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部长到达海天市的头两天,司马仁从豫西回来了。接待工作一切都安排就绪。因为张敬怀仍在煤矿抢救,自然由侯贵卿负责全面接待。
侯贵卿原来就认识敬部长。在“文化大革命”中,敬部长被某一派斗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侯贵卿这一派以批斗为名,把他“抢”进自己学校的’ 堡垒‘ 中,实际上是把他保护起来了。后来,敬部长下乡走“五七道路”,到了新疆,侯贵卿也下乡插队,中断了联系。这次,侯贵卿去接站,敬部长一下车,就抱着他说:“你这个小大圣,怎么不和我联系?当年你就不怕沾我这个’ 走资派‘ 的光,现在还怕吗?”
侯贵卿紧握着敬部长的手:“真想部长呀,你忙,不敢多打扰呀。”
“假话,假话!你当大官了,我们这些老朽,不在话下了。”说着哈哈大笑。
一见面就这么和谐,形势大好!
“上车吧。”侯贵卿说。
到了招待所,敬部长洗漱已毕,稍加休息,侯贵卿就陪着敬部长进小餐厅。
对其他四个随行人员,由司秘书另行安排。在他们进入小餐厅的时候,敬部长先警告侯贵卿说:“小侯,我告诉你这个’ 一路诸侯‘ :你摆什么宴席,可别怪我摔你的碗呀!”
“放心吧敬部长,咱们不搞那一套。”接着以推心置腹的诚恳态度对敬部长说:“像你们这些老首长,什么没有吃过?我们这些省里的头头,就深有体会。
在我们到下边去时,下级都有这种心情:不宴请吧,怕责怪不尊重,不热情,慢待领导;宴请吧,又怕批评他们铺张浪费。其实,我们天天下去,吃得烦烦的,谁在呼吃什么宴会呀。你给我们一顿便饭才好呢。可是人家端上来了,你不吃也得吃。下面的人呢,请我们这些上级的人,当然多数人是愿意讨领导的高兴。可是也有许多人并不愿意宴请。一是地方经费少,一顿饭要吃掉一个部门半年的经费;二是,他们都很忙,也费时间。这就是,一个不愿吃,一个不愿请。可是请者自请,吃者自吃,这成了风俗习惯。成了风俗习惯的事,要改就难了。我们这些省领导如此,我想你们更高层次的领导也不例外。……这是我的体会,我想你们这些中央首长,也有吧!”
敬部长觉得这个年轻干部讲得真实而坦率,笑着说:“你讲得好,讲得好!”
“不是我讲得好,现在提倡讲真话,我只是讲真话而已。”
敬部长表扬他:“你见了我这个’ 中央大员‘ ,第一次说话就能讲真话,不容易,不容易!”回过头又问“他们几个呢?”
侯贵卿知道敬部长是问考核小组的四个随行人员。忙答:“我的秘书陪着他们在外面另桌吃呢。今天我给首长搞点特殊化。经过十年浩劫,有好多话,要和敬部长讲呢。”笑着,口气有点神秘。
“搞什么名堂!”敬部长说了一句。
便饭开始了。服务员端上的第一道菜是一碗盐水煮毛豆。敬部长高兴地看着这毛豆,说:“久违了!久违了!”没有等侯贵卿让,就抓了一把放在自己面前,一个接一个地挤着吃。
“好好好”一连三个好字,“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好!”
第二道菜还没有上来,敬部长面前那碗毛豆就剩下不多了。敬部长叫着服务员:“再来一些,用盆装!”
服务员端上来的第二道菜是一盘蒸南瓜,同时遵照敬部长嘱咐,又上了一盆毛豆。敬部长又拿一块南瓜,贪婪地吃着说:“又甜又面又香,好好好!”。又是三个好字。
第三道菜端上来的是盐水花生,接着又是一盆新下来的煮地瓜。敬部长看着这些在小时候吃的土产,比那些五光十色的山珍海味强多了。好像什么都想吃,又不知道吃什么好。接着端上来的两道主食是绿豆面条,芝麻烧饼和小米绿豆粥。
敬部长高兴地问:“哪里来的这么多家乡玩意儿?”
