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229部分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29部分

小说: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完,他顺手拣起了一块砖压在信上,砖下露出 5 元钱钞票的一个角。
    后来,这封信真的传到了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手里。周恩来看完此信,
立即去找国民党重庆当局交涉。在铁的事实面前,国民党当局不得不承认,
叶挺被关押在重庆。经过周恩来义正辞严的质问和多方交涉,当局只好答应
保证叶挺的人身安全、改善生活条件并在适当的时机释放叶挺。

        以物喻义的政治争斗
                    
    1936 年 12 月 12 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以领袖人格
做担保,接受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等 6 项条件,并保证由张学良将军主持
西北政治工作。12 月 26 日,蒋介石由张学良亲自陪送回南京。到南京后,
蒋介石背信弃义,以“劫持领袖罪”的罪名,判处张将军有期徒刑 10 年。至
此,张将军由特务头子戴笠囚禁,一生的自由从此被剥夺了。
    抗战胜利后,张将军“刑期”已满,但蒋介石毫无释放之意。张将军为
庆贺抗日战争胜利,特赠送一只瑞士欧米茄厂制造的百年纪念手表送给蒋介
石,蒋介石收到手表后立刻赠将军年历一本,送赵四小姐(即赵一荻)绣花
拖鞋一双。张将军和赵四小组接到这两件“礼物”后,气得发抖。
    原来将军赠表,蒋介石懂得张将军送表的用意。不但没有按期释放,反
而送给将军 1936 年年历一本,暗示一切从头开始,送赵四小姐拖鞋表示“刑
期”继续拖延。

         主持人智射灯迷
                   
    1945 年 8 月,国民党文化机构为庆祝抗战胜利,在重庆举办一次游艺晚
会,各界人士纷纷参加。晚会气氛活跃,非常热闹。其中灯谜室门楣上贴的
一条灯谜,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那灯谜的谜面上只有 4 个字:抗战胜利
——打我国古代一人名。主持人声明猜中才有重奖,与会者聚精会神竞相猜
射。大约过了一小时,主持人共收到 4 个不同的谜底:
    其一是“屈原”。意思是日本战败投降是屈服于美国在日本本土长崎和
广岛投下的两颗原子弹的威力。
    其二是“毛遂”。意思是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坚持八年抗战,
最后取得胜利,使人民遂心如愿。
    其三是“苏武”。意思是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打败日本关东军后,日本
无力再打下去,我国才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其四是“蒋干”。意思是抗战胜利全凭蒋介石国民党的苦干努力所致。
    这四个不同的谜底都各有根据,皆言之成理,主持人怕引起争执,不敢
把原谜底(蒋干)公布于众。因为这的确是个敏感的问题,弄不好晚会的欢
快气氛就会受到影响。这位主持人思忖片刻,灵机一动,高声说道:“今天
各位贵宾光临射覆,鄙人获益良多。各位所猜的谜底都有理由,但遗憾的是
还嫌美中不足。鄙人受各位的启发,也想出了一个谜底:“即‘共工’。所
持的理由是由于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才使抗战获得了最后胜
利!”众人听后,无不折服。

         巧改电文避惨祸
                   
    1949 年云南解放前夕,蒋介石密令特务头子沈醉率领大批军统特务窜至
昆明,妄图以所谓“铁的手腕”来稳住大西南。沈醉指挥爪牙残害进步学生,
并逮捕了 90 多名爱国民主人士。正在准备起义的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将
军急忙发电报给蒋介石,陈述利害,为这批民主人士说情。蒋的回电是:“情
有可原,罪无可恕。”卢汉看毕电文后,知道蒋介石仍执意坚持杀人,十分
焦急。便把此电文拿给协助他筹划起义的李根源先生看,征询一个万全之策。
李先生看后沉吟了一会儿,便提笔将电文的词序一改,变成:“罪无可恕,
情有可原。”在昆明的军统头目阅读了电文以后,以为蒋介石“恩威并举”,
镇唬几个争民主的出头鸟,达到争取民众的目的也就行了,于是就把那 90
多个爱国民主人士释放了。后来蒋介石得知此事火冒三丈,他怀疑是机要秘
书记错了自己口授的电文,却又不能排除自己有搞“颠倒”语序的可能性。
于是只好骂几声“娘希匹”完事。一场惨祸终因李先生的机智而得以幸免。

