格也相对变低。

  进入唐宋时期,中饮食文化也达到了一个高峰,人们开始对饮食过分地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然而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当时的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麻子成了植物油的原料,豆料成了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幅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了马铃薯、甘薯等物种,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了为主要菜肴。另外,人工畜养的畜禽已成为肉类食物的主要来源。

  总而言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它具有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它是中华各族人民历经一百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并不断致力于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饮食审美等多方面的创造、积累,最终形成了影响邻国及至全世界的物质及精神财富。

  由于一个国家的历史、疆域,实力、人口不一,并且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也有所不同。饮食文化离不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通过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了解,能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智慧的结晶,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一卷 中国饮食文化 第二章 古代饮食观念及类型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它曾在古代世界上辉煌灿烂过,并且把文化一脉传承下去。中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国家,没有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变,它顺利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一个国家的形成和蜕变。中国人用文字记载了五千年历史,不仅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也供全世界来瞻仰。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历久而弥新,而中国古代的饮食观念对中国的发展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古代的饮食观念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方面,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饮食观念,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等级形态便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复合文明体系,并共同体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文明水平。

  饮食观念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产物,它主要体现在《礼记》、《周礼》、《仪礼》等礼书及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中,尤其在儒家思想中。所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饮食思想与观念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儒家所追求的平和的社会秩序,也清晰的体现在饮食生活中,这也是他们所提倡“礼乐”的重要内涵所在。因此,儒家的饮食观念对于中国古代饮食礼俗,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古代饮食文化的三种类型

  中国饮食文化是多层次的,又是宽泛的。但从饮食者、地域、时令三个角度讲,中国饮食文化分为宫廷、贵族饮食、市井、百姓饮食、民族、宗教饮食三种类型。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一、宫廷、贵族饮食

  不管在哪种社会形态下,作为统治阶级的封建帝王,不仅以至高无上态度统治着自己的臣民,而且还将其意识强加于自己的臣民。他们往往将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标新立异,以示自己的帝王权威。所以,在这种状态下的饮食行为,也就严重渗透着统治者的思想和意识,表现他们的修养和爱好,也就形成带有严重的阶级思想的宫廷饮食。

  二、市井、百姓饮食

  市井、百姓饮食主要是围绕城市贸易中心发展形成的,首先在大、中、小城市、州府、商埠以及各水陆交通要道发展起来的。因为这些地方发达的经济、便利的交通、云集的商贾、众多的市民,以及南来北往的食物原料、四通八达的信息交流,都为市井饮食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尽管如此,市井饮食技法也有不同的特点。百姓饮食主要讲一些民间菜的食用,由于人们日常饮食方法和口味的差异性,民间菜的味道多以适口实惠、朴实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