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95部分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95部分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钟表也都同时慢了 10 分钟。
    据不完全统计,在“魔鬼三角”失事的船只有 100 艘以上,飞机 30 架以
上,死亡人数 1000 人以上,而且大多不留任何痕迹。
    为什么在这个海区经常发生海空事故呢?“魔鬼三角”到底是神话还是
现实呢?
    多少年来,为了揭开“魔鬼三角”之谜,科学家和冒险家纷纷前往考察
探测,并试图找到谜底。
    有人认为,这个海区的海底地貌十分复杂。这里有巨大深陷的北美海盆,
有面积广阔的百慕大海台,有巴哈马群岛及其周围遍布的珊瑚岛礁,也有波
多黎各深邃的海沟,而且海底火山、地震频繁,因此常引起海空事故的发生。
    有人认为,这里是灾害性的飓风发源地。变幻莫测的气流、龙卷风和暴
风雨,波涛汹涌的流海,墨西哥湾流与中层逆流、强力旋转和涡旋等复杂的
海流,都是造成各种事故的原因。
    有人说,海浪和风暴产生的次声波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其震动能使船体
破裂,飞机解体,人员死亡;有人说,这里的大洋底部有时会“张开大嘴”,
海水急剧地涌入嘴中,船只也跟着被吞没了……。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近年来,有的科学工作者声称“魔鬼三角”之谜已经揭开。他们指出,
“魔鬼三角”之谜与外界太空中的所谓黑洞有关。黑洞就是正在死亡的星,
能量完了,不向外爆而改为向内缩,称为“内爆”。黑洞的内吸力强到光线
亦能被吸进去,没有光线出来,所以看不到。他们认为,大约 1500 年前,有
一个巨大的陨星从太空飞来,掉在大西洋魔鬼三角所在地。这一撞的炸力有
如核子爆炸,剩余下的陨石就落到海底。这一块巨大的陨石好似黑洞,看不
见但有非常强大的吸力。简单地说,这陨石像一块直径大约 50 公里的巨型圆
磁铁,有着非常强大的磁力,任何东西从上面经过都会受到它的影响,仪器
会失灵,人的神志会不清醒。飞机和金属的船往往被这块巨大的磁铁吸入海
底。
    当然,也有人觉得世界上根本没有“魔鬼三角”的存在,因为大部分经
过这里的飞机和轮船都安然无恙。他们认为已出现的海空事故同其他海域一
样,只不过是偶然发生的。
    因此,对于“魔鬼三角”至今没有非常合理和圆满的科学答案。这个谜
只好等待后人去揭开它了。
    其实,不仅大西洋上有“魔鬼三角”,太平洋上也有个“魔鬼三角”。
它位于日本千叶县野岛崎以东太平洋的狭长海域,许多船只也常常在这里神
秘地失踪。
    60 年代末,美国科学家深入研究地球异常区后,提出了“全球 12 个异
常地区说”,并把它们标在地图上。除南。北极区各有一个外,北半球有百
慕大海区、野岛崎海区、夏威夷东北部海区、新西兰北部海区、巴西东南部
海区和南非东部海区。南、北半球各有 6 个,而除了极地异常区外,全球有
8 个异常区都位于海洋之中。
    有趣的是,这些地球异常区大都位于南、北纬 30℃的两条纬线上,并且
以经度 72℃的间隔环绕地球均匀地分布。这是大自然的精心安徘,还是一种
巧合呢?这正是一个还未找到完全满意答案,然而又十分引人注目的难题。
         
           毒蛇盘踞的海岛
        
    许多海岛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合蛇类栖息。海岛中蛇类数量最多的,
当首推我国的蛇乌。
    蛇岛位于渤海东部,距旅顺老铁山只有 20 多公里,属大连市管辖。它长
约 1.5 公里,宽 0.7 公里,面积 0.8 平方公里,海拔 215 米,岛上植物繁茂,
灌木杂草丛生。就是这么一个小岛,上面竟盘踞着 1.4 万条凶猛的毒蛇——
黑眉蝮蛇。
    黑眉蝮蛇善于利用各种保护色进行伪装。它们挂在树上就像干枯的树
枝,趴在岩石上恰如岩石的裂纹,蜷伏在草丛中活像一堆畜粪。这样的伪装
很能迷惑过往的候鸟。这些鸟儿一旦收拢翅膀降落在树枝上、岩石上或草丛
中,转眼间就被蝮蛇咬住,成为它的美餐。据说在 20 世纪 30 年代,岛上的
黑眉蝮蛇有 5 万条之多!由于种种原因,蝮蛇的数量急剧下降。现在,已经
采取了保护措施,经国务院批准,1980 年成立了辽宁省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
区。
         
         关岛是怎样变成蛇岛的

                    
    关岛位于太平洋西部,面积 540 平方公里,住有 10 万人口,是马来西亚
群岛中最大的岛屿,现在为美国所占,关岛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海岛,并没有
多少蛇。可现在岛上蛇的数目却大得惊人。那么,这些蛇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关岛是美国在太平洋上对日作战的重要军
事基地,当舰船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往关岛运送军需物资时,
偷藏在货物中的褐色树蛇也被运到关岛。褐色树蛇是一种无毒蛇,最大的有
4 米长。因为它无毒,人们便不必限制其生长;而关岛的气候又温和湿润,
还有大量鸟类可食,褐色树蛇便得以大量繁衍。目前,关岛的树蛇已达到每
平方英里 6000 多条,有的地区竟多达每平方英里 1.2 万条。因而,人们惊呼。
关岛已成为蛇岛了!
                     