       空中搭“桥”迎解放
                   
    1949 年 4 月 21 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成功,南京解放指日可待。为了得
到解放国民党首府南京的最新消息,我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做出一个大胆的决
定:通过电波,同伪中央广播电台通话,接收敌台。
    4 月 23 日,著名播音员齐越,在广播里向南京台反复呼叫,通知他们明
天上午 9 时双方通话。
    24 日 9 时整,机务人员把收音机波段调到南京台的位置上,齐越打开话
筒开关,清亮地播音:“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请南京广播电台注意,我向你
呼叫,请你回话。”
    齐越和电台领导都一点把握也没有,因为双方电台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这种空中交往尚属首次,这个“桥”能不能搭成,还是个未知数。齐越连续
呼叫几次后,忽然南京台播放一段音乐,然后,传来了一个男播音员清晰的
声音:“我是南京广播电台,我来回话。”
    齐越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兴奋,激动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做
什么的?”
    对方答道:“我叫蔡骧,是做播音工作的。先生您贵姓?”
    “我姓齐,叫齐越。整齐的齐,越打越强的越。我奉本台领导的指示跟
您通话,现在你报告一下南京的情况。”
    “红军已在凌晨进入南京城,现在街道上到处都有。”
    “不对!不叫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是,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要求你负责保管好电台和机器,遵守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约法八章。”
    “是,是是……”
    “你们要等待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不许破坏,不许听信遥言。”
    “是。”
    这次奇特的通话,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蔡骧和他的同事们果然都一
一照办了。他们顶住了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利用电台的企图。蔡骧还亲自请来
一个排的解放军保卫战乱中的电台。这次通话,不仅配合了我解放南京的部
队对伪中央电台的接管工作,也使我台及时获悉了解放南京的进展情况。通
话后,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迅速报道了我军进城的喜讯,比新华社的电讯还早
几个小时呢。
    有趣的是,蔡骧解放后参加了革命队伍,后来成为一名颇有名望的导演,
他和齐越曾多次会面,一起切磋朗诵技巧,共同灌制过朗诵唱片。

          无字的讲稿
                  
    陈毅讲话不喜欢用讲稿,即席发言,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很受与会者
欢迎。
    20 世纪 50 年代初的一天,陈毅在上海文化广场做报告,却破例拿了一
张发言提纲,并不时举起来看看,很像按提纲讲演的样子。当时,著名导演
黄佐临正巧坐在他身后,发现陈毅拿的是一张白纸,上面一个字也没有,心
中十分奇怪。会后,佐临问:“陈老总,您怎么用一张空白的稿纸呢?”陈
毅爽朗地一笑回答说:“不用讲稿,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你们做
戏,我也做戏嘛!”

           不是美国鸭
                   
    1954 年 4 月,周恩来总理赴日内瓦出席印支战争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一
天,他趁着休会,邀请美国电影喜剧大师卓别林夫妇到中国使馆相叙,并共
进晚餐。
    席间,卓别林望着刚上桌的北京烤鸭,故作为难的样子,诙谐地说:“我
这个人对鸭子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我是不吃鸭子的。”众人听了以后,都
疑惑不解,忙问其中的缘故。卓别林说:“我所创造的流浪汉夏尔洛,他走
路时令人捧腹大笑的步态,就是从鸭子走路的形态中得到启发的。为了感谢
鸭子,我从那以后就不吃鸭子了。”正当别人为此而感到歉意时,周恩来微
笑着接口说:“不过,这一次可以例外。因为这不是美国鸭。”一席话,说
得大家笑声不断,宴会的气氛也随即达到了高潮。

           钢笔的来历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天,一个美国记者在采访谈话时,看到周恩来总理
的办公桌上有一支美国派克钢笔,就以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
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恩来听了微微一笑,风趣地说:“提起这支钢笔嘛,话就长了,这是
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
我一想觉得很有意义,就收下了。”
    那个美国记者本想借题发挥,挖苦一下中国人,不料经过周恩来一番机
智的解释,自己反而很难堪,真是偷鸡不成倒蚀米,算人不济反算己,他顿
觉如鲠在喉,尴尬极了。

       毛泽东的特殊情趣
                   
    毛泽东一代伟人的特殊身份,使得一些初次与他接触的人,自己先紧张
起来,甚至按捺不住怦怦的心跳。毛泽东有个好办法,就是通报姓名后,以
对方姓名为引子,打破彼此间的僵局,使对方很快进入轻松、亲切的氛围之
中。
    程思远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也有些不大自然。毛泽东便先开口:“程
先生是很有学问的读书人,肯定有字号啦。”程思远听了以后,感到这个话
题容易回答,于是说:“主席,有的,本人字退之。”
    “退之,退之,还是进之好噢,我们都在进之嘛。”主席的几句话,说
得程思远先生心里很舒服,拘束的感觉很快消失了,于是跟主席彼此愉快地
交谈起来。
    毛泽东晚年,曾患严重的白内障,眼科专家唐由之大夫要给主席做手术。
给人民敬仰的领袖做手术,唐大夫实在感到担子的沉重。
    毛泽东见了他,依旧是先问他的姓名。唐大夫说出自己的名字时,毛泽
东饶有兴味地说:“唐大夫,你的名字起得好,看来你父亲肯定是读书人,
这是取自鲁迅先生诗的名句,起得很有学问。”
    接着,毛泽东吟诵起鲁迅先生的那首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
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毛泽东亲切、平和地做了番唐大夫名字的文章后,唐大夫不安的情绪消
减了下来,他终于心情平静地为毛泽东顺利地做了眼疾手术。

             顶头上司
                   
    1962 年 1 月 31 日,同是湖南籍的社会名流章士钊、程潜、仇鳌、王季
范接到毛泽东主席的请帖,要他们去毛泽东家陪客。
    他们 4 人聚到一起,来到毛泽东家,毛泽东说:“今天请乡亲们来,是
要陪一位客人。”
    “客人是谁呢?”章士钊问。
    “你们认识他,”毛泽东故意不说破,“来了就知道了。也可以事先透
一点风,他是你们的顶头上司呢!”
    章士钊他们都很纳闷。他们几个或是职业革命家,或是名重一时的社会
贤达,谁会是他们共同的顶头上司呢?正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