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合格父母过12关-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理解他吗?
当孩子哭的时候,你理解他吗?
当孩子抱怨作业那么多,一点都不想去做的时候,你理解他吗?
当孩子说讨厌他们班里的某一个同学的时候,你理解他吗?
当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整天不回家的时候,你理解他吗?
当孩子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在运动会上把校长都惊动了的时候,你理解他吗?
当孩子每天去上学前,都要在镜子面前左顾右盼的时候,你理解他吗?
当孩子执意要那辆看起来很漂亮但却不太实用的跑车的时候,你理解他吗?
当一个孩子把〃检讨书〃写成〃申讨书〃,被老师罚四天不准上数学课的时候,你理解他吗?
对待孩子的那些情绪和表现,我们常用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对着爱发脾气的孩子,我们会说:你的脾气这么臭,以后谁会喜欢你啊?
对着爱哭的孩子,我们会说:你的眼睛怎么像水笼头,说开就开的啊?男孩子也这么爱哭,长大了准没有出息。
对着不爱做作业的孩子,我们会说:快去做作业,不做完作业,就别想看电视!
对着那个整天沉浸在网络游戏里的孩子,我们会说:成天就知道玩电脑游戏,再玩下去,你会彻底完蛋了!
那个在电话里听老师说女儿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惊动校长的妈妈,放下手头的商务活动,当晚就从外地飞回温州。一进自家大门,对着女儿大吼大叫不说,第二天第三天都对女儿冷眼相待。
青春期的孩子爱美爱打扮、爱表现自己、爱吸引别人的眼光,情绪容易波动、爱对老师和同学评头论足、爱在自己的群体中显示他的独特性、爱交朋友,希望被所在的群体接纳并推崇,这一切,真的那么难以理解吗?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份特别的检讨书。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我都和他们谈过话。
一个13岁的学生,因为班级管理而和另一个同学发生了争执。当上课铃声响起,数学老师走了进来。他看到两个人争执的一幕,立刻严厉地批评并制止了他们。当他喊了〃上课〃后,当全班同学都站起来向老师问好的时候,这位同学没有站起来。数学老师当场就发火了,说这堂数学课不上了,并叫另一个同学把班主任喊了过来。
事件本来会以一种教育中很常见的方式解决:批评教育…赔礼道歉…写检讨书…结束风波。但是这个男生的检讨书却再次掀起了风波。
检讨书
×老师:
在昨天上午的数学课上,我因为管理纪律上的问题和戴××同学发生了争吵。后又因为发脾气在喊上课起立的时候没有站起来。这是严重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在这里我向您郑重地道歉。
但是在昨天晚上,我想向您道歉的时候,您却直接打断了我。以至于到了晚上在宿舍的时候,看到您在旁边,不禁因为一些小误会而顶嘴。说到这里,或许是您这样习惯了不经意而说出一些话。在平常的课上,您也多次令我的自尊心受伤,请您以后注意!这次写检讨书时我也差一点想一走了之。但是我忍住了,如果换别人呢?会怎么样呢?
第30节:第五关:用接纳打开孩子的心扉(3)
以上是一些我上课不起立的侧面原因,其实争吵事件只能算是导火索,请您以后注意这些!或许这不像检讨书,但却是我想说的。此致敬礼!
初一(7)班 ×××
自从他的数学老师读到这份检讨书以后,就开始用他自己的方式惩罚这个学生:凡是数学课,大家做作业的时候,允许这个学生坐在那里,如果他开始上新课,就把这个学生请出门外;每次课堂上发练习的试卷,都没有这个学生的份。一连几天,天天如此。到最后这位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不得不给我拨通了这个求助电话,在电话里,他泣不成声,只是说了一句:您快点过来,快点过来!
下面是我和那位数学老师的对话:
咨询师:老师,我非常理解您作为一名教师,所承担的辛苦和责任。我也理解这件事情让您感觉很有情绪。您能跟我聊聊心里的想法吗?
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检讨书。这个学生的脾气太怪了,居然写出这样的检讨书来。
咨询师:您觉得这份检讨书怪在哪里?
老师:这哪里是在认错,这明明是在说一切都是我这个做老师的错!
咨询师:看得出,这个学生是想为他的错找一些他认为是站得住的理由,您觉得他这些理由存在吗?
老师:根本不存在,我对待每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咨询师:那您是不是尝试了解一下,为什么在学生心里,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老师:没有,我觉得没有必要,而且我也很忙。
咨询师:那么请问老师,您能告诉我为什么您不让这个孩子再听您的课,再参加数学考试呢?
老师:说心里话,就是因为这份检讨书。这份检讨书让我感觉他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想用这些惩罚的方式让他看到他的错误。让他懂得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在说到尊重的时候,这位老师特意做了强调。可见,尊重,在他心目中是有足够的份量的。)
咨询师:不知道老师是否愿意给这个学生一个机会,让他跟您说一下他心里真实的想法。
老师:其实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当然我也不会对他怎么样的。
咨询师:非常感谢老师您愿意跟我谈出真实的想法。我想,我已经知道该如何和这个孩子谈了。
您能够告诉我吗?如果您的眼前站着这位13岁的中学生,您会说些什么?您又会做些什么呢?
