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928部分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928部分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长在树上,所以当它们在地面走动的时候,就不得不经常尝试着直起腰来,
抬起头搜寻树上果子。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它们的后腿越来越强壮,终于
能够直立行走了。另一方面,因为果子少了,古猿不得不努力设法将那些远
枝末梢的果子弄到手。可是怎么办呢?赤手空拳?显然不行,一定得使用某
种工具。好在古猿以往长期在树上生活,经常爬来爬去,用两只前爪抓上一
根木棍来打落果子,倒也不是一件很难学会的事。它们又慢慢地学会了使用
天然工具。最后,当一群古猿在林间走来走去寻觅食物的时候,为了互通消
息,也为了防止有的古猿走失,便尝试着学习说话了。开始当然是结结巴巴,
以后慢慢地越来越连贯,越来越流利,它们能说的话越来越多,知道的词汇
越来越丰富。由于这三个方面的进步,古猿就变成了最早的人类。
    以上叙述是否真实可靠?有什么根据?
    根据还是有的。首先是考古学家们关于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的发现。1910
年人们最早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发现了腊玛古猿化石,是
一个上颌骨破片。1934 年被定名为腊玛古猿。六七十年代,又在肯尼亚、希
腊、土耳其、匈牙利、巴基斯坦和我国云南省发现了腊玛古猿化石。经鉴定,
腊玛古猿大约生存在一千四百万年前至八百万年前。考古学家们推断,腊玛
古猿已能初步用两足直立行走,他们生活在林中空地或森林边缘地带,主要
吃植物果实,但也可能吃一点肉食。
    其次是南方古猿。最初是 1924 年在南非发现了一个 6 岁的幼年头骨化
石,后来又陆续在东非发现了更多的化石材料,并正式定名为南方古猿。70
年代以后,在我国和印度尼西亚也发现了南方古猿化石。据研究,南方古猿
大约生活在三四百万年前至二三百万年前,他们已经用脚直立行走,能用手
拿石块和木棒来获取食物。人类学家们并且认为南方古猿是由腊玛古猿进化
而来的。
    那么,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是否就是最早的人类?他们还不会制造工
具,不会用火,还只是能够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块。恩格斯说,“人类社会区
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而“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由此看来,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是不属于人类的。但是,恩格斯的话也不见
得句句都对。就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话题来说,由猿到人并不是一下子变成
的,而是要有一个过程,有一个似猿似人的中间过渡状态;由不会使用工具
到能够制造工具也是要有一个使用天然工具的中间过渡。腊玛古猿和南方古

猿就是这样一个中间过渡。对于他们的归属,就看我们从什么角度看问题了。
如果我们研究的是动物进化史,那么他们就是最高等的动物;但现在我们研
究的是人类的历史,或者准确一点,我们要研究的是人类发明,发展农业的
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我们认为就不如把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看作
最早的人类更为妥当。
    另外还有一个根据,就是关于现代猿类的研究。你知道长跑比赛吧,比
如说著名的马拉松赛跑,全程 42 公里又 195 米。一声发令枪响,全体运动员
从同一个起点同时起跑,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当第一名已达到终点时,
最后一名可能还在后面二三十公里远的地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大体如此。
当一些地区的民族已进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另一些地区的人
们则还处在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乃至氏族公社状态中。那么,是不是还有刚
刚脱离动物界不久的人类存在呢?这是一个大胆的推测,但也不是没有根
据,关于现代猿类的研究就提供了这方面的不少材料。现代猿类包括黑猩猩、
猩猩和臂猿。其中与现代人类最相似,人们研究也比较多的是黑猩猩。美国
人类学家 D.匹尔彼姆在《人类的兴起》一书中十分详尽具体地描述了黑猩猩
的生活,其中提到:
    “黑猩猩能够站立着使用棍棒或投掷石块,也能用两只脚站立起来,边
跑动边使用棍棒和投掷石块。黑猩猩能用小树枝在身上搔痒,也会用树叶把
身上的泥污擦试掉……黑猩猩还会把咀嚼过的枝叶当海绵使用,它会用这种
‘海绵’把树洼洞中的积水给吸出来。黑猩猩每年在一定的时期内吃食白蚂
蚁。它们能用‘钓鱼式’的办法把白蚁钓到手……黑猩猩能够在这类活动中
仔细地选择适合的器材,把器材准备得长短合适,而且每当要出发去钓白蚁
时,还会事先准备好几根备用的小树棍。黑猩猩的这种行为是通过观察而学
会的,幼小的黑猩猩常常注意地观看它的母亲或者兄弟姊妹如何钓白蚁,而
且自己也要求试一试。所以这种行为是后天学习所获得的一种本领,而不是
先天所固有的本能。”
    恐怕没有人肯把黑猩猩归入人类,但你看他多像人类啊!黑猩猩只能算
作最早的刚刚脱离动物界不远的人类。黑猩猩是长得不够漂亮,但我们人类
自己的祖先刚脱离动物界的时候也远不如我们今天长得漂亮啊!
    那么,为什么直到现在还会有像黑猩猩这样刚刚脱离动物界不久的人类
呢?这个问题先请你自己想一想吧,我们留待后面适当的时候再来讨论它。
                    
