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供下课急等喝水的同学们饮用。由开水的烫想到冷却水的凉,这就是一种
对比联想。
③接近联想。是指头脑中想起同某一刺激有关联的事物。这里联想与刺
激物之间只是有关联,其间并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例如看到运动员,可自
然联想到运动场、练功房、裁判、记分牌、发令枪、起跑线等。
研究表明,对任何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一般最多只需要经过 4~5 步的
联想即可将它们建立起联系。例如“木质”与“足球”这两个离得很远的概
念,可以联想为:木质—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事实上,上述的“木
质—足球”之所以能在 4 步内达到,是因为这个联想的最后一环“足球”已
作为这个联想程序的终点,是预先给定了的。这种有事先给定了目标的联想
叫做定向联想。这样有目的的定向联想在创造发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因为创造发明活动总是带来某些目的性的活动,它需要通过带有一定目的的
创造性联想作为通道去达到预定的目的。当然,作为创造思维的本身来说,
它更加提倡的是思想奔放、毫无拘束地自由联想,这也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
具体表现。
进行联想一定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联想的范围越广,深度越大,
对创造活动就越有俾益。例如,从落地电风扇可以调节升降的特性联想而发
明了升降篮球架;吉林省扶余三中梁国欣同学从伞的开合性能联想发明了能
开合的“全能瓶刷”,甚至从小孩吃的泡泡糖联想到热气球或飞艇等。发明
创造,都直接与联想的程序有关。事实上,古往今来,人类一直是在无意、
有意中通过各种联想,不断从自然界中得到了许多启迪,从而创造了无数的
工具、方法等成果,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着条件。正如日本发明家高桥
浩所说,联想是打开沉睡在头脑深处记忆的最简便和最适宜的钥匙。广西南
宁铁一中高龙同学从看水上飞机表演联想到给航模船也装上翅膀,让船贴着
水面飞翔,使船速度提高,终于发明成功了“设想中的伞翼船”。
当然联想能力的大小首先决定于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和经验丰富的程度,
一般说来,知识越多、见识越广的人联想的可能性也越大。例如,一个生长
在海边的人就经常会与大海联想,而一个出生在大平原上从未见过高山的
人,一般与“山”的联想能力就会很少或者没有。在青少年的发明中,这种
事例屡见不鲜。如农村青少年的发明联想多数易与农业生产或农村生活活动
有关,发明作品也是这样,如“简易肥水耧”、“拖拉机高效照明器”、“氨
水点施器”、“多功能两用喷杆”、“无火育秧温床”等;城市的青少年的
发明联想多与工业生产或城市生活有关,发明作品如“废水冲便器”、“流
动售货车”、“节水水箱”、“便携式微孔电钻”、“液化气显示器”等;
牧区的青少年的发明联想多与牧业生产或牧区生产有关,如“风动酥油分离
器”、“磁性拌草棍”、“奶油捞毛机”、“蜜蜂群体观察盒”等。其次,
联想能力的大小还与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想问题习惯有关,即与一个人是
否肯开动脑筋有关。有的人虽然见多识广,然而整天无所事事,不肯多动脑
筋,因此也不可能有丰富的联想。因此,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是培
养联想能力、提高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
幻想思维
幻想思维是指与某种愿望相结合并且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由于幻想在
人们的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发明创造活动中应鼓励人们对事物进行
各种各样的幻想。前苏联就专门为学生开设“幻想课”,其目的就是引导培
养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幻想,以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
①幻想的重要性。幻想,由于暂时脱离现实,因此一般不被人们所重视。
有的人甚至把幻想作为贬义词而打入另册。事实证明,这是不公正的。列宁
曾讲过:“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
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
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由此可见,作为一个青少年,要学习改造世界、
创造世界的本领,是应该具有幻想精神和幻想思维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幻
想可以使人产生创造的欲望,可以激发人们奋发向上,为人类做出贡献。古
人的幻想如上天入地、千里眼、顺风耳等,经过人们世世代代的努力奋斗,
已经变为事实。因此,幻想思维可以直接导致创造活动,创造活动一般也离
不开幻想。
②幻想的特点。幻想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脱离现实性。幻想思维是
从人们美好的目的或希望出发而进行的与实现脱离的一种想象。有人认为,
幻想虽然是必要的,但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
但从幻想的实践表明,既是幻想,就不该过分地强调其实事求是与科学态度。
此外,由于对所谓的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的衡量,在不同时期完全受人们的
认识深度与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因过分强调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很难真
正发挥幻想的重要作用。例如,以前所谓具有一定科学根据的科学幻想“火
星人”,现已基本证明不存在;而过去被认为纯粹脱离实际、毫无科学根据
的科学幻想“飞机”却恰恰成了当今的现实。
飞机的发明过程的确很能说明过分地强调科学态度会给发明创造活动带
来多大的危害。最初,著名法国天文学家勒让德就认为,要制造一种比空气