侯贵卿答:“前两天,我们有一位厅长,是河南豫西人,敬部长的老乡。他家乡来了个乡长,带回这些土产,送我了一些。我想敬部长会爱吃,留下来没舍得吃。”
敬部长说:“这小米和绿豆,是好东西,我有多年没有吃过了。你们不知道我们河南人对小米绿豆的感情。我一九二六年当兵,是冯玉祥的西北军,我就是在那里入的党。我们那个地方有个民谣:
家有良田和犍牛,
不如当兵在外头。
长枪好比两顷地,
子弹好比十头牛。
大米洋面都不吃,
单吃小米掺绿豆。
你从这歌谣中可以看出,河南人连大米白面都不爱吃,专吃小米绿豆……“接着端起一碗绿豆面条,唿噜唿噜喝起来,又补充说:”咱们习惯叫’ 吃‘ 面条,河南人叫’ 喝‘ 面条,我看还是用’ 喝‘ 的好!这’ 呼噜呼噜‘ ,岂不是喝?你说对不对小侯?“
侯贵卿很高兴,敬部长叫他“小侯”是特别亲切的称呼,忙说:“当然,当然。这’ 唿噜唿噜‘ 就是喝嘛!”
敬部长已经完全放松了,后面的谈话,就是一句一个“小侯”了。
敬部长吃饱了,推开碗,说:“痛快!痛快!比什么山珍海味都好!”
侯贵卿解释:“是敬部长赶巧了。你们老乡,来看他兄弟。现在不是正赶上八月中秋吗,这都是刚刚从地里摘下来的,只坐了一夜火车,还保持新鲜呢。”
敬部长问:“我这位老乡,还在吗?咱们饭后见一见。”
侯贵卿忙说:“在在在。就住在这招待所。”忙向外面喊:“司秘书,请敬部长的老乡,就是那个乡长,过来一下,敬部长要见他。”
过了不到三分钟,一位朴素的河南农民打扮的乡长进来了。司秘书忙介绍:“他姓敬,叫敬得志吧,敬乡长。”
敬部长忙问:“你怎么也姓敬?这个姓不多呀!你是哪个村的人?”
敬乡长一说,原来他们是同村人!敬部长更是高兴万分,忙问家乡的情况。
敬乡长回答了一些问题,讲述了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又说:“我得向中央敬部长汇报,我这次来,还有任务咧。”
“什么任务,我这个老乡,能帮上忙吗?”敬部长问。
敬乡长说:“咱们老家,现在温饱问题是解决了,就是想把教育办好,让孩子们上学,学文化,可是,就是’ 罗锅上树前(钱)紧‘ 呀。”
提到钱的问题,敬部长就很谨慎了,暂时没有说什么。他也是干拿工资的阶层,一贯廉洁自律,他觉得愧对老乡了。
敬乡长说:“我们家乡离咱村有二十多里路吧,有一个姓于的,在这儿当厅长,我就带来点土产求援。”
侯贵卿忙插言:“他一个文化厅长,清水衙门,往哪里弄钱?敬部长当然知道林钢。林钢下属有一个企业,算是个大公司。所有制是大集体性质,公司的头头自主权大,我请他们帮忙,不会有问题的。”
“什么公司?”敬部长问“可别乱摊派呀!”
侯贵卿答:“叫’ 永辉‘ 工贸公司吧。也是几个老同志’ 余热发电‘ 组织起来的。他们挣了钱,就到处建’ 希望小学‘ ,特别是’ 老少边‘ 地区,已经建了好多个呢。”
“如果他们出钱,在我们这个’ 鄂豫皖‘ 老根据地,帮助建个希望小学,我代表家乡,就感谢不尽了。”敬部长说。
侯贵卿说:“我和他们打个招呼,很快让他们把款汇过去,公司再派个工程队,我想,年底就可建成。”
“能这么快?”
侯贵卿说:“这么一个小工程,比他们公司立个广告牌都容易,年底建成没有问题。”
敬部长连连说:“好好好!”