我们无法要求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像我们一样爱我们的孩子,尊重和理解我们的孩子,因为他们首先理解和尊重的可能是他们自己的感受和权利。那么,谁来尊重我们的孩子呢?
如果这个世界上,连做父母亲的人都无法理解和接纳我们的孩子,或者说连我们的孩子我们都不愿意去理解和接纳,那么,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
接纳,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在美国的自然教学流派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
只要孩子乐意去做一些事情,去学一些本领,老师和家长的评价永远是这句话。那么这句话的奥秘是什么呢?
太好了:这三个字就像是一颗定心丸,表达了说话者对孩子的一种充分的接纳。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总是在担心自己这个不行,那个不好。内心充满了胆怯和不安。而一声赞美声,哗啦一声打开了孩子心灵的闸门。孩子的内心变得变得自信而快乐、柔软而不抗拒。
除了不对的地方:当孩子的心扉向你敞开,恐惧和排斥也相对变小。这时候,你可以再向孩子提出一些非常客观的评价和建议,孩子接受起来就非常地容易。从这句话中,孩子也了解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当然我们可以不完全照搬这句话,只要了解其中的奥秘就可以使用得得心应手了。
比如你的孩子在做作业,你发现他的作业完成的速度很快,但字写得很潦草。你可以这样跟孩子沟通:〃这么快就把作业完成了,你的效率真是高!如果你能够把字写得更漂亮一些,那就更棒了!〃
第31节:第五关:用接纳打开孩子的心扉(4)
你的画太有想象了,如果色彩更丰富一些,我想画面会更有特色!
你游泳的姿势很优美,如果能够把呼吸掌握好,那么速度就可以更快了!
太好了,你能想到帮妈妈晒衣服,如果以后能够把湿的衣服和干的衣服分开一些那就更好了。
其实这句流行语中体现的也正是一种凡事接纳在先的精神。
接纳,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是意味着获得了一份理解、共情。共情是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名词,它也可以理解为共感、同理心、通情达理等等,意思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体会对方的感受,从而和对方在情绪、情感上达成共鸣。
一旦我们发现有人可以和我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我们和对方心理上的距离就拉近了。相反如果对方无法和我们产生共鸣,甚至还对我们的情绪、情感和行为表示否定,那么心理上的距离瞬间就被拉开了。因为一个人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被否定。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一个人对我们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即使那个人有再高的地位,有再强的能力,都是无法让我们对他产生好感的。因为每个人最爱的是自己啊,然后第二喜欢的就是那些理解和接纳自己的那些人。而任何不接纳的言行,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逆反〃!
很多家长会问,如果孩子的行为是有问题的,是不是也一定要我们接纳呢?接纳的后果是不是会导致纵容呢?
其实接纳并不等于赞同。它只是要求我们能够站到对方的角度,站到对方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一些情绪和行为。如果这些情绪和行为本身是存在问题的,那么也只有先接纳了,才更有可能去改变。这也是我在前面的咨询中,会坚持问家长一个问题:〃你能够理解你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吗?〃在我看来,如果家长能够理解了孩子,就意味着他开始找到孩子情绪、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也就接近解决问题的答案了。
如果我们在心理咨询中,求助者产生强烈的阻抗,我们会发现其实问题就出在咨询师对求助的接纳和共情还不够到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或者抗拒,问题也往往出在家长对孩子的接纳和理解不够。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第一步。
接纳可以成为改变的开始
我们先来回忆一次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情景。
下面是一位妈妈讲述的处理过程:
我的女儿很爱打扮,甚至在上课的时候还要化妆。老师三天两头告状,而且对她也很放任。不太管她的学习。甚至劝她退学算了。她回家以后,我就批评了她,跟她说,你现在还是个中学生,不需要这么打扮自己。但是我发现随便我说什么,女儿都不愿意听。而女儿对待我的态度很轻蔑。语气很不友好。会用〃切……〃这样的字眼。我觉得自己平时对女儿还是很不错的,都是好好的说。我老公对女儿的态度很恶劣,最近还打了她。夫妻俩的关系也越来越远。不仅为了女儿,而且也有其他的矛盾。
我觉得女儿实在不是读书的料,请任何补课老师都被她气跑了,我也不想逼孩子上学了。最近又碰到一件很让我烦心的事情,就是因为女儿脊椎检查出来不好,让她带矫正器也不愿意,所以我心里很着急,把全家人都动员过来劝女儿,都没有用。
这位妈妈每次和我讲起女儿的时候,都觉得女儿实在是无可救药了。她说:老师,如果谁可以救我这个女儿,我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