         “谍岛”失踪之谜
                    
    几年前,“谍岛”的幽灵曾震动了美国五角大楼。“谋岛”是一个很小
的珊瑚岛,面积不到 500 平方米,位于南太平洋。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岛,
引起了一个离奇的故事。由于该岛恰好处于洲际航线之旁,因而被美国中央
情报局看中,在岛上偷偷地安装了一台现代化的高灵敏度的海洋遥感监测
器,据说可与美国一颗空中军事间谍卫星相连,于是从“谍岛”获得的情报
直通五角大楼。经过这条洲际航线的各种船只和潜水艇,都逃不过五角大楼
的这只“千里眼”。
    但是好景不长,1990 年夏季的一天,“谍岛”的监测系统突然间完全失
灵,消息中断,五角大楼的战略家惊慌失措。情报官员们认为可能是前苏联
的间谍机构克格勃发现了这个秘密,有意把它破坏了。五角大楼有关要员迅
速召集紧急会议,并立即派遣一支庞大的舰队,以演习为名赶往“谋岛”,
当舰队到达出事地点时,眼前却是一片汪洋,令官兵们惊愕不已。原来,这
个小小的珊瑚岛早已无影无踪,神秘地消失了。
    这件事引起种种猜测,但直到如今,也没有搞清“谍岛”失踪的原因。
                     
       海洋中也有“飞碟”
                    
    空中的“飞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海洋中的“飞碟”却鲜为人知。
其实,据统计大海深处的“飞碟”已发现了 340 多个。
    海中飞碟与空中飞碟不一样,它是由一种特殊的水组成的。这种水的温
度、密度、含盐量及所含化学物质与周围海水不同,因而呈现出一个边缘分
明的“独立体”,并且随着海流和旋涡,一边前进一边高速旋转。最特别的
是,它可以长达 10 年不解体,永不疲倦地转个不停。另外,海中飞碟要比空
中飞碟大得多,大西洋发现的一枚飞碟直径达 80 公里!它在飞速旋转时,“吞
进”了难以数计的鱼虾。
    据科学家们研究,海中飞碟大多诞生于大江、大河、大湖通海的出口处。
原因很简单:当比重和性质迥然不同的淡水和海水相遇时,常常会出现互不
相融的场面,可谓“海水不犯河水”。此外,在远海和大洋的相交处,如地
中海与大西洋的汇合处,就有为数不少的飞碟,在肉眼看不到的海洋深处以
不同的速度各自旋转着。

                     
      海雾拯救了 30 多万盟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阶段,法西斯德国军队曾猖撅一时,在各个战场
上占据主动。1940 年 5 月 24 日,德军在法国北部包围了英、法、比利时三
国的盟军部队 33.8 万人。盟军后有德军的追击,天空有德军飞机的狂轰滥
炸,而前面又有波涛汹涌、水宽流急的多佛尔海峡拦住了去路,真到了危在
旦夕的地步。
    盟军拼凑了 800 多艘各种船只,决定由敦刻尔克经过多佛尔海峡撤退。
头一天(5 月 27 日)在德军飞机不断轰炸下,仅撤走了 7600 多人,德军的
坦克又不断逼近,形势相当危急。但到了 5 月 30 日,海上突然树起了“青纱
帐”:浓雾笼罩了多佛尔海峡,使德军飞机看不清下面的轰击目标,毫无致
胜办法。盟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争分夺秒地撤退转移,一天就撤走了 5 万
多人。浓雾连续了两昼夜之久,等到 6 月 4 日,盟军的 33.8 万人全部逃出了
德军的魔掌,转危为安了。
                     
            人类与海洋
                    
    海洋巨大的资源给人类带来了希望,人类为开发这块“宝地”,正在不
断地想方设法。
    但同时,随着海洋的开发,也带来了海洋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凡是人
类活动产生的一切废弃物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侵入海洋,并
最终在海洋中找到归宿,所以,有人把海洋称为巨大的“垃圾桶”。如今的
海洋,油污在不断扩散,重金属的累积成了灾难,放射性废物有增无减,农
药在海水中蔓延,富饶的海洋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海底油田的开发和井喷事故,以及海上石油运输过程中的事故,已经大
大加剧了海洋的石油污染。
    1969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圣巴巴拉沿岸的海底油田,由于地层龟裂,
造成严重的井喷事故。几天之内涌出石油 1 万多吨,引起海面大火。油田被
封闭后,每天仍有 2 吨原油喷出,致使海面附近覆盖了一层 1~2 厘米厚的油
层。
    1976 年 5 月 12 日,油轮“欧奎奥拉”号从波斯湾驶往欧洲的途中,在
西班牙的拉科罗纳港附近触礁,10 万吨原油漏入海中,造成震撼世界的海洋
石油污染事件。海面上的石油随海浪从欧洲越过大西洋一直漂移到北美的加
勒比海。拉科罗纳港湾是欧洲重要的水产供应地,尤以贻贝、牡蛎、蚌壳等
著名,也是欧洲气候适宜、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这一次石油污染对于此地
的水产和旅游都造成了严重破坏。
    1991 年 1 月海湾战争爆发,科威特、伊拉克沿海输油管道遭到破坏,约
4 亿加仑原油流入海湾,造成海洋石油污染事件中最为可怕一次大污染,其
严重后果无法估量。这次石油污染,对周围海域及至更大的生态产生了巨大
的破坏作用,这一地区的珊瑚礁、海草床、海龟和其他许多生物将遭灭顶之
灾。
    有人估计,每年污染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约 1000 万吨。其中,由河流注
入海洋的废油约 500 万吨,海底油田的井喷和泄油流入海洋的石油为 100 多

万吨,油船失事漏进海洋的石油 50 万吨,各种船舶排入的压舱水、机舱水等
含油量可达 100 万吨,其余则是大气中石油烃随雨、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