           靠采集为生
                    
    最早的人类靠什么生活?上文已隐隐约约透露了一点信息。现在让我们
来专门讨论一下。
    恩格斯说:“人们最初怎样脱离动物界(就狭义而言),他们就怎样进
入历史。”毫无疑问,最早的人类只能是继承古猿的谋生本领,只在某些方
面予以改进以区别于古猿。
    古猿,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过着树上攀援生活,以植物果实为食。因此,
最早的人类也只能是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不会是别的。例如说,最早的人
类会不会吃肉呢?偶然吃一点倒也不是绝对不可能。最早的人类在脱离动物
界以后继续向前发展。逐渐学会吃肉,也是必然之事。所以这里又看你怎样
看问题了。我们说,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要受非本质现象的干扰和迷惑。拿

我们今天来讲,也有人采集的,也有人打猎的,但一般地我们讲我们靠农业
生存,而不说靠农业、采集和打猎为生。为什么呢?因为采集、打猎对于我
们今天生存所起的作用是太微小了,根本不能与农业相提并论,就好比一桶
水不能与大海相比一样。所以,尽管最早的人类偶然也吃点肉,但一般地我
们说,最早的人类是靠采集为生的。
    问题的重点则在于最早的人类怎样进行采集。我们来分析一下。前面已
经讲过,在亚热带疏林地带,植物果实不比密林那样丰富,古猿不得不设法
借助木棒来将树上每一棵结在远枝末梢上的果子都弄到手,并因此使自己转
变为人类。这一点也就是最早的人类进行采集的基本情形。能使用天然工具
进行采集,这是我们要强调的第一点,这一点使最早的人类同一般动物区别
开来了。
    第二,我们要考虑是在采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直接关系
到如何认识最早、最原始的人类社会形态。让我们想想,果子长在树上,有
人想吃,要不要叫上十几二十个人一起去采摘?单独一个人能不能把树上的
果子摘下来?事情很明显,特别是最早的人类,刚刚由古猿进化而来,其爬
树的本领比我们现代人要强许多。一般地说,采集活动是不需要许多人协调
一致地动作的,只要个人单独行动即可。因而,个人自由行动就成了最早的
人类进行采集活动的一个基本的本质的特征。这一点也可从黑猩猩那里得到
印证。黑猩猩只有在从一片树林向另一片树林转移时,才以较大的群体采取
统一集体行动。当它们进入一片树林以后,几乎是立即就三三两两分开活动
了。其集中是为了防止猛兽侵害,其分散是为了进行采集,还不是很明显吗?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今天许多果园里人工采果的情况得到印证。一个果园为了
短时间内将成熟的果子全部收获完毕,也许会组织许多人采果,但这些人一
进果园,就分散开来了,实际的采果动作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单独进行的,并
不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结合起来开展协作,一个人动作的快慢并不影响
别人的工作。由此推及最早的人类,在进行采集时也是不需要协作的,而基
本上是由个人随意行动。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虽然我们还无法找到直接
的证据材料。
                    
           吃肉的历史
                    
    前面提到,还在采集时代,就有人们吃肉的现象,但那是非常偶然的,
数量非常少,不足与言吃肉。而在狩猎时代,吃肉则是普遍的经常的现象,
从而狩猎成为人们经常进行的一种主要活动。
    这种说法有根据吗?有。考古学家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证据。例如,在
东非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有的世界地图册上译作奥杜瓦伊峡谷),考古
学家们发现了大约 190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称之为能人。在能人的生活遗
址中,找到了很多动物群的遗骸遗骨,有的是被宰杀的,有的头骨、长骨是
被砸裂的,这就表明能人是狩猎者,经常吃肉。再如,在我国北京周口店发
现的大约四五十万年前左右的北京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多已烧过的
野兽骨骸,一般都是已敲破的,这同样也是那时候人们经常狩猎和吃肉的可
靠证据。这类证据还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大约二三百万年前
左右开始,人们渐渐变得经常狩猎,经常吃肉了,这是可以肯定的。
    爱动脑筋的人可能会问,人为什么要吃肉呢?“因为肉好吃,营养丰富。”

这是我们现代人的说法。问题是当初人们靠采集为生,还没有吃过肉,怎么
知道肉好吃?还有采集植物果实不过举手之劳,而狩猎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动物是活的,能跑动的,有时甚至还会把人吃掉。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人
们在还不知道肉味的情况下,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开始狩猎的呢?这实在不
能不叫人仔细思量。
    当初我们的祖先学习打猎和吃肉多半是被迫的,“非吾所欲为也,乃不
得不为也”,就是这个意思。让我们分析一下,第一,当最初人们学会用天
然工具采集植物果实后,采集量较之以往一定会大大增加,从而人们的生活
条件较之以往大大改善。作为这一进步的直接后果,几乎可以肯定人口也在
大量增加,这又反过来促进采集量继续大量增加。但是,自然界并没有无穷
多的果子,可以由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完没了地大肆采集。采集时代
发展到后来,终有一天,自然界的果子再也无法满足人们已经日益膨大起来
的胃口了。要么等待死亡,要么开辟新的食物来源。而在当时开辟新的食物
来源,自然只能是学习狩猎了。这是必要性。第二,还在采集时代,由于原
先的密林变成了疏林,人们为了寻找果实,不得不经常从这片树林往那片树
林迁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