重的装置去进行飞行是不可能的,稍后,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也发表了类似
的看法,由于他们的崇高威望因而极大地妨碍了发明飞机思想的发展;过后,
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之一的著名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从物理学的科学
角度论证了机械装置要飞上天的设想纯属空想。他的这一结论使得德国的金
融界和工业集团撤消了原先对飞机研制事业的支持,最后,美国天文学家纽
康又根据各种数据做了大量计算,从而论证了飞机甚至无法离开地面。然而,
1903 年首先把飞机送上天空的却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人莱特兄弟,他俩
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思想活跃、富于幻想,他们凭着自学成才、勇于探索
未知领域的大无畏精神,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此可知,在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应该鼓励大胆的幻想思维,而决
不能简单地扣以“毫无根据”、“胡思乱想”的帽子。其实“胡思乱想”中
的幻想也并非丝毫没有根据,或者说没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合理性。我
们应该看到,历来就有不少权威们总是以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大帽子,压
制不同的观点与学派,特别是以此来压制充满好奇心与幻想的、敢说、敢干
的青年人。这极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不利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启动,完全违
背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因为幻想具有“脱离实际”的重要特点,所以幻想思维可以在人脑中
驰骋纵横,它可以在毫无现实干扰的理想状态下,进行任意方向的发展,构
成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幻想思维最为接近的是空想。日本发明家高桥浩认为空想是人们思想
的宝库,他认为天才的一大特点是空想思维发达。他在《怎样进行创造性思
维》一书中写道:“不论是天才还是凡人,他们同样都有着空想力,只不过
凡人是以现实的道理去思考问题,因而,他们的空想力便逐渐萎缩。反之,
天才却乐于运用空想力,在他思考事物时,首先求之于空想。天才人物能在
遥远的空想彼岸抓住启示,然后再回到现实中来,所以他的思想飞跃得高。”
高桥浩认为这是一种运用空想的天才思考方法。
当然,幻想越是大胆,可能出现的错误也就越多,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关
系,只要幻想的天空,到现实的大地上来加以检验,错误的就会被发现,被
修正,正确的就会被充实,被发展。例如,对旗杆顶端故障的排除,非常麻
烦,人们却又无可奈何。可是北京市崇文区营房小学赵玉峰同学,幻想发明
一种机械人去解决这一难题,受到不少人的非议。但他仍执着地坚持,并脚
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分别设计解决了使绳扣松驰解脱的解扣器、可把穿入管
内的旗棍抓住,拽下来的拽旗器、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穿鼻引线器及将上述
三者送上旗杆顶端的攀缘臂等。他运用幻想思维和脚踏实地的工作,发明成
功了“旗杆顶端故障排除器”,荣获全国一等奖。
总之,幻想思维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开阔、思维奔放,因此它在创造中的
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创造的初期,更需要各种各样的幻想。某些学科
中的重大变革,更是以勇敢的奇异思想作为开路先锋的。幻想,这种从现实
出发而又超越现实的思维活动,在科学探索和发明创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用。德国学者莱辛说得好:“缺乏幻想的学者只能是一个好的流动图书馆和
活的参考书,他只会掌握知识,但不会创造”。法国的狄德罗说得更实际:
“没有幻想,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
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
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又一种基本形式,它是人们在创造过程中达到
高潮阶段以后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突破。灵感思维常常以“一闪
念”的形式出现,并往往使人们的创造活动进入到一个质的转折点。大量的
研究表明,灵感思维是由人们的潜意识思维与意识思维多次迭加而形成的,
是人们进行长期创造性思维活动达到的一个必然阶段,很多创造性成果都是
通达灵感思维而最后成功的。所以,有人把灵感的到来看作是狭义的“创造”
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①灵感思维的特点
(Ⅰ)引发的随机性
又叫引发的偶然性。所谓灵感引发的随机性,就是说灵感既不能像具有
必然性的逻辑思维那样有可能自觉地进行思考,而是由创造者完全想不到的
原因诱发而产生的一种思维。究竟是什么东西、又怎样引起了人们的灵感,
目前还难以说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人灵感也会在不同的情况下
出现或产生。于是,灵感就显得难以预料、难以捉摸,即使创造者本人也根
本不可能自觉地意识到在何时、何地会产生什么样的灵感。这就是灵感的随
机性,或叫偶然性。例如,爱因斯坦一次在朋友家的饭桌边与主人讨论问题,
忽然间来了灵感,他立即拿起笔在口袋里摸纸,可是没摸着,于是他竟迫不
及待地在新桌布上写起来。又如湖北省郧县一中陈铭同学,发明“吹不掉的
衣架”的灵感,是在一次晾衣服时,错误地使用两只衣架而闪现出来的。灵
感出现的这种随机性,往往给灵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就使得人们研
究它时容易错误地陷入不可知论中。
(Ⅱ)出现的瞬时性
所谓出现的瞬时性,是指灵感往往以“一闪念”的