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人下什么菜碟,这都是很重要的。这并不是见风使舵,而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现实解说】察言观色并不等于见风使舵,但是为人处世是需要技巧的。
17。17(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析】好学是有前提的,就是对生活的要求不要太高。为什么孔子会有这样的看法呢?大致是孔子不喜欢那些生活富足的人,认为富二代都比较差劲。
【现实解说】其实呢,富二代并不等于不好学。
17。18(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解析】孔子要说的其实是两个意思,一是后生可畏,二是有些学生四五十岁了还没什么出息,这辈子就没戏了。
后生可畏,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现实解说】后生不仅可畏,而且非常可畏。现代社会,年轻人的冲劲和激情让上一辈的人们很快就面临落伍。
17。19(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译文】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解析】怎么看怎么像招生广告,就跟现在说大学毕业包分配一样。孔子说在我这里学了三年出去,正常水平就能干个公务员了,当然,如果你太差,那我也没办法。
所以,这句话很少被后人提起,实在是吹牛的成分太大。看看孔子的弟子们,有几个学了三年就能当官的?
这句话,应该是孔子在回到鲁国之后说的,因为这时候有冉有做季孙家的管家,算是能给师弟们安排一些工作,孔子才有这个吹牛的底气。后来孔子对冉有不满,估计也有抱怨冉有在安排师弟师侄们的工作方面不能令老师满意的因素。
【现实解说】四年大学,找不到工作是很正常的;硕士研究生,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的;博士生,找不到工作就真的不容易见到了。
17。20(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解析】孔子按照获得知识的方式,将人划分了层次。第一等就是生而知之,其实,生而知之不应该解释为生来就知道,没有人能生来就知道。生而知之解释成那种悟性很高,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学到知识的人;第二等是学而知之,就是通过主动向别人请教学习知识;第三等是学习没有主动性,实在没办法了才被迫学习的人;第四等最差劲,打死也不肯学习。
在孔子看来,古代的圣人就是属于生而知之者,因为他们那时候没有老师,都要靠自己去创造去领悟。
生而知之,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现实解说】人的聪明程度是天生不同的,但是只要肯学习,就不会是最下等的。什么人打死也不肯学习?懒惰的人。所以,懒惰是万恶之源。
17。22(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喜欢古代,勤奋好学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解析】在孔子的层次划分中,他将自己归在了第二类。孔子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天才,他从来都只是说自己“敏而好学”。在好学这一点上,孔子可以骄傲地说自己做得很好了,除了这一点,孔子从来都不敢自夸。应该说,在老年痴呆的症状出现之前,孔子一向都很谦虚中肯。
这当然是在教育学生,有的学生资质差些,或者毅力不足,因此怀疑老师是不是生来就比自己聪明,所以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于是孔子说,我也是后天努力的啊,大家只要好好学习,也会像我一样博学的。
【现实解说】天生不够聪明没关系,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
17。23(17。3)★★★★
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解析】上智与下愚可以有两种解说,两种解说都是正确的。
第一种解说,上智就是上等人的智慧,具体说就是君子的智慧,下愚就是下等人的愚昧,具体说就是下层老百姓。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子永远聪明,老百姓永远愚蠢。如果这句话这样解说,那么这句话就是孔子晚年所说,这时候他对老百姓非常鄙视。
第二种解说,上智就是上面所说的“生而知之”的第一等人,下愚就是打死也不肯学习的第四等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上智洞察一切,怎么也忽悠不了;下愚脑子进水,说什么他们也不懂。
孔子的意思是哪一种呢?大概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也许,两种意思同时存在。
【现实解说】名人坚持己见,是坚定不移;凡人坚持己见,是冥顽不化。
17。24(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解析】孔子讲知识、讲仁德、讲礼乐,这些都是人可以努力做到的,而妖魔鬼怪的东西,人类做不到也预料不到,去讲它们做什么呢。讲多了,大家信鬼神去了,不信老师了。所以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
【现实解说】孔子活在现代的话,除了怪力乱神,还有八卦也是不会讲的?遗憾的是,怪力乱神是现代电影的主流,八卦则是人们谈话的主流。所以,微博上,粉丝最多的都是所谓的明星,因为他们在电影上演的是怪力乱神,在生活中演的是八卦。
17。25(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以文化、德行、忠实、诚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解析】文化就是诗书礼乐等等知识,德行就是行为举止的端正,忠实就是做事要尽心尽力,诚信就是说话要算数。概括而言,孔子教学生,德育和智育并重,仁与知并重。
【现实解说】现在只讲文化和德行,问题是,没有了忠实和诚信,德行好使吗?