这时敬乡长插言:“如果是这样,有一件事,还得麻烦敬部长呢。我们得给学校取个校名,想来想去,像敬部长这样的老革命,是我们村,是我们乡,也是我们县的骄傲。没有你们这些老干部,哪有我们的今天呀!所以,我想校名用敬部长的名字叫’ 达公希望小学‘ ,还得请敬部长给我们写个匾额呢。”
敬部长显然很高兴,但谦虚地说:“不好,不好。尤其是我这书法,到哪里都有人叫我’ 留下墨宝‘ ,我知道,是有意捧我,实际是出我的丑……”
敬乡长坚决地说:“写好写坏我不管,反正只要是我们乡老革命写的字,就是把颜真卿请出来,我们也不让他写。”
侯贵卿忙叫:“司秘书,准备笔墨纸张。”
司秘书一声“好的。”不多时,几张大宣纸、一个盘龙端砚和一瓶文彩阁墨汁拿上来了。
服务员把饭桌擦干净,端上文房四宝,侯贵卿和敬乡长站在一旁伺候,敬部长将四尺长的宣纸摊好,两人在旁扯着纸边,敬部长略作构思,随即挥笔写下:
“达公希望小学”
这时敬部长的随行人员、秘书和服务员等人,也都围过来观看,敬部长写就,把笔一掷,说:“不行,写得不好,让你们见笑了。”
侯贵卿的秘书司马仁也在旁边观看,见敬部长写好了,一掷笔,动作很潇洒,心想:这字写得实在不敢恭维,但他的反应很快,立即想了一个故事,说:“传说,早先有十个太阳,晒得五谷不生。后羿有十支箭,射去九个太阳,后来他想,得留下一个太阳呀。于是留下一个太阳,也就剩下一支箭。后羿把这支箭一掷,变成了如今的伏牛山。”
敬部长说:“伏牛山脉就在我们家乡,在解放战争年代,陈赓大将就在这里用’ 牵牛战术‘ ,拖夸了国民党几十万部队。”
司秘书接着说:“咱们这个小招待所,院子虽不大,可是还有空地,侯书记,我建议咱们在这个院子里建一个凉亭,叫’ 掷笔亭‘ ,以纪念敬部长在这里展示书法。可是敬部长且慢掷笔,您得给我留下一幅墨宝呢。”
侯贵卿说:“你要敬部长一幅字,可以。但是敬部长得先给我写。”
这时其他秘书和招待所的服务人员,也纷纷说:“我也要敬部长一幅字!”
“我也要一幅!”
“我也要一幅!”
侯贵卿忙说:“在场的一人一幅,敬部长累了,给在场的同志写完,不得再给自己的亲友求字了。”又转身对敬部长说“敬部长,我可替你答应下了,你不能驳我这个面子呀!”
敬部长显然很高兴,说:“好好好,在场的一人一幅,不然白吃你们的毛豆了!”接着哈哈大笑。
敬部长写了有五六幅字,这才放下笔,坐在沙发上休息。
侯贵卿说:“敬部长也累了,你们都回去吧,我和敬部长谈谈在这里的活动日程。”
大家都出了门,但侯贵卿看敬部长的面色,好像并不疲劳,用眼色示意敬乡长事先嘱咐他该说的话。
敬乡长会意,说:“敬部长,有一件事还得麻烦您老人家。”
“你说吧。”
敬乡长说:“您知道,咱们家乡穷。每年国家都拔款扶贫,可是总是扶不起来。后来才知道,我们穷就穷在自己不能发展生产上,而发展生产又穷在没有人才上。人才呢,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没有新思想,新观念不行。所以,县里规定了一条政策,叫’ 送出去,请进来‘。这请进来,当然是请外面的人才,到咱们这个穷乡僻壤工作。也请了几个,但愿来的不多。这’ 送出去‘ ,您想咱们能送什么人?我们培训了一些女孩子,送给咱们河南在各地的老革命家里当保姆。当保姆,只是名义上的事,实际上是让她们开眼界,见世面,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