17。26(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解析】雅言,也做夏言,说白了就是当年的官话或者普通话,诗书以及各种礼仪时,应该用雅言。就像后来的唐诗宋词,就算作者不懂官话,也要用官话来念才好。至于雅言是哪里方言,已经不可考,可能是陕西,也可能是河南,还可能是山西。孔子从小在鲁国长大,能够接触到雅言的机会大致也就是官方祭祀的时候,而这种雅言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就应该是“山东普通话”了,所以,孔子的雅言,自然就是山东普通话。具体说,是鲁南普通话。
【现实解说】山东人说普通话见过,四川人说普通话也见过。可是,山东人说陕西话是什么味道?没见过。大饼夹大葱和肉夹馍的味道混在一起,估计会更有味道。
17。27(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凭空臆造,不武断结论,不固执死板,不主观想象。
【解析】其实,没有人能真正完全做到这四点,孔子只是竭力让自己做到这几点而已。譬如对于周礼,孔子就固执死板了。到了晚年,孔子在这几个方面就明显不如从前。
这是谁对孔子的赞扬呢?子贡。为什么是子贡?因为子贡最有体会。子贡和孔子也算是斗智斗勇了很长时间,孔子正是凭借着这样的美德彻底征服了他。其余的弟子与孔子争论不多,因此对以上四点的感受不深。
另一个常常与孔子发生学术碰撞的是子夏,但是子夏一直跟随老师到晚年,老师在这方面的美德早已经不如从前。简单地说,子夏随老师修《春秋》,按《史记》的说法,子夏等人一句话也插不上,看起来是赞扬孔子学问太深,弟子们差距太大。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这时候孔子已经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了。所以,这句话不可能是子夏来说的。
【现实解说】做到这几点真的不容易,特别是对于老师来说。
17。28(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解析】看上去就是一句话,其实这句话很重要。孔子的意思,文以载道,话说清楚就行,怎样直截了当怎样说,不要曲里拐弯,让人去猜。那年头也没有文字狱,所以也没有必要影射隐晦藏头去尾,玩“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文字游戏。
正因为如此,可以想象无论是《论语》还是《春秋》,都是简洁明了的文字,按照字面理解就好,实在字面难以理解,按照上下文的关系去分析就好。于是,那些所谓的专家们从中东摸西拐,十八绕出来之后,把字面的意思解释成了完全相反的意思,那些几乎都是故弄玄虚,胡说八道,沽名钓誉,骗稿费而已。
到现在,一些人习惯了将一句话整成十句话来说,把一砣屎稀释成二十个屁来放,还说自己是纯文学,其实就是根本不懂文学,思维混乱,浪费纸张而已。
所以,祖师爷的话要随时记住:辞,达而已矣。
【现实解说】现代社会,节奏快时间紧,说话写文章都要简洁直接。就像报纸,标题吸引不了人,就没人看。就像电影,前两分钟没有高潮,换台。
第十八部分 处世
《论语》原文第十篇“乡党”是整部《论语》中内容最为规范的一篇,完全用来讲孔子的接人待物、行为举止、生活习惯等等,整篇没有对话,主人公都是孔子。
孔子的生活习惯比较有规律,凡事讲规矩,严谨而恭敬,虽然未必讨人喜欢,但是一定不让人讨厌。对于饮食和衣着,孔子特别讲究,可以说有些挑剔,说不定是洁癖也未可知。
总体来说,孔子的生活比较考究,属于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晏子说孔子喜欢繁文缛节,看来是没有错的。
孔子有很多好习惯值得学习,但是也有很多讲究已经过时,即便在当时可能也已经过时,对于这些,了解就行,不了解也无所谓。
除了第十篇之外,其他篇目中也散落一些孔子接人待物方面的记载,一并在这里解说。
18。1(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解析】上班的时候正襟危坐,一本正经,下了班,放松放松。孔子也是人,总那么绷着也受不了。
【现实解说】有的人在上班的时候拿着个架子,下了班还是拿着个架子,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这样的人,谁都讨厌他。
18。2(7。9和7。10)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